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郭婧雯 | | | 双轮驱动稳业绩,“AI+车”探商业化 | 2025-09-07 |
千里科技(601777)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1.84亿元(同比+40.0%),归母净利润3117万元(同比+19.0%),营收利润双增,增长动能强劲。
经营分析:25H1,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及摩托车业务销量提升;归母净利润虽同比增长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元(去年同期0.2亿元),同比下滑903.9%,主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待改善,而归母净利润盈利依赖1.7亿元政府补助及0.3亿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合计非经常性损益1.6亿元)。盈利能力上,毛利率8.3%(同比降0.33pp,受产品结构影响),研发费用2.9亿元(同比+59.7%,研发费用率6.9%),销售费用同比降21.2%(费用管控良好),财务费用-1.0亿元(主因1.1亿元汇兑收益);现金流表现强劲,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3.2亿元(同比+396.3%),经营性现金回款良好。
终端业务:汽车+摩托车双轮驱动,筑牢业绩基本盘。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石,终端业务凭借汽车与摩托车板块的协同增长,成为业绩稳定贡献的核心支撑。1)汽车板块聚焦“充换电一体化”核心能力建设,一方面深度绑定曹操出行等B端营运市场,保障基础销量;另一方面加速国际市场布局,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市场超额完成目标,印尼市场实现睿蓝8项目落地,逐步打开海外增长空间。2)摩托车板块以国际化拓展为战略重心,出口业务已成为行业增长主要引擎,产品覆盖全球87个国家,新增巴西、埃及、乍得、南非等新兴市场;技术升级同步推进,通过混合动力路线降本提效,研发L0级辅助驾驶系统、预研电子节气门,获26个欧标认证,持续强化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竞争力,成为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力。
科技业务:“AI+车”破局,场景闭环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科技业务是公司智能化转型核心,公司聚焦“AI+车”构建“AI智行开放平台”。1)智驾领域,2025年6月发布“千里智驾1.0”(分三版,旗舰版700TOPS算力对标英伟达Thor,含“车位到车位”功能),联合吉利推“千里浩瀚”系统并量产搭载,规划未来6个月发L3级、2026下半年发L4级方案;2)智舱领域,公司依托阶跃星辰的大模型技术积累,融合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等领先AI能力,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舱NaturalUI自然交互产品,进一步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3)公司设立“千里智驾”合资公司(吉利等三方各30%、路特斯5%、员工激励平台5%)整合资源,并借睿蓝汽车与曹操出行的“定制车型+智驾技术+出行平台”闭环推进Robotaxi商业化——2022年联合开发定制车型、2025年2月试点服务,计划2026年底前推L4级定制车型(TCO低于行业),既验证技术又推动融合,助力科技业务盈利转化与长期增长。
估值与投资建议。我们选取五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分别位于摩托车、乘用车以及智能驾驶等科技业务行业,三家摩托车、乘用车可比公司估值25年PS平均值为1.3X;考虑到公司正加速向“AI+车”科技平台转型,科技业务是未来核心增长点,参考两家智能驾驶可比公司PS为23.04X。公司深度绑定吉利汽车生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布局与产品落地有望加速,并通过曹操出行探索Robotaxi商业化,长期增长空间广阔。随着公司科技业务逐步兑现,其估值体系有望重塑,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迭代不及市场的风险;智能驾驶和Robotaxi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谢坤 | 首次 | 买入 | 千里之行,始于AI | 2025-06-02 |
千里科技(601777)
历经两次股权变革,业务转型加速
千里科技(原名力帆科技)1992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经营摩托车发动机,2010年拓展乘用车业务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司于2020年破产重组,2021年引入吉利集团及重庆两江基金通过“满江红基金”控股,通过吉利的赋能成立睿蓝汽车,并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B端用车业务场景,开启新能源转型。2024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入股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随后更名为千里科技,依托印奇在AI大模型、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积累,加速向“AI+车”智能化业务转型。
携手吉利,开启智驾新篇章
旷视科技是行业内首个推出“低算力、高功能”智驾方案的AI企业,用现在主流方案1/6-1/5的算力,跑通BEV+Transformer的大规模感知模型,成本仅千元级别。印奇及旷视给力帆科技带来全新的“AI+车”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基因。面对智驾平权浪潮,作为公司股东的吉利加速智能化落地,以系统性进阶技术——"千里浩瀚"五级智驾方案为核心,加上“星睿智算中心2.0”平台,构建起全栈技术生态。2025年公司携手两江、吉利成立了千里科技,其核心业务包括终端业务与科技业务两大板块,其中终端业务覆盖摩托车、汽车领域,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科技业务聚焦研发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打造AI智行开放平台。在智驾行业激烈竞争中,千里科技依托印奇团队在AI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重庆政府通过两江产业基金等提供的资本与政策支持,以及吉利旗下曹操出行提供的丰富出行场景与定制车需求,形成全链条优势,打破传统合作模式,构建起差异化的“AI+车”生态闭环,有望在智能驾驶赛道实现规模化突破。
