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肖江洁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与即梦AI合作加码“AI+影视”,助力IP焕新 | 2025-03-10 |
上海电影(601595)
与即梦AI战略合作,持续加码“AI+影视”,维持“买入”评级
3月7日,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的AI创作与内容平台即梦AI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AI+影视”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AI影视内容生成、经典IP焕新、新型宣发、AI创作人才培养等全链条展开合作,构建“科技赋能-内容共生-产业升级”的全新生态。我们认为,AI或持续赋能公司旗下优质动画、影视IP打开商业化变现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2.73/3.76亿元,EPS分别为0.31/0.61/0.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4.5/42.9/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即梦AI背靠抖音,流量快速增长,与即梦合作或赋能公司优质IP焕新
即梦AI技术实力与流量保持行业领先,背靠抖音强大短视频基因,即梦AI流量快速增长,根据AI产品榜,2025年2月网页端访问量达488万,环比增长64%。另外,根据智源研究所,截至2024年12月,即梦P2.0pro视频生成能力位列全球第二名。此次公司与即梦AI强强联合,推出“AI动画创作周”活动,运用即梦AI围绕《大闹天宫》、《宝莲灯》、《鹿铃》、《山水情》等IP内容进行AI重构和故事续写,有望扩大公司IP声量并推动IP焕新。双方后续或在商业场景拓展,AI多模态素材生成、创作工具研发、经典IP数字化衍生、AI人才培养、垂类AI解决方案等领全链路商业化闭环展开合作,进一步强化公司内容创意主业的技术实力,加快商业化场景落地。
优质内容储备将逐步释放,IP开发加速推进,“AI+IP”打开成长空间
内容储备方面,《小妖怪的夏天》或于2025年暑期上映,《中国奇谭2》或于2025H2上线B站,《哪吒2》或带动国内动画电影延续高景气,公司储备的优质动画内容产能或持续释放。IP开发方面,公司旗下上影元拥有葫芦兄弟、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IP,截至2024年11月“上影元品”已授权开发品类近500款,覆盖潮流玩具、文创礼品等领域,公司同时推进商业体美罗城及环球港项目,打造IP新空间,内容渠道并举,叠加IP赋能,共拓IP成长。
风险提示:动画电影票房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等。 |
2 | 山西证券 | 潘宁河,林挺 | 维持 | 买入 | 拟收购上影元19%股权,持续推进IP业务布局 | 2024-11-26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11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以现金形式从上海电影集团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收购上影元文化合计19%股权,对应转让价格预计分别不超过4903万元及1751万元,本次交易转让价格对应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估值为3.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影元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70%,上美影持股30%,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
上影元经营业绩增长稳健。上影元业务板块涵盖IP开发与运营的全链路。2023年/2024H1上影元分别实现营收6576/5680万元,实现净利润1659/2112万元,2023年/2024H1营收、利润较同期均实现翻倍增长。
上影元IP商业价值持续凸显,内容焕新带来业绩新增量。2024年齐天大圣、哪吒等30+动画角色亮相央视2024年春晚,全网话题浏览量、
播放量超6亿;与人民日报携手打造《奔赴热爱》运动主题短片,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贯穿始终,链接巴黎奥运,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次。此外,上影元重点打造的《中国奇谭》第二季、《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于2025年正式上映,系列化的“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短视频领域,全网超500万粉丝的抖音、快手、视频号矩阵常态化焕新《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经典作品中各类角色衍生故事,持续放大IP商业价值,助推上影元在商品、营销、游戏等领域的授权联名合作。
投资建议:考虑到本次交易后公司持有上影元70%股权,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我们认为在IP业务增长、电影业务复苏和股东优质资源支持下,公司业绩将持续收获良好表现。预计公司2024-2026E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8.9%/90.0%/41.5%,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IP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电影市场疲软,公司市占率下滑,股权收购进展不及预期等。 |
3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田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拟收购上影元少数股权,进一步完善IP业务布局 | 2024-11-25 |
上海电影(601595)
拟收购上影元少数股权,或强化IP布局、增厚公司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公告,拟进一步收购上影集团、上美影合计持有的上影元1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影元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70%,上美影持股30%。此前公司2023年3月公告收购上影元51%股权,对应全部股东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2亿元,本次交易转让价格对应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估值为3.5亿元,上影元公司价值有明显提升。上影元2023年度净利润1658.53万元,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2112.02万元,随着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业务开展,上影元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此次收购上影元少数股权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基于对未来电影市场预期和对公司成功收购上影元少数股权的预期,我们维持2024年,上调2025-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2.73/3.76(2025-2026年前值为2.49/3.35)亿元,EPS分别为0.31/0.61/0.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0.6/51.1/37.1倍,我们看好IP开发及电影业务驱动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上影元IP商业化价值持续凸显,内容焕新或带来业绩增量
2024年,齐天大圣、哪吒等30+动画角色亮相央视2024春晚节目,全网话题浏览量、播放量超6亿;与人民日报携手打造《奔赴热爱》运动主题短片,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贯穿始终,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次。上影元所运营的经典IP商业化价值持续凸显。此外,公司旗下影片《好东西》11月22日上映后,3日累计票房超1.3亿元。《中国奇谭》第二季、《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于2025年上映,“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经典作品中各类角色衍生故事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矩阵常态化焕新,助推公司在商品、营销、游戏等多领域的授权联名合作。
头部新片陆续定档,或驱动电影大盘及公司影视业务修复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已定档2025年春节档,《蛟龙行动》《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90》等也有望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头部新片陆续上映或驱动票房大盘回暖,带动公司院线业务修复。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股权收购进展不及预期等。 |
4 | 信达证券 | 冯翠婷 | 维持 | 买入 | 上海电影跟踪报告:收购控股公司上影元19%股权,25年内容端可期,发力多领域授权合作 | 2024-11-24 |
上海电影(601595)
本期内容提要:
事件:公司于2024年11月22日晚发布公告,公司与上影集团、上美影于2024年11月22日签署《关于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拟以现金形式收购上影集团、上美影分别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上影元14%、5%股权,对应转让价格预计分别为不超过人民币4,902.80万元、1,751.00万元,最终实际转让价格以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并经有权国资监管部门备案的评估价值为准。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影元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70%,上美影持股30%,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
