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刘天其 | 维持 | 买入 | 黄原胶诉讼和解,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 2025-03-19 |
梅花生物(600873)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5年3月17日,梅花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同比-9.69%;营业成本为200.37亿元,同比-10.14%;实现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13.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97亿元,同比-12.55%;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同比-11.32%。
饲用氨基酸价格上涨,缓冲味精价格下行压力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0.69亿元,同比-9.69%。其中,动物营养氨基酸、人类医用氨基酸、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46.24亿元、4.76亿元、79.45亿元,分别同比+0.58%、-15.35%、-19.19%;分别实现毛利率19.65%、25.68%、19.45%,分别同比+7.43pct、-1.57pct、-3.48pct。基于味精、黄原胶和淀粉副产品价格下滑,2024年公司业绩有所下跌。
2024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3.89亿元,环比+5.80%。随着海外需求旺盛且供应偏紧,动物营养氨基酸方面产品价格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营产品苏氨酸和赖氨酸市场均价分别为12.08和11.29元/公斤,较年初相比分别上涨6.34%和18.72%,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味精等产品价格下跌对营收带来的影响。
2025年一季度供给宽松,海内外需求趋弱,苏氨酸和赖氨酸市场价格均呈现较大跌幅。根据百川盈孚,截至2025年3月17日,苏氨酸和赖氨酸市场均价分别为9.11和8.65元/公斤,较年初相比分别下降17.96%、23.38%,短期内业绩承压,但公司具备的成本优势有望一定程度上缓冲节后价格下行压力。
黄原胶诉讼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助力黄原胶业务稳固发展
2025年3月6日,公司与阜丰集团的黄原胶诉讼案以和解落下帷幕,公司及新疆梅花支付和解金2.33亿元,阜丰集团撤回诉讼及执行申请;该和解金导致了公司2024年度营业外支出增加。但长期来看,本次和解将助力稳定行业竞争格局,公司最终获取了黄原胶相关技术的永久性普通实施许可,为未来黄原胶业务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部分进口农产品关税加征叠加去库周期,后续价格有望上行
2025年3月4日,基于对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反制,国务院发布公告称,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小麦、玉米等产品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等产品加征10%关税。本次关税调整将为国内农产品市场带来涨价动力。此外,海外农产品库存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也有望回归正常水平,后续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需求有望增长,价格有望打开上升空间。豆粕作为饲用氨基酸替代品,其价格上涨有望为饲用氨基酸带来需求缺口,预计饲用主营产品需求将保持增长趋势。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持续助力企业平台化发展
从地区来看,2024年,公司于国内实现营业收入为163.95亿元,占比65.40%;于国外实现营业收入84.24亿元,占比33.48%。2024年11月底,公司宣布收购日本“麒麟控股”子公司“协和发酵”的食品、医药氨基酸和HMO业务及资产。近年来,海外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较为显著,此次收购将加速公司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通过拓展高附加值的氨基酸产品矩阵,公司有望开启新的业绩增长点。随着出海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将持续增强规模优势和平台化能力,有望在全球生物发酵行业中强化话语权,逐步确立国际领军企业地位。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1、36.40、38.95亿元(2025-2026年前值分别为35.02、36.92亿元),同比增速24.5%、6.7%、7.0%,对应PE为8、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海外及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2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覃前 | 首次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氨基酸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公司持续重视股东回馈 | 2025-03-19 |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
梅花生物发布2024年报:公司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同比-9.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13.85%。
分季度来看,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9亿元,同比-11.69%,环比+5.8%,实现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26.98%,环比+42.88%。
投资要点
2024年公司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产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导致2024年营业收入下降。公司苏氨酸等产品产能释放带来销量增长,但主要产品味精、黄原胶及玉米副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致主营业务收入减少。