携手曹操出行,共同布局robotaxi赛道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孵化的网约车平台,2024年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二。2025年2月,曹操出行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杭州启动Robotaxi试点,融合换电技术与车路云协同设计,标志着其在国内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千里科技通过睿蓝汽车与曹操出行达成深度合作,联合开发枫叶80V等定制车型,并依托“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为其Robotaxi提供技术支持,以满足曹操出行对高效补能及降低运营成本的需求,携手布局robotaxi赛道。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1.33/2.36亿元,同比+101.2%/64.6%/78.4%。看好公司在印奇入股后,依靠其在AI领域的全面赋能对公司向“AI+车”领域的转型加速。参考可比公司情况,考虑到公司尚处于转型初期,给予千里科技2025年6XPS,目标市值500亿元,空间33.6%,对应目标价11.0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放量不及预期;经营合作不及预期;智驾技术迭代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跨市场选取可选标的风险。 |
3 | 中邮证券 | 刘卓,虞洁攀 | 维持 | 买入 | 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深化推进“AI+车”战略 | 2025-05-14 |
千里科技(60177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5Q1业绩同比高增。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0.35亿元,同比+4%;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07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64%。
2024年营收拆分来看:
(1)乘用车业务收入42.17亿元,同比+13%;公司合计销售乘用车57777辆;其中,新能源车24525辆(内销24504辆,出口21辆),其他汽车33252辆(内销19103辆,出口14149辆);
(2)摩托车业务收入21.40亿元,同比+5.27%;
(3)内燃机业务收入4.28亿元,同比+6.97%。
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乘用车产销同比增幅超100%。根据公司披露的产销快报,2025年1-4月份,公司生产新能源车4511辆,同比+178%;销售新能源车12882辆,同比+108%;生产其他乘用车7110辆,销售7703辆。
“AI+车”战略有序推进,全面布局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2025年2月,公司联合吉利、阶跃星辰宣布打造“AI+车”技术合作标杆;2025年3月,公司宣布与吉利、重庆迈驰、路特斯、重庆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江河汇签署《车BU投资框架协议》,共同投资设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的“千里浩瀚”产品将深度合作吉利,覆盖不同价位多款车型。此外,公司计划在2025年加速推进智能座舱业务,在3D全融合地图、AI语音、沉浸式娱乐体验、操作系统能力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科技赋能后的发展新篇章,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92.38/123.55/154.78亿元,同比增长31.31%、33.75%、25.2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89、1.84、3.30亿元,同比增长123.54%、105.97%、79.3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变革风险。多方合作和管理整合的风险。 |
4 | 中邮证券 | 刘卓,虞洁攀 | 维持 | 买入 | 深度合作吉利,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系统重磅发布 | 2025-03-09 |
千里科技(601777)
事件一:公司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将和重庆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重庆江河汇、吉利、重庆迈驰、路特斯共同签订《车BU投资框架协议》。公司指定全资子公司与两江产业基金或其指定关联方、重庆产业母基金及江河汇指定主体共同出资15亿元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拟出资2亿元并担任普通合伙人。该合伙企业设立后,将以15亿元现金向由吉利或其指定主体、重庆迈驰、路特斯或其指定主体及员工激励平台共同投资设立的“千里智驾”进行增资。重庆迈驰、吉利、路特斯将把现有的车BU相关、部分智驾相关的资产所有权出资或转移至“千里智驾”。
事件二:吉利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发布和千里科技合作的“千里浩瀚”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3月3日,吉利召开AI智能科技发布会。基于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集团的深度技术合作,全新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取代此前各品牌、各车型分散的智驾方案。千里浩瀚是吉利通过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AI技术,形成的统一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是更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千里浩瀚分为H1、H3、H5、H7和H9共5个不同层级的智驾方案,最低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最高H9是行业首个具有量产落地能力的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系统全系标配高速NOA和自动泊车APA,吉利将在2025年3月正式大规模推送D2D(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将覆盖吉利集团全系车型,涵盖不同价位和动力类型,2025年下半年起,在银河系列全新及改款车型上全系搭载该系统,同时逐步推广至中国星等其他品牌。除了以上方案,吉利也在探索L4的Robotaxi。2月28日,曹操出行举办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上线仪式,同时在苏杭两地开启Robotaxi运营试点,并投放搭载吉利最新智驾系统的车辆。