上影元IP价值持续凸显。上影元作为上影集团大IP开发战略实施主体,2022年10月成立后围绕发起方股东上影集团、上美影无偿授权许可的60部经典动漫及影视作品享有的著作财产权开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23年,上影元授权联名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
上影元内容焕新,发力商品、营销、游戏等授权合作。上影元重点打造的《中国奇谭》第二季、《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于2025年正式上映,系列化的“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短视频领域,全网超500万粉丝的抖音、快手、视频号矩阵常态化焕新《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哪吒闹海》《中国奇谭》《天书奇谭》《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中各类角色衍生故事,持续放大IP商业价值。
上影元有望成为公司在AI和AR/VR/XR/MR等领域落地的重要支撑。上影元所具备的经典国漫IP和以《中国奇谭》为代表的新型IP,在与AI应用结合后将持续放大IP的价值和科技衍生品边界。上影元与多家大模型公司建立深度合作,联动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上影新视野基金,目前已布局如“AI+社交”“AI+游戏”“AI+短剧”等泛娱乐产品,以及AI+情感陪伴、AI+互动叙事内容体验等产品商业化应用。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本次交易后持有上影元70%股权,在国有资产证券化后继续加强IP商品、营销、游戏等授权合作,发力IP产业链,挖掘IP商业价值,有望成为全产业链布局的国有IP龙头。基于25年电影票房带动影院业务回暖、IP商业化有望加速等预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12.2/15.9亿元,同比+0.6%/52.1%/3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2.95/4.39亿元,同比+2.9%/125.4%/49.1%。截至2024年11月22日,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6.92/47.43/31.82x。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我们选取IP类公司奥飞娱乐、中文在线、汤姆猫等对应24年PE为100x上下,我们认为上海电影作为国有IP龙头,仍有较大估值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内容表现不及预期、IP变现不及预期 |
5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拟收购上影元19%股权,有望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并加大IP开发力度 | 2024-11-24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11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计划以现金形式从上海电影集团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收购上影元合计19%股权,预计转让价格分别不超过4903万元及1751万元。本次交易转让价格对应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估值为3.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影元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70%,上美影持股30%,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
上影元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商业化价值持续显现。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2023全年/2024年1-6月,上影元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76/5680万元,实现销售净利润1659/2112万元,2023年度及2024年半年度的营收、利润较同期均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度及2024年半年度上影元销售净利润占上海电影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5%、25.3%。随着上影元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将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和股东回报能力及水平。
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推动IP战略。上影元作为上影集团大IP开发业务主平台,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将有利于提升整体经营效率,更好的贯彻公司以多形态加速内容焕新、多品类推动商业授权、多IP开展游戏合作、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造爆款文创、丰富空间体验业务等IP业务发展要求,加速打造票房以外第二增长曲线。上影元重点打造的《中国奇谭2》、《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于2025年正式上映,系列化的“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短视频领域,全网超500万粉丝的抖音、快手、视频号矩阵常态化焕新《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哪吒闹海》《中国奇谭》《天书奇谭》《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中各类角色衍生故事,持续放大IP商业价值,助推上影元在商品、营销、游戏等多领域的授权联名合作。随着AI技术迭代,虚拟/现实产品对IP的需求提升。上影元的IP与AI应用结合后能放大IP价值和科技衍生品边界。上影元与多家大模型公司深度合作,联动上影新视野基金,布局了“AI+社交”“AI+游戏”“AI+短剧”等泛娱乐产品以及AI+情感陪伴、AI+互动叙事内容体验等产品商业化应用,成为公司在AI和AR/VR/XR/MR等领域落地的重要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收购上影元股份有望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1.18/2.46/3.45亿元上调至1.19/2.47/3.6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8/57/38倍。我们看好公司在IP业务方面的积极进展;并认为随着重要电影定档叠加消费改善,电影市场有望回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经济周期风险,电影票房不及预期风险。 |
6 | 信达证券 | 冯翠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有望成为内容大年,看好公司IP商业化逻辑加速验证 | 2024-11-11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上海电影拥有的众多经典IP在游戏、商品玩具、文化文创等多方向近期增长加速,更新频出。例如:1)11月5日由上影元授权,大闹天宫IP和全球知名游戏《部落冲突》进行了重磅联动;2)11月1日,上影元授权《中国奇谭之鹅鹅鹅》联动“灵画师”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仙侠志怪;3)上海电影与恺英网络共同研发运营的IP合作游戏“黑猫警长”,让玩家通过制定策略、塔防战斗等形式体验多重关卡;4)上影元品首次亮相深圳礼品家居展,开始拓展IP+文化礼品的B端布局;5)上影元携手康师傅推出老坛酸菜面创意故事桶,联名包装一同亮相。6)上海电影与德国百年玩具品牌摩比世界跨界融合,摩比世界将依托上影IP玩具定制与销售、海外渠道拓展等方面同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点评:
内容院线业务:2025年有望成为公司内容大年,2024年电影市场大盘表现较弱导致公司内容院线业务承压,看好后续行业回暖给主业带来的业绩修复。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影总票房实现347.7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的455.77亿元减少了23.7%。其中,上海联合电影院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累计分账票房24.13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的34.13亿元减少了29.3%,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直营影院累计实现总票房3.62亿元,同比-30.4%。2024年优质电影内容端供给不足导致线下观影需求有所下滑。2024年年内仍有上影出品的优质内容待上映,如《爱情神话》的平行篇《好东西》已于11月22日定档上映,上海电影为主要出品方和发行方。展望2025年,电影春节档优质内容频出,我们看好2025年电影总票房的提升给内容及院线方带来的恢复。此外,IP内容方面,公司参与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暑期档上映,番剧动画《中国奇谭》第二季我们也预计在2025年上线。
