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上海证券 | 吴婷婷 | 维持 | 买入 | 风语筑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公司积极推动机器人在新文旅消费应用场景落地 | 2025-05-13 |
风语筑(603466)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6亿元,同比下降4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47.97%。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29.81%;实现归母净利润4027.4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比增长368.25%;
分析与判断
2024年业绩承压,2025Q1业绩表现亮眼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综合影响,完工项目减少所致。分业务板块看,城市数字化体验空间业务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下降46.83%,营收占比32.56%,文化及品牌数字化体验空间业务实现营收8.73亿元,同比下降37.40%,营收占比63.44%。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业务实现营收0.55亿元,同比下降51.12%,营收占比4.00%。2025Q1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公司坚持“现金为王”的财务理念,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2024年销售回款增加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压力,公司坚持“现金为王”的财务理念,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对高风险账款和长账龄款项实行专项催收,进一步优化资金流动性。在业务承接环节,公司严格执行项目筛选标准,杜绝垫资项目,优化业务入口管理机制,确保资源高效精准配置于高回报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进一步强化投入产出比分析,建立动态成本管控体系,严抓结算与回款流程。2024年,公司销售回款18.13亿元,较去年增加5,956.19万元,销售收现比提升至131.72%。
公司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积极推动机器人新文旅消费应用场景落地3月19日,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研究院将以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AI眼镜等智能端侧为载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的融合与创新,深度整合AI大模型决策能力与具身端侧设备的行动能力,使AI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融入场景之中,为人与空间的交互注入温度与灵魂。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具备高精度运动控制和情感交互功能的人形机器人,通过拟人化动作、多语言对话和情绪感知,为观众提供生动的互动体验,推动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在新文旅消费场景的跨界融合应用,重塑“人-机-空间”共生关系,打造开放创新的智能生态体系。3月下旬,公司与松延动力战略签约,双方将聚焦新文旅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依托风语筑在文旅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开发及场景运营的深厚积淀,结合松延动力在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硬件研发与运动控制技术的领先优势,共同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服务生态。风语筑将开放文旅消费场景入口及数据资源,提供场景定制化设计与内容支持;松延动力则输出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及核心控制技术。
公司动作捕捉系统和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能力有望赋能机器人训练场景
公司与松延动力战略签约时提到,在机器人训练场景领域,一方面,整合公司高精度动作捕捉系统与松延动力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赋能机器人完成精细操作任务;另一方面,基于公司的三维建模与虚拟仿真能力,搭建逼真数字孪生训练环境,加速机器人对多样化场景的适应性学习。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深化传统主业龙头优势,以存量升级驱动业务持续增长,同时积极拥抱具身智能,引领展览展示与文旅体验智能化升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17.36、20.79、23.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2%、19.77%、12.4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52、3.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3.02%、30.13%、19.10%。对应EPS分别为0.33、0.42、0.50元/股,对应PE分别为32、25、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数字技术的研发风险及对策; |
2 | 华金证券 | 倪爽 | 首次 | 增持 | 2025Q1业绩实现扭亏,AI+文旅新业态多元发展 | 2025-04-21 |
风语筑(6034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6亿元(-41.4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47.97%)。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29.81%);归母净利润0.40亿元,扭亏。拟每10股派现2.00元(含税),不转增。
降本增效提升内控,业绩承压坚持分红。202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策略,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业务项目筛选。虽然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销售回款较2023年增加5,956.19万元,达到18.13亿元,销售收现比同比提升131.72%。坚持分红:公司在业绩亏损情况下仍坚持分红,全年现金分红1.19亿元(含税)。按4月1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股息率2.10%,分别高于2021/2022/2023报告期0.33/1.84/0.71pct,维护股东权益。
2025Q1扭亏企稳,费用率优化显著。公司2025Q1收入提升的同时,毛利率提升至31.49%(同比+8.49pct),主要得益于完工项目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销售/管理/财务/研发四项费用率总体下降,同比-2.81/-2.99/+0.81/-1.56pct,成本控制进一步优化,推动业绩扭亏。
积极拥抱具身智能,AI+文旅新业态多元发展。公司全面升级“IP+科技+运营”三位一体的服务生态体系,积极拥抱AI与具身智能,引领展览展示与文旅体验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可持续运营的数字化生态;通过“IP孵化-场景构建-运营增值”闭环体系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消费场景,为区域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投资建议:业绩扭亏+坚持分红,科技赋能规模优势,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23/20.03/23.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2.49/3.31亿元;对应PE为36.1/22.8/17.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回款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环境波动风险等。 |
3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陈欣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Q1表现亮眼,体验经济驱动增长 | 2025-04-18 |
