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利润翻倍增长,关注《浪浪山小妖怪》出海进展 | 2025-11-03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上海电影2025年三季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前三季度营收7.23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30%),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61%)。更关键的是,Q3单季营收3.61亿元(同比+102%),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24%),扣非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倍),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态势。
票房表现:17亿远超预期,验证内容硬实力。《浪浪山小妖怪》国内票房已突破17亿元(截至2025/11/2),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跻身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11月将登陆北美、澳新、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此前市场对上海电影的核心疑虑在于,IP业务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可复制?《中国奇谭》在B站的爆火,可能有题材新颖、宣发到位等偶然因素;《小妖怪的夏天》能否在院线复制成功,是验证内容能力的关键。从短剧集(《中国奇谭》播放量3亿)到长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7亿),从线上平台(B站)到线下院线,从小众圈层(动漫爱好者)到大众市场(暑期档合家欢),公司都交出了优异答卷。这说明上影体系的内容创作能力、IP运营能力、市场把控能力都是过硬的。更进一步,这次成功验证了IP宇宙的可行性。《小妖怪》是《中国奇谭》的衍生,但又是独立的故事,类似于漫威宇宙中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电影。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一次内容投入可以产出多个变现项目,且每个项目之间可以相互导流、共同提升IP价值。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奇谭2》播出后,可能又会孵化出新的电影项目,形成滚雪球效应。
授权业务量化验证,IP矩阵立体化成型。2025年10月,上影元在CLE中国授权展展示五大主题展区、90余个品牌合作、超800款衍生产品。《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近17亿,单IP合作品牌超40个。《中国奇谭2》即将推出,2026年《葫芦兄弟》迎来40周年。并系统性披露了IP授权业务的量化指标:①2025年1-10月,与90余个品牌达成合作,覆盖15大品类。更重要的是,合作品类从此前的食品饮料、快消品,拓展到汽车出行(宝马、阿维塔)、家居生活(欧派)、餐饮茶饮等高附加值领域,单个授权的平均金额和利润率预计都有显著提升。②单IP维度的数据:《浪浪山小妖怪》一个IP就达成40余个品牌合作、800款衍生产品。③自研文创的数据:自有品牌上影元品推出近千款IP衍生产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浪浪山小妖怪》超17亿票房+出海布局,标志着上海电影从转型验证期正式进入成长兑现期。但由于电影大盘短期承压,我们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从2.6/3.7/4.4亿元下调至2.2/2.4/3.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61/56/38倍。我们看好“上影元”代表的IP资产和“AI+”战略代表的未来可能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电影票房大盘恢复不及预期,IP热度下滑。 |
| 2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高增,“储备IP+AI”驱动长期成长 | 2025-11-03 |
上海电影(601595)
Q3业绩亮眼,看好电影、IP业务共驱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7.2亿元(同比+29.1%),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29.8%)。其中Q3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101.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29.8%),业绩大增主要系《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贡献,毛利率48.16%(同比+29.06pct),销售费用率3.34%(同比-1.78pct),管理费用率4.14%(同比-6.02pct),主要系票房大增后边际成本降低及AI赋能降本增效。基于今年票房大盘的表现和IP商业化进度,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4/12.6/14.7(前值为11.6/14.6/1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7/3.2(前值为2.7/3.8/4.2)亿元,EPS分别为0.50/0.60/0.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2/47.2/40.0倍,我们看好公司IP商业化驱动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浪浪山小妖怪》成绩亮眼,IP价值链深度延展,有望驱动长期成长