2024年公司业绩受电影市场总体表现扰动,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回馈股东。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11.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13.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81.68万元,同比-33.76%。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30.52%,环比+4.67%;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34.68%,环比+66.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09万元,同比-98.27%,环比-94.91%。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毛利率19.1%,同比-7.75pct;实现归母净利率21.43%,同比-1.36pct。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以总股本4.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现金红利0.96元(含税),预计共派发现金4303万元(含税),占比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的40.1%。
IP业务:游戏、商品商业化稳步进行,AI+IP探索新娱乐领域,2025年有望实现IP变现加速。IP全产业链开发依赖子公司上影元文化,在电商、游戏、空间、文旅等多领域进行IP拓展应用。2024年上半年上影元实现净利润2115.76万元,2025年有望实现高增。1)游戏授权: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光遇》《决战平安京》《永劫无间》《超能世界》《时光旅行社》《球球英雄》等多款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总传播曝光量超过30亿。《葫芦兄弟》与《永劫无间》联动官宣推文7日阅读量达80W,抖音点赞10W+,播放量260W+;上影与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双方将共同推出首个IP合作项目《黑猫警长》授权游戏,我们预计有望在25年内向市场推出。2)商品授权:截至2023年,上影IP授权商品GMV总量已超10亿元。2024年公司与光明乳业、星巴克、必胜客、宝马、瑞幸、古茗、华莱士、中国邮政、京东、雀巢等知名品牌在食住行玩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3)IP+文创:持续打造精品文创新品牌“上影元品”,开发了包括自研、联合开发、定制开发在内的上百款SKU。通过入驻“小红书”“得物”平台,获得达人力荐,拓宽了文创产品的全电商平台和市场渠道。4)AI+IP:公司积极推进IP与互动影游、AI、MR产业等新兴科技娱乐领域领先企业的合作,推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创新。7月,公司携手国内头部AI公司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经典IP《葫芦兄弟》为载体,探索文生视频可控IP生成技术;8月,公司联合互影科技、阅文集团、上影制作在游戏平台Steam、微信小程序、QQ小程序同步上线全球首款双人互动影游《谍影成双》。5)IP授权合作:公司与德国百年玩具品牌摩比世界跨界融合,摩比世界将依托上影IP玩具定制与销售、海外渠道拓展等方面同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IP授权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上影元收入加速,2023年及2024年公司已成功验证IP在游戏品类、商品联名方面成功的可能性。同时,2025年有望成为公司影视内容大年,《小妖怪的夏天》和《中国奇谭2》的上映也有望给公司IP带来关注度和收入,公司IP商业化之路有望于2025年开启加速。因2024年影视票房表现较弱,我们调整此前给予的2024年业绩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00/10.74/13.10亿元,同比增长0.6%/34.2%/22.0%;归母净利润为1.30/2.39/3.23亿元,同比增长2%/84.6%/35%,截至2024年11月11日,对应PE分别为101.67/55.08/40.7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电影市场票房不及预期风险、IP授权变现不及预期风险。 |
7 | 天风证券 | 孔蓉,曹睿 | 维持 | 增持 | 三季度受大盘影响短期承压,看好大IP开发增量逐步兑现 | 2024-11-06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上海电影于2024年10月30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下滑30.52%%;归母净利润0.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下滑11.07%;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滑13.74%;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滑33.76%。公司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0.9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303万元,占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40.06%。
电影主业受大盘影响短期承压,经济刺激有望改善公司Q4经营情况。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电影总票房347.71亿元,同比下降23.8%,较2021—2023年同期平均值(353.88亿元)减少1.7%,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或系优质影片供给不足。分板块来看,1)院线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联和院线累计实现票房26.67亿元,同比下滑28.4%;市占率为7.67%,同比下滑0.49pct。2)影院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直营影院累计实现票房3.66亿元,同比下滑29.6%,市占率为1.05%,同比下滑0.09pct。3)内容制作方面,《爱情神话》平行篇《好东西》定档11月22日,《拼桌》等项目有望于后续陆续上映。10月受益于政策利好陆续落地,电影市场数据呈边际改善迹象。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0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实现36.25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2.1%。其中,上海市场实现票房1.99亿元,同比提升15.7%,关注此轮经济刺激对公司四季度经营情况的改善。
大IP开发业务有序推进,有望助力经营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上影元实现营业收入0.64亿元,净利润为0.21亿元。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影元亮相首个自主开发的线下演艺产品《奇谭游乐“元”上影IP奇趣派对》,同步官宣大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档,《中国奇谭》第二季预计2025年上线,“奇谭宇宙”进一步丰富。IP授权联名合作方面,1)商业授权: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光明乳业、星巴克、必胜客、宝马、瑞幸、古茗、华莱士、中国邮政、京东、雀巢等知名品牌在食住行玩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并于10月开启与摩比世界(德国最大玩具生产商旗下品牌)的深度合作,有望共同进行全球市场的开拓。2)游戏合作: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光遇》《决战平安京》《永劫无间》《超能世界》《时光旅行社》《球球英雄》等多款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总传播曝光量超过30亿。并与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双方将共同推出首个IP合作项目《黑猫警长》授权游戏。
积极推进AI+IP助推内容创制。2024年2月,公司发布全新“iNEW”战略,积极推进IP与互动影游、AI、MR产业等新兴科技娱乐领域领先企业的合作。年初至今先后与Rokid、生成式AI平台Tiamat、国内头部AI公司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
投资建议:考虑到受优质项目供应不足,电影大盘短期承压。后续随着大IP开发业务贡献业绩增量,以及AI对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各项业务的赋能。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8.59/11.68/14.25亿元(前值分别为10.90/12.97/15.05亿元),同比增长8%/36%/22%,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9/2.36/3.64亿元(前值分别为2.01/2.45/2.8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P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网络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风险 |