风语筑(6034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76亿元,yoy-41.4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yoy-147.97%,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yoy-154.25%。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82亿元,yoy+29.81%,qoq-8.55%,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去年同期及2024Q4为-0.15、-0.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去年同期及2024Q4为-0.15、-0.15亿元。此外,公司2024年拟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2024年业绩承压,但合同负债增长明显。受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综合影响,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致营收承压,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消费文旅业务,IP孵化和技术、内容投入有所增加,致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6.90pct至22.98%。同时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略为刚性,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6.08%/7.59%/4.67%,yoy+0.73pct/+3.19pct/1.30pct。此外,2024年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36亿元,2023年为0.60亿元。多因素致公司2024年利润端转亏,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21.85pct至-9.84%。但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8.1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33亿元,为后续业绩增长积蓄动力。
2025Q1业绩回暖明显。2025Q1公司营收同比高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扭亏为盈,归母净利率同环比提升15.63pct、14.92pct至10.53%,我们预计主要系:1)在手订单交付验收,对应收入及毛利率回升,2025Q1毛利率31.49%,yoy+7.03pct,qoq+6.08pct;2)费用管控良好,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4.06%/6.51%/3.00%,yoy-4.27pct/-2.99pct/-1.55pct,qoq-0.48pct/-0.50pct/-1.24pct。截至2025Q1,公司合同负债8.03亿元,同比增长2.49亿元,环比减少0.10亿元。
布局体验经济,实现业务增量突破。公司发力新文旅消费场景业务,通过体验经济,布局“文化+科技+消费”新三元融合场景,通过空间叙事的创新表达,结合具身智能、AR/VR技术,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消费场景,打造的“合肥城市记忆馆”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构建文化体验经济的新增长极。同时,公司依托3D内容生成,空间计算及多模态交互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存量空间的数字化IP再造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打造的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入选“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挖掘传统业务的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外部环境影响,以及公司订单交付有所减缓,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期,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0/0.43/0.54元(2025-2026年前值为0.72/0.8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22/18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数字展示头部公司,积极应用具身智能、AI、AR/VR等新技术,布局体验经济探索新增长极,业绩有望逐步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风险 |
4 | 中原证券 | 乔琪 | 维持 | 买入 | 年报点评:业绩迎来回暖,政策护航业务增长 | 2025-04-18 |
风语筑(603466)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3.76亿元,同比减少41.4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147.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减少154.25%。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加29.81%,归母净利润4027.44万元,上年同期为-1501.3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67.93万元,上年同期为-1511.20万元。
投资要点:
业绩迎来好转。受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综合影响,公司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完工项目减少,由于公司是依照项目进度逐步确认收入叠加公司内容投入增加,固定成本和费用变化不大,导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利润端出现亏损。从数据来看,公司2024年毛利率22.98%,同比下滑6.91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08%/7.59%/4.67%/0.55%,同比分别提升0.74pct/3.19pct/1.30pct/0.77pct。但随着外部基本面的逐渐改善,公司完工项目增加,业绩也开始有所回升,从单季度的业绩变化来看,2024Q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7.96%,相比前三个季度明显收窄,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81%,毛利率回升至31.49%,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大程度扭亏。
全力开拓新文旅消费场景。公司重点聚焦经济发达地区和优质项目,全力开拓新文旅消费场景业务,积极推进数字化体验业务的实施和交付。打造了“朱熹文化馆”“蔡志忠美术馆”等文化体验项目以及“非遗里的中国”“艺术里的中国”等新文旅消费场景。由公司打造的“合肥城市记忆馆”以及参与运营的“二十四节气馆”“苏州未来科幻馆”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通过“IP孵化-场景构建-运营增值”的闭环体系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消费场景,为区域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公司全面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对高风险账款和长账龄款项实行专项催收,进一步优化资金流动性。2024年公司销售回款18.13亿元,相比2023年增加近6000万元,收现比提升至131.72%,2025Q1经营性现金流由2024Q1流出2.20亿元转为流入2343.96万元。此外公司客户以政府部门为主,化债政策下有望有效提升公司回款效率。
政策大力倡导沉浸式体验及文化产业数字化。《“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意见》《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不同程度提及了城市更新、沉浸式体验、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赋能文旅等发展重点方向,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公司聚焦AI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展览展示与文旅体验智能化升级。通过数字场景创新、技术协同与资源互补,将为文化场馆和新文旅项目提供一体化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将人形机器人部署于各类场馆,提供多语言讲解、互动问答及个性化导览;在历史场景复原中,由仿生机器人扮演历史人物,与有课实时互动,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利用AI眼镜实现AR增强现实导览,观众能够即时获取展品信息与多媒体内容,增强沉浸式体验。