《浪浪山小妖怪》8月2日上映,截至10月30日票房超17亿,豆瓣评分8.5分。9月20日,《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正式发布,开创“电影+XR”先河,已获得中国虚拟现实电影“龙标”。此外,公司推出《浪浪山小妖怪》相关衍生品800余款,累计销售额超2.48亿元,携手40余家知名企业打造全领域授权合作矩阵,影片授权营销合作带动终端销售金额超22亿元,预计2025年年末达25亿元。公司储备《大闹天宫》、《中国奇谭》等经典IP可供开发,有望复制《浪浪山小妖怪》IP全链路开发的商业模式,驱动公司长期成长。
多维布局AI技术,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公司全面拥抱AI,聚焦AI/XR/MLED等前沿技术并结合宣发、渠道等业务;联合字节跳动、阶跃星辰等AI生态伙伴拓展IP运营新路径;以新视野基金为核心支点推进产融结合,布局“AI+影视”“AI+社交”“AI+游戏”等未来赛道,驱动产业升级。此外,公司落地“全球AI视觉创意大赛”“即梦X上海电影AI动画创作周”等赛事链接顶尖技术项目和人才,投资企业珞博智能首款AI产品“芙崽”京东首发售罄,计划共研AI潮玩。AI多维应用有望驱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
| 3 | 华金证券 | 倪爽,闫誉怀 | 维持 | 增持 | “小妖怪”驱动业绩强劲增长,关注AI+IP布局 | 2025-10-31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29.0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29.81%);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60.80%)。2025Q3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101.6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23.51%);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10679.37%)。不转增,不分红。
《浪浪山小妖怪》成绩斐然。据灯塔专业版,影片由公司出品并联合发行,于8月2日(今年暑期档期间)上映,截至目前取得17.07亿元票房,暂位列中国内地电影市场2025年年度票房榜第5名、中国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第5名。
降本控费成效显著,爆款佳作驱动业绩大增。2025Q3,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主要来自《浪浪山小妖怪》内容与产投联动带来的显著收入与利润释放;公司规模效应与成本管控协同推动总体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8.16%(同比+29.05pct)。费用优化:25Q3,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率不同程度下降(同比-1.78/-6.02/-0.62pct),费用管控成效显著。多因素共振推动净利润大幅增长至1.18亿元(同比+111.26%)。
AI+IP+影视多元布局“生态经济”。IP商业化:《浪浪山小妖怪》已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IP授权合作,覆盖多行业消费场景;同步推出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项目开创“电影+XR”消费新范式。沉浸式影院: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影元社HAPPYMALL”成功引入XR与LED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影场景,提升用户粘性与单厅产出效率;内容矩阵:全力推进《中国奇谭2》制作与商业化运营,稳步推进“奇谭IP宇宙”生态建设,强化内容IP的长周期价值挖掘能力。
投资建议:佳作显著增厚业绩,IP+AI+影视多元布局“生态经济”。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97/10.94/1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14/3.89亿元;对应PE为53.1/40.5/32.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P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AI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波动风险等。 |
| 4 | 华龙证券 | 孙伯文,王佳琪 | 首次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报告:新片激活IP全域生态,AI跨界融合重塑产业动能 | 2025-09-02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
2025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4.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22.18%。
观点:
深耕IP全链开发,《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表现稳健。院线板块加盟影院达839家、银幕5,352块,总票房22.12亿元,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提升至7.57%;直营影院51家,银幕372块,票房2.73亿元,全国影投排名升至第11。电影发行方面,重点推进《浪浪山小妖怪》暑期档宣发,多平台热搜登榜并亮相国家电影局片单发布会。IP运营成果显著,与40余家企业合作推出800余个SKU衍生产品,打造“大闹天宫空中剧场”无人机秀、“哪吒闹海”主题邮轮等文旅融合项目,经典动画新媒体矩阵粉丝超500万,实现IP价值全域释放。