分产品来看,动物营养氨基酸产销量迎来增长:1)动物营养氨基酸:公司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产销量显著增加,2024年产量为278.04万吨,同比+6.51%,销量为278.42万吨,同比+5.65%,主要原因为公司苏氨酸产能释放带动苏氨酸及玉米副产品产销量增加;2)人类医用氨基酸:2024年产量为10198吨,同比-4.81%,销量为9797吨,同比-1.66%;3)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产量为98.82万吨,同比-5.22%,销量为99.92万吨,同比-4.54%。
此外,公司通辽味精扩产项目已达产达效,新疆异亮氨酸技改项目、缬氨酸、黄原胶技改项目按计划投产,白城赖氨酸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动工。
公司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研发费用增加致力于提高技术竞争力
四费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6.44%,主要原因为产品外设库调拨量减少以及运费价格下降;管理费用同比+1.44%,主要由人工费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同比-250.81%,主要原因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减少,而汇率收益增加;研发费用同比+21.86%,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基础研发及新技术、新菌种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技术竞争力。
股息率提升至5.95%,持续增大投资者回馈力度
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16.99亿元,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60元,分红比例为62%,对应股息率为5.95%。公司持续提高股东回报,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满足新增或技改项目支出、公司资产负债水平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公司将以现金分红+回购注销方式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盈利预测
公司产能增量有望快速释放,业绩增长预期强,叠加高分红力度,投资性价比彰显。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6、35.24、39.0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3、8.2、7.4倍,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波动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等风险。 |
3 | 海通国际 | 孙小涵 | 维持 | 增持 | 2024Q4扣非后净利润环比上涨98.95%,多举措巩固龙头地位 | 2025-03-19 |
梅花生物(600873)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12.55%。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同比下降9.69%,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下降13.85%,扣非后净利润26.97亿元,同比下降12.55%,其中因支付和解费导致营业外支出增加2.33亿元。公司全年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公司子公司苏氨酸、黄原胶、饲料级缬氨酸等产品产能释放带来销量增长,但主要产品味精、黄原胶及玉米副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减少。
2024Q4扣非后净利润环比上涨98.95%,公司分红总额约22.70亿元。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9亿元,环比增长5.80%,同比下降11.69%,扣非后净利润9.28亿元,环比增长98.95%,同比下降5.86%;公司四季度利润上涨主要由于核心产品赖氨酸、苏氨酸全球市占率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扎实的管理能力,苏氨酸、赖氨酸价格逆势上扬。在分红方面,公司计划每10股分派现金股利4.206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2亿元(含税),公司2024年派发中期红利4.99亿元(含税),同时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5.71亿元,因此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22.7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82.84%。
动物营养板块销量大幅增长。1)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2024年产量为98.82万吨,同比下降5.22%,销售量为99.92万吨,同比下降4.54%,营业收入为79.45亿元,同比下降19.19%,毛利率同比下降3.48pct至19.45%。2)动物营养氨基酸,2024年产量为278.04万吨,同比增长6.51%,销售量为278.42万吨,同比增长5.65%,其中苏氨酸产品销量同比增加25.31%;板块营业收入为146.24亿元,同比增长0.58%,毛利率同比增长7.43pct至19.65%。3)人类医用氨基酸,2024年产量为1.0198万吨,同比下降4.81%,销售量为9797吨,同比下降1.66%,营业收入为4.76亿元,同比下降15.35%,毛利率同比下降1.57pct至25.68%。
公司多举措巩固行业龙头地位。1)积极实施出海战略:公司通过收购协和发酵医药氨基酸业务,成功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新篇章;2)MES助力数智转型:吉林基地MES系统升级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了生产各环节的在线化与透明化;3)经营规模持续扩张:通辽味精扩产项目已达产达效,新疆异亮氨酸技改项目、缬氨酸、黄原胶技改项目按计划投产,白城赖氨酸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动工;公司主产品扩产项目实现达产达效,产能规模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氨基酸行业的领军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0亿元(-7.41%)、34.56亿元(-1.63%)和37.28亿元(新增)。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10.89PE倍,对应目标价12.20元(+5.54%),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
