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财信证券 | 贺剑虹 | 维持 | 增持 | 公司点评:持续剥离低效资产,真空镀膜设备业务持续推进 | 2024-11-26 |
洪田股份(60380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三季报。根据公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1亿元,同比减少30.18%;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40.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16.61%。2024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3.79亿元,同比减少17.95%,环比增长9.57%;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23.11%,环比减少18.73%。
Q3单季度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公司控费能力优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27%,同比+0.42pct,净利率为10.11%,同比+2.69pct,Q3单季度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对整体有所拖累,毛利率为18.50%,同比-1.67pct,环比-5.25pct,净利率为8.22%,同比+5.50pct,环比-2.44pct,同比提升主要系去年同期净利率较低。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1.60%,同比-1.3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21%,同比-2.62pct;管理费用率为5.45%,同比+1.24pct;研发费用率为3.41%,同比+0.10pct;财务费用率为1.53%,同比+1.10pct。
持续剥离低效资产,聚焦主业。公司于2024年4月向陆海控股及其控制的道森有限转让公司所持有的道森材料和道森机械100%股权。并在9月20日完成证券简称变更,在此前,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获得了全新的营业执照。公司逐步剥离低效资产后,虽然营收有所下滑,但净利润不降反增。
复合集流体设备稳步推进,外延业务有所进展。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子公司洪田科技第一台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可双面镀金属材料)客户现场优化升级调试顺利;首台套真空蒸发镀膜机(可双面镀铝)已于2024年7月12日发货,后续设备调试取得整体性突破;真空磁控溅射蒸发复合镀膜机(可双面镀铜镀铝)进口核心零部件手续已审批通过。外延业务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洪瑞微近期获得液晶行业头部客户全自动粒子检测订单;控股子公司洪星真空亦获得真空镀膜设备订单。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逐步剥离低效资产,聚焦主业,作为国产锂电铜箔设备龙头,逐步开拓复合集流体设备等业务,并且在外延业务也有所突破。在锂电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穿越周期。基于三季报业绩,我们略微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81、3.46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08元、1.35元、1.67元,对应2024年11月21日股价,PE分别为21.74倍、17.36倍和14.05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行业需求下滑;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2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 | 维持 | 买入 | 锂电设备承压,打造真空镀膜设备全产业链 | 2024-11-02 |
洪田股份(603800)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3.79亿元,同减17.95%,环增+9.5%;归母净利0.25亿元,同增123.11%;扣非净利0.13亿元,同增18.51%,上述变动主系剥离油气钻采业务板块、增持洪田科技股份所致。
锂电行业需求增长缓慢,加速出海谋破局
2024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端锂电铜箔需求增速下降明显,较23年或仅增长5-10%。公司积极开拓产品市场、拓展海外客户以应对下游行业需求不振,电解铜箔设备放量缓慢的问题。
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装备,复合集流体设备进展明显
复合铜箔方面,公司已推出“卷绕磁控溅射镀膜机”、“卷绕磁控溅射蒸镀复合镀膜机”等一体机设备,收获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客户。洪田股份在复合铜箔设备具备技术领先、产品创新等先发优势,将极大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复合铝箔方面,洪田股份首台真空蒸发镀铝设备已完成发货。同时,公司成功研发“一步法干法”磁控溅射一体机,系全国首台,可实现双面卷对卷镀铜、镀铝,且良率、自动化水平较传统方法有所提升。
响应政策,并购重组打造真空镀膜设备全产业链
洪田股份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并购整合复合集流体产业链上下游。1月,公司增资达牛,布局超声波滚焊设备制造;7月,公司成立洪星真空、收购龙铮真空核心资产,深化磁控溅射、真空蒸发等技术布局。全产业链布局强化公司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助力公司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年完全剥离传统业务,洪田科技将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考虑到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有所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3/2.9/3.4亿元,对应PE16/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不足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升级以及新兴技术替代风险。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复合集流体设备放量 | 2024-11-01 |