多维布局“AI+”领域,跨界融合引领产业新增长。公司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跨界合作与创新探索。推进设立与京东方的合资公司“上影东方”,探索“LED电影屏”在沉浸式体验、智慧显示终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投资企业珞博智能首款AI产品“芙崽”京东首发即售罄,计划共同开发以AI大模型技术为核心,为Z世代人群提供情感陪伴的AI养成系潮玩。创新探索“AI+影视”“AI+IP”,落地“全球AI视觉创意大赛”“即梦X上海电影AI动画创作周”等赛事,联合字节跳动、智象未来等AI生态伙伴,拓展IP运营新路径。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结合宣发、渠道及IP资源优势,公司正以“资本投资+业务协同”驱动新产业与新赛道的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为9.53亿元/11.20亿元/12.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3.25亿元/3.58亿元。对应公司2025年8月29日股价2025年/2026年/2027年PE分别为58.4/43.4/39.3倍。参考可比公司奥飞娱乐、中国电影、光线传媒,我们看好其前瞻性的科技赋能与创新生态布局,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
| 5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影院份额提升,《浪浪山小妖怪》商业化进展顺利 | 2025-09-01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3.62亿元,yoy-4.96%。归母净利润为5375.84万元,yoy-22.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40.63万元人民币,yoy-20.13%。尽管核心财务数据有所下滑,但报告期内公司在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提升、IP运营多点开花及“AI+”产业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5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31万元,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
院线与影院经营:市场份额逆势提升。1)院线经营:截至2025年6月,旗下联和院线加盟影院达839家,银幕5352块。累计实现票房22.12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26.10%,市场份额提升至7.57%。2)影院经营: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直营影院51家,银幕372块,累计实现票房2.73亿元(含服务费),全国影投公司排名上升2位至第11名。其中,上海影城SHO票房位列上海第一、全国第三。公司还推出了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融合LED与XR技术,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IP运营与电影发行:全产业链开发成果显著。1)IP运营:公司在IP全链商业开发方面多点开花。重点拓展的《浪浪山小妖怪》商业授权已与40余家企业合作,衍生品SKU超800个。同时,成功落地了“大闹天宫空中剧场”无人机秀、IP主题邮轮航季以及沉浸式儿童乐园等创新项目,有效推动了IP全产业链的商业开发。成功打造了多个文旅创新融合的范例,包括:在吴淞口举办的“大闹天宫空中剧场”无人机秀。在爱达魔都号邮轮上推出的“哪吒闹海”主题邮轮航季。全国首家上美影经典IP沉浸式儿童乐园“泡泡米益智乐园”于六一儿童节亮相。2)电影发行:25H1公司重点推进了《浪浪山小妖怪》的电影宣发工作,影片相关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登上热搜。
注重股东回报:为回报投资者,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了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方案提出,以2025年6月30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8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2151.4万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40.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一方面,电影票房大盘压力仍然存在,对影院和院线业务或带来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浪浪山小妖怪》在25H2将带来票房贡献,因此我们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2.5亿元上调至2.6亿元,并维持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7/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5/38/32倍。我们看好“上影元”代表的IP资产和“AI+”战略代表的未来可能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电影票房大盘恢复不及预期,IP热度下滑。 |
| 6 | 华金证券 | 倪爽 | 维持 | 增持 | AI+IP持续布局,佳作或为Q3业绩贡献增量 | 2025-08-28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4.96%);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22.18%)。拟每10股派现0.48元(含税),不转增。
暑期档爆款佳作预计带来增量。据猫眼专业版,截至8.27日,《浪浪山小妖怪》评分9.7,内地影史暑期档动画片总场次榜No.2;累计票房13.19亿,累计人次3657万,猫眼预测内地总票房16.08亿。佳作有望为公司25Q3收入带来增量。