4 | 民生证券 | 刘海荣,李金凤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出海”科研双驱动,业绩领航启新篇 | 2025-03-18 |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2025年3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50.69亿元,同比下降9.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同比下降13.8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97亿元,同比下降12.55%。其中4Q2024,公司实现营收63.89亿元,同比下降11.69%;实现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下降26.98%,环比增长42.8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8亿元,同比下降5.86%,环比增长98.95%。
分业务经营情况概述。2024年,动物营养氨基酸、人类医用氨基酸、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以及其他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46.24亿元、4.76亿元、79.45亿元、18.33亿元;毛利率水平分别为19.65%、25.68%、19.45%、23.31%。公司全年营收下降9.69%,收入减少主要受到味精、黄原胶及玉米副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影响,导致收入减少约40.46亿元,同时苏氨酸、黄原胶、饲料级缬氨酸等产品销量增长,带动收入增长约1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85%,其中因支付和解费导致的营业外支出增加2.33亿元。
借“出海”与科研之力,启无限未来征程。(1)绿地投资:2024年,公司成立海外考察项目组,针对全球五大洲绿地投资状况深入研究。项目组从原料、能源等维度,在100多个国家筛选出9个重点考察地域,并对生产建设与经营要素实地考察,后续将分维度对比,直至明确投资地及产品规划,助力公司海外建设与全球化布局;(2)产业并购:2024年11月,公司与协和发酵签署了《股权及资产购买协议》,公司拟以约5亿元人民币收购协和发酵包含上海、泰国,北美等地经营实体涉及的食品、医药氨基酸、HMO业务与资产。交割完成后,公司将在海外基地针对有较高贸易壁垒的产品依据市场供需变化适时推出新增产能计划;(3)合成生物研发: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研发投入达7.33亿元,重点用于基础研发及新技术、新菌种的推广应用。为构建合成生物学平台,2024年公司研发聚焦于团队构建、知识产权布局、研究模式的总结与应用,以及与全球顶尖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建立合作关系等方面。2024
年,公司成功将肌苷、鸟苷、谷氨酰胺的新菌种,以及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的新工艺用于大规模生产,这些创新成果为公司新增近亿元的效益。合成生物学的改造使得新菌种的代谢效率显著提升,且具备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优势,不但进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竞争实力。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氨基酸龙头企业,规模及成本优势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3、32.42、33.45亿元,EPS分别为1.11、1.14、1.17元,现价(2025/3/17)对应PE分别为9X、9X、8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环保风险等。 |
5 | 海通国际 | 孙小涵 | 维持 | 增持 | 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合计份额不超过2.5亿份 | 2025-02-12 |
,合计份额不超过2.5亿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梅花生物(600873)
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本次持股计划总额上限为2.5亿份,每份认购价格为1元,预计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2.5亿元。本次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等法律法规许可的方式取得股票。本次计划参与总人数不超过308人,包括董监高及核心业务骨干;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为8人,预计认购份额占比21.2%。本次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12个月后开始分两期解锁,锁定期最长24个月。
公司持续进行股份回购,注销股本。在回购注销上,公司2020-2023年股份回购方案分别计划注销股本3006.96万股、2608.49万股、9903.93万股、90637.74万股,分别使用自有资金总额20048.05万元(回购总计3422.20万股)、20020.15万元、99950万元、86003.02万元。2024年9月23日,公司发布新一轮回购股份预案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采用集中竞价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元(含),不高于5亿元(含),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截至2025年1月底,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3030.65万股,占目前股本总数的1.06%,支付的总金额为30215.4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公司积极进行海外布局。根据2024年11月23日公告,新加坡公司或新加坡公司下新设的特殊目的实体拟以10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亿元左右)现金收购协和发酵氨基酸和HMO业务。协和发酵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和发酵领域的企业,专注于通过先进的发酵技术生产高纯度、高品质的医药级氨基酸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健康领域,包括原料药活性药物成分(API)、药用辅料、细胞培养基成分、诊断试剂和功能食品原料等。2022年,协和发酵成功实现HMO类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包括2’-岩藻糖基乳糖(2’-FL)、3’-唾液酸乳糖(3’-SL)、6’-唾液酸乳糖(6’-SL)。
