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中邮证券 | 刘卓,虞洁攀 | 首次 | 增持 | 三季报业绩同比明显修复,消费锂电设备订单旺盛,固态电池设备技术储备扎实 | 2025-10-29 |
利元亨(688499)
l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改善,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今年三个季度利润持续上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24亿元,同比+4.37%;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净利润为0.59亿元。单看2025Q3,公司实现营收8.95亿元,同比+90.63%,环比+9.93%,主要由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显著提升、扩产节奏逐渐恢复,项目验收逐步增加;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环比增长超保持逐季度转正并持续盈利的上升态势。20%,
降本控费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明显。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5.11%,同比+4.06pcts;净利率1.92%,同比+24.4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4%/8.36%/10.44%/2.17%,分别同比-1.86/-7.22/-3.04/-1.21pcts,合计-13.33pcts,公司通过精简管理架构、提高运营效率、加强预算管理等精细化举措使期间费用总额及占比下降,以及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因客户回款情况改善而实现了部分冲回等积极因素。
消费锂电客户合作粘性强,下游3C产品创新大卖带动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向好。公司持续保持和消费锂电全球领先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消费锂电龙头客户的核心设备供应商。继苹果于iPhone16Pro首次导入钢壳电池后,2025年发布的iPhone17系列多款机型均采用该技术,手机电池封装沿着“软包卷绕、软包叠片、钢壳叠片”的路径演进,电池技术的创新带动产线端设备更迭需求。另外,据Counterpoint Research于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iPhone17系列开售前10天,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销量较去年同期的iPhone16系列增长了14%,销量端表现优秀也有望带动产线扩产的进一步需求。
固态电池设备技术积累处于行业前列,和下游客户互动合作进度较好。公司目前已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已攻克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及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及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的关键技术。等静压设备与行业内多家具备压力容器制造经验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此外,公司还已经与30多家客户交流固态电池技术和业务。
l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32.03、39.45、47.90亿元,同比增长29.06%、23.16%、21.40%;预计归母净利润0.80、1.62、2.11亿元,同比增长107.66%、103.13%、30.06%;对应PE分别为126.54、62.29、47.8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行业回暖加速订单确收持续推进固态电池设备落地中试 | 2025-10-22 |
利元亨(688499)
投资要点
行业回暖加速订单确收,业绩持续改善:2025Q1-Q3公司营收24.2亿元,同比+4.4%,主要系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显著提升、扩产节奏逐渐恢复,订单加速验收。期间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109.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同比+107.0%,业绩持续改善。期间公司已冲回信用减值1亿元,行业持续回暖有望加速冲回业绩。Q3单季营收9.0亿元,同比+90.6%,但环比+9.9%,业务节奏有所加快,主要得益于订单验收效率效率提升与业务流转持续优化。Q3单季归母净利润为0.1亿元,同比+104.1%,环比-3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亿元,同比+101.7%,环比-68.3%。我们认为Q3单季利润环比下降主要系当季度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季度增加较多,如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则环比超+20%。
盈利能力受确收结构影响环比波动,控本降费措施成效显著:2025Q1-Q3公司毛利率为25.1%,同比+4.1pct;销售净利率为1.9%,同比+24.4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4.3%,同比-13.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3%,同比-1.0pct,管理费用率为8.4%,同比-7.2pct,主要系公司优化组织架构、精简人员带来的降本;研发费用率为10.4%,同比-3.0pct,财务费用率为2.2%,同比-1.2pct。Q3单季毛利率为18.1%,同环比+18.8pct/-6.2pct;销售净利率为1.5%,同环比+75.4pct/-1.0pct。
合同负债持续增长,经营现金流持续向好:截至2025Q3末,公司合同负债20.7亿元,同比增长21.8%;存货27.8亿元,同比增长7.0%。Q3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亿元,现金流情况持续向好。
固态电池整线布局全面,已交付头部客户: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主要产品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设备,当前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完成交付。针对硫化物体系,公司具备三级防护设计能力,能有效解决毒性与防爆难题;同时通过模块化单机设备支持多技术路线柔性配置,协同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研发路径,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消费锂电设备订单持续放量,业绩贡献有望增厚:截至2025年5月31日,消费锂电设备在手订单15.9亿元,同比+38%,占在手订单32%,占比同比+9pct。展望后续,该业务具备高毛利、回款周期短等特征,叠加消费电子电池向新型钢壳、高能量密度电芯迭代,公司作为消费锂电设备龙头,有望受益于新设备导入带来的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回暖,公司业绩陆续释放,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0.8(原值:0.7)/1.6(原值:1.4)/2.2(原值:1.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6/63/4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风险。 |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实现扭亏为盈,固态电池设备布局完善 | 2025-08-27 |
