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维持 | 买入 | 经营现金流改善,新兴业务合同表现亮眼 | 2025-11-14 |
中国交建(60180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5Q3扣非净利润正增长,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9.15亿元,同比下降4.23%;实现归母净利润136.47亿元,同比下降16.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01亿元,同比降低13.45%。2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8.61亿元,同比下降1.30%,较上半年收窄;实现归母净利润407.88亿元,同比下降16.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96亿元,同比增长24.13%,主要系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改善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减少所致。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7.90亿元,同比少流出112.3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5.10亿元,主要系公司树立“现金为王”的管理理念,加强现金流管理所致。
单季度盈利质量改善,财务费用大幅降低。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04%,同比降低0.50pct。2025Q3毛利率为11.80%,同比提高0.50pct。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5.59%,同比下降0.55pct。其中财务费用为3.40亿元,同比下降73.88%,主要得益于汇兑损失减少。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20%,同比上升1.38pct。
新签合同稳中有升,新兴业务新签合同表现亮眼。2025年1-9月,公司新签合同额13399.70亿元,同比增长4.65%,在手订单充裕。分业务看,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12,224.40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城市建设等业务同比增长10.37%;境外工程新签合同2840.58亿元,同比增长7.13%。新兴业务领域表现突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签合同额达4663.79亿元,同比增长9.38%,印证了“全绿色”“全数字”转型方向的市场认可度,也为“大产业”协同发展、“大融合”跨界赋能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增量支撑。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38、236.72、243.91亿元,分别同比-2.3%/+3.7%/+3.0%,对应P/E分别为6.29/6.07/5.8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 | 西南证券 | 胡光怿,颜阳春 | 首次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新兴业务表现亮眼,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 | 2025-11-07 |
中国交建(601800)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交建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5139.15亿元,同比下降4.23%;归母净利润136.47亿元,同比下降16.14%;负债率76.2%,投资收益-3.85亿元,财务费用3.4亿元,毛利率11.04%。
新签订单稳步提升,新兴业务领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3399.70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基建建设业务、基建设计业务、疏浚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为12224.40亿元、304.30亿元、788.33亿元和82.67亿元。前三季度新兴业务领域实现新签合同额4663.79亿元,同比增长9.38%,既印证了“全绿色”“全数字”转型方向的市场认可度,也为“大产业”协同发展、“大融合”跨界赋能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增量支撑。
毛利率下滑与费用管控形成对冲。前三季度毛利率11.04%,同比下降0.5pp,净利率3.54%,同比下降0.37pp。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结算周期及部分低价订单交付影响,但单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1.80%,同比增长0.5pp,印证盈利底部已现。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133.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重降至2.6%,同比下降0.29pp。在营收下滑背景下,费用率的逆势下降有效缓冲了毛利率下滑对净利率的冲击,体现出公司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658亿元,同比少流出112亿元,收/付现比分别为97.3%/111.2%,同比+0.54/-1.70pp;其中第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115亿元,同比多流入144亿元,主要因付现比降幅高于收现比,当期收/付现比分别为110.5%/107.1%,同比-22.9/-31.2pp、环比+23.9/+4.0pp。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76.2%,同比+1.01pp、环比+0.31pp,有息负债率34.4%,同比+0.18pp、环比-1.92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5亿元、249.5亿元、250.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6、6倍。给予公司2026年业绩PE7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0.7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
| 3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维持 | 买入 | 财务费用率下降,能源和港口合同增速快 | 2025-09-02 |
中国交建(60180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和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业绩如期有所承压。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370.55亿元,同比下降5.71%,主要由于国内建筑行业增速放缓所致。其中,基建营收2982.41亿元,同比下降7.05%,疏浚业务实现营收233.2亿元,同比下降13.27%;设计业务营收137.37亿元,同比下降5.6%;公司境内/境外分别营收2689.14/681.41亿元,分别同比-5.71%/-2.1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5.68亿元,同比下降16.06%;实现扣非净利润81.05亿元,同比下降23.7%。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73.01亿元,去年同期为-741.61亿元。
财务费用率明显下降。2025H1,公司毛利率为10.64%,同比下降1.01pct;净利率为3.82%,同比下降0.24pct。期间费用率为4.94%,同比下降0.7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1%/2.26%/-0.35%/2.62%,同比+0.02pct/-0.12pct/-0.52pct/-0.14pct,公司财务费用净收益增加主要由于公司融资成本下降,以及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公司应收账款为1552.25亿元,同比增加13.54%。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3.98亿元,同比增加2.07亿元。
新签合同稳中有升,能源工程和港口合同增速快。2025H1,报告期,公司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能源工程项目新签合同为583.79亿元,同比增长92.00%;港口建设新签合同531.91亿元,同比增长15.9%;城市建设等新签合同5067.63亿元,同比增长7.27%;疏浚业务新签合同630.77亿元,同比增长5.69%;道路与桥梁业务新签合同1353.55亿元,同比下降3.94%。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14、270.51、295.47亿元,分别同比+7.4%/+7.71%/+9.23%,对应P/E分别为5.94/5.51/5.0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 4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主要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新签合同额保持增长 | 2025-09-01 |
中国交建(601800)
各板块毛利率有所下降,新签合同额保持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交建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上半年收入利润有所下降,主要业务毛利率下滑,受建筑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1.1、233.7、256.0亿元(原值279.4、307.5、367.7亿元),对应EPS为1.36、1.44、1.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6、6.3、5.7倍,公司新签合同额保持增长,境外业务表现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营收利润下滑,主要业务毛利率下降
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3370.5亿元,同比-5.7%,其中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其他业务增速分别为-7.1%、-5.6%、-13.3%、+9.6%;实现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16.1%;经营性净现金流-773.0亿元,毛利率同比-1.01pct至10.64%,其中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0.90pct、-3.09pct、-0.37pct、+2.19pct,净利率同比-0.24pct至3.82%;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15.2%。公司收入下滑主要由于建筑行业增速放缓所致,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主要业务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信用减值损失扩大。
新签合同额保持增长,境外工程增速较高
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额为9910.5亿元,同比+3.1%,完成年度目标的49%(目标较2024全年+7.1%),新签合同额增长主要来自于港口建设、城市建设等建设需求增加,其中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和其他业务分别+4.0%、-25.4%、+5.7%、+14.9%;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2.2%,占比约20%;新兴领域新签合同额3203亿元,占比达33%。公司主业基建建设新签订单拆分来看,铁路建设同比-66.1%、港口建设同比+15.9%。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34289.9亿元。
基建投资项目建设放缓,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占比较高
公司上半年按股比确认的境内基础设施投资项目454.1亿元,预计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356.3亿元,其中BOT类和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分别占比45.3%、40.6%。公司已进入运营期的项目以高速公路为主,截至上半年末,进入运营期项目33个,运营收入为41.96亿元,净亏损为6.87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尚未完成投资额为1148亿元。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