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技改导致Q3业绩环比下降,长期业绩趋势向上 | 2024-10-31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2024年10月29日,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8.75%;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25.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23.6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8亿元,同比-16.83%。销售毛利率为25.47%,同比上升0.24个pct,销售净利率为12.16%,同比上升1.61个pct。
2024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3.96%,环比-3.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28.88%,环比-20.9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2.87%,环比-22.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1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5.11%,同比上升2.17pct,环比下降2.33个pct。销售净利率为12.12%,同比上升2.87个pct,环比下降2.90个pct。
投资要点:
三季度铬盐维持景气高位,销量环比下滑拖累业绩
2024前三季度,在主营铬盐产品量价齐升的背景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8.75%;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25.97%。三季度以来,公司主要产品售价环比有所提升,各项原材料采购价折算至单吨产品后其季度环比基本持平,由此带来产品价差环比小幅走阔,单三季度,产品仍维持较高景气,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单价分别为10644元/吨、21155元/吨及11519元/吨,环比分别+132元
吨、+26元/吨及+867元/吨。同时,公司重庆基地三季度因受装置技改影响,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公司三季度铬化学品净销售量(折重铬酸钠)约6.03万吨,环比下降约9.87%。销售收入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规模效益的释放,造成主要产品单吨制造费用有所抬升,公司业绩的环比表现略受抑制,9月份以来,公司重庆基地产能利用率已充分恢复。单三季度,公司分别销售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0.90万吨、2.39万吨及0.75万吨,环比分别+3.45%、-8.43%及-15.73%。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37.91/-226.10/+107.49/+522.72万元。
重庆基地铬盐产能有望翻倍,景气周期更受益
我们预计,在金属铬的拉动下,至2026年,全球铬盐有望迎来年均5%以上的增速。公司当前拥有黄石和重庆两大铬盐生产基地,2023年铬盐产量约25万吨,重庆基地技改搬迁完成后,公司实际铬盐产能有望提高至35万吨/年以上,行业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同时,公司还充分利用行业供需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产品线延伸至金属铬,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铬盐景气周期中,有望实现业绩高增。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01、44.97、5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5.43、6.53亿元,对应PE为13、12、10倍,考虑到铬盐开启景气周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
2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环比小幅承压,看好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 | 2024-10-30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铬盐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94亿元,同比+8.75%,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25.97%。其中,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0.06亿元,同比-3.96%,环比-3.23%,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28.88%,环比-20.98%。考虑到Q3公司铬盐销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并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0(-0.36)、6.13、6.47亿元,EPS分别为1.00(-0.07)、1.20、1.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3、10.3、9.7倍。我们看好铬盐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铬盐市占率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Q3公司铬盐产品量减价增,重庆基地技改对公司短期业绩有所影响
据公司公告,2024Q3公司主要铬盐产品售价有所提升,各项原材料采购价折算至单吨产品后环比Q2基本持平,由此带来产品价差小幅走阔。但由于Q3公司重庆基地装置技改,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导致Q3公司整体铬化学品净销售量(折重铬酸钠)约6.03万吨,环比Q2下降约9.87%。销售收入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规模效益的释放,造成铬盐产品单吨制造费用有所抬升,进而使得公司Q3业绩环比有所下降。9月份以来,公司重庆基地产能利用率已充分恢复,后续公司铬盐产品有望进入正常生产节奏。
