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金证券 | 郑树明 | 维持 | 增持 | 国际及新能源业务增加 业绩同比增长 | 2025-04-27 |
长久物流(603569)
业绩简评
2025年4月25日,长久物流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194.7%。
经营分析
国际及新能源业务增加,营收及利润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主要系国际及新能源业务增加。1)公司整车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3.4%,主要由于汽车物流行业持续承压、主机厂降价、部分区域对流线路不匹配等。2)公司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7.5%,公司购入第三艘滚装船“久洋隆”轮,进一步强化海运能力;铁路方面开辟多条新线路,开展KD运包一体化等创新增值业务。3)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0.3%,公司新能源滁州工厂的落成投产、北京总部“光储充检放”一体示范站正式落成,增加新能源业务。
毛利率同比增长,费用率下降。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1.6%,同比增长0.86pct,主要由于公司优化运输路线和精细化运营。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9%,同比下降0.6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34%,同比-0.06pct;管理费用率为5.58%,同比-0.47pct;研发费用率为0.23%,同比增长0.05pct,主要系费用化研发支出增加;财务费用率为1.75%,同比下降0.17pct。受益于毛利率增长以及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91%,同比增长0.05pct。
运输业务持续拓展增量,新能源业务完善产品矩阵。展望2025年,1)整车业务方面,公司将强化第三方整车物流整合服务能力,优化运输组织效率,推进数智化升级,实现经营降本、技术降本。2)国际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拓展业务增量,重点布局墨西哥、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市场,深化国内外主机厂合作,提高国际物流竞争力。3)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完善新能源业务产品矩阵体系,依托长久新能源滁州工厂的产能支撑,加强储能技术研发,重点研发储能电池系统与智能管理系统,提升产品性能与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国内市场盈利较差,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0亿元、1.3亿元(原1.5亿元、1.7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1.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运费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燃油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可转债转股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
2 | 上海证券 | 王亚琪 | 维持 | 增持 | 长久物流业绩点评:智能调度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数字化赋能汽车业务发展 | 2024-11-26 |
长久物流(603569)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10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0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滑31.89%;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滑28.30%。此外,根据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7.99%;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滑80.78%,环比下滑77.14%;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66.35%,环比下滑67.60%。
分析与判断
公司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处于汽车物流行业领先地位,下设整车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三大业务板块。整车业务包括整车运输及配套服务,其中整车运输服务是指将商品车从汽车生产厂商运至经销商的过程,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公司2024年新购入的6200车的“久洋隆”轮共有12层载车甲板,甲板总载货面积约5.2万平方米,其中三层为可升降甲板,最大可以承接5.1米以下高度,单件重量150吨以下的车辆;一次性可以承接6200辆标准乘用车。“久洋隆”轮已在8月9日举行了命名暨首航仪式,将由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投放于全球航线,助力中国制造汽车“走出去”,国际品牌汽车“引进来”,助力全球汽车产业繁荣发展。
公司深耕汽车产业链超30年,在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运营数据,始终致力于不断探索数据资产价值转化的可能性,聚焦数据模型研发,加速数据产品及应用的落地,以期发挥数据要素x交通运输的乘数效应,助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未来也会继续响应数字中国蓝图建设,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赋能公司现有业务,赋能汽车产业。公司2024年已完成四项数据资产登记,及三款相关数据产品上架,同时与多家行业领先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024年11月8日,公司与弘运来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智能调度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旨在通过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算法合作、数据分析、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集成、研发成果落地应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拓展和其他合作等,为双方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技术转化和推广方面,双方共同探索智能调度在真实业务中的落地优化,实现运输效率提升,降低运输成本,并进一步形成数据反馈优化模型;2)数据分析平台构建方面,双方进行需求预测,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产业链上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服务支持;3)人工智能方面,弘运来利用其原创算法打造的人工智能调度系统,结合长久物流的现有整车运输管理系统,打造更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输管理平台。整车物流AI智能调度系统为业内首创,已经在长久物流的整车一体化管理平台中充分测试,我们认为其数据表现可有效降低空驶率、提升重驶里程及周转数,技术与场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是双方最优的选择。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5亿元、47.05亿元和53.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8%、13.2%和1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42亿元和1.60亿元,同比增长50.8%、34.2%和12.6%,对应EPS为0.18元、0.24元和0.27元,以2024年11月25日收盘价对应的市盈率为47x、35x和3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低于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新能源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变动,油价大幅上涨。 |
