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王雲昊 | 维持 | 买入 | 新签订单实现增长,静待氢能业务放量 | 2024-11-07 |
科威尔(688551)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6.2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31.74%,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32.61%;其中Q3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8.82%,环比-13.74%;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61.10%,环比-58.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68.08%,环比-67.25%,主要系1)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率降低;2)公司人员费用及市场推广等费用增加。
新签订单数量实现增长,电解槽测试系统占比提升
分业务看,公司前三季度测试电源/氢能测试/半导体测试收入占比分别在75%/20%/3%左右,测试电源业务仍为主要收入来源,氢能业务占比较上半年有所提升。从订单数量看,公司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0%-30%左右,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部分产品价格有所降低,订单金额同比仅略有增长。氢能方面,分产品看,受下游需求结构变化影响,公司氢能业务中电解槽测试系统占比提升至60%左右,燃料电池业务占比下降;分区域看,公司氢能海外订单表现良好,国内市场景气度偏弱,客户需求增长放缓;半导体测试方面,公司Q3订单环比增长,受下游扩建谨慎影响,Q4增速或有放缓。
公司不断强化产品、成本竞争力,短期扰动不改长期成长趋势
短期看,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下游客户资本性开支谨慎,公司业绩略有承压,但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公司聚焦光储氢和新能源汽车等优质赛道,并不断加速产品迭代,推进降本增效,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1.12/1.77亿元,对应PE35/23/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光储需求不及预期;公司订单交付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变化。 |
2 | 华福证券 | 邓伟 | 维持 | 买入 | 价格战下盈利承压,内生动力寻求底部 | 2024-11-03 |
科威尔(68855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6.26%),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31.45%),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32.61%)。单季度来看,公司Q3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8.82%),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61.10%),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68.08%)。
盈利能力: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48.98%,同比下滑5.62pct,净利率13.46%,同比下滑7.49pct。单季度Q3毛利率46.09%,同比下滑7.36pct,环比下滑3.64pct。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92%/9.83%/16.03%/-2.52%,同比变动3.62/-0.25/-1.53/0.62pct。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系市场价格竞争加剧,毛利率降低幅度较大,且人员费用、市场推广等费用增加。展望后续,价格战有望在三四线小厂商竞争出清后维稳,后续费用在一次性投入后减少且规模摊薄。
下游驱动:①测试电源:Q1-3收入约2.83亿元,占比75%。主要下游为电动车和光储领域,前期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研发等资本开支偏保守,订单短期承压是主要矛盾,随着下游行业格局改善,光储车对实验室测试电源的刚性需求仍将释放。产品端强化单品模块化能力和解决方案的平台化能力,新推出储能变流器测试方案、户储一体机测试方案、储能电池充放电测试方案等,销售端持续完善直销+经销模式,尤其是小功率产品的渠道增量有望逐渐显现。②氢能:Q1-3收入约0.75亿元,占比20%。产品端在制氢环节已推出覆盖500W-5MW,兼容ALK、PEM和AEM的系列电解槽测试系统,销售端树立良好口碑,大客户粘性强且是新玩家入局的优选设备商。近期新发布多通道电解槽单池测试解决方案,满足欧盟JRC要求,助推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新增长。③功率半导体:Q1-3收入约0.11亿元,占比3%。前期行业去库存影响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后续随着产业链进一步库存去化,终端需求持续复苏,有望受益新一轮加库周期。
积极回购股份,蓄势长期发展信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3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9%,后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支付总金额0.85亿元,平均成交价25.77元/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短期盈利承压,公司回购彰显发展信心,未
来增长仍将受益氢能等新兴下游持续发展和小功率产品渠道的持续开拓。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8/7.7/10.5亿元(前值6.7/9.0/1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1/1.6亿元(前值1.2/1.6/2.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31/22/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3 | 中邮证券 | 杨帅波 | 调低 | 增持 | 业绩不及预期,维持高研发,静待氢能景气提升 | 2024-11-01 |
科威尔(688551)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2024Q1-3公司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0.5亿,同比-31.4%;其中2024Q3营收1.2亿,同环比分别-8.8%/-13.7%归母净利率0.1亿,同环比分别为-61.1%/-58.4%,业绩低于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下游新能源景气度下滑导致测试电源业务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利润端: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维持高研发投入。2024Q1-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49.0%/13.5%,同比分别-5.6pcts/-7.5pcts。2024Q1-3公司主要费用中,销售费用率(14.9%)增加较多,财务费用率(-2.5%)有所增加,管理费用率(9.8%)和研发费用率(16.0%有所下降,四项费用率总体增加2.5pcts,销售费用主要系样机投入市场推广费等的增加。
氢能景气度有望提升。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将进入“电量过剩,电力短缺”的时代,电力系统系统可靠性愈发重要,而氢能作为长时储能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同时过剩的电量有助于绿氢的经济性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竞争加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业绩,下调营收分别为6.1/7.5/9.5亿元(前值7.1/9.7/12.6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4/1.8亿元(前值1.4/2.0/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下调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测试电源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氢能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殷晟路,鞠爽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销售费用持续加大,Q3业绩略不及预期 | 2024-10-29 |
科威尔(688551)
销售费用持续加大,Q3业绩略不及预期
科威尔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yoy+6.3%。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yoy-3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45亿元,yoy-32.6%。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23亿元,qoq-13.7%,yoy-8.8%,归母净利0.10亿元,qoq-58.4%,yoy-61.1%,扣非归母净利0.07亿元,qoq-67.3%,yoy-68.1%。单Q3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46.1%/7.7%,分别环比-3.6/-8.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3%/10.2%/16.2%/-2.2%,分别环比+1.1/+1.8/+2.1/-0.1pct。24Q1-3销售费用累计支出0.56亿元,yoy+40.2%,单Q3销售费用支出0.18亿元,yoy+20.9%。考虑公司测试电源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盈利能力下滑与公司持续加大销售费用投入,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4/1.28/1.79亿元(原1.34/1.82/2.50亿元),EPS为1.24/1.52/2.1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6.3、21.3、15.2倍,考虑测试电源需求刚性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测试电源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公司测试电源产品线主要服务的光储、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2021-2023年的快速发展后2024年行业增速放缓,测试电源受下游需求放缓的影响竞争加剧,从而导致公司产品售价有所下滑,毛利率相对承压。不过考虑新能源车及光储逆变器实验测试需求依旧刚性,公司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系列和客户关系该业务仍有望实现稳定的增长。
氢能测试电源产品覆盖范围齐全,收入稳定增长
公司氢能测试电源业务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主要原因公司下游及大客户持续复购同时下游制氢设备测试需求持续放量。公司氢能测试电源产品可用于制氢端与用氢端。在用氢端,技术突破带来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的成本下降和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带动国内氢燃料电池需求持续释放。在制氢端,电网消纳需求带动国内绿氢项目投资持续扩大。伴随国内用氢与制氢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业务有望持续稳定贡献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测试电源产品毛利率超预期下滑;氢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