重庆基地迁建工作正式启动,未来公司铬盐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据公司公告,公司重庆基地子公司民丰化工当前拥有10万吨/年铬盐、1000吨/年五氧化二钒、1500吨/年维生素K3、30万吨/年硫酸生产能力。为全面响应及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潼南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化工企业环保技改升级搬迁的决策部署,民丰化工拟以土地置换的方式于潼南区工业园东区迁建“铬钛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环保搬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20万吨/年铬盐生产装置、1500吨/年五氧化二钒生产装置、5000吨/年维生素K3生产装置、5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原料生产装置、50万吨/年硫酸及热电联产装置、2万吨/年特种钛白粉生产装置及与上述装置相配套的辅助、公用、储运及环保设施。未来伴随新项目的落地,公司铬盐产能体量有望得到扩张,铬盐产品市占率也有望随之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3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维持 | 买入 | 搬迁项目点评:重庆基地技改搬迁,龙头地位稳步巩固 | 2024-10-22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2024年10月21日,振华股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重庆民丰化工拟以土地置换的方式于潼南区工业园东区迁建“铬钛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环保搬迁项目”。民丰化工位于潼南工业园区北区的房屋及建筑物、设备等存在搬迁补偿的可能性。
投资要点:
搬迁工作预计平稳过渡,政府补助有望增厚利润
据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民丰化工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工业园北区,此次搬迁拟以土地置换的方式于潼南区工业园东区迁建“铬钛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环保搬迁项目”。搬迁腾地工作将于新厂区全面建成且生产设备调试完成、平稳运行后启动,预计不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另外,此次搬迁为响应及落实政府关于化工企业环保技改升级搬迁的决策部署,存获得搬迁补偿的可能性,有望增厚当期利润。
重庆基地铬盐产能翻倍,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当前拥有黄石和重庆两大铬盐生产基地,2023年铬盐产量约25万吨。截至2024年10月,重庆基地拥有铬盐产能10万吨/年、五氧化二钒产能1000吨/年、维生素K3产能1500吨/年、以及硫酸产能30万吨/年。公告显示,此次迁建项目包括20万吨/年铬盐、1500吨/年五氧化二钒、5000吨/年维生素K3、5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等。项目投产后,公司实际铬盐产能有望达35万吨/年,行业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6、46.29、51.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5.85、6.78亿元,对应PE为11、10、9倍。考虑到此次迁建完成后,公司产能有望大幅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
4 | 海通国际 | 庄怀超 | 维持 | 增持 | 24Q2归母净利润环比+81.83%,重铬酸盐销量大幅增长 | 2024-08-16 |
振华股份(603067)
24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81.83%,重铬酸盐销量大幅增长。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4.54%;实现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4.01%。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21.59%,环比增长9.69%;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69.83%,环比增长81.83%;实现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9.52%,环比增长77.93%。2024H1,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1.43万吨、5.33万吨及1.64万吨,同比上涨58.75%、9.70%及5.29%。24Q2,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0.9万吨、2.6万吨及0.9万吨,同比上涨89%、9%及2%。
继续深入执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战略。在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高纯元明粉出货量同比分别提升约7.7%、3.3%;黄石本部基地钒产品收得率由2023年的88%提升4个百分点至92%;截止2024年8月13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完成发行上市,作为可转债的募投项目,硫酸钾产品线工艺组合基本成熟,已启动达产计划;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预计于2024年年内投产。
“走出去”经营格局迎来新的窗口期。2024H1,公司金属产品、维生素产品及传统铬化学品齐头并进,依托持续稳定、高性价比的供应能力进一步获得了国际主流客户的认可和倚重,公司产品“走出去”经营格局迎来新的窗口期。公司2024H1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67亿万元,同比增长38.99%。作为未来业绩增量的主阵地,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对欧美、东盟、日韩、澳新等地区的销售网络全覆盖并加强对相关地区定制化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资源投放,为本土铬盐品牌的全球化经营培育新动能。
合金添加剂新增产能快速释放。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公司合金添加剂产品在匹配自有生产装置后,充分利用行业供需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实现了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2024H1,公司合金添加剂产品(含金属铬及铬刚玉)出货量超过8200吨,有效支撑了全球高温合金、特种钢及耐火材料行业的市场增量。公司金属铬产品线后续将围绕高纯、高稳定性、多品类维度进行延伸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5.09和6.08亿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14.2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 |
