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黄诗涛,石峰源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利润继续承压,海外新签订单持续亮眼 | 2025-05-06 |
中国中铁(60139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2.83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19.5%,扣非归母净利润55.53亿元,同比-22.5%。
营收继续承压,毛利率基本稳定:(1)分业务来看,公司Q1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168/47/62/67/149亿元,同比分别-8.0/-2.2/-5.8/+59.5/+3.2%,整体营收增速受传统基建业务承压的影响;(2)综合毛利率8.5%,同比下滑0.1pct,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1%/22.5%/19.3%/13.1%/19.3%,同比分别-0.5/-1.1/-2.0/-4.6/+5.7pct,传统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设计咨询、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和其他类业务毛利率的上升,整体毛利率基本稳定。
财务费用率和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1)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同比+0.2pct,主要是财务费用率同比+0.3pct至0.7%所致,预计主要是带息债务规模增加所致;(2)公司Q1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2.17/-5.08亿元,同比分别多计提1.34亿元/少计提0.74亿元,综合影响下公司2025Q1实现归母净利率2.4%,同比-0.4pct;(3)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74亿元,同比多流出93亿元,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1.0%/113.3%,同比分别-7.5/-8.2pct,主要受业主支付节奏影响;2025年一季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3%,同比+2.7pct。
境外、资产经营新签合同额表现亮眼,在手订单保障充分:Q1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5601亿元,同比-9.9%,其中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资产经营/新兴业务分别新签4214/118/270/721亿元,同比分别-10.4%/-18.7%/+123.7%/-16.7%;分地区来看,境内/外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657亿元,同比分别-13.6%/+33.4%;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余额为72341亿元,同比+16.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外部冲击影响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增量的财政政策支持和融资端的改善对投资端和实物量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同时扩内需预期增强,基建投资和重点区域建设有望政策加码。基于传统基建业务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0/285亿元(预测前值为396/431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91亿元,我们认为化债、稳内需政策有望持续发力,考虑公司作为基建龙头央企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有望得到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兴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经营风险。 |
2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维持 | 买入 | 短期盈利承压,境外布局打开新空间 | 2025-04-30 |
中国中铁(601390)
投资要点:
业绩阶段性承压,在手订单充裕支撑后续增长。公司2025Q1实现营收2485.64亿元,同比-6.21%,归母净利润为60.25亿元,同比-19.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5.53亿元,同比-22.54%。期间非经常性损益为4.72亿元,同比增加1.59亿元。业绩下滑主要受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率上升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截至25Q1末,公司未完合同额72,34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在手订单充足,有望为后续收入增长与业绩释放提供有力支撑。
主营业务有所承压,境外市场扩张提速。分业务来看,24年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167.96、46.70、62.46、66.71亿元,同比分别-7.99%、-2.21%、-5.77%、+59.48%,对应毛利率分别为7.13%、22.48%、19.27%、13.10%,同比分别下降0.49pct、1.12pct、1.98pct、4.64pct。整体来看,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46%,同比-0.13pct。新签订单方面,2025Q1公司新签合同额5601.0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3亿元,同比下降13.6%;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33.4%,境外市场拓展表现亮眼。从业务结构看,工程建造板块新签合同额4214.3亿元,同比下降10.4%,资产经营与资源利用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69.6亿元和6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7%和5.2%。房地产方面,2025年一季度签约销售金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8%,新增土地储备1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2%。
