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天风证券 | 唐海清,李泓依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扭亏为盈,产品矩阵加速完善平台化转型 | 2025-09-14 |
敏芯股份(688286)
事件:公司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47.82%,创同期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2519.08万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71.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52.54万元,同比增长158.13%。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31.64%,同比增加10.21个百分点。
点评:收入结构多元高质量发展,盈利能力实现突破。压力传感器产品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3,324.76万元,同比增长67.05%,已超越声学产品成为核心收入来源,并不断向手机等新应用场景渗透,市场拓展路径清晰。惯性传感器板块在加速度计工艺突破和IMU客户突破的带动下实现销售收入1,975.6万元,同比增长98.82%,为未来全链路惯性产品矩阵奠定基础。公司上半年及二季度单季度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31.64%和36.16%,同比分别提升10.21和15.21个百分点,创近四年同期新高,提升动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毛利新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二是降本增效举措落实落地,生产成本逐步下降;三是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了成本效率。整体来看,公司致力于由单一产品型企业转型为平台型MEMS厂商,未来随着全物理量传感器布局逐步完成,其成长可预见性与行业话语权均有望显著提升。
MEMS产品矩阵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式突破,三大产品线协同拉动成长。声学传感器方面,凭借高信噪比、低功耗数字麦克风的研发与出货,公司在AI语音交互这一关键入口中具备国际对标能力;压力传感器方面,产品应用正从智能手表向手机拓展,并通过微差压产品的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毛利率,巩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壁垒;惯性传感器方面,加速度计实现工艺瓶颈突破,IMU产品客户拓展顺利,陀螺仪与ASIC芯片测试迭代加快,逐步形成完整的惯性产品矩阵。公司在MEMS声学、压力、惯性三大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有望在全品类布局下实现持续且高质量的增长。
围绕大客户需求延伸,加大多品类发展和前瞻性研发投入。通过绑定头部客户并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公司不仅巩固了现有收入基础,也打开了更大的增量空间;同时,顺应AI终端设备快速兴起的趋势,高信噪比、低功耗数字麦克风研发进展顺利,部分型号已实现小批量出货,验证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公司在应用于AI眼镜的骨传导声学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TMR磁传感器及车载/机器IMU等新一代产品上的前瞻布局。我们认为公司致力于通过“客户深耕+技术前瞻”实现双重护城河,预计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专利储备快速增长。25H1公司研发费用达3,863.03万元,研发人员占比33.52%,研发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累计获得近500项专利授权,同时在申请专利超过700项,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整体来看,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积累的同步推进,为公司后续产品迭代与新产品布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叠加AI应用下游需求,我们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
6.53/8.18/10.30亿元,归母净利润0.46/0.84/1.33亿元,评级维持为“买入”。
风险提示: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变化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
| 2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维持 | 增持 | 2Q25营收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 2025-09-10 |
敏芯股份(688286)
核心观点
2Q25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3.9%,毛利率同环比提升。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4亿元(YoY+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为31.64%(YoY+10.21pct)。公司在新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推广取得成效,压力产品线和惯性传感器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公司上半年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2Q25公司营收1.69亿元(YoY+43.9%,QoQ+25.2%),归母净利润0.22亿元(YoY+207.9%,QoQ+684.3%),毛利率36.2%(YoY+15.2pct,QoQ+10.2pct)。
多产品线齐头并进,惯性传感器收入比重快速提升。分产品看,1H25公司压力传感器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67.05%;惯性传感器营收0.20亿元,同比增长98.82%。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Q25单季毛利率达36.2%,创近四年同期新高。2025年上半年,MEMS压力传感器、MEMS声学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的约44%、37%和6.5%。2025年上半年公司MEMS压力传感器业务增长显著,已超越声学产品线成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其中防水气压计等产品提升在品牌客户市场份额,同时向其他品牌推广,已进入多个品牌新产品选型中;公司微压差产品主力产品出货结构向更高毛利率产品切换,同时积极接触国外下游品牌客户,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量。
AI端侧应用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公司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AI手机、AIPC、AI眼镜等新型消费电子需求日益增长,作为AI语音交互技术中声音信号第一输入口的MEMS声学传感器将迎来技术升级和市场机会。公司已开始布局研发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数字麦克风,部分型号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公司集中投入研发力量,把握大客户对新一代产品预研需求,布局应用于AI眼镜的骨传导声学传感器,基于MEMS芯片业内创新路线的六维力传感器,下一代磁传感器(TMR),车载/机器人场景IMU等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相关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投资建议:1H25公司营收增速较快,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显著提升,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8%/30.5%/27.1%至7.22/9.43/11.98亿元(前值:6.92/8.94/11.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3.0%/93.7%/65.5%至0.50/0.98/1.62亿元(前值:0.37/0.74/1.15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9.3/56.4/34.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 |
| 3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维持 | 买入 | 2025H1业绩/盈利能力大幅提升,MEMS平台布局初步成型 | 2025-09-01 |