5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点评:主营产品量价齐升,2024Q2业绩创新高 | 2024-08-16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2024年8月13日,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4.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24.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0%,同比增加0.86个pct。
2024年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21.59%,环比+9.6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69.83%,环比+81.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69.52%,环比+77.9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25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7.44%,同比+1.77个pct,环比+3.74个pct。销售净利率为15.02%,同比+4.03个pct,环比+5.96个pct。
投资要点: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2024Q2业绩创新高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4.54%。公司秉持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在当前铬盐需求实质性扩容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实现铬盐产品总体出货量(折重铬酸钠)约13.3万吨,同比+21%。其中,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1.43万吨、5.33万吨及1.64万吨,同比分别+58.75%、+9.70%及+5.29%。随着下游金属铬需求大幅增长,公司新扩张合金添加剂产品产能得到充分释放,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超过8200吨。另外,在上半年国内金属铬出口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抓住机遇,持续稳定、高性价比的供应能力获得了国际主流客户的认可,上半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67亿元,同比+38.99%。
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21.59%,环比+9.6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69.83%,环比+81.83%。二季度,在上游铬矿价格上涨,以及下游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主营产品实现量价齐升。2024Q2,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为0.87万吨、2.61万吨及0.89万吨,环比分别+55.36%、-4.04%及+18.67%;产品单价分别为10587元/吨、21069元/吨及11585元/吨,环比分别+239元/吨、-93元/吨及+2045元/吨。其中,铬的氧化物销量及均价下滑主要系今年以来部分铬绿产品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金属铬而不再外售,对该科目销量及平均售价统计造成低估。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0.89%/9.07%/0.61%,环比分别-0.02%/-0.86%/-0.19%,期间费用持续优化。
铬盐开启景气周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当前,铬盐需求增长驱动力正在由低速增长的革鞣、轻工电镀、颜料等行业逐渐转向金属铬、高端电镀添加剂等高增长行业,主要的终端应用领域从皮革、房地产切换到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我们预计,在金属铬的拉动下,至2026年,全球铬盐有望迎来年均5%以上的增速。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秉持市场份额优先策略积极扩容,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公司还充分利用行业供需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产品线延伸至金属铬,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铬盐景气周期中,有望实现业绩高增。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6、46.29、51.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5.85、6.78亿元,对应PE为12、11、9倍,考虑到铬盐开启景气周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
6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傅鸿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铬盐销量高增拉动业绩,维生素打开成长空间 | 2024-08-15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振华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9.87亿元,同比增长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4.54%。2024Q2单季度实现营收10.40亿元,同比增长21.59%,环比增长9.69%;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69.83,环比增长81.83%。
投资要点
行业龙头受益铬盐需求扩容,销量利润同比高增
2024Q1以来,传统应用领域的稳定格局叠加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驱动,推动铬化学品的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是铬盐行业龙头企业,也是A股市场唯一一家以铬化学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23年铬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61%,公司秉持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充分受益铬盐需求实质性扩容,实现销量高增。2024H1公司铬盐产品总体出货量(折重铬酸钠)约13.3万吨,出货量和单季度净利润均达建厂峰值。2024H1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的销量分别为1.43/5.33/1.64万吨,同比增加58.75%/9.70%/5.29%。
全流程循环经济,助力降本增效
