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袁维 | 维持 | 买入 | 八因子再创营利双增,RSV等多项研发蓄势中 | 2024-10-29 |
神州细胞(688520)
2024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37/1.50/4.6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0.44%,2023年同期归母与扣非皆为净亏损;3Q24单季度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32/0.24/1.22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八因子再创营利双增,全年首次实现盈利在望。(1)业绩: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近19亿,同比增长40%;继1H24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获得扣非净利润3.4亿元之后,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4.6亿元,全年首次突破盈亏平衡在望。我们分析,主因仍是重组八因子产品安佳因的市占率提升,产品力继续得到业绩佐证。(2)创新驱动,高水平工艺技术护航产品竞争力。例如,公司多个抗体产品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残留质量标准均为≤100pg/剂量,而与之对比的国外同类产品(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的DNA残留的质量标准为不超过10ng/剂量。
研发投入持续,管线丰富,创新RSV疫苗获批临床。(1)3Q24单季度,公司研发费用2.1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72亿元,营收占比34.68%。(2)公司目前4个产品获批,3个疫苗品种被国家纳入紧急使用,还有重组蛋白、双抗等诸多管线在研。公司14价HPV(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已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第三针接种,目前正处于随访阶段。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单抗SCT-I10A单药用于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先后于2023年11月及2024年1月获得受理,已顺利完成该两项适应症的注册现场核查工作。除公司在自免领域有白介素等新产品在国内外展开临床外,2024年10月23日,公司又公告新增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获批临床。(3)公司现有一期、二期生产基地共有5条原液生产线、6条制剂灌装线,已可满足现阶段全部商业化与临床产品需求。同时,N10地块的新产能也在建设中。
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三季报和近期已经获批新开临床需持续研发投入,我们维持收入预测,预计公司2024/25/26年营收27/36/45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35%/36%/22%至2.1/4.2/7.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对外合作不达预期等风险。 |
2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维持 | 买入 | 重组VIII因子放量,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 2024-08-25 |
神州细胞(688520)
投资要点:
24H1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归母净利润1.26亿元,业绩高速增长24H1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61.5%,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91.2%,扣非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646.3%。单看Q2,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40.0%,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01.8%。公司业绩持续释放,主要系公司首个产品重组VIII因子(安佳因?)凭借突出的产能和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继续稳定增长。此外,安贝珠?、安平希?、安佳润?等产品亦在24H1对公司收入产生贡献。
重组八因子持续放量,出海预期明确
2022年国内血友病A预计就诊渗透率仍不足20%,且患者人均用药水平仅5-6万IU,尚未达到国际预防治疗最低标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安佳因在2023年京津冀药品带量采购中降价22%,目前约2
元/IU,我们认为在国内市场降价利于更多患者有能力治疗,预计安佳
因将保持快速放量,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安佳因出海有很大的产能和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安佳因开始境外上市后,海外占领市场份额的确定性较强,带来业绩增量。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显著下降,在研管线进展符合预期
24H1公司研发投入4.76亿元,同比下降13.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5%,同比大幅下降31.3pct,我们预计24年全年研发费用同比23年会有所下降。截至24H1公司研发人员834人,占公司华福证券总人数的比例35.5%。主要在研管线包括14价HPV疫苗SCT1000,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的第三针接种;PD-1单抗SCT-I10A申报肝细胞癌和头颈鳞癌适应症目前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工作;IL-17单抗已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全球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28.0/38.0/46.5亿元,增速为48%/36%/22%;净利润为3.1/6.9/10.5亿元,增速为177%/124%/54%(维持前次预测)。给予公司2024年10倍PS,合理市值为280亿,对应目标价格为62.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国内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安佳因出海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水平不及预期。 |