8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点评:放映收入受大盘负面影响,看好跨年及春节档大盘表现 | 2024-11-02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季度业绩及中期分红方案。2024Q3总收入同比下降31%至1.8亿元;毛利润同比下降51%至0.3亿元,毛利率同比降低8pct至19%;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4/3/1pct;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长81%至0.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至0.4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同比降低2pct至21%。2024年1-9月总收入同比降低11%至5.6亿元,收入下降主要系电影市场大盘同比下行,导致放映收入同比减少;毛利润同比降低16%至1.4亿元,毛利率同比降低1pct至24%;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2/0/0pct;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长17%至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14%至1.1亿元,归母净利率同比降低1pct至19%。公司同日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拟按照总股本4.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现金红利0.96元(含税),预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303万元(含税),占2024年1-9月归母净利润的40.1%。
前三季度放映收入受电影市场大盘负面影响,10月出现边际改善迹象,看好后续跨年及春节档定档电影对大盘的拉动。根据猫眼专业版,2024年1-9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含服务费,下同)同比降低24%至347亿元。其中,2024年1-9月上海影城总票房同比下降31%至3.3亿元,市占率同比降低0.1pct至1.1%;上海联合院线总票房同比下降29%至24亿元,市占率同比降低0.5pct至7%。而10月的数据出现边际改善迹象,2024年10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同比降低2%至36亿元,降幅较7-9月大幅收窄(7/8/9月同比分别降低38%/48%/49%);2024年10月上海影城总票房同比增长18%至4009万元,市占率同比提升0.2pct至1.1%;上海联合院线总票房同比增长13%至3亿元,市占率同比提升1.1pct至8.2%。展望后续,已有5部电影定档12月31日跨年档,包括《有朵云像你》《骗骗喜欢你》《分手清单》等;近期春节档电影开始定档,包括重要影片《封神2》《熊出没?重启未来》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受到电影大盘影响,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1.6/2.8/3.8亿元下调至1.2/2.5/3.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9/47/34倍。我们认为随着重要电影定档,叠加消费改善,电影市场有望回暖;并看好公司在IP业务方面的积极进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经济周期风险,电影票房不及预期风险。 |
9 | 国海证券 | 方博云,杨仁文 | 维持 | 买入 | 2024Q3业绩点评:业绩韧性较强,IP业务逻辑逐步验证 | 2024-10-31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
2024年10月30日,上海电影公告2024年三季报,2024Q3营收1.79亿元(YOY-30.52%),归母净利润0.38亿元(YOY-34.68%),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YOY-98.27%)。
投资要点:
受电影大盘影响,业绩短期承压。
(1)2024Q3营收1.79亿元(YOY-30.52%,QOQ+4.67%),归母净利润0.38亿元(YOY-34.68%,QOQ+66.87%),扣非归母净利润74.1万元(YOY-98.27%,QOQ-94.91%),非经常性损益0.38亿元(YOY+137.43%,QOQ+346.19%),主要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4626万元。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大盘票房表现较为疲软。2024Q3毛利率19.10%(同比-7.75pct),净利率31.18%(同比+5.42pct),期间费用率15.95%(同比+8.18pct),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3.70/+3.54pct。
(2)2024Q1-Q3营收5.60亿元(YOY-11.07%);归母净利润1.07亿元(YOY-13.74%);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YOY-33.76%)。
影投市占率稳健,“影院+”战略持续推进。
(1)根据猫眼,2024Q3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98.39亿,YOY-44.17%,QOQ+46.94%;公司直营影院票房1.10亿元(YOY-44.72%,QOQ+33.41%),公司影投市占率1.12%(同比-0.01pct,环比
0.11pct),基本稳定。
(2)不断深化“影院+”战略。巴黎奥运会期间,公司旗下影院参与奥运会赛事的直播放映;联手卡牌道馆,打造上影影城IP跨界新玩法;与虚拟艺人团体VirtuaReal合作开启了阿萨Aza首场个人演唱会影院直播。公司发行的电影《好东西》定档11月,储备《千里江山图》等真人电影。
IP业务逻辑逐步验证,兼具弹性与韧性。
(1)AI+IP:2024年7月,携手阶跃星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大闹天宫》《葫芦兄弟》两大IP开启“IP+AI”探索。
(2)强化IP授权与合作:与恺英网络战略合作共同推出首个IP合作项目“黑猫警长”游戏;与摩比世界签署战略合作,上影节期间旗下的文创品牌SFCine+与摩比世界共同推出了文创周边及快闪产品。
(3)加速内容焕新:2024年10月,官宣“《大闹天宫》微短剧计划”,持续焕新上影IP,通过“跟着短剧去旅行”“爆款短剧种草”等形式,加速IP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预计2025暑期档上映,番剧动画《中国奇谭2》预计2025年上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明确iNEW新战略,推进大IP开发进程,积极探索AI+IP,有望构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10/10.10/11.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2.16/2.71亿元,对应PE为62/38/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人才流失、核心人才团队招聘不及预期、线下消费需求不及预期、IP开发进程不及预期、衍生品质量、估值中枢下移、电影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等风险。
|
10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田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关注影片供给释放及大IP开发战略进展 | 2024-10-31 |
上海电影(601595)
大盘下滑致Q3业绩承压,看好市场逐步回暖及IP业务,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11.07%),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13.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33.76%)。Q3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30.52%,环比+4.67%),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34.68%,环比+66.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98.27%,环比-94.91%)。2024Q3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受电影市场大盘同比下滑影响,导致放映收入减少所致。根据猫眼数据,2024Q3全国电影票房为108.65亿元(同比-44%),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速度低于整体大盘。基于公司业绩和电影大盘,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2.49/3.35(前值为2.37/3.45/4.64)亿元,EPS分别为0.31/0.56/0.7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1.6/45.5/33.9倍,我们看好IP开发及电影业务驱动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头部影片陆续定档,优质影片供给释放有望驱动院线业务修复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定档2025年春节档,《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实现26.34亿票房,熊出没IP前作《熊出没·逆转时空》实现20.06亿票房。其他有望2025年上映的头部影片包括《蛟龙行动》《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90》等。后续新片或驱动票房大盘回暖带动公司院线业务修复。
公司“大IP开发”战略持续推进,IP焕新与多元化变现并行
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黑猫警长、哪吒等IP首次亮相上海影视SHO,公司将进一步将影城打造为“IP创新策源地”,同时计划和SMG展开合作,开启“影院线下空间+跨界IP开发”的新次元。公司旗下电影《好东西》定档11月22日,《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8月8日,公司上线了双人互动影游《谍影成双》,并登顶Steam热销榜,探索“影视+游戏”新可能。10月18日,公司与摩比世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IP玩具定制与销售、海外渠道拓展、主题文旅、跨界营销等展开深度合作,基于公司丰富IP资源与摩比世界的全球影响力,有利于公司对全球市场的开拓和进一步丰富IP变现矩阵。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