公司探索形成了铬盐行业内独有的“全流程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研发了一系列铬盐生产内部循环经济核心技术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资源化利用设施,有效帮助公司节能、降本、增效。目前已经在黄石基地实现了全部副产物和工业固废的产消平衡和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2024H1黄石基地钒产品收得率由2023年的88%提升至92%;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高纯元明粉出货量同比分别提升约7.7%/3.3%
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紧密围绕铬化学品产业链,延伸下游产品序列至精细化工领域。深度聚焦高纯金属铬、高端氧化铬绿、高纯铬鞣剂等产品的国产化研发及应用;同时积极向动物营养、新型高效阻燃材料等领域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拓展延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凭借重铬酸钠原材料优势,积极开发铬盐与维生素K3产品的联产工艺和增量市场,目前公司维生素K3的生产能力已居全球首位,产品主要用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公司依托多年来在铬盐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化的技术积累及行业实践,正着力开拓以超细氢氧化铝为代表的铬盐副产物的市场价值。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99、1.07、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11.7、10.2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7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业绩环比大幅增长,关注铬盐与VK3持续涨价 | 2024-08-14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公司铬盐与VK3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实现营收19.87亿元,同比+16.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4.54%,其中20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69.83%,环比+81.83%。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1.11)、6.13(+1.00)、6.47(+0.60)亿元,EPS分别为1.07(+0.21)、1.21(+0.20)、1.27(+0.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7、10.5、9.9倍。我们看好公司铬盐与VK3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2024Q2公司铬盐量价齐升,金属铬出口旺盛仍有望带动铬盐价格进一步上行销量方面,据公司公告,2024H1公司铬盐产品总体出货量(折重铬酸钠)约13.3万吨,同比+21%。从铬盐实物销量来看,2024H1公司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分别达到1.43、5.33、1.64万吨,分别同比+58.75%、+9.70%、+5.29%,合计销量达到8.4万吨,同比增长14.75%。其中,2024Q2公司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合计达到4.37万吨,较Q1环比+8.44%。价格方面,2024年3月至今,受原料铬铁矿成本上涨及铬盐行业供需紧张影响,铬盐产品连续三次提价。以主流产品氧化铬绿为例,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中旬,其市场均价已经达到31800元/吨,较3月下旬上涨2900元/吨。展望后续,我们认为铬盐行业供给格局稳定,未来伴随铬盐下游金属铬出口的高速增长(据Wind数据,2024年1-6月国内金属铬累计出口1.24万吨,同比增长约165%),铬盐需求有望得到有力支撑,铬盐价格也或将进一步上行。
维生素K3价格持续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重要业绩增量
据百川盈孚数据,过去三年间,VK3均价高点为2022Q2,季度均价达到18.1万元/吨,此后VK3价格一路下滑,到2023Q4季度均价已跌至6.2万元/吨。但从2023年12月起,VK3价格开始底部反弹,2024Q1、2024Q2季度均价已分别回到7.9、8.4万元/吨。进入2024Q3以来,VK3价格快速上行,截至8月中旬,VK3市场均价已经来到12万元/吨。据公司公告,公司拥有VK3产能2700吨/年,VK3价格持续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重要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8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航空航天需求迸发,公司迎来新时代 | 2024-07-19 |
振华股份(603067)
铬盐开启景气周期
航空航天需求迸发。铬盐需求增长驱动力从低速增长的革鞣、轻工电镀、颜料等行业逐渐转向金属铬、高端电镀添加剂等高增长行业,主要的终端应用领域从皮革、房地产切换到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迎来需求新时代。航空对应的产业链为铬盐-金属铬-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商用和军用飞机-航空需求,由于全球航空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印度)和疫情期间飞机交付受限,全球商业飞机供不应求,空客、波音、中国商飞的订单量都大幅攀升;飞机的短缺又带来飞机维修需求的增长,导致飞机发动机企业订单量大增,再叠加商业航天、军用需求、油气开采等需求的发力,上游高温合金企业的营收也大幅增长;由于高温合金一般含有20%左右的金属铬,金属铬和铬盐需求增长加速。整个航空航天产业链迎来高增长时代,铬盐迎来了新的时代需求,我们预计,至2026年,全球铬盐有望迎来年均5%以上的增速。
铬盐供给扩张受限。2023年,全球铬盐产能约119万吨,我国产能约57万吨,由于铬盐生产过程中的铬渣含有剧毒的六价铬,处理困难,铬盐产能扩张受到严格管控。铬盐竞争格局良好,全球铬盐产能经过多年整合,某一区域仅存一家主导性铬盐企业,国内仅存7家生产企业,产能高于5万吨的仅振华股份、四川银河两家。在铬盐需求攀升的背景下,铬盐环节的供需将持续紧张。
振华股份具有四大优势:成本低、产品齐、清洁生产、市占率高