洪田股份(603800)
投资要点
业绩短期承压,Q3净利润同比高增: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61亿元,同比-30.18%,主要系石油钻采板块子公司道森有限剥离所致;2024Q1-Q3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40.18%;扣非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16.61%。Q3单季营收为3.79亿元,同比-17.95%,环比+9.57%;归母净利润为2512万元,同比+123.11%,环比-18.73%;扣非净利润1341万元,同比+18.51%,环比-37.50%。
Q3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公司控费能力稳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27%,同比+0.42pct;销售净利率为10.11%,同比+2.70pct;期间费用率为11.60%,同比-1.3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1%/5.45%/3.41%/1.53%,同比-2.62/+1.24/-1.05/+1.10pct。Q3单季毛利率为18.50%,同比-5.25pct,环比-2.44pct;销售净利率为8.22%,同比+5.50pct,环比-2.44pct。
存货&合同负债同比降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环比转正:截至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6.99亿元,同比-39.71%;存货为8.43亿元,同比-43.72%。2024Q3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34亿元,同比-38%,环比由负转正,主要系公司优化供应链管理使得采购支出减少所致。
依托真空设备技术,布局复合铜箔&铝箔设备:2024年7月公司所研发的复合铝箔真空镀膜设备成功下线发货,随着公司首款复合铝箔真空镀膜机发货交付,公司超精密真空镀膜设备后续加速推进量产。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真空蒸发镀膜机、真空磁控溅射蒸发复合镀膜机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快推出锂电外其他领域的真空镀膜设备产品,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户,持续推进真空镀膜设备领域的平台化布局,加速打造超精密真空镀膜设备业务模块,实现在超精密真空镀膜领域高端产品的国产替代,为公司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内生外延加码复合集流体&泛半导体领域设备:公司现金出资1500万元,对苏州达牛进行增资,获得达牛15%股权,能够丰富洪田在复合集流体领域产品线,实现从材料到电芯端设备的布局;同时拟出资3750万元与安徽瑞视微智能建立子公司(洪田持股75%,瑞视微投入核心技术,以无形资产作价持股25%),与洪田原有真空镀膜设备业务下游的锂电、泛半导体领域形成协同;也与福广利管理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洪星真空,为集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制程真空设备方案商,在半导体和柔性基材卷绕领域以及电子电器、医疗机械、智能穿戴、光学、厨电厨卫等行业,已成功的为客户开发出满足各种不同要求的镀膜工艺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原值2.63)/2.71(原值4.00)和3.28(原值4.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基于公司的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等。 |
4 | 华安证券 | 张志邦 | 维持 | 买入 | 内增外拓,多元化打造高端设备平台 | 2024-09-04 |
道森股份(603800)
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H1半年报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6.83亿元,同减35.51%;归母净利0.6亿元,同增21.31%;2024Q2公司实现营收3.46亿元,同减48.34%,归母净利0.31亿元,同减2.65%,主系剥离油气钻采业务板块所致。
电解铜箔设备加速出海,积极拓展海外客户
海外客户体量可观,公司已与多位海外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关键区域。随海外国家对锂电材料的本土化要求加码,我们预计后续订单的数量和规模将持续增长。
发挥真空镀膜技术优势,加速复合集流体设备出货
超精密真空镀膜设备方面,洪田科技首创“一步法全干法”工艺,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趋完备,具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双面镀金属材料)、真空蒸发镀膜机双面镀铝)、真空磁控溅射蒸发复合镀膜机(可双面镀铜镀铝)。3月,公司国内首台“一步法全干法”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已成功下线;7月,洪田科技复合铝箔真空镀膜设备同样成功下线发货。我们认为,随欧洲电池法案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提升,复合集流体有望加速渗透,带动上游复合集流体设备放量。
增资达牛,合资瑞视,多元化经营效果初现
公司增资达牛扩产复合集流体滚焊设备业务,同时合资瑞视微,进军泛半导体领域的设备制造。截止上半年,达牛和瑞视维已取得部分产品突破,期待下半年订单表现。同时,公司围绕平台型高端设备布局,外延式加速其他领域突破,以期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年完全剥离传统业务,洪田科技贡献主要增长。
考虑到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有所承压,我们调整公司24/25年归母利润至2.6/3.1亿元(前值3/5亿元),对应PE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政策变化;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升级以及新兴技术替代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