11 | 国海证券 | 方博云,杨仁文 | 维持 | 买入 | 2024H1业绩点评:业绩韧性较强,IP业务业绩翻倍增长 | 2024-09-06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
2024年8月31日,上海电影公告2024年中报,2024H1营收3.81亿元(YOY+2.39%),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4.92%),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84.86%)。
投资要点:
业绩小幅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2024H1营收3.81亿元(YOY+2.39%),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4.92%),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84.86%),非经常损益0.26亿元(YOY-38.86%),主要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053万元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46万元。2024H1毛利率26.70%(同比+2.10pct),净利率21.90%(同比+1.91pct),期间费用率12.65%(同比-1.51pct),销售/管理费用率3.61%/8.26%(同比+1.12/-2.53pct)。
(2)分季度看,2024Q1/Q2营收2.10/1.71亿元(YOY+18.26%/-12.09%);归母净利润0.46/0.23亿元(YOY+28.18%/-23.09%),2024Q2受电影大盘疲软的影响,公司影院业务业绩承压。根据猫眼,2024Q1/Q2全国票房(不含服务费)149.33/66.96亿元(YOY+3.13%/-28.14%),公司直营影院票房(不含服务费)1.39/0.82亿元(YOY-2.11%/-39.82%)。
影院业务短期承压,“影院+”带动非票业务增长。
(1)受电影大盘影响,影院业务短期承压。2024H1末直营影院/银幕分别为51家/375块(与2023年末持平)。据猫眼,2024H1公司影投实现不含服务费票房2.21亿元(YOY-20.79%);市占率1.02%(同比-0.15pct)。
(2)“影院+”布局促进非票业务增长。公司通过“影院+”统筹布局,举办电影派对、首映礼、IP衍生等等“电影+”活动近100场,形成“电影+IP+周边+商圈”的特色“影院+”模式,促进非票创新型业务增长。此外,与京东方科技集团在LED数字创新显示、影视文化、内容创作等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提高放映质量。
(3)电影投资/发行进一步发展。2024H1参投《热辣滚烫》《熊出没·逆转时空》等合计票房超54亿元。上影集团公布2024-2026片单,包括《猎狐行动》《好东西》《千里江山图》等真人电影,以及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档)、《燃比娃》《斑羚飞渡》等,动画番剧《中国奇谭》第二季预计2025年上线。
AI+IP加速内容焕新,上影元营收/利润增速均超100%。
上影元围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加速丰富IP产品的商业化体系,布局互动影游、AI、MR产业等新兴科技娱乐领域,实现营收、利润增速均超100%,上影元2024H1收入6405万元,净利润2116万元。
(1)多形态加速内容焕新:上影节期间,亮相首个自主开发的线下演艺产品《奇谭游乐“元”上影IP奇趣派对》。
(2)多品类推动商业授权:与光明乳业、瑞幸、京东等在衣食住行玩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大闹天宫》联动TEAMCHINA,推出的部分系列主题产品亮相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
(3)多IP开展游戏合作:与《光遇》《永劫无间》等多款多类型
游戏开展联动,总传播曝光量超过30亿;与恺英网络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出首个IP合作项目——“黑猫警长”正版授权游戏。(4)多渠道打造爆款文创:持续打造精品文创新品牌“上影元品”,开发了包括自研、联合开发、定制开发在内的上百款SKU,涵盖潮玩、文创、家居百货、服装配饰等多个品类。
(5)AI+IP助推内容创新:推进IP与互动影游、AI等领域头部企业在沉浸式互动创新方向合作;发布全新“iNEW”战略,以“iPAi星球计划”为抓手,结合AI助力IP内容焕新和IP商业开发;联合互影科技、阅文集团、上影制作上线全球首款双人互动影游《谍影成双》,成为七夕节Steam平台新品与热门商品第一名。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明确iNEW新战略,推进大IP开发进程,积极探索AI+IP,有望构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10/10.10/11.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2.16/2.71亿元,对应PE为62/38/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人才流失、核心人才团队招聘不及预期、线
下消费需求不及预期、IP开发进程不及预期、衍生品质量、估值中枢下移、电影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等风险。
|
12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主业受电影大盘影响IP业务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 | 2024-09-05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24H1营收同比增长2.4%至3.8亿元,毛利率上升2.1pct至2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至690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9%至4308万元。24H1非经常性损益比23H1减少1653万元,23H1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24Q2营收同比下滑12.1%至1.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1%至229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06.6%至1455万元。
分业务来看:不考虑分部间抵消情况下,24H1电影放映及其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3.6%至2.8亿元,占营业收入70.0%,毛利率同比下降12.6pct至11.8%;电影投资管理及发行业务营收为3070万元,占营业收入7.6%,毛利率为38.9%;电影院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5.1%至2630万元,占营业收入6.5%,毛利率同比提升59.4pct至57.2%;知识产权转授权业务营收为6405万元,占营业收入15.9%,毛利率为65.9%。
受电影大盘影响,公司影院主业短期承压。2024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同比下降9.5%至237.7亿元(含服务费),对公司影院业务带来一定不利影响。(1)联合院线方面,24H1公司下属联和院线含服票房为17.61亿元(23H1不含服票房为19.9亿元),市占率同比减少0.9pct至7.4%,市占率位居全国第4;24H1累计观影人次同比下滑15.9%至3745万人次。截至2024年6月,加盟影院总数为789家(较2023年6月增加17家),银幕总数为5031块。(2)直营影院方面,24H1公司直营影院含服票房为2.5亿元(23H1不含服务票房为2.8亿元),市占率下滑0.2pct至1.0%;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开业直营影院“SFC上影影城”为51家(较2023年6月末增加1家),银幕总数为375块。公司与京东方科技集团(BOE)达成良好战略合作关系,依靠前端软硬件技术,开创电影产业高质发展新商业模式。
大IP开发业务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后续产品pipeline值得期待。24H1上影元子公司实现收入6405万元、净利润2116万元,净利率达33%。24H1公司大IP开发业务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速超100%。IP授权和联动方面,据我们对“上影元”公众号发布的合作事项统计,2023Q2/Q3/Q4分别官宣合作2/10/5项,2024Q1、Q2、7-8月分别官宣合作8/11/8项,整体节奏稳中有进。上半年上影元IP频繁亮相各大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上海电影国际电影节、奥运会等,并与食住行玩各领域头部品牌展开合作。展望未来,多部作品值得期待,例如公司与恺英网络将共同推出基于《黑猫警长》IP的游戏,将上线《中国奇谭2》动画片(2025年)和《小妖怪的夏天》院线电影(2025年暑期),有望进一步丰富IP宇宙内容、并提升IP商业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影院业务受到全国电影大盘不利影响,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2.6/4.2/5.3亿元下调至1.6/2.8/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52/31/22倍,我们看好公司的IP业务进展和未来产品管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票房表现不及预期,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IP焕新及开发不及预期。 |
13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主业受电影大盘影响,IP业务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 | 2024-09-05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24H1营收同比增长2.4%至3.8亿元,毛利率上升2.1pct至2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至690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9%至4308万元。24H1非经常性损益比23H1减少1653万元,23H1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24Q2营收同比下滑12.1%至1.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1%至229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06.6%至1455万元。