费用率小幅提升,现金流仍待改善。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2%,同比+0.1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6%、2.37%、1.26%、0.71%,分别同比+0.06、-0.16、-0.04、+0.32pct。25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为7.25亿元,同比多损失0.60亿,投资损失同比增加2.19亿,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2.64%,同比-0.39pct。现金流方面,25Q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773.99亿,同比多流出93.34亿,收现比、付现比同比分别下降7.51pct、8.22pct至91.02%、113.35%。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297/3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70%/+3.9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78/4.61/4.43倍。考虑公司在铁路、公路、城市轨交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境外市场的持续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分红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矿产资源价格大幅波动。 |
3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维持 | 买入 | 资源布局与海外拓展提振成长动能,分红稳步增强投资吸引力 | 2025-04-20 |
中国中铁(601390)
投资要点:
业绩承压利润下滑,分红稳步推进保障回报。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1574.39亿,同比-8.20%,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78.87、243.25亿,同比-16.71%、-21.21%,非经常性损益为35.62亿,同比增加9.51亿;其中Q4单季实现收入3389.60亿,同比-10.3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73.17、53.14亿元,分别同比-22.74%、-35.78%。24年业绩承压主要系毛利率下滑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0.29亿。2024年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44.04亿,分红比例15.79%,股息率为3.11%(截至2025/4/18收盘)。
传统业务承压明显,境外营收逆势增长。分业务来看,24年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928.53、174.18、248.13、482.80亿元,同比分别-8.71%、-4.59%、-9.36%、-5.17%,毛利率分别为8.62%、29.12%、20.42%、14.44%,同比分别-0.24、+0.76、-0.79、-0.07pct。资源利用业务方面,公司以矿山实体开发为主,在境内外布局了黑龙江鹿鸣钼矿、刚果(金)绿纱铜钴
矿、MKM铜钴矿、华刚SICOMINE铜钴矿及蒙古乌兰铅锌矿共计五座现代化矿山。2024年,公司矿产资源开发与销售保持稳健发展,铜、钴、钼、铅、锌产量分别为28.83万吨、0.56万吨、1.49万吨、0.94万吨和2.50万吨,实现营收81.57亿元,同比下降2.52%,毛利率达53.03%,显著高于传统基建业务。分区域来看,境内业务实现营收10916.67亿元,同比下降9.12%,境外业务实现营收686.44亿元,同比增长10.26%。
新签订单结构调整,新兴与境外业务增长亮眼。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达到27151.8亿元,同比下降12.4%,完成年度计划的95.3%。从业务结构来看,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资产经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58.2亿元、18710.1亿元、571.0亿元、1762.3亿元、272.0亿元和886.5亿元,同比-7.0%、-16.9%、-17.0%、-0.6%、-18.7%、-1.5%;新兴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4257.4亿元,同比增长11.3%,表现出良好增长态势。房地产方面,全年签约销售金额为434.3亿元,同比下降37.6%;新增土地储备4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1%。从区域分布来看,境内新签合同额为24942.8亿元,同比下降14.0%;境外为2209.0亿元,同比增长10.6%。境外市场和新兴业务拓展成效较为突出。
费用率未能有效摊薄,毛利率延续承压。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80%,同比-0.21pct,Q4毛利率为12.24%,同比+0.07pct。全年期间费用率为5.52%,同比+0.0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6、-0.09、-0.08、+0.15pct;财务费用同比+28.14%至62.42亿元,主要系部分工程项目业主付款滞后导致对外借款增加,推升利息支出金额增加。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为81.16亿元,同比少损失0.56亿,投资损失同比增加3.24亿,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2.66%,同比-0.33pct,Q4单季净利率为2.45%,同比-0.55pct。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80.51亿,同比少流入103.12亿,收现比、付现比同比分别-10.36pct、-13.32pct至88.80%、80.52%。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297/3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70%/+3.9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93/4.76/4.58倍。考虑公司在铁路、公路、城市轨交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境外市场与新兴业务的持续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分红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矿产资源价格大幅波动。 |
4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维持 | 买入 | 新兴业务量质双升,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 2025-04-01 |
中国中铁(60139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
