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国银河 | 曾韬,段尚昌 | 首次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首次覆盖报告:主业稳健恢复,新布局未来可期 | 2025-09-04 |
璞泰来(603659)
核心观点
事件:25H1公司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10.6亿元,同比+23%,扣非净利9.9亿元,同比+29%;毛利率32.1%,同比+2.6pcts,净利率14.9%,同比+1.4pcts。25Q2公司实现营收38.7亿元,同/环比+17%/+20%;归母净利5.7亿元,同/环比+37%/+16%;毛利率32.1%,同/环比+4.2/-0.1pcts;净利率14.7%,同/环比+2.1/-0.5pcts,符合预期。
涂覆业务稳健,基膜放量。25H1公司涂覆膜/基膜出货约48亿平/5亿平,同比+64%/翻倍增长,其中Q2出货约26亿平/3亿,涂覆业务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至43%,龙头地位稳固,盈利基本稳定。基膜方面四川产能释放贡献增量,预计单吨盈利约0.1元,后续研发致力推动单线产能提升50%至3亿平,降本空间可观。PVDF/PAA/铝塑膜同比+68%/+153%/+29%增长态势良好。
负极材料报价供应,新品将贡献弹性。25H1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其中Q2约4万吨,同比略有增长,主要系公司严控低价产品出货量以保障盈利和现金流。四川基地正式投产爬坡,盈利持续修复,预计Q2微利。后续高价值量新品进入客户导入/批量试生产阶段,全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行业回暖,设备量利齐升。行业重回扩张,25H1锂电设备营收同比+7%,新接订单超24亿同比大幅提升。
多概念加持,价值重估。1)固态电池叠片、辊压等设备实现突破或达可交付状态,成功推出干法电极整线解决方案并实现出货验收,过去三年固态电池相关工艺设备订单已超2亿元。2)400吨硅碳负极在建并拥有200吨多孔碳中试线,计划年底形成千吨级产能,核心设备自研;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已完成样机开发并交付使用。3)200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建成,产品性能领先。4)积极探索极片“整卷”交付模式,海外客户有望逐步起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5/196/23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4/31/39亿元,EPS1.1、1.5、1.8元/股,对应PE20x/15x/12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 |
2 | 东莞证券 | 黄秀瑜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持续向好,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 2025-09-02 |
璞泰来(6036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
2025H1业绩稳健增长,Q2持续向好。公司主营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和自动化装备。2025H1实现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pct,得益于公司强化降本增效措施;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pct;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其中2025Q2实现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归
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毛利率32.05%,同比上升4.16pct,环比下降0.11pct;净利率16.25%,同比上升1.49pct,环比下降0.56pct;期间费用率12.31%,同比上升0.64pct,环比上升0.63pct。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较快增长,新产品逐步放量将带动新增长。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2025H1实现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膜材料及涂覆加工业务方面,上半年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PVDF和粘结剂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8.19%和153.1%。新产品方面,复合铜箔、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已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负极材料业务方面,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通过多种降本增效举措,负极材料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库存进一步降低。下半年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新产品有望开始放量。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已具备生产能力,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随着先进产能稳步投产,下半年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上半年新订单同比大幅回升。新能源自动化装备
业务2025H1实现营收18.4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上半年新一轮锂电设备需求拉动公司设备业务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同时,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复合集流体、硅碳负极等新型电池材料专用设备领域形成增量订单。下半年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有望较好改善。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13元、1.42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7倍。公司多业务线条协同发展,多款新产品领先布局奠定后续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升级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3 | 华金证券 | 贺朝晖,周涛 | 维持 | 买入 | 25Q2业绩亮眼,拥有固态电池平台型优势 | 2025-08-31 |
