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余克清,汪晋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同环比增速稳健,在研项目稳步推进 | 2025-10-28 |
三生国健(688336)
业绩同环比增速稳健,授权收入确认增厚表观业绩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6亿元,同比增长18.80%;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71.15%;扣非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62.39%。单看2025Q3,公司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38.27%,环比增长43.24%;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01.41%,环比增长138.69%;扣非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14.85%,环比增长205.65%。公司营收增速稳健,主要系沈阳三生合作项目授权许可收入和CDMO业务的增长。考虑沈阳三生合作授权收入略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业绩指引,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4/5.43/6.81亿元(原预计3.09/3.46/4.52亿元),EPS为0.75/0.88/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9.7/68.1/54.4倍,考虑公司自免新产品即将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产品与辉瑞达成重要合作协议,2025Q3已收到辉瑞权许可首付款2025年5月,公司与沈阳三生共同授予辉瑞公司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产品SSGJ-707项目(PD-1/VEGF双抗)的权利,根据协议公司将获得辉瑞支付的所有款项30%的权益。2025Q3公司已收到来自辉瑞的授权许可首付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较于同期大幅增加。我们预期,随着辉瑞在全球多地陆续开展SSGJ-707治疗NSCLC及其他多个瘤种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公司估值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后期临床项目陆续进入NDA阶段,早研项目临床快速推进
公司后期项目稳步推进,SSGJ-608(IL-17A)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NDA申报获得受理;SSGJ-611(IL-4R)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达到主要临床终点,COPD适应症III期临床正在入组中;SSGJ-613(IL-1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NDA申请已得到受理,间歇期适应症II期研究结果积极。早研项目中,SSGJ-626(BDCA2)针对SLE适应症的Ib/II期适应症正在推进中;SSGJ-627(TL1A)的溃疡性结肠炎(UC)适应症I期临床正在进行中。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
| 2 | 中邮证券 | 盛丽华,徐智敏 | 首次 | 买入 | 业绩增长稳健,创新加码为公司注入长期动能 | 2025-09-02 |
三生国健(688336)
事件
公司发布25年中期业绩公告,25H1公司收入6.4亿元,同比+7.6%,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47.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24.6%。
投资要点
业绩增长稳健,持续加码创新。公司已上市产品保持稳定,25H1商品销售收入为4.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预计系受益赛普集采影响价格下滑幅度较大。其他产品:赛普汀销售稳健,健尼哌实现快速增长。费用端来看,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14.7%,同比下滑7.4pct,预计系受益于集采政策销售端的支出得以缩减。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创新,研发费用率达28.9%,同比+4.1pct,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动能管线布局层次分明,核心管线进展顺利。益赛普等上市产品稳健贡献收入,公司核心自免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层次分明:NDA阶段共2项:608PsO适应症、6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适应症(新增);3期共7项,主要系611(IL-4R抗体)5项适应症处于3期。早期管线来看,公司的627(TL1A单抗)和6262(BDCA2单抗)均获批国内首个IND,分别有望在IBD治疗领域和SLE/CLE领域取得进展。
BD交易提供充沛现金流,支撑管线全面拓展。5月公司及三生制药和沈阳三生与辉瑞达成SSGJ-707(PD-1/VEGF双抗)全球授权(除中国内地),创中国创新药首付款历史纪录,总交易额超60亿美元+额外权益。7月协议生效后,辉瑞追加1.5亿美元获得中国内地权益款项利益按照三生国健30%,沈阳三生70%的分配比例执行。公司将获得充沛现金流,为公司的全面拓展提供扎实财务基础。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自免领域多年,益赛普在国内风湿领域有深厚的积淀,同时受益于BD合作,有望开始推进自身创新管线进展。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41.2/19.5/1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2.4/7.2/5.6亿元,增速为359.9%/-77.8%/-21.6%,对应PE为10/45/5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谈判合作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形势加剧风险;早研管线研发失败风险。 |
| 3 | 民生证券 | 王班,王维肖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增长,自免管线快速推进 | 2025-03-28 |
三生国健(688336)
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3月25日,三生国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达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
核心产品内生增长动能强劲。公司已上市核心产品益赛普、赛普汀、健尼派三款已上市的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益赛普区域集采范围快速扩大,已完成20多个省份的区域集采落地,产品均价整体下调,但公司积极进行学术推广,不断拓展市场渠道,提升患者覆盖率,同时益赛普预充针剂型快速增长,使得益赛普国内市场整体销售规模稳中有升。赛普汀表现亮眼,随着研究成果持续发表,赛普汀在临床应用中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覆盖终端数量的增加,患者用药周期延长,共同推动了赛普汀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大幅增长。健尼哌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CD25单抗,凭借其在抗排异反应领域的优势,2024年健尼哌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聚焦自免领域,管线快速推进。公司研发管线聚焦自免领域,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5.41亿元,同比增长72.06%,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22个自免项目,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08)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抗IL-5单抗610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抗IL-4Rα单抗611单药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611联合TCS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611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抗IL-1β单抗613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个项目处于临床III期。另外还有6个项目处于临床II期、4个项目处于临床I期,以及6个项目处于IND审核或获批阶段。早期产品中,抗BDCA2单抗626已获IND批准用于治疗SLE及CLE,是首个进入临床的国产抗BDCA2单抗;抗TL1A单抗627是首个申报IND并获受理的国产抗TL1A单抗。同时,626与627均为中美双报产品,两者在美国的IND申请均已获批。我们看好公司在自免领域的研发能力,以及未来产品上市后在自免领域形成多样化的、具有协同优势的产品组合。
投资建议:三生国健核心产品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研发管线聚焦自免领域,看好未来商业化放量。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12.87亿元、15.45亿元、19.4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元、3.38亿元、4.69亿元,对应PE倍数分别为55倍、50倍、3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审评要求变化风险,医保政策、准入政策变化的风险,销量释放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 |
| 4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汪晋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心上市产品销售额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发力 | 2025-03-27 |
三生国健(688336)
上市产品销售额稳健增长,授权收入确认增厚表观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下滑10.33%,环比下滑25.85%;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260.78%,环比增长355.42%;扣非归母净利润2893万元,同比下滑48.75%,环比下滑68.14%。公司核心产品增速稳健,利润端快速放量主要系参股公司分红影响。考虑益赛普集采扩面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3.27/15.25/18.62亿元(原预计13.98/17.06亿元),归母净利润3.09/3.46/4.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为12.7/11.0/9.0倍,考虑公司自免新产品即将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后期临床项目快速推进,早研项目陆续获批中美IND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22个自免项目(较2024年同期增加8个临床新项目),其中包括1个NDA项目,5个临床III期项目,6个临床II期项目,4个临床I期项目,6个处于IND审核或获批阶段项目。公司后期项目稳步推进,SSGJ-608(IL-17A)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NDA申报获得受理;SSGJ-611(IL-4R)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完成临床III期所有受试者入组,COPD完成II期入组并预计于2025年开展III期临床;SSGJ-613(IL-1β)完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II期入组,并预计于2025年提交NDA。早研项目中,SSGJ-626(BDCA2)针对SLE、CLE适应症已取得中美IND临床批件,中国已启动I期临床;SSGJ-627(TL1A)已获得美国UC适应症的IND批件。
聚焦核心优势资产,里程碑节点陆续达成增厚业绩
2024年6月,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优势资产,公司将706、709、HBT-2002、QY-F10、QY-F11、QY-F07、QY-F02项目大中华区权益独家授权给沈阳三生,交易对价总额约2.36亿元。2023年以来同类交易为公司2024年共带来6611万元收入。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