优质IP纵深布局。上影集团旗下子公司上影元在《浪浪山小妖怪》创作之初就开启了衍生品的开发与布局,且希望将其作为长期IP项目来运营。未来《中国奇谭2》等优质IP预计也将受益于公司IP产业链布局,IP衍生产业的受益有望反哺公司主业和内容创作,为公司主业多曲线发展带来机会。
“人工智能+”确立方向,“AI+影视”持续布局。8月26日,我国首部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中国AI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按下快进键。WAIC2025期间,上影股份与港科大上海中心达成重要战略合作,将以“AI赋能文化产业链升级”为核心理念,围绕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近日,公司联合即梦AI、火山引擎及多位中韩知名电影人在第三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举办AI电影国际峰会,标志着公司与即梦AI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地,“AI+影视”布局有望在政策赋能下纵深推进。
投资建议:优质IP持续布局,政策赋能“AI+影视”发展,爆款佳作或为业绩贡献增量。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97/10.94/1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14/3.89亿元;对应PE为58.1/44.3/35.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P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AI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波动风险等。 |
| 7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P商业化加快,AI赋能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8-28 |
上海电影(601595)
看好电影、IP业务共驱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H1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5%),或系上下半年内容排期的影响,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22.2%),主要系投资收益0.04亿(同比-71%),下滑明显。基于《浪浪山小妖怪》下半年上映或带来业绩增量,我们维持2025-2027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3.76/4.16亿元,EPS分别为0.61/0.84/0.9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0/37.0/33.4倍,我们看好电影、IP业务驱动公司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口碑双丰收,经典IP商业化变现加快
分业务来看,2025H1联和院线实现业务票房22.1亿元(同比+26%),市场份额提升至7.57%,直营影院实现票房2.73亿元(同比+11%),全国影投排名第11,较同期提升2名;电影发行方面,重点推进《浪浪山小妖怪》宣发,该影片8月2日上映,截至8月26日票房超13亿,猫眼预测最终票房16亿,豆瓣评分8.5分;IP方面,公司重点拓展《浪浪山小妖怪》商业授权及衍生,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IP衍生品SKU达800余个,全国首家上美影经典IP沉浸式儿童乐园开业前预售300万元,首日客流3000人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矩阵粉丝量超500万,通过常态化焕新经典动画,有效提高消费者触达,促进IP价值最大化。此外,公司拥有《大闹天宫》《中国奇谭》等经典IP可供开发,《浪浪山小妖怪》后续票房及其授权、衍生业务或给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多维布局AI技术,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公司全面拥抱AI,聚焦AI/XR/MLED等前沿技术并结合宣发、渠道等业务;联合字节跳动、阶跃星辰等AI生态伙伴拓展IP运营新路径;以新视野基金为核心支点推进产融结合,布局“AI+影视”“AI+社交”“AI+游戏”等未来赛道,驱动产业升级。此外,公司落地“全球AI视觉创意大赛”“即梦X上海电影AI动画创作周”等赛事链接顶尖技术项目和人才,投资企业珞博智能首款AI产品“芙崽”京东首发售罄,计划共研AI潮玩。AI多维应用有望驱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
| 8 | 华金证券 | 倪爽 | 首次 | 增持 | AI赋创+优质IP形成新增长曲线 | 2025-04-25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90亿元(同比-13.1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29.08%)。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17.90%);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41.55%)。拟每10股派现0.96元(含税),不转增。
2024年影视产业承压,公司业务多元发展。2024年,面临票房下滑+观众消费行为变化,中国电影市场呈多元发展新趋势。公司在电影放映主业受影响的情况下,禀赋优质IP多元发展:广告业务毛利率92.03%(同比+5.20pct)、电影发行业务毛利率97.61%(同比+13.73pct)、知识产权转授权业务毛利率90.87%(同比+6.45pct),带动全年综合毛利率达到23.39%(同比+0.56pct)。
降本提效,25Q1业绩回暖。得益于全国票房增长,公司收入规模扩大,25Q1毛利率提升至32.95%(同比+2.11pct)。降本控费:25Q1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绝对值下降,费用率总体下降(同比-0.71/-1.90/-0.82pct),成本控制进一步优化。
