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信达证券 | 高升,李睿,刘波 | 维持 | 买入 | 短期承压不改智能化趋势,拓展智能制造打造多元增长极 | 2025-08-29 |
天玛智控(688570)
事件:天玛智控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下降21.21%,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65.72%;扣非后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67.5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5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下降65.96%。
分季度看,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84.58%
点评:
业绩短期承压,核心产品市占率保持行业前列。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4.26亿元,备件业务实现收入1.56亿元。面对主营产品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地位依然稳固。根据第三方数据,2025上半年公司SAC系统合同额市占率达37.7%,稳居行业前列;SAM系统合同额市占率为25.4%,技术领先地位稳固;SAP系统合同额市占率达16%,位居行业前列。从销售台套数来看,SAC和SAM系统均位居行业第一,SAP系统位列行业第二,体现了产品的广泛适配性与市场认可度,有利于增加备件需求潜力,为后续发展积蓄动能。需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煤矿智能化领域也存在内卷式竞争压力,导致产品利润率有所下降。
煤矿智能化建设政策持续加码,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煤矿智能化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将进一步助力破解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智能化煤矿90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06个,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除智能化工作面横向空间拓展外,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水平也持续提升,存量技术装备的迭代更新也将趋加快。公司作为行业引领者,在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为34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46%,充分彰显公司硬核实力。
智能制造业务初见成效,募投项目稳步推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无人化场景离散智能控制产业,重点聚焦智能制造和油压精准数控领域。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公司依托自身智能工厂建设经验,为离散型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工厂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0.047亿元,已初见成效。此外,公司有序推进募投项目,“智能化无人采煤控制装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毕并达到项目建设内容及产能指标要求,为智能制造等新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持续强化股东回报,积极履行分红承诺。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积极履行分红承诺。公司已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43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42%。2025上半年,公司持续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并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积极维护股东利益,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及评级:伴随煤炭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新一轮煤炭产能周期开启,在国家政策和煤矿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现阶段智能化行业发展正处于鸿沟区,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在价值突出,技术先发优势有望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1.99/2.24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39/0.46/0.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煤矿智能化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企缩减智能化支出;非煤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2 | 华鑫证券 | 吕卓阳,尤少炜 | 首次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智能化引领产业升级,多维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 2025-03-23 |
天玛智控(688570)
事件
天玛智控3月20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减少15.66%),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减少20.01%),扣非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减少25.86%)。
投资要点
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韧性显著,智能化政策红利释放确定性需求
2024年,受煤炭价格波动下行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5.6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01%。然而,煤炭行业产能释放与政策支持为长期需求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达47.6亿吨,同比增加1.3%,创历史新高;我国煤炭消费总量预计于2027年达峰,并进入约10年峰值平台期,煤机装备需求将持续受益。政策层面,《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201个、掘进工作面2269个,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纵深推进新阶段。2023年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提升至60%(较2014年+10pct),公司作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引领者,深度绑定行业升级趋势,其核心产品需求有望持续放量。
技术壁垒高筑,研发创新夯实行业领军地位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等四大技术平台,研发了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为主的17类63项核心技术,报告期内新增了3类14项核心技术,原有26项核心技术实现迭代升级。其“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国际先进水平,牵头发布2项行业标准。技术应用方面,公司完成综采工作面DEVOPS组态平台研发,显著提升系统交付效率;LongwallMind6.0系统软件、1250L/min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国内首套制动功率1000kW井下压裂泵实现行业推广应用。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1.5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8.32%。此外,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评定智能采煤工作面74个,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的获奖工作面占比达46%,较上一期提高7pct。随着5G、大数据与采矿技术深度融合,公司技术护城河将进一步拓宽。
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海外市场突破打开增量空间
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设立国际业务部,加速全球化布局。其主营产品已通过海关联盟EAC认证,澳大利亚IECEx及欧盟ATEX认证进展显著,技术先进性与质量获国际认可。2024年,公司不断扩大销售产品范围,实现海外业务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创历史新高,智能开采设备在海外累计销售6套,并与俄罗斯、印尼、土耳其等多国客户建立合作。标志性项目包括与俄罗斯拉斯帕斯卡娅煤业集团签约的第1000套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该煤矿为俄最大炼焦煤生产商,彰显公司品牌国际影响力。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及认证突破,海外市场拓展潜力充足,国际化业务或成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8.22、19.97、21.18亿元,EPS分别为0.87、0.98、1.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2、22.4、20.3倍。公司主要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考虑到公司海外布局持续拓宽叠加国内政策支持与需求周期回升,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煤炭产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科研骨干人才流失风险;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投入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3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高升 | 维持 | 买入 | 主业领跑&第二增长点突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2025-03-21 |
天玛智控(688570)