1)2023年,公司单吨重铬酸钠的加工成本是3362元/吨,同比-19.4%,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加工成本不断优化,加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从2021年的40%降低至2023年的31%。公司掌握数字化无钙焙烧技术,原料铬矿单耗水平优于同行;2)公司产品品类齐全,且继续向高纯金属铬、新型高效阻燃材料、新能源长时储能领域扩展。截至2024Q1,1.2万吨金属铬已开始量产,10万吨超细氢氧化铝仍处于建设阶段。公司新产能的投产有望继续增厚业绩。3)公司已形成了完善的内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和外部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实现清洁化生产,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优势明显。4)收购重庆民丰后,公司规模效应突出,2023年,产能约占全国近一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6、46.29、51.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5.85、6.7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1、10、8倍,在铬盐景气度提升背景下,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优势显著,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
9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傅鸿浩,刘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金属铬市场拓展顺利 | 2024-05-06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1.51%,环比增长0.19%;实现归母净利润8551.24万元,同比下降16.13%,环比增长4.33%。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
投资要点
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盈利承压,市场份额优先策略实现以价换量
根据公司公告,2024Q1公司原材料铬铁矿、纯碱、块煤、硫酸采购均价为2616、1903、1106、183元/吨,分别同比+19.15%、-21.94%、-13.04%、+6.05%。同时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均价为10348、21162、9540、3820元,分别同比-12.54%、-3.41%、-29.44%、-4.5%。在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产品价格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23.7%,同比-3.92pcts。销量方面,2024Q1公司克服了湖北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持续挖掘并响应下游客户的潜在需求,使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继续取得积极成效,各项主营产品销量处于同期较好水平。公司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与超细氢氧化铝销量分别为0.56、2.72、0.75、0.86万吨,分别同比+27%、+11%、+9%、+37%,公司以价换量的实施将在铬盐行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及话语权。
新产能顺利投放,实现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
截止2023年底,公司含铬芒硝制硫酸钾生产线已实现投产,10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024Q1公司合金添加剂产线(含金属铬及铬刚玉等副产物)已进入量产阶段,合金添加剂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3700吨,规模效益开始显现。作为公司铬化学品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关键环节,金属铬产品的市场拓展实现良好开局。未来公司将以此为支点,与高温合金、精密器械、金属靶材等行业的主流厂商进行深度协同,扩充铬资源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子产品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市场空间。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公司在铁铬液流储能市场的原材料开发领域持续增加资源投放力度,深度融入液流储能产业链。公司已向业内主流厂商交付关键电堆材料6个批次,对应装机功率约2兆瓦。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2.96、46.96、50.47亿元,EPS分别为0.96、1.09、1.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0.5、9.3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10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首次 | 买入 | 2024年一季度点评报告: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铬盐价格上行有望增厚利润 | 2024-05-03 |
振华股份(603067)
事件:
2024年4月30日,振华股份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Q1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环比+0.19%;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6.13%,环比+4.33%;ROE为3.01%,同比减少0.9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04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3.70%,同比减少3.9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9.06%,同比减少2.6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39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销量大幅提升,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环比+0.19%;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6.13%,环比+4.33%。公司主要产品铬化学品价格回落,致使2024年Q1毛利率同比减少3.92个百分点至23.70%。具体看,2024年Q1,重铬酸盐均价10348.13元/吨,同比-12.54%;铬的氧化物均价21162.00元/吨,同比-3.41%;铬盐联产产品9539.94元/吨,同比-29.44%。公司秉承市场份额优先的经营策略,在2024年Q1克服了湖北冻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实现铬的氧化物单季出货量同比提升约11%,环比提升约7%,再创历史新高。通过以量补价,公司实现2024年Q1营收9.48亿元,同比+11.51%。展望二季度,据百川盈孚,上游铬矿价格仍缓慢上涨,均价由2024年1月的55元/吨已上涨至4月的63元/吨。成本驱动下,氧化铬绿价格亦有所复苏,据百川盈孚,2024年4月,氧化铬绿均价29668元/吨,较1月上涨668元/吨。随着产品售价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上行。