新兴业务量质双升,水利水电新签合同增速较快。2024年实现营收11,603.11亿元,同降8.17%,其中,基建/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收入为9928.53/174.18/248.13/482.80亿元,同比-8.71%/-4.59%/-9.36%/-5.17%。2024年归母净利润278.87亿元,同降16.71%。2024年新签合同额27,151.8亿元,同降12.4%,其中工程建造/设计咨询/装备制造/特色地产/资产经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8,710.1/258.2/571/434.3/1,762.3/272.0/886.5/4,257.4亿元,同比-16.9%/-7.0%/-17.0%/-37.6%/-0.6%/-18.7%/-1.5%/+11.3%。工程建造方面,铁路/公路/市政/城轨/房建新签合同金额为3,194.2/1,673.6/1,936.3/727.0/9,211.6亿元,同比+0.3%/-24.3%/-25.9%/-55.8%/-19.7%。新兴业务中,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新签合同额为1,042.4/ 1,200.3/616.7 亿元,同比+50%/+22.6%/-36.6%。
设计咨询毛利率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维持净流入。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9.98%,同降0.17pct,其中基建/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毛利率为8.62%/29.12%/20.42%/14.44%,同比-0.24/+0.76/-0.79/-0.07pct。净利率为2.66%,同降0.33pct。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入103.12亿元,主要是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现金流管控,持续保持较好现金流水平。
深耕海外提质增速,“第二曲线”加力拓围。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2,209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额8%,同增10.6%,匈塞铁路、秘鲁钱凯隧道、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格鲁吉亚KK公路隧道、尼泊尔引水隧道等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公司“第二曲线”业务新签合同额4,257亿元,同比增长11%,中标多项高标准农田项目、贵州省铜仁市花滩子水库工程项目、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等多项重大工程。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60、297.88、315.54亿元,分别同比+2.42%/+4.30%/+5.93%,对应P/E分别为5.04/4.83/4.5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应收账款不及预期的风险 |
5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维持 | 增持 | 在手订单充裕,现金流稳健彰显经营韧性 | 2025-04-01 |
中国中铁(601390)
核心观点
收入和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74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278.9亿元,同比-16.7%。全年新签合同额27151.8亿元,同比-12.4%,年末在手订单50265亿元,同比+13.8%。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隐债管控持续收紧的影响,公司新签订单、收入、业绩均有所下滑,在手订单执行速度放缓,年末在手订单明显增加。
毛利率稳定,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8%,较上年下降9.2pct,总体维持稳定,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12.1%/-11.2%/+1.2%/+28.1%,四项费用率分别较上年-0.09/-0.08/+0.06/+0.15pct,期间费用率为5.52%,较上年微增0.04pct。在需求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维持稳健的盈利能力,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应收类资产增幅较大,应付账款规模增幅相应扩大。2024年末公司账面应收票据及应收帐款2480.6亿元,同比+56.3%,合同资产3331.2亿元,同比+42.2%,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7731.7亿元,同比+31.3%。由于下游业主资金比较紧张,公司工程回款周期被拉长,导致公司应收类资产增加较多,对应对应付账款也产生较大增幅。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80.5亿元,同比-10.2%。估算企业自由现金流476亿元,同比-27.1%,连续三年为正,企业自由现金流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70.7%,连续三年高于100%。2024年公司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88.8%/80.5%,较上年-10.4%/-13.3pct,公司现金收款比例下降,但付款比例下降更多,公司对上下游整体经营占款仍有所增加。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建筑行业需求增长放缓,地方政府化债工作持续推进,公司新签订单、收入、利润、回款均面临短期压力。但从长期看,公司作为建筑央企龙头,品牌影响力和融资成本优势突出,未来随着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缩减资本开支,加强回款管理,资产质量和现金流有望持续好转。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76/292/317亿元(前值325/321/331亿元),每股收益1.11/1.18/1.28元(前值1.31/1.30/1.3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22/4.93/4.5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工程业务回款不及预期的风险、PPP项目投资运营的风险、国际业务经营风险等。 |
6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任嘉禹 | 维持 | 买入 | 新兴业务&海外拓展提速,矿产资源打造第二曲线 | 2025-03-30 |
中国中铁(601390)
收入业绩延续承压,关注后续订单结转速度
公司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4.4亿元,同比-8.20%,实现归母净利润278.9亿元,同比-16.7%,扣非归母净利润243.3亿元,同比-21.2%,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3389.6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22.7%,收入业绩延续了前三季度的承压态势。截至24年末,公司在手合同额为50265.4亿元,约为24年营收规模的4.3倍,在手订单充裕有望给后续收入增长及业绩释放提供较好支撑,在财政刺激预期升温背景下,关注后续公司订单结转速度。考虑到公司业绩不及我们此前预期,我们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3、289、295亿元(25-26年前值为319、324亿元),24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15.8%,截至3月28日收盘对应24年股息率为3.1%。公司作为央企基建主力军,我们看好后续国企改革带来的经营提质增效和报表质量改善,同时公司新兴业务持续发力,矿产资源板块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工程、地产承压,新兴业务快速成长