璞泰来(6036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29.17%。
业务呈稳定增长态势。25H1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与服务、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与服务分别实现营收54.76/18.4亿元,同比增长16.74%/7.27%;毛利率分别为32.50%/25.40%,同比+3.57/-2.40pct。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公司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极拓展市场,实现了销量和收入的稳健增长。25Q2实现营收38.73亿元,同比+17.46%,环比+20.46%;实现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37.44%,环比+16.40%,业务稳定增长。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05%,同比-0.37pct,公司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了销售费用的管控;管理费用率4.49%,同比+0.24pct,部分新建产能投产,人员增加,薪酬费用和资产折旧摊销增加;研发费用率为5.68%,同比-0.51pct,新产品和工艺方面研发持续投入,研发材料和人员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为0.80%,同比+0.52pct,主要系报告期内存款利率下降,存款产品收益减少。
订单端展现积极态势,固态电池多业务条线布局。上半年在动力和储能电池带动下,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持续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公司持续巩固研发与工艺创新优势,以差异化的新产品组合积极匹配下游客户需求。隔膜涂覆订单饱满,匹配动力电池增量需求同时,储能领域获突破,份额提升、销量增速超行业;基膜与超细氧化铝新品为涂覆业务强支撑。PVDF稳品控、抓机遇获增量单。负极优化设计、升级工艺、创新设备,降本增效,经营改善;加快新品开发,性能领先,客户量产导入有序;四川一体化工厂一期产能投产,夯实成本与市场基础。自动化装备借头部客户扩产,上半年新订单回升,中后段注液、叠片、化成、包膜机等设备份额提升。2025年上半年,设备业务新接订单规模超过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确保全年业务规模保持稳定发展。公司利用平台型优势,积极布局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复合集流体和半固态复合膜等固态/半固态电池材料;并积极就固态电池前段、中段工艺设备解决方案进行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已形成多业务线条的技术布局。过去三年,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承接的相关工艺设备订单已超过2亿元。
负极材料控量降本、推进产能投产。近年来负极材料行业价格维持低位运行,公司严控低价产品的出货量规模,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水平,上半年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同时,通过原料处理工艺、石墨化技改、供应链管理等多种降本增效举措的实施,公司负极材料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已得到积极改善,期末库存进一步降低,存货规模整体趋于合理水平。四川紫宸一期产能已逐步投入生产,针对即将量产的主力产品进行批量试产,测试结果显示产品符合客户要求,核心客户已完成审厂工作,并已实现陆续出货。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设备安装调试已基本完成,已具备生产能力,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应用,力争实现年百吨级出货。2025年下半年,公司先进产能的稳步投产,创新型产品有望批量供应,将使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将迎来逐季向好的发展态势。
投资建议: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持续深化的业务布局,已发展成为一家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装备及服务解决方案并行的平台型企业,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和联合研发不断构建创新的产品布局和新业务发展机会。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7/30.73/38.88亿元,对应EPS1.16/1.44/1.82元/股,PE19/16/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
4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负极盈利拐点已现,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 | 2025-08-29 |
璞泰来(603659)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5H1收入70.9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3%,扣非净利润9.9亿元,同比+29.1%,毛利率32.1%,同比+2.6pct。其中25Q2收入38.7亿元,同环比+17%/+20%,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环比+37%/+16%,扣非净利润5.2亿元,同环比+48%/+9%,毛利率32.1%,同环比+4.2/-0.1pct。
负极Q2逐步改善,25-26年出货维持高增长:负极端,公司25H1出货7万吨,同增5%左右,其中我们预计25Q2出货近4万吨,环增显著,公司四川一期10万吨已逐步投产,加快客户审厂进度,我们预计二期10万吨26年择机投产,随着产能爬坡+新产品导入,我们预计25年出货17-18万吨,同增30%+,26年出货30万吨,同增70%+;盈利端,25Q2负极盈利改善,随着低成本产能投产,我们预计下半年盈利进一步修复。此外公司布局CVD硅碳,安徽紫宸一期调试完成,我们预计25年有效产能预计500吨,全年出货百吨级。