“3+1+X”矩阵促进业务多元增长。优质IP:携手星巴克、瑞幸咖啡、宝马等国内外品牌,年度合作项目全网声量71.2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经典IP多元渗透社交场景;《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AI赋创:上影元联合Rokid出品《大闹天宫》AR数字美陈;与字节跳动旗下平台即梦AI达成战略合作,探索“AI+影视”。核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主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降本提效业绩回暖,AI+IP赋创多元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97/10.94/1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14/3.89亿元;对应PE为54.3/41.4/33.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影视大盘表现不及预期、IP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AI落地不及预期等。 |
| 9 | 国元证券 | 李典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高增,以IP带动新业务成长 | 2025-04-25 |
上海电影(60159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点评:
24年表现平淡,25Q1业绩高增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13.19%;实现归母净利润9004.71万元,同比-29.0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6.07万元,同比-72.32%。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3.39%,同比+0.56%。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17.90%;实现归母净利润6527.19万元,同比+41.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59.62万元,同比+77.34%。
核心业务齐头并进,持续探索IP多元化发展路径
分业务看,公司电影放映业务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17.33%;广告业务实现收入0.42亿元,同比+9.87%;截至24年末,联和院线加盟影院836家,市占率7.8%,直营“SFC上影影城”51家,市占率1.09%。电影发行上,公司发挥上影集团的协同优势,丰富片单储备,电影发行(含版权代理及销售)实现收入0.20亿元,同比-38.04%。IP业务上,上影元围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知识产权转授权业务实现收入0.66亿元,同比+62.74%,毛利率90.87%,同比+6.45pct;控股子公司上影元实现收入9386.5万元,净利率达29.3%。公司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孵化焕新经典IP,促进IP的商业化开发,基于齐天大圣、葫芦兄弟等经典IP与国内外品牌展开授权联名合作,年度合作项目全网声量71.2亿,与多类型游戏联动,提升市场曝光度,和恺英网络合作推出黑猫警长原生手游,巩固IP价值;新型IP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档,“奇谭宇宙”系列也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基于强大的IP储备,上影元开发文创产品近500款,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公司加强AI赋能,将现有IP与AI应用相结合,放大IP价值,拓展科技衍生品边界,25年,公司和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达成合作,拓展AI+影视的全新生态。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通过IP驱动新业务成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8/3.25/4.22亿元,对应EPS为0.53/0.73/0.94元/股,对应PE为55/40/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影票房不及预期,IP开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
| 10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周良玖,张文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点评:电影大盘复苏,《小妖怪的夏天》定档暑期 | 2025-04-24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2024年收入6.90亿元人民币,同比-13.19%;毛利1.61亿元人民币,同比-11.05%;毛利率23.39%,同比+0.56pct;期间费用合计1.28亿元人民币,同比+13.27%;期间费用率18.51%,同比+4.32pct;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29.08%;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72.32%。2025Q1收入2.48亿元人民币,同比+17.90%;毛利0.82亿元人民币,同比+26.0%;毛利率32.95%,同比+2.11pct;期间费用合计0.20亿元人民币,同比-16.7%;期间费用率8.10%,同比-3.42pct;归母净利润0.65亿元人民币,同比+41.55%。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人民币,同比+77.34%。