利元亨(688499)
投资要点
25H1扭亏为盈,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25H1公司营收15.29亿元,同比-17.5%,主要系2024年来公司结合行业发展情况,主动收缩客户群体,减少承接低毛利率订单,业务订单规模下降。期间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实现由亏转盈,盈利能力明显修复。Q2单季营收8.14亿元,同比-25.5%,但环比+13.9%,业务节奏有所加快,主要得益于订单验收效率效率提升与业务流转持续优化。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36.8%,环比+6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同比-27.2%,环比+74.2%。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控本降费措施成效显著:2025H1公司毛利率为29.2%,同比+2.6pct;销售净利率为2.2%,同比+11.6pct,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4.7%,同比-6.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1%,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为8.8%,同比-4.5pct,主要系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和岗位,运营效率提升带来的降本;研发费用率为10.2%,同比-0.6pct,财务费用率为1.6%,同比-1.4pct。Q2单季毛利率为24.3%,同环比-8.7pct/-10.6pct;销售净利率为2.5%,同环比+1.2pct/+0.7pct。
合同负债持续高增,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截至2025H1,公司合同负债21亿元,同比增长55.7%;存货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4亿元,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
固态电池整线布局全面,已交付头部客户: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主要产品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设备,并与产业链伙伴合作研发下一代等静压技术。公司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预计2025Q3完成首条整线交付。针对硫化物体系,公司具备三级防护设计能力,能有效解决毒性与防爆难题;同时通过模块化单机设备支持多技术路线柔性配置,协同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研发路径,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光伏装备订单聚焦前道环节,钙钛矿设备布局前瞻:公司光伏设备业务聚焦丝网印刷机、硅棒加工、切片自动线等前道环节,已实现多项目交付与验收。同时积极推进钙钛矿激光类设备研发,抢占下一代技术切换窗口,长期有望受益于高效电池渗透及海外产能转移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25H1公司扭亏为盈,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0.7(原值0.6)/1.4(原值1.3)/1.8(原值1.6)亿元,对应股价PE为132/67/5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及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
| 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首次 | 增持 | 锂电设备行业回暖在即,固态电池构筑成长空间 | 2025-06-19 |
利元亨(688499)
投资要点
国内锂电重启扩产,公司或得扩产红利:2023-2024年我国动力锂电行业经历产能退潮后,国内头部厂商已陆续重启扩产。宁德时代港股IPO募集资金将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约276亿港元),规划总产能72GWh,将配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服务欧洲市场;亿纬的马来西亚工厂已经进行至二期,随着港股IPO发行,后续国内外扩产有望加速落地。公司作为电池装配线&模组/Pack线龙头,并在宁德、惠州、波兰、加拿大等地设立子公司积极配合客户业务;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轮锂电扩产。
海外锂电扩产共振,公司出海进程加速:公司出海进程加速,多款设备交付欧、美、亚客户:(1)北美地区:公司首条电池包产线已投产、首条固态电池前道装备已启运美国、并斩获北美模组/Pack线订单。(2)亚太地区:公司方壳/圆柱/软包三大电池设备方案获头部车企批量涂布机订单。(3)欧洲地区:发布全球首台1800mm高速宽幅涂布机并亮相欧洲电池展,订单有望落地。
优质消费锂电设备订单陆续放量,有望持续改善公司经营情况: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消费锂电设备在手订单金额为15.9亿元,同比提升38%,占总在手订单的32%,占比同比提升9pct。消费锂电设备具有高毛利、回款快等特点,2024年公司消费锂电设备业务毛利率约为26%,显著高于动力锂电设备的负毛利率水平;且消费电子回款周期较短,将大幅缓解公司回款压力。随着高质量消费锂电设备订单持续放量,公司经营情况有望继续改善。
加速固态电池领域布局,项目中标进入调试阶段: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第一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装备项目,已进入生产调试与参数优化阶段;同时,公司与多家行业头部客户进行全固态电池产线设备工艺技术交流,进展良好。目前,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技术领先性显著,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有望兑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3/1.6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96/43/3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业务复苏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