分业务来看:不考虑分部间抵消情况下,24H1电影放映及其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3.6%至2.8亿元,占营业收入70.0%,毛利率同比下降12.6pct至11.8%;电影投资管理及发行业务营收为3070万元,占营业收入7.6%,毛利率为38.9%;电影院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5.1%至2630万元,占营业收入6.5%,毛利率同比提升59.4pct至57.2%;知识产权转授权业务营收为6405万元,占营业收入15.9%,毛利率为65.9%。
受电影大盘影响,公司影院主业短期承压。2024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同比下降9.5%至237.7亿元(含服务费),对公司影院业务带来一定不利影响。(1)联合院线方面,24H1公司下属联和院线含服票房为17.61亿元(23H1不含服票房为19.9亿元),市占率同比减少0.9pct至7.4%,市占率位居全国第4;24H1累计观影人次同比下滑15.9%至3745万人次。截至2024年6月,加盟影院总数为789家(较2023年6月增加17家),银幕总数为5031块。(2)直营影院方面,24H1公司直营影院含服票房为2.5亿元(23H1不含服务票房为2.8亿元),市占率下滑0.2pct至1.0%;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开业直营影院“SFC上影影城”为51家(较2023年6月末增加1家),银幕总数为375块。公司与京东方科技集团(BOE)达成良好战略合作关系,依靠前端软硬件技术,开创电影产业高质发展新商业模式。
大IP开发业务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后续产品pipeline值得期待。24H1上影元子公司实现收入6405万元、净利润2116万元,净利率达33%。24H1公司大IP开发业务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速超100%。IP授权和联动方面,据我们对“上影元”公众号发布的合作事项统计,2023Q2/Q3/Q4分别官宣合作2/10/5项,2024Q1、Q2、7-8月分别官宣合作8/11/8项,整体节奏稳中有进。上半年上影元IP频繁亮相各大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上海电影国际电影节、奥运会等,并与食住行玩各领域头部品牌展开合作。展望未来,多部作品值得期待,例如公司与恺英网络将共同推出基于《黑猫警长》IP的游戏,将上线《中国奇谭2》动画片(2025年)和《小妖怪的夏天》院线电影(2025年暑期),有望进一步丰富IP宇宙内容、并提升IP商业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影院业务受到全国电影大盘不利影响,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2.6/4.2/5.3亿元下调至1.6/2.8/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52/31/22倍,我们看好公司的IP业务进展和未来产品管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影票房表现不及预期,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IP焕新及开发不及预期。 |
14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田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大IP开发业务增长亮眼,IP商业化变现加速 | 2024-09-01 |
上海电影(601595)
业绩延续增长,看好IP开发及电影业务驱动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2.39%),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4.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84.86%),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12.09%,环比-18.60%),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23.09%,环比-50.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4806.62%,环比-49.02%)。公司2024H1业绩增长主要系并表上影元,以及上影元大IP开发业务表现良好,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速超100%所致。2024Q2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影视业务受电影票房大盘季节性波动影响。我们维持2024-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9/13.31/15.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45/4.64亿元,EPS分别为0.53/0.77/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4/23.7/17.5倍,看好IP开发及电影业务驱动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IP开发业务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新片供给释放或驱动院线业务修复2024H1公司毛利率为26.70%(同比+2.1pct),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IP开发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我们认为,IP开发业务或持续拉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关注优质新片供给释放对电影票房大盘的拉动,公司院线业务或随票房大盘回暖而修复。
上影元2024H1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速超100%,IP商业化变现加速2024H1上影元加速丰富IP产品的商业化体系,实现营收、利润同比增速双双超过100%。上影元将推出首个自主开发的线下演艺产品《奇谭游乐“元”上影IP奇趣派对》,大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档,《中国奇谭》第二季已于2023年启动,预计2025年上线,“奇谭宇宙”进一步丰富。上影元IP与《光遇》《决战平安京》《永劫无间》《超能世界》《时光旅行社》《球球英雄》等多款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总传播曝光量超过30亿。继公司与恺英网络达成战略合作后,双方将共同推出首个IP合作项目《黑猫警长》授权游戏。上影元加速丰富IP产品的商业化体系,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
15 | 中银证券 | 卢翌 | 首次 | 买入 | 主业发展稳健,稀缺IP资源打开成长空间 | 2024-05-30 |
上海电影(601595)
上海电影以影院院线运营、电影发行为“第一赛道”,“第二赛道”大IP开发业务聚焦IP+新技术/新业态,具备较强成长性,且已开始兑现业绩增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立足影院院线业务,开启大IP开发新赛道。公司业务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1)经营直营连锁影院“SFC上影影城”;2)运营“联合院线”;3)电影发行,参与头部影片宣发;4)大IP开发业务。公司由上海市国资委实控,2023年公司完成收购上影集团所持有的上影元文化51%股权,强化了与控股股东的资源和业务协同,未来公司将围绕IP授权合作、“电影+”场景融合及沉浸体验、IP数字化开发三方面推进大IP开发战略。
国内IP产业发展潜力大,上影打开AI+IP成长空间。动漫产业下游环节涉及动画的发行放映、IP授权和运营,全球最赚钱的前10大IP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是零售商品或授权衍生品。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消费者对于IP授权产品的消费意愿在提升。上海电影通过收购上影集团持有的上影元文化,获得了60个优质IP授权储备,包括30个上海电影美术厂原创的动画IP和30个真人电影IP,形成了多元化的版权资源库,正在逐步建立IP内容焕新、商业化授权、AI+IP开发的模式。
影院院线业务具有区域性优势,电影发行业务将发力。2023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达549亿元,同比+83.46%,基本恢复至2017年水平;但观影人次恢复较慢,仅恢复至2015年水平,仍需要优质内容拉动。公司下属联合院线市占率长期位列全国TOP3,2015-2023年(除2022年),一线城市市占率保持全国第一。影院经营方面,SFC影投运营效率位列全国TOP2,2015-2019年间SFC影投在上海地区的市占率始终保持第一,2023年继续提升至21.82%。公司发行业务尚未全面发力,未来将更多发挥控股股东上影集团的优势资源,参与或主导优质头部影片以及IP衍生大电影的发行,同时在网络电影投资发行领域与头部制片公司深入合作。
估值
上海电影的影院院线相关业务比较成熟,但大IP开发业务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因此我们采用PE和PEG两种相对估值法。可比公司的2024/25/26年PE平均值分别为44.08/35.36/30.06倍;2026年PEG平均值为0.79。我们预计2024/25/26年上海电影归母净利润2.25/3.32/4.28亿元,对应PE50.90/34.42/26.71倍,2026年PEG为0.53;2025、2026年PE以及2026年PEG均小于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居民娱乐消费意愿和能力下滑;电影票房不及预期;超预期的电影内容监管;AIGC等技术与电影IP结合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明朗。 |