电影主业2024年受大盘影响较大,而25Q1边际改善。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相较于高基数的2023年有所回落,且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但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在春节档的强力带动下,市场迎来了非常显著的同比增长,开局表现强劲。24年公司的电影主业(放映、广告、发行)收入受到大盘影响比较明显。2024年公司的电影放映业务收入4.54亿元,yoy-17.33%;毛利率-2.66%,yoy-4.23pct。广告业务收入0.42亿元,yoy+9.87%;毛利率92.03%,yoy+5.2pct。电影发行业务收入0.20亿元,yoy-38.04%;毛利率97.61%,yoy+13.73pct。商品销售业务收入0.61亿元,yoy-13.58%;毛利率57.35%,yoy+0.39pct。
大IP业务多点开花,成果显著。24年公司的知识产权转授权业务收入0.66亿元,yoy+62.74%;毛利率90.87%,yoy+6.45pct。上影元子公司24年收入为0.94亿元,销售净利润为0.28亿元,销售净利率达30%。在内容焕新与孵化方面:24年启动了《中国奇谭》第二季、《小妖怪的夏天》大电影等内容的制作;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常态化焕新经典IP(如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积累粉丝,扩大影响力;推出原创IP“敖五家族”。商业授权和联动方面:24年与星巴克、宝马、安利纽崔莱、光明、雀巢、瑞幸咖啡、中国国家队、李宁、泡泡玛特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展开跨界联名合作,覆盖食品饮料、汽车出行、服饰、美妆、贵金属、游戏、宠物、图书等多个行业;与《光遇》《蛋仔派对》《永劫无间》《决战平安京》《王者荣耀》等多款热门游戏进行IP联动或授权合作,有效提升IP曝光度和游戏数据;合作开发或授权原生手游如《葫芦娃大作战》、《代号:黑猫警长》等;推出互动影游《谍影成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25年电影市场大盘复苏和公司的内容储备(例如《小妖怪的夏天》定档25年暑期),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7亿元,并预计2027年为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2/35/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内容上线不及预期风险,电影大盘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商业授权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 11 | 华鑫证券 | 朱珠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看国潮内容与AI技术如何撬动新需求 | 2025-04-23 |
上海电影(601595)
投资要点
主业影院场景有望受益新空间运营
公司旗下“SFC上影影城”深耕长三角、辐射全国,截止2024年公司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SFC上影影城51家,银幕数372块,市占率1.09%,基于传统影院媒介,公司将致力于观影体验升级,打造未来“元影厅”,通过MLED屏幕的无限拼接、裸眼3D光学方案等打破银幕边界,结合全景声音响与智能座椅系统的全面升级,构建多维度感官联动的全景式视觉场景。
内容端弹性看上影元“奇谭IP宇宙”如何续写新国潮
2023年5月上海电影完成对上影元51%股权收购及并表,由传统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切入大IP开发业务(2024年公司授权业务收入达0.66亿元,同比增62.7%,推动收入增速),进而拥有了一系列知名IP运营权,如《中国奇谭》《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后续上影元将推进《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中国奇谭2》的商业化运营,通过跨部门协作,构建“奇谭IP宇宙”的繁荣生态,助力内容与商业价值并举。
看AI如何赋能主业?
公司积极拥抱AI,发起“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以《哪吒闹海》等IP为主题的AI创作,聚焦AI在短剧和影视垂直领域的应用开发,持续布局如“AI+社交”“AI+游戏”“AI+短剧”等泛娱乐产品,及“AI+情感陪伴”“AI+互动叙事内容体验”等产品商业化应用,持续放大IP价值和科技衍生品边界;公司积极推进对外AI合作,上影元联合Rokid出品《大闹天宫》AR数字美陈,AI有助于唤醒IP新生命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91、10.96、13.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3.35、4.75亿元,EPS分别为0.52、0.75、1.0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9、37.6、26.5倍,上海电影的“3+1+X”产业矩阵(以电影宣发、院线经营、IP运营为三大核心业务,产融结合为1个战略支撑,通过创新孵化构建多元业态的X种可能)持续践行,背靠上影集团等国资背景,具有稳定的股权结构与资金支持,不断探索和创新业态,利用AI、VR等新技术,结合IP资源,培育未来增长引擎,同时2025年主业内容电影作品如国潮动画可期,首次覆盖,进而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网络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风险;应收款项回收及资产减值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IP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