隔膜及PVDF稳定贡献利润增量:涂覆膜25H1出货47.7亿平,同增64%,我们预计25Q2出货24亿平+,同增50%,我们预计25年出货95-100亿平,同增30%+,26年维持30%+增长;盈利端,公司单平净利稳定,我们预计25年可维持;基膜端,公司25H1出货5亿平,翻倍以上增长,25Q2出货3亿平,我们预计全年出货12亿平,连续翻倍增长,预计年底公司产能达20亿平,后续新增产线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显著;盈利端,我们预计公司基膜单平0.1元/平+,25年可维持。PVDF及衍生品25H1销售1.46万吨,同增68%,我们预计25年出货提升至3万吨,PAA上半年销售3.8万吨,同增153%,合计全年贡献3亿左右净利。
设备稳定增长:设备业务25H1收入18.4亿元,同比微增,贡献预计0.5亿左右利润,公司新接订单24亿,同比大幅回升,我们预计25年贡献1.5亿元左右利润。
具备固态整线解决方案能力,综合布局多种材料:公司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路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已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其中搅拌机、干法成膜设备、干法复合设备、锂负极成型设备、叠片机、辊压设备、流化床等重点突破或可交付,等静压设备等也在积极布局,固态设备订单累计超过2亿元。此外,公司适用固态硫化物体系的高强、高延伸合金箔,超强箔、网状打孔铜箔等创新产品开发完成,进入客户评估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LLZO已实现量产,已在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公司对锂金属负极材料持续研发,成型设备采用压延复合工艺,已完成设备样机开发并交付使用。
减值计提审慎、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5Q2期间费用率12%,同环比+0.61/+0.63pct;Q2资产减值0.94亿元,主要系计提存货减值。Q2经营性净现金流6.9亿元,环比增加流入1.6亿元;Q2资本开支2.3亿元,同环比-65%/-14%。Q2末存货82.3亿元,较Q1末-0.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25.2/30.9/40亿,同比+112%/+22%/+30%(维持此前预测),对应PE为16x/13x/10x,给予26年18x PE,目标价2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5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李孝鹏,席子屹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固态电池进展顺利 | 2025-08-28 |
璞泰来(603659)
事件。2025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70.88亿元,同比上升11.95%,实现归母净利10.55亿元,同比上升23.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上升29.17%。
Q2业绩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17.47%,环比+20.47%,归母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37.53%,环比+16.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18亿元,同比+48.42%,环比+9.28%。毛利率:2025Q2毛利率为32.05%,同增4.16pct,环减0.11pcts。净利率:2025Q2净利率为16.25%,同增1.49pcts,环减0.56pcts。费用率:公司2025Q2期间费用率为12.31%,同比+0.6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4.50%、5.85%、0.85%,同比变动-0.2pct、0.6pct、-0.2pct和0.4pct。
负极业务逐步改善,新产品放量有望驱动向好。量方面,截至2025上半年,公司已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通过多种降本增效举措使成本与盈利改善,期末库存进一步降低。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与头部客户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和量产导入,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创新产品性能领先并已批量试产,下半年有望放量。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调试完成、具备产能,有望在在消费电子与无人机领域实现百吨级出货。在产能建设方面,四川紫宸一期已逐步投产并顺利出货。2025年下半年先进产能稳定投产,叠加创新产品有望批量供应,将推动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逐季向好。
隔膜涂覆领域保持高增。2025年上半年公司涂覆隔膜加工量达47.73亿㎡,同比增长63.85%,超行业平均增速。基膜销量5.28亿㎡,同比实现跨越式增长。新一代超高速悬浮隔膜涂布设备批量应用,新一代超宽幅、低能耗湿法基膜线积极布局。公司在上半年设立极片事业部,极片生产线已能匹配各类型电池并与海外客户开展研发合作。
固态电池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与Blue Solutions签订协议,携手攻关第四代固态锂金属电池如锂枝晶抑制等难题,开发定制化材料与设备。同时,公司成功推出干法电极整线解决方案,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路线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已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其工艺可节约溶剂、提高效率、大幅提升电池量密度及极片制造效率,为固态电池发展提供支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161.8、197.4和236.4亿元,同比变化+20.3%、+22.0%和+19.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32.4、39.4亿元,同比变化+114.3%、+27%和+21.6%。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7、13、11倍,考虑公司持续强化产品迭代增强竞争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