全球领先合成生物企业,行业内成本领先。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氨基酸的企业,发酵技术基础扎实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发酵产能,能够较好承接合成生物技术,具备合成生物技术落地的基础环境。公司构筑了多菌种的自有精密发酵工程平台,拥有大规模生物制造能力、强大的应用研发能力以及丰富的产品储备,在行业内成本领先、下游应用成熟。2024年,公司继续在组织发展、制度建设、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的业务标准化,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做精细化运营和管理。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6亿元、34.56亿元、38.67亿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9.5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1.56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
6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刘天其 | 首次 | 买入 | 氨基酸行业领先企业,海外布局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 2025-01-26 |
梅花生物(600873)
主要观点:
核心投资观点:氨基酸是典型的农产品复合周期性行业,行业进入和扩产壁垒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行业里企业的阿尔法偏弱和投资价值的降低。多年来大浪淘沙,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局中企业对产品和资金的周期判断把握至关重要。具体体现在经营成本的控制、对扩产时点的把控、对大品种和小品种的平衡、生产地的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向等。
尤其是经历本轮扩产周期,我们看到了梅花生物氨基酸大品种的现金流和盈利韧性,看到了小品种从传统发酵向精密定向发酵的过渡,更看到了企业在资本开支上的谨慎和出海的果决,这绝非仅仅是关税或海外需求的单一原因,更多的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以说,市场对于行业的壁垒或是企业经营的难点、政府施与的政策、热点新技术的追捧、出海的内在缘由均有较大的分歧和预期差。此时已是2025年,而市场需要重新认识这个行业领先企业的内在价值。
多年深耕氨基酸合成,从味精到氨基酸实现多品类发展
氨基酸行业领先企业,兼顾氨基酸、鲜味剂等多品类发展。梅花生物是以氨基酸为主营产品的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形成了动物营养氨基酸、鲜味剂及医药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个优势产品为核心的平台型业务结构,有助于强化公司抗风险能力。公司赖、苏氨酸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味精位居全球第二,随未来赖氨酸、黄原胶等扩产项目投产,公司领先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此外,高分红政策和多期股权激励也在彰显公司的发展信心。
氨基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拓宽“海外市场+产品品类”双版图成为新趋势
氨基酸海外市场广阔,小品种氨基酸国产化率提升。在全球肉类市场保持增长,养殖业朝规模化发展趋势下,氨基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Polaris Market 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94.2亿美元,CAGR(2023-2030)为7.5%。中国在赖、苏氨酸市场话语权不断加大,2023年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占比达70.4%,国内供给已完全满足内需,面对海外旺盛的需求和国际贸易限制,出海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同时,中国企业在占据中低端氨基酸市场显著份额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进入小品种氨基酸的高附加值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和高附加值氨基酸品类所提供的业绩增量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出海战略加速推进,高附加值氨基酸推动业绩新增长
公司收购“协和发酵”开启“国际化”新征程,高附加值氨基酸产品矩阵将得到扩增。2024年11月底,公司宣布将以5亿元收购“协和发酵”的食品、医药氨基酸、HMO业务和资产,在全球经济宽松,海外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此举将助力公司快速占领海外的广阔市场。此外,高附加值氨基酸产品矩阵的扩增也将为公司带来全新业绩增长极。随着未来出海进程的推进,凭借公司的规模化优势,将有望增强中国在全球生物发酵行业的话语权,并逐步成为国际型领军企业。
玉米和煤炭突出成本优势,规模一体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公司三大基地毗邻玉米和煤炭主产区,区位优势和规模一体化产线建设助力公司打赢成本战。标品市场中成本是关键,玉米和煤炭约占公司成本的6成左右。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新疆及吉林,均为玉米生产大省和煤矿毗邻地区,保证原料供应且运输成本较低,特别是新疆的煤炭成本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贡献公司成本优势。公司是国内产业链最长、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之一,各基地均拥有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生产线,实现能源的梯级循环利用并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6/35.02/36.92亿元,同比增速-5.2%/16.1%/5.4%,对应PE为9/8/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黄原胶产品与阜丰集团的诉讼纠纷风险;
(2)海外收购项目交割进展、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3)海外关税变化、反倾销调查活动带来的出口风险;
(4)农产品价格波动导致成本抬升或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5)同行头部企业间竞争加剧风险;
(6)下游养殖业低迷所带来的需求疲软风险;
(7)环境、安全等合规以及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