3 | 中银证券 | 王靖添,刘国强 | 维持 | 买入 | 三季度国内整车物流业务承压,新能源业务未来业绩有所保证 | 2024-11-21 |
长久物流(603569)
公司披露2024年Q3业绩,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9.10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实现0.61亿元,同比降低31.89%,扣非归母净利为0.65亿元,同比降低28.30%。公司24年前三季度因国内主机厂价格竞争影响,国内整车物流业务量价均承压,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所降低,公司与广东迪度签署业绩补充协议,进一步扩大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保证公司未来三年新能源业务业绩的稳定。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新能源业务和国际业务有望发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国内整车出口持续向好,公司国际业务景气支撑营收增长。我国汽车出口延续高景气态势,2023年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整车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9月单月汽车出口53.9万辆,同比增长21.4%,已连续九个月实现当月出口量同比上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受益于汽车出口高景气,公司新能源和国际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展望四季度,公司持续推动新能源业务布局,三艘国际滚装船维持国际业务汽车品类优势,未来有望继续实现业务增长。
国内主机厂价格竞争激烈,整车物流业务运价承压,公司利润有所下降。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47.0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延续良好表现。然而公司24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整车运输利润降低,主要系受到国内部分主机厂价格竞争影响,运价面临下行压力,同时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9.6万辆和280.9万辆,同比分别降低1.9%和1.7%,运量有所下滑。展望四季度,主机厂价格竞争或将延续,但随着公司成本管控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业务带动公司利润增长,公司利润有望改善。
与广东迪度签署业绩补充协议,推动公司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的布局,保证新能源业务发展。2024年10月30日,公司与广东迪度及其创始人签署补充协议,广东迪度及其创始人共同及连带地承诺,2024-2026年广东迪度每年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口径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3010万元和3010万元。公司未来新能源业绩有所保证,同时助力公司打造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生态闭环。
估值
由于公司国内整车物流业务量价均承压,故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98/1.52/1.72亿元,同比+39.7%/54.3%/13.4%,EPS为0.16/0.25/0.2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53.6、34.7、30.6倍,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新能源业务和国际业务有望发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汽车船运价下降,汽车整车主业修复不及预期,新能源业务扩展不及预期。 |
4 | 太平洋 | 程志峰 | 维持 | 增持 | 长久物流,24年Q3点评,探索智能调度,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 2024-11-18 |
长久物流(603569)
事件
近期,长久物流披露2024年Q3季报。前三季度收入为29.1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0.61亿元,同比下降-31.89%;归母扣非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28.3%;扣非后的归母净利0.65亿,同比下降-28.30%。毛利率11.48%,同比上一年提高0.31pct。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12.69亿,货币资金5.51亿,资产负债率47.78%。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7%。
点评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企业,处于汽车物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下设整车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三大业务板块。
其中,整车事业部,定位第三方整车物流整合服务商,是公司早期起家的核心业务。国际事业部,负责汽车进出口国际物流业务,近期公司新购入的6200车的“久洋隆”轮,已在8月9日举行了首航仪式,此举有望在Q4季度和明年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量。新能源事业板块方面,公司与持股51%的子公司广东迪度及其创始人,签署补充协议。以2024、2025和年作为业绩承诺期,在此期间目标公司每年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口径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3010万元和3010万元,此举有望稳定该子板块的业绩预期。
投资评级
虽然公司属于传统行业,但积极使用科技化手段降低物流成本。今年1月,公司与商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主线科技实现战略合作,最近又与弘运来科技公司开展研发,探索智能调度。这些合作都是希望基于驾驶数据,给出最优算法,降本增效,实现公司物流的转型升级。我们继续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出海货量下滑过快,滚装船海运价剧烈波动,国内车市调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