敏芯股份(688286)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各项财务数据亮眼,其中营收同比增长4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7%至0.25亿元,毛利率提升10.2个百分点至31.6%。公司在端侧AI传感器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布局,在人形机器人三大传感器领域也已立项研发项目。我们认为这些举措将带动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取得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各项费用控制较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47.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71.7%,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58.1%,毛利率31.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净利率8.4%,同比提升25.9个百分点。2025Q2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43.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207.9%,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193.9%;毛利率36.2%,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净利率13.5%,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5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主要有3大变化:①产品结构变化驱动:压力产品线等高毛利率新产品的营收占比提升;②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③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带来规模效应。同时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项费用增长幅度远低于营收增长幅度,其中销售费用0.1亿元,同比增长3.9%;管理费用0.2亿元,同比下降13.3%;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下降1.5%。
压力和惯性产品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动力。压力产品线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67.1%。在防水气压计产品上,公司不仅提升了知名品牌客户的市场份额,也已拓展进入多个品牌的新品选型中,同时实现了向手机品牌客户的送样测试,在微差压产品上,公司在积极布局新一代产品,将产品结构向更高毛利率的产品切换。惯性传感器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8%。一方面由于加速度计产品解决生产工艺问题后,开始向ODM平板及手机出货;另一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宏微宇的IMU产品也实现了客户突破,营收显著提升。声学产品线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下滑2.3%。公司布局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数字麦克风,部分型号的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公司在端侧AI相关的产品布局广泛,新品研发储备丰富。MEMS声学方面,公司已开始SNR72dB以上的MEMS芯片设计开发,以适应客户需求;同时也对芯片尺寸为0.56mm*0.56mm的MEMS芯片进行工艺优化,不断提升良率;AI眼镜方面,公司上半年布局了应用于AI眼镜的骨传导麦克风,将现有模拟类产品升级到数字化多轴功能,以满足AR/VR及小型化穿戴应用的需求,该产品支持超低功耗、超低噪声、具备语音唤醒等功能;压力传感器方面,公司上半年完成了0.7*0.7mm的全新血压计芯片,以及小于0.5*0.5mm的胎压计芯片的研发及良率提升工作,基于SOI压力传感器工艺平台开发的防水气压计、深度计、数字胎压计等已逐步量产;惯性传感器方面,公司上半年加速度传感器已经完成新工艺平台的迭代改进,并开始客户送样,预计下半年开始批量出货;MEMS陀螺产品完成流片,对原型样品进行测试。
基于现有压感/惯性传感器等技术积累,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三大传感领域。在实时测量机器人关节承受度力的力/力矩传感器方面,公司启动MEMS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发立项,和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指尖感测的三维力/力矩传感器研发立项;在模仿人类皮肤触觉和温度感知功能的电子皮肤方面,公司启动了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发立项,方案为在柔性基底上集成薄型MEMS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维持机器人姿态感知、平衡状态和定位导航的传感器方面,公司启动了机器人用IMU的研发立项。
估值
因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大幅提升、业绩高速增长,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68/1.64/2.3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21/2.92/4.25元,对应市盈率为70.1/29.0/20.0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技术复制或泄露风险、产品结构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
| 4 | 民生证券 | 方竞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多元化布局驱动增长新引擎 | 2025-08-30 |
敏芯股份(688286)
事件:8月28日,敏芯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加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71.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增长158.13%。
其中,2Q25单季度公司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43.89%,环比增长25.1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207.88%,环比增长633.33%。
营收与盈利能力双创新高,产品结构优化助推强劲增长。25H1敏芯股份凭借良好的产品线表现,实现营业收入的重大突破,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公司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达到31.64%,同比增加10.21pcts,创下近四年同期的新高。公司成功从单一产品模式转变为多产品增长极的均衡发展模式,其中压力产品线成为营收主力,实现1.33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05%;惯性传感器产品线也实现了0.2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8.82%。公司的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改善。
核心产品齐头并进,共同构筑增长新格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从单一产品模式转变为多增长极的均衡发展态势,这进一步验证了其作为基于MEMS技术的平台型公司定位。其中,压力产品线保持了强劲增长,销售收入在25H1期间实现了大幅跃升,成为公司营收占比最高的传感器产品,超越了声学产品线。公司在防水气压计上通过与知名品牌合作,成功将其应用拓展至手机领域,并在微差压产品市场通过技术迭代构建了“技术+市场”的双重竞争壁垒。
此外,惯性传感器产品线也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加速度计产品性能提升并向ODM平板及手机出货,以及控股子公司中宏微宇的IMU产品也已实现客户突破。公司布局的MEMS陀螺仪和ASIC芯片也正处于测试迭代中,未来有望形成完整的惯性产品矩阵。
深化产业布局,锁定未来机遇。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坚持以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25H1,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863.03万元,并积极寻求新的突破。针对AI技术的不断革新,公司已开始布局研发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数字麦克风,部分型号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公司还把握大客户的新产品预研需求,布局了应用于AI眼镜的骨传导声学传感器、基于MEMS芯片的六维力传感器、下一代磁传感器(TMR),以及适配车载/机器人场景的IMU等新产品与技术,为未来增长提供强大引擎。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多系列产品线布局已逐步完善,核心产品表现强劲,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2/0.99/1.80亿元,对应PE为125/54/29倍,考虑公司的压力/惯性产品线未来占比将逐步提升,后续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复苏不及预期;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