3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袁维 | 维持 | 买入 | 八因子持续发力,营收高增,半年度扭亏为盈 | 2024-08-22 |
神州细胞(688520)
2024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2024上半年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61.45%,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26/3.40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37/0.22亿元;半年度首次扭亏为盈。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产品力持续,营收同比高增长61%,半年度首次实现盈利。(1)业绩:公司1H24营收同比增长61.45%,半年度首次实现盈利,扣非净利润3.4亿元;主因重组八因子产品安佳因的市占率提升,产品力继续得到业绩佐证。(2)技术高水平;比如,公司多个抗体产品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残留质量标准均为≤100pg/剂量,而与之对比的国外同类产品(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的DNA残留的质量标准为不超过10ng/剂量;公司八因子的比活达到7,590~13,340IU/mg蛋白,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活标准。
商业化与在研管线皆丰富,多产品矩阵初具规模,后劲可期。(1)1H24,公司整体研发投入4.7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个,新获30个发明专利授权。(2)公司目前4个产品获批,3个疫苗品种被国家纳入紧急使用,还有重组蛋白、双抗等诸多管线在研。公司14价HPV(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已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第三针接种,目前正处于随访阶段。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单抗SCT-I10A单药用于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先后于2023年11月及2024年1月获得受理,已顺利完成该两项适应症的注册现场核查工作。公司SCT650C产品正在开展银屑病适应症的国内Ib期临床研究,并已启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全球多中心(土耳其和中国)II期临床研究。公司自主开发的用于治疗CD38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单抗产品SCTC21C、用于治疗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SCTB35、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SCTB14均已启动I期临床研究。(3)公司现有一期、二期生产基地共有5条原液生产线、6条制剂灌装线,已可满足现阶段全部商业化与临床产品需求。同时,N10地块的新产能也在建设中。
盈利预测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5/26年营收28.25/37.43/45.00亿元,归母净利润3.25/6.65/9.3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对外合作不达预期等风险。 |
4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维持 | 买入 | 24年一季报点评:重组VIII因子持续高增长,全年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 2024-04-28 |
神州细胞(688520)
投资要点:
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3亿元,重组八因子放量超预期
24年Q1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7420万元,同比增长148.49%,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68.26%。24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由亏转盈,全年有望业绩利润持续高增长。
2022年国内血友病A预计就诊渗透率仍不足20%,且患者人均用药水平仅5-6万IU,尚未达到国际预防治疗最低标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安佳因在2023年京津冀药品带量采购中降价22%,目前约2元/IU,我们认为在国内市场降价利于更多患者有能力治疗,预计安佳因将保持快速放量,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安佳因出海有很大的产能和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安佳因开始境外上市后,海外占领市场份额的确定性较强,带来业绩增量。
销售费用快速提升,24年产品矩阵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24Q1销售费用1.25亿元,同比+73.42%。单抗产品CD20抗体+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进入医保首年,销售费用快速提升。3款单抗产品各具特点,潜在空间仍有待挖掘。随着销售团队逐步壮大,产品矩阵将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研发费用增速放缓,多个具备竞争力的在研管线推进临床
研发投入2.44亿元,同比-9.45%,增速有所放缓。由于2023年越3.7亿元投入新冠疫苗研发,我们预计24年全年研发费用同比23年会有所下降。截至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85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36.65%。主要在研管线包括14价HPV疫苗(两个月完成了1.8万受试者入组)、同类最佳的IL-17A单抗国内II期临床、CD38单抗获批临床、CD20/CD3双抗获批临床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28.0/38.0/46.5亿元,增速为48%/36%/22%;由于研发投入超预期,将24-26年公司净利润由4.1/7.9/11.7亿元调整为3.1/6.9/10.5亿元,增速为177%/124%/54%。给予公司2024年10倍PS,合理市值为280亿,对应目标价格为62.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国内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安佳因出海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水平不及预期。 |