分业务来看,24年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929、174、248、483亿元,同比分别-8.7%、-4.6%、-9.4%、-5.2%,毛利率分别为8.6%、29.1%、20.4%、14.4%,同比分别-0.2、+0.8、-0.8、-0.1pct;其他业务实现收入769亿元,同比-3.0%,其中资源开发业务实现收入82亿元,同比-2.5%,毛利率53.0%,同比-6.7pct,24年子公司中铁资源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35.9%。从订单角度来看,24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额为27152亿元,同比-12.4%,其中:1)工程方面,24年工程建造、设计咨询、资产经营分别新签18710、258、1762亿元,同比-16.9%、-7.0%、-0.6%;2)地产方面,签约销售金额434亿元,同比-37.6%,新增土地储备41.7万平方米,同比-48.1%;3)新兴业务方面,新签订单4257亿元,同比+11.3%。分区域看,境内、境外分别实现收入10917、686亿元,同比分别-9.1%、+10.3%。
毛利率延续承压,费用控制仍有改善空间
公司24年毛利率为9.8%,同比-0.2pct,期间费用率为5.5%,同比+0.0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6、-0.09、-0.08、+0.15pct,财务费用绝对值62.4亿元,同比增加13.7亿元,侵蚀了部分利润。24年公司合计计提了81.2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少损失0.6亿元,综合影响下24年净利率为2.7%,同比-0.3pct。现金流方面,24年公司CFO净额为280.5亿元,同比少流入103.1亿元,收现比、付现比同比分别-10.4pct、-13.3pct至88.8%、80.5%。
风险提示:矿产资源价格大幅波动,订单结转速度不及预期,央企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
7 | 华源证券 | 王彬鹏,戴铭余,郦悦轩 | 首次 | 买入 | 基建与海外稳健发展,第二曲线加速成长助力重估 | 2025-03-25 |
中国中铁(601390)
投资要点:
全球领先的综合建设集团,订单充足提供稳固支撑。中国中铁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建设集团,核心业务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矿产及金融投资等领域。公司在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累计建设铁路占全国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电气化铁路占比达90%。此外,公司在公路和城市轨道建设领域市场份额分别达全国的八分之一和五分之三,行业竞争力突出。尽管2024年受城镇化放缓、地方债务化解压力等因素影响,新签订单同比下降12.4%,但公司整体订单规模依然充足,截至2024年上半年,未完合同额达6.22万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5.9%,为未来业绩提供稳固支撑。
政策有望推动基建回暖,新兴业务拓展加速推动成长。①基建主业短期承压,政策支持下或将迎来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司营业收入的最大来源,受地方财政紧张影响,2024年Q3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31.92亿元,同比下降7.66%。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地方专项债增至4.4万亿元,并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障增强有望推动基建投资加速落地,未来增长动能充足。②新兴业务拓展加速,资源开发或成新增长引擎。公司积极布局“第二成长曲线”,加快拓展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新兴业务。2024年新兴业务新签订单4257.4亿元,同比+11.3%。其中,资源利用业务以矿山实体经营开发为主,在境内外布局5座现代化矿山,包括黑龙江鹿鸣钼矿、刚果(金)绿纱铜钴矿、MKM铜钴矿、华刚SICOMINE铜钴矿及蒙古乌兰铅锌矿。2024H1,公司矿产资源业务稳步发展,铜、钴、钼、铅、锌金属产量达15.0、0.28、0.77、0.46、1.07万吨,实现收入40.48亿元,同比增长7.19%;毛利率53.35%,盈利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基建业务。资源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
稳定分红增强信心,央企市值管理推动估值修复。自2009年以来,公司累计分红407.6亿元(含税),连续十二年实现分红金额正向增长。2023年分红率达15.52%,对应股息率3.61%。2024年国资委全面推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鼓励央企通过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方式稳定预期、传递信心。随着市值管理政策的推进,估值有望迎来修复,进一步释放潜在价值。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中国中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海外业务增速显著高于国内。2024年H1公司境外营收341.24亿元,同比增长6.11%,远高于国内增速(-8.63%)。2024年公司境外新签订单2209亿元,同比增长10.6%,同样高于国内的-14%。公司深度参与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凭借丰富的海外项目经验和竞争力,未来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望取得进一步突破,成为海外业务的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中国中铁是基建央企龙头,在铁路、公路、市政基建等领域市场地位稳固。公司受益于财政政策支持及“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核心业务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亿元、323亿元、33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6、4.5、4.3倍。参考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5.84倍的PE估值,结合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推进,有望带动估值修复,同时海外业务持续拓展,新兴业务增长可期,长期发展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分红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