事件:2025年3月20日,天玛智控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下降15.66%,实现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20.01%;扣非后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25.8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7亿元,同比上涨38%;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下降27.10%。资产负债率为25.47%,同比上涨1.83pct。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降2.73%,环比上涨66.7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46.68%,环比下降23.62%;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46.80%,环比下降22.77%。
点评:
聚焦主责主业,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2024年,公司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20.57%;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成本7.75亿元,同比下降19.5%。2024年,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共生产302套,实现销售303套,库存39套;销量同比下降8.73%。从销售单价和成本来看,2024年,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销售单价为412万元/套,单位销售成本为256万元/套,毛利率仍然维持38%较高水平。市场占有率方面,2024年度,公司聚焦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及装备主业,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运营服务水平,实现SAC系统市场占有率38.5%,位居行业第一;SAM系统市场占有率38.8%,位居行业第一;SAP系统市场占有率16.8%,位居行业第二。
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仍处在示范建设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超过2000个,未来几年有望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窗口期,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或将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024年,公司建成示范项目74个,助力48座矿井通过省级智能化验收。在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为34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46%,充分彰显天玛智控硬核实力。在张林、王国法等作者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提到,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分为5个阶段,当前已走完了萌芽破土、培育试点两个阶段,当前正处在示范建设期,并向全面建设迈进。
智能制造产业取得显著成果,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实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智能制造新产业方面,公司突破机器人智能去毛刺关键技术,形成高精度柔性去毛刺与复杂零件清洗全栈式解决方案并推广应用,为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和装备支撑。2024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0.24亿元,同比增加689%;实现成本0.13亿元,同比增加617%;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取得显著成果。此外,公司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实施,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推进智能化无人采煤控制装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数字液压阀及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高压高效柱塞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积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强化股东回报,现金分红比例稳中有升。2024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公司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43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8%。2025年,公司将根据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有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和长期战略规划,持续研讨、完善对投资者科学、持续、积极稳定的回报规划与机制,力争现金分红比例稳中有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伴随煤炭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新一轮煤炭产能周期开启,在国家政策和煤矿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现阶段智能化行业发展正处于鸿沟区,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在价值突出,技术先发优势有望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3.86/4.30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81/0.89/0.99元,PE为27.24/24.65/22.1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煤矿智能化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企缩减智能化支出;非煤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4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高升 | 维持 | 买入 | 煤矿智能化渗透率仍处低位,跨越鸿沟未来空间广阔 | 2024-12-08 |
天玛智控(688570)
事件:11月5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ASIA)在上海隆重开幕。中国煤科天玛智控携“高精度柔性去毛刺与复杂零件清洗全栈式解决方案”全新系列产品重磅亮相。
11月15日,由中国煤科天玛智控参与的“煤矿采掘设备5G融合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科研项目在老石旦煤矿顺利通过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验收。
11月21日,中国煤科天玛智控首套高端智能采煤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顺利完成地面联调和成果发布。
点评:
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正处于示范建设阶段,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广阔。《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显示,根据政策导向、技术现状和建设实际,可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分为5个阶段,已走完了萌芽破土、培育试点两个阶段,当前正处在示范建设期,并向全面建设迈进。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化煤矿数量为758座,智能化煤炭产能为27.7亿吨/年,智能化建设累计总投资2000亿元。从智能化煤矿数量、产能和投资三个维度来看,我国当前煤矿智能化渗透率为17.63%(基于数量指标)、58.81%(基于产能指标)、4.74%(基于投资指标)。综合来看,我国煤矿智能化改造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处于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的鸿沟区,预计用2-3年时间将完成鸿沟跨越。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深水区”,主体建设仍由部分主要产煤省区和大型国央企主导,观望者比例持续保持高位,煤矿智能化建设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间鸿沟显现。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鸿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早期市场饱和、缺少100%解决问题能力、智能化技术支撑范围不全、关键技术未全面完成颠覆迭代等。未来随着转变智能化建设理念、打造推出可靠智能化整体产品、加快攻克煤矿智能化技术难题、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等多项措施的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中预计再用2-3年时间将完成鸿沟跨越,进入更宽范围的煤矿智能化建设,鸿沟跨越期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大。
公司机构改革提升效率,积极开辟新业务增长点。2024年以来,公司统筹实施组织机构优化调整,持续激发组织活力动力。公司由“直线职能制”优化为“1241”+专业及支撑部门,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和管理效率。此外,公司依托智能制造业围绕去毛刺、自动化清洗、走心机后处理及FMS系统等场景开拓新业务增长点,并且推动油压数控产品的多元化拓展和广泛应用,完成多路控制阀、液压电液控制元件和系统级控制方案的研发,形成多系列产品,着力在非煤领域推广应用。
盈利预测及评级:伴随煤炭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新一轮煤炭产能周期开启,在国家政策和煤矿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煤矿智能化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现阶段智能化行业发展正处于鸿沟区,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在价值突出,技术先发优势有望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3.79/4.26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87/0.88/0.98元,PE为23.51/23.44/20.8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失速下行;煤矿智能化政策变化带来短期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企缩减智能化支出;非煤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