5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 | 维持 | 买入 | 重组八因子持续发力,单季度首次扭亏为盈 | 2024-04-28 |
神州细胞(688520)
业绩简评
2024年4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1季度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86.30%;归母净利润7419.74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单季度首次扭亏为盈。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重组八因子安佳因增长强劲,单季扭亏,经营性现金流转正。(1)公司自2021年重组八因子首次获批至今,该产品2021/22/23年分别销售1.34、10.23和17.8亿元,连续3年营收高增长。2023年1月底,安佳因用于12岁以下儿童甲型血友病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批准,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适用患者群体。1Q24公司营收同比高增86%,亦是主要得益于八因子销售的持续增长。(2)1Q24,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量1.75亿元,首次转正。
研发投入持续,管线陆续商业化,多产品矩阵初具规模,后劲可期。
(1)2023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用于SCTV01、SCT1000、SCT-I10A等产品的临床中后期研究,以及众多产品的临床前开发。知识产权储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4个,PCT国际专利申请2个,新获得24个发明专利授权。(2)商业化方面:在2023年底的国家医保谈判中,公司的CD20进入医保目录;PD-1单抗SCT-I10A单药用于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先后于2023年11月及2024年1月获得受理。临床方面:①公司14价HPV疫苗产品SCT1000于2023年8月启动Ⅲ期临床研究入组后,2个月内即完成全部18000名受试者的入组。②公司SCT650C产品已在澳大利亚开展健康受试者的Ia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取得国内临床试验批件并启动Ib/II期临床研究。③公司自主开发的用于CD38单抗、CD20双抗等产品,均于近期获得临床批件并将陆续启动临床研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财报中披露重组八因子产品在各省陆续进入集采,定价将会有所下降,以及公司新近获批多项临床批件将陆续启动临床研究而带来研发费用的增长可能,我们分别下调公司2024/25年的营收7%/17%至28.3/37.4亿元,归母净利润3%/29%至3.3/6.8亿元;预计公司2026年营收/归母净利润45.0/9.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对外合作不达预期等风险。 |
6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重组八因子持续快速放量,助推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 2024-04-26 |
神州细胞(688520)
公司2023年业绩快速增长,2024年一季度首度实现盈利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8.87亿元,同比增长84.46%;归母净亏损3.96亿元,亏损同比减少23.70%;扣非后归母净亏损0.64亿元,亏损同比减少83.91%。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0.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实现由亏转盈。公司核心产品重组八因子(安佳因)2023年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基本符合预期。鉴于公司在研发及销售端持续保持投入,我们下调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42/7.19/9.57亿元(原预计4.14/10.30亿元),EPS为0.77/1.62/2.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6.5/26.9/20.2倍,公司商业化产品矩阵初具规模,后续增长点较多,维持“买入”评级。
重组Ⅷ因子国内持续快速放量,海外布局进展顺利
公司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产品(安佳因)2023年销售额约17.8亿元,同比增长77%,产品毛利率97.42%,同比增长0.53pp。公司依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能和成本优势,积极应对竞争加剧及各省市集采的挑战,确保安佳因在各重点省份的集采中标,实现了产品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安佳因已分别向巴基斯坦、巴西、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多国提交药品注册申请,预计2025年安佳因于海外上市后,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商业化产品矩阵初具规模,临床管线快速推进
公司首个抗体药物瑞帕妥单抗于2023年12月顺利进入医保,为2024年产品进入更多医院和打开销售空间奠定了基础;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于2023年6月先后获批上市,未来将逐步贡献销售收入。此外,PD-1单抗菲诺利单抗注射液申报头颈鳞癌以及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获NMPA受理。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11.48亿元,同比增长29.59%,其中约3.7亿元投入新冠疫苗,预计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将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出海不及预期等风险。 |
