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张童童 | 首次 | 买入 | 汽车传动蒸蒸日上,机器人再添增长极 | 2025-04-02 |
豪能股份(603809)
基本情况:深耕汽车传动数十年,逐步延拓至航空、机器人领域
公司深耕汽车传动数十年,产品涵盖汽车同步器、差速器、离合器,同时具备同步器总成和差速器总成全产品线供应能力。公司于2020年收购成都昊轶强,踏入航空零部件领域。2024年,投资10亿建设运营“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布局新能源车减速器和机器人领域。
公司2024年归母利润同比增长77%,明显大于收入增速21%。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随着新项目、新产品的产能释放,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进一步优化;同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加,并叠加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亏,归母净利润重回增长。
看点:差速器拐点或至,减速器未来可期,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
公司早年主营汽车同步器后开发离合器、差速器、减速器项目,源自工艺协同性。公司建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研发团队,在原材料铜合金制造、球墨铸铁、模具设计制造、精密锻造、高精度切削加工、热处理、喷钼处理、摩擦材料粘附技术等全工艺过程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掌握零部件核心技术与工艺互通使得公司得以生产不同的零部件。
公司差速器业务增长迅速。2023年以前,公司差速器由于规模较小,2023当年毛利为负。2024年,差速器毛利率扭负为正,上升至11.7pct,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目前,汽车差速器总成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基本建设完工,2025年差速器产能有望充分释放,实现大规模量产。
公司机器人产品定位减速机和关节驱动总成,目前已与多个客户对接。2024年9月公司与重庆市签署了《工业项目投资合同》,该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公司将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领域,并优先参与璧山区政府牵头设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公司。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减速器的产线建设,目前已与多个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及开展项目合作。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收入33、40、46亿元,YOY+41%、20%、15%,实现归母净利润4.2、5.4、6.5亿元,YOY+31%、28%、21%。
根据公司现有业务和新拓展业务情况,我们选取了双环传动、精锻科技、斯菱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5年平均估值水平在36X,给予公司25年35XPE,目标价23.1元。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风险、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股价波动较大风险 |
2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二:2024圆满收官 差速器快速放量 | 2025-03-23 |
豪能股份(60380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度实现营收23.60亿元,同比+21.29%;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76.87%;扣非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87.97%。
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同比显著增长。1)收入端:2024Q4营收6.72亿元,同比+9.78%,环比+21.67%。公司营收实现大幅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差速器快速上量;2)利润端:2024Q4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142.77%,环比-3.52%,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123.28%,环比+7.89%。2024Q4毛利率达16.61%,同比+0.81pct,环比-1.02pct。公司全面布局汽车传动系统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差速器等核心业务快速放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3)费用端: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0%/8.49%/5.65%/2.79%,同比分别-0.73/+3.23/+0.75/-0.94pct,环比分别-1.69/+3.58/-0.72/-1.06pct,费用端整体维持稳定,管理费用增加系新增未投入使用的厂房的折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以及发放奖金增加所致。
差速器快速放量航空零部件业务持续发力。1)差速器业务。2024年,差速器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72.80%;毛利率达9.03%,同比+11.68pct。公司计划2025年建成500万套差速器产能,2030年建成1000万套差速器产能。公司与比亚迪、麦格纳、吉利、舍弗勒、博格华纳、汇川等客户在新能源汽车用差速器产品方面开展多项合作,基本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全覆盖;
2)航空零部件业务。2024年,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27.71%;毛利率达47.91%,同比+0.78pct。公司凭借航空领域的丰富经验,深受顾客认可,连续多年获得客户优秀供应商荣誉;未来随着更多C919民用航空订单的落地,航空零部件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加速布局机器人减速器重点打造成长第二曲线。2024年9月,公司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同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旨在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领域。公司正在进行减速器的产线建设,已与多个客户展开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并在政府支持下将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纳入长远发展规划。
投资建议:公司是同步器龙头企业,拥有完善的差速器产品矩阵;当前差速器业务正快速放量;公司加速布局机器人减速机和关节总成业务,打造增长第二曲线。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30.15/35.99/41.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2/5.42/6.96亿元,对应EPS为0.67/0.85/1.09元,对应2025年3月21日17.67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6/21/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
3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 | 首次 | 买入 | 豪能股份:同步器龙头,多业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2-18 |
豪能股份(603809)
本期内容提要:
深耕同步器赛道,多业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7年上市交易。公司深耕汽零行业数十年,成长为国内同步器龙头企业,具备同步器总成和差速器总成全产品线供应能力,实现了乘用车、商用车全覆盖;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昊轶强切入航空航天赛道,形成“汽车+航空航天”双业布局;2024年9月,公司签署《工业项目投资合同》,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领域。目前,公司同步器业务稳健发展,市场占有率较高;差速器放量在即,毛利率持续回升;减速器项目已有部分产品配套客户;航空航天业务稳健发展。2024H1公司营收、利润情况表现良好,多业布局叠加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有望为公司未来打开成长空间。
横向拓展传动系统零部件,核心差速器项目放量在即。公司作为乘用车同步器领域龙头,在生产规模、先进设备、全产业链工艺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品质和单位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商用车AMT重卡领域,公司已跨入国内重卡AMT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第一梯队,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并独家配套采埃孚重卡AMT行星结构等零件,公司重卡AMT同步器业务迎来确定性增量。差速器是公司重点发力方向之一,已与比亚迪、吉利、博格华纳、汇川等客户在差速器产品方面开展多项合作,并已经在极氪001、007、009、X等车型上配套产品。目前公司差速器产能处于快速上量阶段,随着产能持续扩张规模效益显现,差速器业务毛利率回升较大,已至关键放量节点。公司在传动系统还横向拓展了空心电机轴、定子转子、主减齿等项目,有利于实现公司传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的目标。
