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冯鑫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 2024-08-26 |
航天南湖(688552)
事件:8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1H24实现营收0.66亿元,YOY-81.8%;归母净利润-0.39亿元,1H23为0.30亿元;扣非净利润-0.41亿元,1H23为0.22亿元。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雷达整机产品交付减少所致,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受行业影响连续2个季度亏损;利润率有所波动。1)单季度角度:2Q24
公司实现营收0.38亿元,同比下滑87.66%,环比增长39.32%;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2Q23为0.47亿元。受行业因素影响,公司1Q24和2Q24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亏损。2)利润率方面:1H24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5.1ppt至12.8%,利润率有所波动。3)分产品看:1H24,雷达及配套装备业务实现营收0.33亿元,YOY-89.3%;雷达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0.25亿元,YOY-52.1%。
存货/合同负债有所增长;回款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公司1H24期间费用为0.61亿元,同比减少了29.4%。但由于收入端下滑较大,导致期间费用率升至92.8%,其中: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4.5ppt至5.6%;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5.1ppt至42.4%;3)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52.2ppt至71.1%;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1.5%至0.47亿元。截至2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2.58亿元,较1Q24末持平;2)存货4.52亿元,较1Q24末增加9.9%;3)合同负债1.54亿元,较1Q24末增加14.9%。1H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57亿元,1H23为2.81亿元,主要系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同比减少所致。
打造多元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1)打造多元发展格局:公司是我国防空预警雷达主要生产单位之一,产品是我国防空预警领域主力装备;同时,公司推动产品持续走向国际市场。在进一步拓展防空预警雷达业务的同时,公司开展相关雷达配套装备、低空探测设备、空管设备等产品研发,推动多元化发展格局。2)培育新质生产力:公司积极布局新产业,低空事业部参与地方政府低空经济发展规划论证和研讨。公司利用在低空目标预警探测方面多年的技术积累,围绕低空市场需求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持续加大低空安全探测产品、低空安全探测体系等研发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稀缺防空预警雷达整机研制单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益于国内装备需求持续增长及装备出海和民用领域需求的带动,同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拓展低空等新业务。我们考虑到需求节奏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0.81亿元、1.09亿元、1.4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55x/41x/32x。我们考虑到公司雷达制造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和利润率变化等。 |
2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王煜童 | 维持 | 增持 | 持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设立低空事业部培育新业务 | 2024-05-23 |
航天南湖(688552)
事件
5月18日,航天二院23所、航天南湖和荆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低空经济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地区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产业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夯实了共建基础。
点评
1、设立低空事业部,积极拓展低空等新业务。2023年12月,公司设立低空事业部,积极拓展低空等新业务;5月18日,23所、航天南湖和荆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低空经济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地区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产业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夯实了共建基础。公司利用防空预警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聚力开展民用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开拓低空安全体系化解决方案、低空监视雷达等民用市场,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2、加快推动型号研制鉴定,持续开拓国内市场。针对反隐身、抗干扰等新需求,警戒雷达正在向第四代更新,换装需求持续存在,单机价值量不断提升,带动警戒雷达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公司由南湖机械厂与航天二院二十三所强强联合重组而成,具备跻身行业前三甲的实力,在新型号招标中,中标率超过50%,随着新装备陆续定型量产,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3、加快推动型号出口立项,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当前,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先进装备出口具备国际竞争力,在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持续的影响下,全球军贸格局或发生较大变化,中国军贸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军贸收入为1.10亿元。我们认为,未来军贸收入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4、存资产注入预期。航天二院23所是国内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地面制导雷达龙头,公司作为23所唯一上市平台,存资产注入预期。
5、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公司新产品定型量产、军贸不断增长以及低空等新业务开拓,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2.36、2.89亿元,同比增长72%、34%、23%,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7、28、2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型号量产进度低于预期;产品降价压力大导致毛利率低于预期;军贸出口受国际关系与局势影响较大等。 |
3 | 中航证券 | 王宏涛,张超,严慧 | 首次 | 买入 | 收入与净利润出现阶段性波动,军贸与低空产业布局构筑未来多元增长曲线 | 2024-05-08 |
航天南湖(688552)
事件:公司4月26日公告,2023年公司营收(7.26亿元,23.85%),归母净利润(1.02亿元,-34.66%),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49.72%),毛利率(33.38%,-8.43pcts),净利率(14.12%,-2.34个百分点。
公司2024年一季度营收(0.28亿元,-45.95%),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加0.9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减少0.07亿元),毛利率(3.99%,-21.46pcts),净利率(-58.71%,-25.15pcts)。
受市场需求波动以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公司营收与盈利能力均出现下滑,2024年有望迎来拐点。2023年公司业务出现阶段性波动主要系受到市场需求影响,雷达及配套装备业务收入(5.86亿元,-34.42%)出现明显下降所致。2024年一季度仍未迎来拐点,主要系一季度占全年比例较小、波动性较大以及业务结构变化等因素所致。但从公司存货(3.87亿元,-12.33%)依然较高、2024年预计关联销售金额(4.26亿元,较去年实际发生金额增长101.26%)大幅增长等数据来看,公司下游需求确定性较强,当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正在积极备货备产。
积极拓展海外军贸业务,布局低空经济等推动多元化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公司军贸业务实现收入1.10亿元。由于近年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多国加速国防装备投入,我国军贸出口量显著增长,公司外贸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向雷达配套上下游拓展,包括军用空管雷达、低空经济等应用方向,在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协同拓展应用下,有望促使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募投项目聚焦生产智能化改造与研发测试基地建设,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公司于2023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1.1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7.85亿元。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开展项目建设,拟投入4.86亿元用于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2.38亿元用于研发测试基地建设项目,1.8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期为3年。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2022年营业收入62.80亿元(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的6.59倍),净利润9.24亿元(为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5.89倍),控股企业中涉及雷达产品业务的还包括航天新气象和航天广通公司。
我们的具体观点与判断如下:
①公司业务层面,2023年公司受市场需求波动以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与盈利能力出现下滑。但公司下游需求确定性较强,结合存货及预计关联交易数据等来看,公司2024年业绩有望迎来反弹。
②行业需求层面,近年来伴随国际局势变化,我国对于防空预警雷达装备的内需以及军贸出口需求旺盛,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军贸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抬高公司收益天花板。
③公司未来发展层面,公司积极向雷达配套上下游方向拓展,包括军用空管雷达等应用方向,战略性布局低空产业,组建低空事业部,布局推动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传统业务与新业务的协同拓展应用下,有望构筑多元增长曲线
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88亿元、10.70亿元和12.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1.53亿元及1.84亿元,EPS分别为0.38元、0.46元、0.55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2.00元,分别对应59倍、48倍及40倍体育课.