7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维持 | 买入 | 23年报&24年一季报业绩预告点评:营收端持续高增长,实现扭亏为盈拐点已至 | 2024-04-18 |
神州细胞(688520)
投资要点:
24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超 6 亿元, 重组八因子持续快速放量
公司 23 年全年实现营收 18.87 亿元, 同比增长 84.46%, 归母净亏损 3.96 亿元, 同比减少 23.7%, 扣非归母净亏损 0.64 亿元, 同比减少83.91%。 预计 24 年第一季度收入 6.0-6.2 亿, 同比增长 82.12%至88.21%, 归母净利润 6000-8000 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 1.45-1.65 亿。24 年第一季度实现由亏转盈, 全年有望业绩利润持续释放。
重组凝血八因子 23 年实现营收 17.80 亿元, 同比增长 77.38%, 毛利率达 97.42%, 同比增加 0.53 个百分点, 公司凭借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在 23 年确保了各重点省份的集采中标, 保证了快速放量。 目前国内血友病 A 就诊渗透率仍不足, 且人均用药水平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预计安佳因将保持快速放量, 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预计 2025 年安佳因开始境外上市后, 将占领一定市场份额, 带来业绩增量。
产品矩阵初具规模, 24 年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有望快速放量
2023 年参照进口品种利妥昔单抗的瑞帕妥单抗、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均进入医保目录。 此外, 23 年 PD-1单抗申报头颈鳞癌以及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获 NMPA 受理。 23 年销售费用 4.36 亿元, 同比增长 64.72%, 销售人员已增至 645人, 随着销售团队逐步壮大, 产品矩阵将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研发费用增速放缓, 多个具备竞争力的在研管线推进临床
23 年研发费用 11.48 亿元, 同比增长 29.59%, 其中 3.7 亿元投入新冠疫苗, 预计 24 年研发费用同比 23 年有所下降。 目前公司研发人员 855 人, 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36.65%。 主要在研管线包括 14 价 HPV疫苗( 两个月完成 1.8 万受试者入组) 、 同类最佳的 IL-17A 单抗启动国内 II 期临床、 CD38 单抗获批临床、 CD20/CD3 双抗获批临床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 23 年和 24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调整, 我们将 24/25 年公司营收由 27.4/37.5 亿元上调为 28.0/38.0 亿元, 预测 26 年营收为 46.5 亿元,增速为 48%/36%/22%; 将 24/25 年公司净利润由 3.2/7.2 亿元调整为4.1/7.9 亿元, 预测 2026 年净利润为 11.7 亿元, 增速为 204%/92%/48%。给予公司 2024 年 10 倍 PS, 合理市值为 280 亿, 对应目标价格为 62.84元,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国内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安佳因出海不及预期;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水平不及预期 |
8 | 国投证券 | 马帅,胡雨晴 | 维持 | 买入 | 重组八因子快速放量,商业化产品矩阵逐步丰富 | 2024-04-16 |
神州细胞-U(688520)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7亿元,同比增长84.46%;归母净利润-3.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减亏。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6.2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核心产品安佳因?(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依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能和成本优势,通过市场营销团队在存量及增量市场的积极拓展,整体销售一直保持强劲、稳定的增长势头,销售收入继续大幅增长。
2023年公司毛利率小幅提升,期间费用率有所优化。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97.11%,同比上升0.42pct,核心产品重组Ⅷ因子毛利率为97.42%,同比上升0.53pct。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为4.36亿元,同比增长64.72%,主要系多个在研产品陆续上市后公司市场营销团队进一步扩充,相应的人员薪酬、推广费等持续增加;管理费用为1.50亿元,同比增加13.84%;研发费用为11.48亿元,同比增加29.59%,主要系公司包括14价HPV疫苗、新冠疫苗在内的部分在研产品在2023年度先后进入或完成关键性临床研究,临床研发支出较大所致;财务费用为1.08亿元,同比增长22.96%;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
重组八因子收入快速增长,出海布局持续推进。公司的重组八因子产品安佳因?自2021年上市后快速放量,其用于12岁以下儿童甲型血友病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3年1月底获批,产品的适用患者群体进一步拓宽。2023年,安佳因○R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年销售额约17.8亿元,同比增长77.38%。中国甲型血友病患者的用药渗透率与人均用药量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随着各企业相关产品供应量的增长及社会支付能力的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八因子的市场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公司持续推进安佳因○R的国际化,截至今年1月已与印度、土耳其、印尼、斯里兰卡、巴西、巴基斯坦、沙特、阿尔及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哥伦比亚、墨西哥、俄罗斯及秘鲁等区域合作伙伴签约,利用合作方在当地的临床、注册和销售经验,推动该产品尽快在当地商业化,预计自2025年开始可以在境外市场陆续上市。