投资建议:公司主营业务与政策倡导方向保持高度一致,目前客户以政府部门单位为主,作为行业头部公司较易受益于国内文化产业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数字文旅等市场的扩容,提供中长期增长动力。预测公司2025-2027年EPS为0.31元、0.39元、0.46元,按照4月17日收盘价,对应PE为30.34倍、24.43倍和20.66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影响需求;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5 | 华鑫证券 | 朱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主业向好 以体验经济为支点撬动业务新增量可期 | 2025-04-17 |
风语筑(603466)
事件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语筑)发布公告:2025Q1营收3.82亿元,同比增加29.8%,归母、扣非利润分别为0.4、0.3968亿元,均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同时,2024年将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投资要点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4亿元主业重启修复可期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与利润双升,2025Q1营收3.82亿元,同比增加29.8%,归母、扣非利润分别为0.4、0.3968亿元,均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收入增加得益于完工项目增加,回暖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1.49%、10.53%,持续向好,2024年公司合同负债8.13亿元,同比增加69.58%,有助于后续主业重启修复。
融入国家“扩内需”战略,以体验经济为支点撬动业务新增量
公司主业端持续深化,深化“IP+科技+运营”模式,以存量升级驱动业务增长,通过存量展览馆的内容更新与技术升级,挖掘传统业务的持续增长,推出如《壁画秘境》《神秘的东方古堡》等作品;新增端,布局“文化+科技+消费”开拓新文旅消费场景,为内需增长注入新动能;公司依托“IP激活-场景构建-消费转化”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体验与消费市场的深度链接,落地“梦回圆明园VR大空间”及三体线下展览等IP内容,形成可复制的商业运营模式,以体验经济为支点撬动业务新增量;同时,公司已具备"沉浸式场景开发+交互式内容生产+标准化虚拟现实影院适配"的核心竞争力,有望赋能虚拟现实电影时代。
拥抱具身智能,引领展览展示与文旅体验智能化升级
公司有望助力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为文化场馆和新文旅项目提供一体化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在历史场景复原中,仿生机器人扮演历史人物,与游客实时互动再现历史情境;2025年3月,风语筑在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后,与松延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机器人具身智能生态。
盈利预测
从用户代际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体验新应用均为企业带来新商机;通过XR、3D互动内容、AI内容创作、IP联动,再到具身智能,为2G\B\C端带来新体验,进而带来商业新供给新增量,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7.25、21.14、24.90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2.08、3.01、4.2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7、17.7、12.5倍,2025年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展览新空间、新文旅体验经济需求有望持续回暖,公司通过强化数字科技应用能力、构建数字艺术IP矩阵,基于公司秉承长期稳健发展,且季度利润已扭亏为盈,新业务如AI应用、具身智能应用拉动增量均可期,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6 | 华鑫证券 | 朱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预告落地 2025年体验经济新需求与新供给有望助力主业修复 | 2025-01-20 |
风语筑(603466)
事件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语筑)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归母利润-1.35~-0.9亿元、扣非利润-1.125~-0.75亿元,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同时投入增加致致综合毛利率下降,年度业绩亏损;同时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带来影响。
投资要点
2024年下半年业绩优于上半年2025年主业重启修复可期
2024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利润为-0.179~+0.271亿元,扣非利润-0.11~+0.265亿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0.73、0.69亿元同比看拟下滑),公司积极开拓消费新文旅业务,IP孵化和技术、内容投入有所增加,收入未覆盖固定开支及新增成本,致2024年利润亏损,但2024年第三第四季度业绩相较第一第二季度业绩已有改善(2024第一第二季度归母利润-0.15、-1.19亿元);虽公司在手订单实施进度减缓,交付周期延长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但总体看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为后续业绩修复奠定较好基础,2025年主业有望重启修复。
虚实融合驱动沉浸式产业培育VR/MR、AIGC融合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践行2G文化新供给与2C端文旅消费新需求的连接者
以文化IP《梦回圆明园》项目为支点,践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2024年12月公司与圆明园达成官方合作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为虚拟旅游与历史教育领域带来新解决方案,同时后续拟进一步将其拓展至周边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开发以及数字藏品的艺术创作与市场推广等,同时有望助推国内文旅产业全球化出海,加深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互鉴。
公司将依托风语筑MR研究院,增强在空间计算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交互式数字内容、VR/MR与AIGC技术在文化、博物馆和旅游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将融合中华传统文化IP与各类交互式的可穿戴设备,打造可复制化、易于部署、可院线化运营的VR/MR产品矩阵,公司将进一步强化IP打造与空间运营能力,形成面向G/B端的VR/MR文旅产品和面向C端的VR/MR展览体验系列,为公司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盈利预测
从用户代际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体验新应用均为企业带来新商机;通过XR内容、3D互动内容、AI内容创作、IP联动,再结合新文旅项目自身调性为G\B\C端带来新体验,进而带来商业新供给新增量,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0.7、22.95、25.5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1.0、+1.5、+2.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5、+34、+19.8倍,2025年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展览新空间、新文旅体验经济需求有望持续回暖,公司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重塑文化数字化新场景,带来赋能实体的新体验价值,基于公司秉承长期稳健发展,且在手订单充沛,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及信用资产减值的风险;项目成本控制风险以及项目实施的管理风险;创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