| 12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田鹏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电影业务回暖,AI赋能IP开发,长期空间打开 | 2025-04-22 |
上海电影(601595)
大盘回暖带动Q1增长,看好电影、IP业务共驱成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13.1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29.08%),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72.32%)。业绩下滑主要系受电影大盘疲软影响,放映及相关业务承压所致。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17.90%),归母净利润6527万元(同比+41.55%),扣非归母净利润5060万元(同比+77.34%)。2025Q1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电影票房市场较2024Q1同比回暖,且费用控制带动归母净利率提升至26.37%(同比+4.41pct)。我们维持2025-2026年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3.76/4.16亿元,EPS分别为0.61/0.84/0.9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9.0/35.6/32.2倍,我们看好电影、IP业务驱动公司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IP开发与商业化构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上影元2024年收入达9387万元(同比+53%),净利润达2750万元(同比+113%)。与星巴克、宝马、安利纽崔莱、光明、雀巢、瑞幸等国内外品牌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2024年年度合作项目全网声量71.2亿。“上影元品”累计开品近500款,覆盖潮玩、家居、礼品等品类,打造多款爆品。公司重点IP内容《小妖怪的夏天》定档2025年暑期,《中国奇谭2》或2025年上线,有望通过内容上映带动授权、游戏联动、衍生品等多元化变现,实现IP价值的持续放大。
AI技术赋能与创新业务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发布“iNEW”战略,探索AI在动画制作、内容生成、IP焕新及商业化开发中的应用。公司已与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阶跃星辰、智象未来等AI公司及高校建立合作,共同探索中国动画学派AI模型。在AI玩具领域,公司与跃然创新(Haivivi)等探讨深度合作,计划推出结合上影IP的智能玩具产品。此外,公司通过设立上影新视野基金,布局AI+游戏、AI+短剧、AI+社交等新兴赛道。AI技术的应用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内容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电影市场复苏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等。 |
| 13 | 开源证券 | 方光照,肖江洁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与即梦AI合作加码“AI+影视”,助力IP焕新 | 2025-03-10 |
上海电影(601595)
与即梦AI战略合作,持续加码“AI+影视”,维持“买入”评级
3月7日,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的AI创作与内容平台即梦AI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AI+影视”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AI影视内容生成、经典IP焕新、新型宣发、AI创作人才培养等全链条展开合作,构建“科技赋能-内容共生-产业升级”的全新生态。我们认为,AI或持续赋能公司旗下优质动画、影视IP打开商业化变现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2.73/3.76亿元,EPS分别为0.31/0.61/0.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4.5/42.9/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即梦AI背靠抖音,流量快速增长,与即梦合作或赋能公司优质IP焕新
即梦AI技术实力与流量保持行业领先,背靠抖音强大短视频基因,即梦AI流量快速增长,根据AI产品榜,2025年2月网页端访问量达488万,环比增长64%。另外,根据智源研究所,截至2024年12月,即梦P2.0pro视频生成能力位列全球第二名。此次公司与即梦AI强强联合,推出“AI动画创作周”活动,运用即梦AI围绕《大闹天宫》、《宝莲灯》、《鹿铃》、《山水情》等IP内容进行AI重构和故事续写,有望扩大公司IP声量并推动IP焕新。双方后续或在商业场景拓展,AI多模态素材生成、创作工具研发、经典IP数字化衍生、AI人才培养、垂类AI解决方案等领全链路商业化闭环展开合作,进一步强化公司内容创意主业的技术实力,加快商业化场景落地。
优质内容储备将逐步释放,IP开发加速推进,“AI+IP”打开成长空间
内容储备方面,《小妖怪的夏天》或于2025年暑期上映,《中国奇谭2》或于2025H2上线B站,《哪吒2》或带动国内动画电影延续高景气,公司储备的优质动画内容产能或持续释放。IP开发方面,公司旗下上影元拥有葫芦兄弟、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IP,截至2024年11月“上影元品”已授权开发品类近500款,覆盖潮流玩具、文创礼品等领域,公司同时推进商业体美罗城及环球港项目,打造IP新空间,内容渠道并举,叠加IP赋能,共拓IP成长。
风险提示:动画电影票房不及预期,IP开发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