多个品种陆续上市,商业化产品矩阵初具规模。公司首个抗体药物瑞帕妥单抗注射液安平希○R于2022年8月获批上市,2022年和2023年均被纳入CSCO淋巴瘤治疗指南,并于2023年12月顺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2024年产品销售放量奠定了基础。公司两个生物类似药安佳润○R和安贝珠○R于2023年6月先后获批上市,2023年下半年以来,产品陆续在各省市挂网及开展进院工作,并逐步贡献销售收入。此外,公司新冠疫苗产品SCTV01E及其迭代产品SCTV01E-2(安诺能
R4)先后于2023年3月、12月被国家纳入紧急使用,其中SCTV01E已于2023年开始在全国30个省市的推广接种,迭代苗SCTV01E-2于2024年1月中旬确定价格后,也开始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接种,期待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构筑免疫屏障。
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助力公司长期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的长线创新战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25.06%,研发人员达855人,同比增长8.9%。在研管线方面,14价HPV疫苗SCT1000于2023年8月启动Ⅲ期临床研究入组,并在2个月内完成全部18000名受试者入组;PD-1单抗SCT-I10A单药用于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先后于2023年11月及2024年1月获得受理;SCT650C已在澳大利亚开展健康受试者的Ia期临床试验,已取得国内临床试验批件并启动Ib/II期临床研究;SCTC21C已启动I期临床研究;SCTB35及SCTB14分别于2024年3月及4月获得临床批件并将陆续启动临床研究。在研产品梯队化的布局有望在中长期为公司提供增长动能。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51.06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50.6%、30.6%、22.3%,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NA、107.8%、29.7%,成长性突出;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51.06元,相当于2024年8倍的动态市销率。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重组八因子出海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9 | 华福证券 | 盛丽华 | 首次 | 买入 | 高质量与低成本双驱的生物药产业化平台 | 2024-04-11 |
神州细胞(688520)
投资要点:
专注生物药生产工艺研发, 重组凝血Ⅷ因子带动收入快速增长。公司由谢良志博士带领团队于 2002 年成立, 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抗体和疫苗大规模生产经验, 致力于开发高需求、 高质量、 低成本的生物药。 重组人凝血因子 VIII 是国际公认最难表达的蛋白药物, 公司自研的首个国产重组八因子安佳因于 2021 年上市销售, 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产能和成本优势, 2022 年销售超 10 亿元, 带动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 18.87 亿元, 同比增长 84%。 目前国内血友病 A 就诊渗透率仍不足, 且人均用药水平仍有很大的待改善空间, 我们预计安佳因将快速放量, 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重组八因子年产能可达 100 亿 IU, 出海打开市场天花板。
公司预计 25 年安佳因开始可以在境外市场陆续上市, 出海主要市场包括巴西、 俄罗斯、 墨西哥和土耳其和印度, 目前这些市场的重组八因子均由武田、 拜耳等企业产品主导。 除印度外, 巴西等国家重度 HA 患者预防治疗渗透率近 90%, 均为存量市场。 由于重组八因子产品之间区别很小,价格是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公司重组八因子的年产能接近全球数十厂家产量总和, 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能力, 具备出海的竞争优势。
公司具有丰富的产品管线, 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
公司已上市或在研的其他产品均为大单品, 尽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我们认为公司产品仍具有独特优势, 具体体现在: 1) 公司 CD20 单抗瑞帕妥单抗对比利妥昔单抗安全性更佳; 2) 阿达木单抗存量市场巨大, 且公司安佳润是唯一在 III 期临床进行了修美乐转换的阿达木生物类似物; 3)首个国产 PD-1 单抗申报注册头颈鳞癌; 4) 获批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 PD-1单抗数量较少, 公司 PD-1 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治疗转移性肝细胞癌复制了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肝细胞癌的案例, 有望获临床指南一线治疗 I 级推荐; 5) 14 价 HPV 疫苗增加了中国女性高危的HPV51 型的保护, 避免九价 HPV 疫苗同质化竞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7/27.37/37.52 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3.19/7.22 亿元, 2023-2025 年对应 EPS 分别为-0.89/0.72/1.62 元, 我们认为公司收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盈利尚未达到稳态, 因此选取 PS 估值法。 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10 倍 PS , 对应合理市值为 274 亿元, 目标股价为 61.47 元。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国内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安佳因出海不及预期;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水平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