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聂媛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前后端业务协同稳健发展 | 2025-08-30 |
皓元医药(688131)
2025H1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前后端业务协同稳健发展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3.11亿元,同比增长24.20%;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5.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11.40%。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49.1%,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7.99%,环比增长16.28%;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66.59%,环比增长4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55.31%,环比增长38.59%。公司积极开拓市场,高盈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叠加成本控制,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4.05/5.19亿元(原预计为2.76/3.73/4.75亿元),EPS为1.39/1.91/2.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2/35.9/28.0倍,维持“买入”评级。
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增长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5H1,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29.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69.4%,毛利率63.0%,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24.1%;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收入为6.46亿元,同比+31.4%。截至2025H1,在生命科学试剂领域,公司累计储备约14.7万种产品,其中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5.2万种,构建了220多种集成化化合物库,为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的客户提供了品类丰富的高质量研究工具。
后端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稳健增长,CDMO业务链条持续延伸
2025H1,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13.6%。截至2025H1,公司仿制药项目共419个,其中商业化项目83个;创新药累计承接了966个项目,其中超130个项目已进入临床II期、III期及商业化阶段。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稳健,金额超5.9亿元,较2024H1同比+40.1%。在ADC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闭环服务体系,重庆皓元抗体偶联CDMO基地已顺利投运,并于6月通过欧盟QP审计。我们预计随着在手订单逐步转化为收入,公司后端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增厚公司整体利润。
风险提示:医药外包服务需求下滑、核心成员流失、新产品开发失败等。 |
2 | 太平洋 | 周豫,张崴 | 维持 | 买入 | Q2收入超预期,利润强劲增长 | 2025-08-29 |
皓元医药(688131)
事件:
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24.20%,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5.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增长111.40%。
点评:
Q2收入超预期,利润强劲增长。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7.99%,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长66.59%,收入端超预期,利润端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原因是:1)高毛利率的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2)公司不断进行提质增效、精进内部运营和管理,同时严控各项成本费用。
前端业务快速增长,产品种类数持续扩充。2025年上半年,前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9.2%,毛利率为63.0%,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订单数量51.7万个,其中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4.1%;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实现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31.4%。此外,公司不断加速新产品管线布局和技术迭代,截至2025H1,公司累计储备约14.7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其中分子砌块约9.5万种,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5.2万种。
后端业务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后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3.6%,毛利率为17.8%,其中仿制药业务项目数为419个,包含商业化项目83个;创新药业务累计承接966个项目,其中超130个项目已进入临床二、三期及商业化阶段,未来有望快速放量。此外,后端原料药及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超5.9亿元,同比增长40.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营收为28.48/35.98/45.64亿元,同比增长25.47%/26.33%/26.84%;归母净利为3.08/3.99/5.17亿元,同比增长52.65%/29.56%/29.75%,对应PE为42/32/25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新签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存货减值、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
3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贺鑫 | | | 业绩持续高增长,前端+后端协同发展 | 2025-08-29 |
皓元医药(688131)
事件: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24.20%;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5.55%;实现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11.40%。单季度来看,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66.59%;实现扣非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55.31%。
点评:
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收入端来看:按照业务类型拆分,2025H1公司前端业务(生命科学试剂)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9.2%,后端业务(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3.6%。按照区域分布拆分,2025H1境内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14.3%,境外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39.8%。