航空航天业务稳健发展,盈利能力较强。公司该业务毛利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5%以上,盈利能力较强。核心子公司昊轶强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0.9%。公司航空航天业务市场前景广阔、盈利能力强劲、客户资源丰富、产品布局广泛,未来随着行业发展步入黄金期,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增量利润。
减速器产品前景可期,打开成长新格局。减速器产品市场空间广阔,据共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市场规模已达87.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会增长至226.5亿元。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与汽车减速器具有技术相似性,在底层技术逻辑、零部件、制造工艺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为传统汽零企业业务升级带来历史机遇。公司作为同步器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并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领域,与多个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国产替代趋势+市场需求快速扩大有望为公司成长打开新格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4.4、29.5、3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3、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5、25.1、20.7倍。考虑到公司积极横向拓展产品品类,相关产品放量迅速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未来预期增长较高,可以给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品开发效果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
4 | 民生证券 | 崔琰,完颜尚文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一:2024圆满收官 机器人减速器加速布局 | 2025-01-27 |
豪能股份(60380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10-3.40亿元,同比增加1.28-1.58亿元,同比+70%-87%;扣非归母净利润2.92-3.22亿元,同比增加1.25-1.55亿元,同比+74%-93%。
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同比显著增长。1)收入端:公司营收实现大幅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差速器快速上量;2)利润端:2024Q4归母净利润0.67-0.97亿元,同比+106.15%-198.96%,环比-18.08%到+18.81%,扣非0.60~0.90亿元,同比+61.46%-142.19%,环比-21.98%到+17.03%。公司全面布局汽车传动系统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差速器等核心业务快速放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2024Q4良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1)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随着新项目、新产品的产能释放,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进一步优化,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加;3)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亏。
差速器快速放量航空零部件业务持续发力。1)差速器业务。2024H1,公司差速器业务收入1.98亿元,差速器子公司泸州豪能营收同比+99.11%。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差速器领域龙头,目标建设年产1,000万套差速器总成配套能力,2025年将形成第一期500万套产能。公司与比亚迪、麦格纳、吉利、舍弗勒、博格华纳、汇川等客户在新能源汽车用差速器产品方面开展多项合作,基本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全覆盖。随着产能逐步释放,竞争优势显现,总成配套率及在新能源汽车用差速器领域的市占率均将持续提升;2)航空零部件业务。2024H1,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10.85%。公司凭借航空领域的丰富经验,深受顾客认可,连续5年获得客户优秀供应商荣誉;未来随着更多C919民用航空订单的落地,航空零部件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加速布局机器人减速器重点打造成长第二曲线。2024年9月,公司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同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旨在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领域。公司正在进行减速器的产线建设,已与多个客户展开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并在政府支持下将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纳入长远发展规划。
投资建议:公司是同步器龙头企业,拥有完善的差速器产品矩阵;当前差速器业务正快速放量;公司加速布局机器人减速机和关节总成业务,打造增长第二曲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25.81/31.60/36.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25/4.09/5.29亿元,对应EPS为0.51/0.64/0.83元,对应2025年1月24日14.01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8/22/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
5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丁泓婧 | | | 业绩预告中枢同比+80%,减速器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1-26 |
豪能股份(60380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3.4亿元,中枢3.3亿元,同比+79.6%;扣非归母净利润2.9-3.2亿元,中枢3.1亿元,同比+82.9%。按业绩预告中枢,2024Q4归母净利润中枢0.8亿元,同比+156.3%,环比+1.2%;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103.4%,环比-2.3%。
点评:
单季度看,24Q4业绩持续兑现,净利润同环比提升。按业绩预告中枢计算,按业绩预告中枢,2024Q4归母净利润中枢0.8亿元,同比+156.3%,环比+1.2%;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103.4%,环比-2.3%。公司预增主要受益于同步器、差速器等业务新项目、新产品的产能释放,带动规模化效应提升和毛利率优化;同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减亏。
核心差速器项目放量在即,航空航天业务盈利能力较强,产品横向拓展致力于传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同步器业务稳健发展;差速器放量在即,毛利率持续回升;减速器项目已有部分产品配套客户;航空航天业务稳健发展。目前公司差速器产能处于快速上量阶段,随着产能持续扩张规模效益显现,差速器业务毛利率回升较大,已至关键放量节点。公司在传动系统还横向拓展了空心电机轴、定子转子、主减齿等项目,有利于实现公司传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的目标。
减速器产品前景可期,打开成长新格局。减速器产品市场空间广阔,据头豹研究院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预测,汽车减速器2028年市场规模可达226.5亿元、人形机器人减速器2029年市场规模可达750亿元。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与汽车减速器具有技术相似性,在底层技术逻辑、零部件、制造工艺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为传统汽零企业业务升级带来历史机遇。公司作为同步器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并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等领域,与多个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国产替代趋势+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为公司成长打开新格局。
盈利预测:公司积极横向拓展产品品类,相关产品放量迅速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们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4.4、29.5、3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3、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21、17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等,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