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Q1公司销售费用为802万元,同比+178万元,环比-61万元;管理费用为862万元,同比+187万元,环比-117万元;财务费用为764万元,同比-191万元,环比-133万元。2024年Q1公司营业外收入51万元,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铬盐龙头优势稳固,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2021年收购民丰化工后,形成了湖北黄石和重庆潼南两大生产基地,铬化学品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打造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布局:上游持续强化供应链扩源及核心原材料自营力度,民丰化工铬铁矿分选工程项目已于2023年上半年投用,并计划在适当时机尝试涉足矿山资源;铬盐精深加工产品持续开发,万吨级合金添加剂生产线当前已实现投产,2024年一季度累计出货量达到3,700吨,规模效益开始显现;铬盐联产产品继续拓展;副产物综合利用深入挖潜,10万吨/年超细氢氧化铝扩产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公司铬盐行业全产业链的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维生素K3行业集中度高,近期价格上行有望增厚利润
维生素K3是铬盐联产产品,据新思界网,其下游约72%为饲料,整体需求相对刚性。全球维生素K3产能约为1.3万吨/年,2019年,全球维生素K3产量约为7000吨,开工率约53.8%左右。维生素K3供应较为集中,全球仅包括兄弟科技、振华股份、陆良和平、崴尼达、乌拉圭Dirox、土耳其Oxyvit、山东华升等7家企业。其中,兄弟科技和振华股份产量均约为2600吨/年,二者产量合计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4.3%。近期,受前端原料供应紧张、出口需求增加等影响,维生素K3价格开始上行。据百川盈孚,2024年4月30日,维生素K3市场均价已达85元/公斤,较2023年11月的低点56.5元/公斤大幅增加28.5元/公斤。
股票回购持续进行,彰显公司长远发展信心
2024年2月19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可转债转股。回购计划的实施以及回购总金额的调增,彰显出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同时,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有效地将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回购股份178.99万股,成交金额1552.25万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0、51.58、58.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27、6.05亿元,对应PE分别13、11、10倍。公司为全球铬化学品龙头企业,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同时铬盐价格上行有望带来利润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铬铁矿价格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保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
|
11 | 开源证券 | 金益腾,蒋跨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VK3盈利好转,关注铬盐涨价与铁铬液流电池进展 | 2024-04-19 |
振华股份(603067)
看好公司铬盐盈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国内铬盐行业龙头,未来伴随铬盐行业需求复苏,公司有望充分享受价格弹性。同时公司铬盐联产产品VK3价格底部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此外,公司深入绑定下游客户,持续推进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或将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13、5.87亿元,EPS分别为0.86、1.01、1.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0、10.2、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铬盐:行业供需偏紧,铬盐价格或将继续上行
供给端,国内铬盐竞争格局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生产企业开工或已处于高位,短期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金属铬作为铬盐下游重要需求来源之一,其出口需求旺盛,或为铬盐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铬盐价格或将继续上行。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总产量(折重铬酸钠)约24.5万吨,其中三类主营产品(重铬酸盐、铬的氧化物、铬盐联产产品)销量合计16.4万吨。假设各类铬盐产品均涨价1000元,则可以增厚公司税前利润1.45亿元。
维生素K3:价格底部反弹,有望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
据百川盈孚数据,过去三年间,VK3均价高点为2022Q2,季度均价达到18.1万元/吨,此后VK3价格一路下滑,到2023Q4季度均价已跌至6.4万元/吨。但从2023年12月起,VK3价格开始底部反弹,2024Q1、2024Q2季度均价已分别回到7.9、8.6万元/吨,分别较2023Q4上涨25%、36%。据公司公告,公司拥有VK3产能合计2300吨/年,VK3价格反弹或为公司贡献部分业绩增量。
新能源:深入绑定下游客户,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持续推进
公司依托铬盐产业链优势地位,持续进军探索铁铬液流电池项目。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4月,公司已向业内主流厂商交付关键电堆材料6个批次,对应装机功率约2兆瓦。同时公司液流储能研发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与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解液方案相适配的电堆测试线已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