风险提示:军贸市场推广及落地存在不确定性;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军品研发周期较长;产品所处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 |
4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业务量短暂下滑,着力增强研发实力 | 2024-04-26 |
航天南湖(68855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收7.2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8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34.66%。投资要点
业务量短暂下滑,营收同比下降23.85%: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7.26亿元,较去年下滑23.85%,主要系2023年受到行业政策、市场需求及产品交付减少影响所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34.66%,主要系2023年产品交付减少,营业收入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08.50%,主要系2023年销售回款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同期增加178.63%,主要系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所致。
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023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84,312,701股,公司股票已于2023年5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34元/股,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7.91元/股。若按发行前股份计算,则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41元/股,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0.55元/股。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产品研发与创新,不断为客户提供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雷达装备。
坚持增强研发实力,着力培养研发团队: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4,034.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9.34%;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48项(含2项国防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1项;2023年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湖北省预警探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了专业背景深厚、创新能力强、研制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361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达43.03%。此外,公司积极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公司整体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虽然目前行业订单波动压力较大,但公司为我国稀缺防空预警雷达整机研制单位,且未来有望受益于低空经济方向新业务,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至1.26/1.51亿元(前值2.57/3.26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2.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44/32倍,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研发风险;2)人才流失的风险;3)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4)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5)规模扩大导致的经营管理风险。 |
5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冯鑫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拓展低空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04-26 |
航天南湖(688552)
事件:4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3亿元,YoY-23.9%;归母净利润1.0亿元,YoY-34.7%。同时发布2024年一季报,1Q24实现营收0.3亿元,YoY-45.9%;归母净利润-0.16亿元,1Q23为-0.17亿元。
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及产品交付减少的影响。
下游需求及4Q22基数影响,4Q23营收及利润同比下滑。1)单季度看:
4Q23公司实现营收2.2亿元,YoY-69.4%;归母净利润0.62亿元,YoY-68.6%;扣非净利润0.56亿元,YoY-71.6%。4Q22,公司交付确收情况较好,实现营收7.2亿元;归母净利润2.0亿元,4Q23受产品交付减少及4Q22高基数的影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2)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8.4ppt至33.4%;净利率同比减少2.3ppt至14.1%。
雷达零部件营收增长90%;客户集中度较高。2023年,分产品看:1)雷达及配套装备:营收5.9亿元,YoY-34.4%;毛利率同比减少8.78ppt至33.8%。
2)雷达零部件:营收1.1亿元,YoY+90.4%,主要系交付雷达备件产品增加所致;毛利率同比减少0.14ppt至28.4%。3)其他:营收0.3亿元,YoY+1264.2%,主要系雷达整机修理及电镀业务增加所致;毛利率同比减少13.25ppt至41.0%。
销售与采购:1)客户: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额占总营收96.1%,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营收58.0%,主要系在公司客户体系中,该客户对防空预警雷达需求较高,对公司产品需求最大。2)供应商: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额占总采购56.5%,向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39.5%,第一大供应商为航天科工下属企业,公司采购额较大主要系产业园项目建设增加采购服务所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2023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3.1ppt至24.9%: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2ppt至1.1%;2)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2.1ppt至8.8%;3)财务费用率为-4.4%,去年同期为-0.8%;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4.4ppt至19.3%。截至1Q24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2.6亿元,较年初减少13.9%;2)预付款项0.1亿元,较年初增加120.1%;3)存货4.1亿元,较年初增加6.1%;4)合同负债1.3亿元,较年初增加13.4%。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亿元,2022年为-2.9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稀缺防空预警雷达整机研制单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益于国内装备需求持续增长及装备出海和民用领域需求的带动,同时积极拓展低空等新业务,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未来几年业绩有望不断攀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29亿元、1.61亿元、2.0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51x/41x/33x。我们考虑到公司下游需求景气和雷达制造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和利润率变化、技术落后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