16 | 信达证券 | 冯翠婷 | 维持 | 买入 | 院线经营稳健,“AI+IP”新战略持续驱动增长 | 2024-05-06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上海电影(601595.SH)于2024年4月27日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报业绩。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85.07%;营业总成本7.29亿元,同比增长34.69%;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38.69%;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长137.33%。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18.26%;营业总成本1.70亿元,同比增长14.52%;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28.18%;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增长25.0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股利1.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1百万元,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40.24%。截至2023年末,公司目前在手货币资金与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共11.58亿元。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2.83%,销售费用率为2.88%,管理费用率为10.79%,财务费用率为0.52%,归母净利率为15.97%。环比来看,上海电影23Q4-24Q1毛利率分别为12.63%/30.84%,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03%/3.42%,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28%/7.22%,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3%/0.88%,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48%/21.96%。分业务来看,公司23年实现电影放映/广告/电影发行/卖品/授权业务/其他营收分别为
109.91%/40.41%/68.76%/84.79%/-12.79%/74.12%;毛利率分别为1.57%/86.83%/83.89%/56.96%/84.42%/59.58%。
点评:
背靠上影集团,资源导入丰富,电影发行与放映全产业链布局,协同效应较优。上海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稳定。电影发行及院线经营侧,2023年公司下属上海联和院线累计票房44.83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05.90%,市占率为8.28%;实现观影人次9,626.44万,同比增长104.38%。联和院线旗下加盟影院总数为796家,覆盖全国30省201市,稳居全国票房前三,仅次于万达影院和中影院线。直营影院一二线城市核心点位部署较多,SFC上影影城在华东区域优势明显,有望跟随电影市场协同复苏。此外,公司通过电影派对、IP衍生、首映礼、影院创新场景、购物节等“电影+”活动带动票房以及非票业务增长,提升影院终端经营坪效。
IP业务:目前以游戏授权+商品授权为主,成长空间较大。IP全产业链开发依赖子公司上影元文化,在电商、游戏、空间、文旅等多领域进行IP拓展应用。截至2023年,上影IP授权商品GMV总量已超10亿元。未来三年,上影力争实现IP合作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落地全国30个省份,合作商品GMV超百亿元目标。经典IP内容焕新,《中国奇谭》《葫芦兄弟》及《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23年开年火热;商品授权方面,上影元在食品饮料、潮流消费、文旅、公益治安等领域开展IP授权联名合作,全年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包括与星巴克中国、京东、国贸控股等行业巨头联动;游戏授权方面,与《蛋仔派对》《大话西游》《塔防精灵》多款多类型游戏联动,与游戏厂商合作开发基于经典动画IP的授权游戏,如《葫芦娃大作战》等在微信小程序游戏中表现亮眼,验证动画IP价值。
iNEW新战略发布,以“iPAi星球计划”为抓手,结合AI主攻IP内容焕新和IP商业化,打造AI+IP在影视行业的全新重点战略布局。公司结合AI主攻IP内容焕新和IP商业化,开启“iPAi星球计划”,“一星三化”iNEW新战略发布,升级网络数智化、扩张一体化和生态全球化。公司成立研发共同体,训练中国动画学派大模型体系;发起“全球创造者计划”,聚焦短剧和影视领域AI应用开发;加强新视野基金发掘优质AI影视创投项目,助力AI出海,赋能商业开发计划来加速AI对海量IP储备的商业化放量。公司将持续推动数字资产化,联合运营合作伙伴,推动AI技术应用研发与算力搭建:上美影(AI+动画)、上译厂(AI+有声)、上海电影技术厂(AI+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VR、AR+文旅实景)、上美设计公司(AI数字展陈+I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IP授权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2023年已成功验证在游戏品类、商品联名方面成功的可能性,IP授权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给公司带来收入上的另一增长。同时,《小妖怪的夏天》和《中国奇谭》2的上映也有望给公司IP带来关注度和收入。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0.83/12.80/15.06亿元,同比增长36.2%/18.2%/17.6%;归母净利润为2.50/3.41/4.31亿元,同比增长97%/36.4%/26.4%,截至2024年4月30日,对应PE分别为55.75/40.87/32.3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电影市场票房不及预期风险、IP授权变现不及预期风险。 |
17 | 德邦证券 | 马笑,王梅卿 | 维持 | 买入 | 23年及24Q1业绩点评:IP商业化路径跑通,AI文生视频凸显动画IP价值 | 2024-04-30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加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4Q1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18.26%;归母净利润4611.26万元,同比增长28.18%。利润分配方面,2023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分红比例40.24%。
IP商业化已初步跑通,授权业务与其他合计营收超1亿元。23年,公司授权业务与其他收入分别为0.41亿元/0.63亿元;毛利率84.42%/59.58%。1)商品及营销授权:上影元联动光明乳业等行业巨头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全年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我们认为,商品授权模式有望通过复制提供稳定收入,经典IP维持基本盘,《中国奇谭》等创新IP伴随热度提供增量。2)游戏联动及授权:未来重点发力游戏赛道,通过授权、联合开发、投资入股等方式加紧重点布局“IP+游戏”等热门内容赛道。开展联动、授权合作,带动付费及播放、下载等,23年合作游戏包括《蛋仔派对》《山海镜花》《大话西游》《摩尔庄园》《塔防精灵》《三国吧兄弟》等。与游戏厂商合作开发基于经典动画IP的授权游戏。《葫芦娃大作战》《葫芦娃各显神通》小程序游戏端表现亮眼,成功验证经典动画IP在轻型游戏端授权价值。此外,上影已在互动影游、MR产业等新兴科技娱乐领域进行尝试。3)文创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文创新品牌“上影元品”,借助《中国奇谭》开播,数10款文创产品上线即售罄。我们认为,此前由于公司在衍生品方面供给端产能或未充分释放,使得《中国奇谭》相关衍生品供不应求,粉丝购买力仍有潜力。展望后续,上影元已积累充足经验,后续衍生品开发与内容上线的节奏有望进一步匹配,充分发挥IP热度带动衍生品收入。
关注后续IP内容上线节奏。《中国奇谭》第二季和《小妖怪的夏天》大电影由上影元作为主发起方已正式启动制作,其他经典IP影视化改编已于2023年11月启动,筹划中的作品包括《邋遢大王》《再见雪孩子》、《燃比娃》、《四·季》、《斑羚飞渡》、《火焰山》等。
“文生视频”国内外代差缩小,动画领域有望率先落地,IP价值凸显。“中国版Sora”Vidu发布,虽然在效果上无法完全超越Sora放出的Demo,但是在单次生成时长、一致性等方面已基本超越了主流的Pika、Gen-2等。我们认为,动画生成较真人难度更低,有望率先在影视领域落地,公司有望受益。同时,优质视频数据是获得高质量输出的关键因素,因此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影视IP价值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09/13.30/15.08亿元,同比39.4%/19.9%/13.4%;归母净利润2.60/3.54/4.38亿元,同比104.5%/36.3%/23.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业化不及预期,受经济周期影响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等。 |
18 | 天风证券 | 孔蓉,曹睿 | 维持 | 增持 | 大IP开发增量逐步兑现,现金分红增强投资回报 | 2024-04-30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上海电影于2024年4月26日披露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扭亏为盈。同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公告,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18.26%;归母净利润4611.26万元,同比增长28.18%;扣非归母净利润2853.07万元,同比增长20.83%。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1.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09.48万元。