从利润端来看: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20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49.07%,同比增加3.7pct;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9.93%,管理费用率11.13%,财务费用率1.29%,研发费用率8.92%,各项期间费用同比2024H1同期整体变动不大。
前端业务:高增长+高盈利,持续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2025H1公司前端业务(生命科学试剂)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毛利率63.0%,同比提升3.5pct,累计完成订单数量51.7万个。按照产品类型划分:2025H1分子砌块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4.1%,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31.4%。从产品端来看,公司持续推进新管线研发驱动产品矩阵扩容,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备库策略,截至中报公司累计储备生命科学试剂约14.7万种,其中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5.2万种,分子砌块约9.5万种。从市场端来看,公司持续加强市场开拓力度,通过海外商务仓储物流中心和国内前置仓协同,以及“直销+经销”的模式构建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
总结:2025H1公司前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现货SKU数量丰富,全球销售网络完善,我们认为前端业务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后端业务:项目管线+订单储备,加速成长的助推器。
2025H1公司后端业务(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3.6%,毛利率17.8%。按照项目类型划分:2025H1创新药项目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3.7%,截至中报承接创新药项目966个,其中临床前到临床I期833个,临床II期和临床III期116个,商业化阶段17个;2025H1仿制药项目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3.4%,截至中报仿制药项目419个,其中小试项目258个,中试项目44个,验证批项目34个,商业化项目83个。截至中报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5.9亿元,同比增长40.1%。公司重点布局ADC方向,通过上海、马鞍山、重庆“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构建覆盖Payload-Linker开发、抗体发现、偶联工艺优化至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闭环服务体系。2025年上半年承接ADC项目数超70个,共有14个与ADC药物相关的小分子产品完成美国FDA·sec-DMF备案,参与5个BLA申报。
总结:公司后端业务项目管线初具漏斗效应,商业化项目不断增加,在手订单实现同比高增长,深度布局高景气ADC方向,我们看好后端业务是公司加速成长的助推器。
人工智能大势所趋,公司深度前瞻布局AI制药平台
公司积极布局AI制药,以“小分子药物研发+AI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AI制药平台。具体来看,公司整合多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AIDD)算法,打造一站式药物筛选平台,快速识别潜在的药物候选分子,灵活支撑新药研发及新适应症探索应用场景,大幅提升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公司不断拓展AI研发应用并前瞻性布局应用方向,围绕“AI+类器官+药物研发”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建设“AI算法+类器官模型+超大规模化合物库”三位一体的智能筛选系统,突破传统药物研发效率瓶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体系。
总结: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赋能是大势所趋,公司深度前瞻布局AI制药平台,有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53亿元、33.45亿元、40.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亿元、3.84亿元、4.76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41元、1.81元、2.24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48.52倍、37.82倍、30.53倍。
风险因素: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和关税不确定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
4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刘若彤 | 首次 | 买入 | 稀缺的一站式ADC CDMO服务企业 | 2025-08-21 |
皓元医药(688131)
投资要点
ADC药物市场推动相关CDMO需求强劲。抗体偶联药物(ADC)及抗体药物市场爆发式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5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约172亿美元,预计2023-2032年CAGR达30.6%;我国ADC增速高于海外,预计2023-2032年CAGR将达54.3%。且ADC生产外包率显著高于其他生物药(70%vs34%),拥有产能及服务经验的ADC CDMO企业具备良好的机遇和前景。
后端业务:稀缺的ADC/抗体一站式CRDMO服务能力,产能释放贡献业绩弹性:公司①先行深耕ADC领域,是国内最早布局ADC载体-连接子(Payload-Linker)技术平台的企业之一,参与我国首个获批ADC抗癌新药(荣昌生物纬迪西妥单抗)的研发、申报与生产,奠定先发优势;②一体式服务平台,重庆皓元投产,公司实现从抗体原液、高活性载荷、生物偶联到无菌制剂灌装的一站式服务;③项目经验足,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服务过ADC药品商业化生产,累计承接超280个XDC分子的偶联定制服务,完成美国FDA sec-DMF备案数12个,完成100余项ADC成药检测工作,活跃XDC客户数达990多家。④拥有5条ADC GMP级别高活产线,包括偶联生产线及ADC专用制剂灌装线,同时与韩国ADC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优化ADC偶联技术和工艺开发。⑤AI算法加快产品管线建立,自2021年起与英矽智能、德睿智药建立战略合作,助力新药产品设及新合成方法开发。2024年,公司后端业务营收7.55亿元(yoy+2.49%),2020-2024年CAGR为27.56%,我们预测2025-2027年CAGR约20%,伴随后续重庆皓元产能逐步稳定、马鞍山生产基地新车间投入运营,提高产能利用率及生产效率,承接广泛XDC药物需求,有望带来更高业绩弹性。
前端业务: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块双轮驱动,横向拓展生科试剂贡献稳健盈利:伴随新药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全球化学试剂市场规模约612亿美元,生物试剂约246亿美元,生物试剂的市场规模增速更快。一方面,该领域国外厂商覆盖面较广,Sigma-Aldrich、Combi-Blocks等海外龙头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0%以上;国内参与者规模体量较小,全球市占率不足1%,可替代空间较大。另一方面,公司从化学试剂拓展至生物试剂,市场空间上限扩容。截至2024年底,公司产品SKU达23.1万种,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累积发表的文章超过49,000篇,持续研发投入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前端业务14.99亿元(yoy+32.42%),2020-2024年CAGR为44.29%,我们预测2025-2027年CAGR将维持较高的20-30%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28.06/33.64/40.37亿元(yoy+24%/20%/20%),归母净利润为2.55/3.36/4.45亿元(yoy+27%/32%/32%)。摊薄PE为46/35/26倍。考虑公司前端增速较快,且后端CDMO业务发展潜力较大,盈利弹性较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及销售推广不确定性风险,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