会上,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发表主题为《从“车+AI”到“AI+车”》的演讲。印奇重点分享了对于“AI+车”未来趋势的判断,并重点介绍了在吉利AI科技生态体系下,围绕智驾、智舱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千里科技聚焦“AI+车”的战略方向,快速介入到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加大在智驾、智舱领域的业务布局。为此,千里科技携手生态的力量,强化AI赋能,全力推动AI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
事件三: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变更
2月18日,公司公告,完成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变更。将公司名称由“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证券简称由“力帆科技”变更为“千里科技”,证券代码“601777”保持不变。
l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科技赋能后的发展新篇章,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86.59、120.60、151.53亿元,同比增长27.94%、39.27%、25.6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3、1.05、4.53亿元,同比增长117.21%、99.85%、331.26%。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变革风险。多方合作和管理整合的风险。 |
5 | 中邮证券 | 刘卓,虞洁攀 | 首次 | 买入 | 涅槃重生、科技赋能,开启AI智驾新篇章 | 2025-02-14 |
力帆科技(601777)
投资要点
涅盘新生,力帆科技迎来发展重要新机。力帆科技,扎根重庆,创立于1992年,2010年上市。公司以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业务起家,期间新能源转型几经波折,起起落落。由于行业波动和公司经营困境,2020年公司启动破产重组。2021年起,公司陆续引入新股东和管理层,公司发展迎来新机。
吉利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印奇(旷视科技创始人)成为公司二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2021年,重庆政府主导下引入重庆两江新区、吉利及社会资本入局,启动破产重整。2022年,吉利入股公司并共同成立睿蓝汽车,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B端定制车业务。2024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入股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有望深度赋能力帆科技产品智能化。公司更名为千里科技,以新的面貌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
政策支持、科技平权,智能驾驶有望在未来五年实现巨大突破。2024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7.1%,相比2023年同比增加20.2pcts。2023年11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文,开始L3、L4级别智能车的准入和通行试点,2024年又陆续开启了20个城市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试点。政策端持续发力,加速L3及以上等级智驾落地。2024年被视为城市NOA登陆主流车型的元年,在15-20万的价格区间里,2024年多款搭载城市NOA功能的重磅新车面市,比如小鹏MonaM03、小鹏P7+、深蓝L07、广汽埃安RT等。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从售价百万的仰望U8到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均实现高速NOA功能标配,有望进一步加速智驾渗透率,实现智能驾驶的价格下探至10万以下车型。我们认为智驾迈入“全民智驾时代”,价格下探、科技平权、加速渗透,看好未来五年的黄金窗口期。
公司有望借助吉利的平台和印奇团队的算法技术在智驾赛道突出重围。视觉算法是印奇此前创立的旷视科技的技术基石。旷视在算法方面拥有业内知名的两套BEV视觉算法模型——BEVDepth和PETR,长期霸榜自动驾驶权威技术榜单。旷视科技曾在2023年发布了三种配置的量产L2+智驾方案,具有“低算力、高功能”的成本优势,较同行成本下降20%-30%。公司有望以重庆为重点区域开始,积极推进AI+车的技术创新落地。2024年7月24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汽车集团、旷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重庆制造业基础和产业优势,结合旷视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吉利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优势,共同建设AI智行开放平台,构建“AI+车+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项目。
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是公司重要合作伙伴,曹操出行对于定制车采购需求增长,并有意在2026年前推出Robotaxi车型。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2021年-2023年位居中国网约车平台份额前三名。曹操出行自2022年开始部署定制车。2023年,定制车履行的订单占曹操出行GTV的20.1%。目前曹操运营的两款定制车辆枫叶80V及曹操60均由力帆科技合作生产。定制车的整体用车成本相较于典型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30-40%,出于经济性和管理规模性的考虑,曹操有意加大定制车采购,计划最终向所有附属司机提供定制车并向运力合作伙伴销售更多定制车。此外,曹操出行还规划在2026年前推出完全定制化Robotaxi车型。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看好公司科技赋能后的发展新篇章,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86.59、120.60、151.53亿元,同比增长27.94%、39.27%、25.6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3、1.05、4.53亿元,同比增长117.21%、99.85%、331.2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变革风险。多方合作和管理整合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