市场复苏供需改善,电影主业稳健发展。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83.5%,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复苏态势明显,主要系众多优质国产影片及进口片助力重要档期。2023年,公司电影放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提升109.91%。分板块来看,1)院线业务:2023年,公司联和院线累计实现票房44.83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05.90%;市占率为8.28%,同比增长1.01pct。截至2023年,公司联和院线旗下加盟影院总数为796家,银幕总数为5101块,稳居全国票房前三。2)影院业务:2023年,公司直营影院累计实现票房6.32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29.71%,市占率为1.17%,同比增长0.25pct。其中,上海影城SHO自6月8日焕新升级开业以来,积极探索“电影+IP+周边+商圈”的“影院+”模式,实现同期上海地区票房第一。
第二赛道加速起跑,大IP开发业务有望助力经营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授权业务实现收入4066.70万元,毛利率高达84.42%。2023年5月,公司完成上影元51%股权的收购及并表,在上影集团以“精品内容、大IP开发、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支持下,公司由传统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切入大IP开发业务,实现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格局。2023年,上影元联动行业巨头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全年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IP全产业链运营进展顺利。公司力争未来三年实现IP合作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合作商品GMV超100亿元。游戏联动及授权板块,公司与《蛋仔派对》《山海镜花》《大话西游》《摩尔庄园》《塔防精灵》《三国吧兄弟》等多款多类型游戏开展联动、授权合作,有效带动付费及播放、下载等数据。微信小程序游戏端表现亮眼,成功验证经典动画IP在轻型游戏端授权价值。
24年增加中期分红,增强投资回报。根据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事项的公告,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1.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09.48万元。公司拟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盈利等前提下,增加一次中期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母净利润的40%。
投资建议:考虑到电影市场积极向好、放映收入预计持续增加,大IP开发业务贡献业绩增量,以及AI对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各项业务的赋能。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10.90/12.97/15.05亿元(24/25年前值分别为10.22/12.16亿元),同比增长37%/19%/16%,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1/2.45/2.84亿元(24/25年前值分别为
2.18/3.2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P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网络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风险 |
19 | 山西证券 | 潘宁河,王德坤 | 维持 | 买入 | IP业务初显实力,电影主业稳步复苏 | 2024-04-29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7.95亿元、同比+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4Q1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18.26%、环比+26.63%,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28.18%、环比+1774.39%。2023年毛利率22.83%、24Q1毛利率30.84%。
业绩归因:IP业务呈现高增长、高毛利态势,电影主业复苏趋势明显。2023年公司IP版权业务收入0.41亿元、毛利率达84.42%,业务开展首年即取得良好成效。电影放映收入5.50亿元、同比+109.91%,毛利率1.57%、自2020年来首度回正,票房市占率1.17%、同比+24pct。此外,电影发行、院线、影院卖品及广告等业务均取得较高收入增速。费用端,销售费用变幅较大,其余费用变动不明显。2023年销售费用0.23亿元、同比+25.85%,主要
由于电影市场复苏,公司相应增加营投入。
电影市场供需改善,公司经营效率提升。2023年全国票房收入549.15亿元、同比+83.5%。展望未来,公司以“影院+”持续推进影院经营从电影放映向多元体验转变,继续挖掘客户价值,电影主业或呈稳步增长趋势。
AI赋能IP,加快内容焕新及商业开发。根据公司“iNEW”战略规划,公司拟实现内容焕新3年大提速,重塑超级动画厂牌;力争3年实现IP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合作商品GMV超百亿。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2023年报及24Q1季报,我们调整了部分业务收入增速和费用率假设,调整后2024E-26E归母净利润增速为74.0%、38.7%及34.6%。考虑到IP业务增速快、毛利高、AI赋能发展潜力较大,以及公司优质股东资源支持和电影主业良好发展趋势,维持“买入-A”趋势。
风险提示:IP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电影市场疲弱,公司市占率下滑等。 |
20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田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电影市场复苏与大IP开发业务有望继续驱动增长 | 2024-04-28 |
上海电影(601595)
业绩持续修复,看好电影及IP业务持续驱动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为-3.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为-3.71亿元)。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18.2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28.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20.83%)。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得益于电影市场恢复,公司控股影院营业收入提升,以及并表上影元,新增授权业务收入所致。2023年毛利率为22.83%(同比+33.48pct),净利率为15.97%(同比+107.10pct)。2024Q1毛利率为30.95%(同比+7.36pct,环比+18.30pct),净利率为21.90%(同比+1.68pct,同比+20.70%)。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提升主要系电影放映收入增加,及新增授权业务毛利率较高所致。此外,公司2023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并拟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盈利等前提下,增加一次中期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40%。我们维持2024-2025并新增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9/13.31/15.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45/4.64亿元,EPS分别为0.53/0.77/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4/39.5/29.4倍。我们看好电影市场复苏与IP授权业务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电影市场有望持续复苏,继续驱动公司电影主业修复
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49.15亿元(同比+82.64%),2024年春节档票房80.16亿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联和院线票房44.83亿元(同比+105.90%),直营影院票房6.32亿元(同比+129.71%)。我们认为,受益于电影产能释放驱动电影市场持续复苏,以及公司储备影片录陆续上线,电影主业或持续修复。
大IP开发业务快速发展,驱动公司长期成长
2023年,上影元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全年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2024年公司发布“iNEW”战略,未来3年,目标实现IP合作商品GMV超100亿元,IP授权业务有望快速增长,构成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授权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