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水声电子防务增速最高,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2025-08-30 |
中国海防(600764)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业收入13.85亿元,同比去年+19.64%;归母净利润9457.39万元,同比去年+25.48%。
投资要点
各板块营收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25.48%。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防务及电子信息产业双轮驱动。防务领域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水声电子防务产品贡献4.20亿元,增长30.68%,系无人平台水声装备取得关键突破,合同签订与产品交付同步放量;特装电子产品收入2.05亿元,略降2.12%,主因部分项目交付节奏调整。非防务领域实现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22.07%,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板块表现突出,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新能源汽车铝锻产线等项目落地,带动电子信息产品收入达7.12亿元,同比增长21.28%,成为拉动整体营收的核心动力。
财务状况稳健,未来收入有保障:资产负债表端,截至2025年上半年,期末货币资金21.93亿元,较年初减少10.27%,主要因经营活动净流出1.60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0.70亿元;应收账款46.44亿元、存货17.46亿元分别增加1.86%、3.54%,反映订单增长但回款节奏放缓。利润表方面,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由36.46%降至35.32%,因防务产品成本上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期间费用率由18.63%降至12.70%,其中销售费用0.37亿元下降29.72%,系服务费与推广费压缩所致。现金流量表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60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0.41亿元,主因销售回款减少3.09亿元;合同负债1.65亿元增加12.31%,预示在手订单充足;存货微增显示积极备货以匹配交付需求,整体运营稳健。
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1亿元占营收10.91%,水声通信、探测及救援技术体系化升级,部分成果将形成约2亿元产值;特装电子领域突破超小型编码器、高密度电源等关键技术,巩固高端模块电源龙头地位。非防务板块加速布局,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港口智能装备、深海养殖智能系统先后中标千万级项目,海外首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智能制造产线即将交付泰国客户。资本运作层面,公司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0.06元/股,分红率超4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3.67/4.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87/70/5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3)技术创新风险;4)宏观政策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稳增向好成长可期,深海科技新方向有望突破 | 2025-05-06 |
中国海防(60076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73亿元,同比-11.65%;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26.11%。
投资要点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因素影响,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2024年中国海防业绩承压,营业收入为31.73亿元,较上年下降1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亿元,同比下降26.11%。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受到投资规模缩小、项目执行周期延长、项目结算时间延后等因素影响,同时可能也与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有关。在其他财务指标方面,公司应收账款为41.45亿元,较上年增长19.11%,存货为16.86亿元,同比增长11.41%,反映出公司在销售回款和库存管理上面临一定压力。此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08个百分点至2.80%。
多个领域实现了产品积累和技术突破,国产化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2024年中国海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产品积累和技术突破。在水声电子防务领域,公司研发了水下信息获取/探测/通信/对抗/导航系统及设备、水声救援设备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特装电子行业,公司成功开发了水下信息系统、水下防务系统专项设备等产品,并且在卫星通导、专用计算机、运动控制、特种电源等领域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如多模接收机及芯片、抗恶劣环境计算机、运动控制系统等。同时,公司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海洋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智能加工制造系统、智慧城市相关系统、智慧港口智能系统装备等,这些产品和技术的积累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发展计划聚焦于多个核心领域:首先,公司将确保防务领域科研生产任务按质保量完成,同时加强创新资源投入,构建新时期技术发展体系。其次,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公司将推动各项主要业务和重要子业务快速成长,提升在国内相关市场的核心地位。此外,公司还将通过多元化市场开拓和全面深化改革来激发企业活力。驱动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驱动、市场驱动和科技创新驱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为2.95/3.67亿元,前值4.37/5.36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4.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67/54/43倍,考虑到公司水声电子防务及特装产品受益于我国海军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国船舶优质资产整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风险;2)生产经营风险;3)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波动。 |
3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三季度业绩明显好转 | 2024-10-31 |
中国海防(60076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72亿元,同比-3.49%;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21.50%。
投资要点
营收同比小幅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0%: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72亿元,同比-3.49%,整体营收的下滑反映出市场环境的压力,防务类产品的需求未能如预期增长;但是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21.50%,相比前两个季度的相对业绩疲软期显著好转,业绩拐点到来。
三季度业绩明显好转,看好第四季度业绩表现:首先,公司通过提升经营水平和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进度,高质高效推进产品交付,使得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8%,达到7.14亿元,同时,销售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毛利同比增加4291.26万元。其次,公司在电子防务装备领域市场保持稳定,得益于我国国防投入的持续增长,相关业绩呈现出平稳发展局面。此外,公司非防务类产品在存量市场稳步发展,新市场领域不断突破,特别是在国产化替代的战略机遇下,一些产品实现新应用,一些产品进入新市场,为公司非防务类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最后,公司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在多个业务方向上实现对重要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首次应用,为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负债控制得当,财务状况良好: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资产总计117.23亿元,同比增长6.04%。其中,流动资产合计94.28亿元,同比增长5.17%,非流动资产合计22.94亿元,同比增长9.81%。流动资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增加,分别增长13.18%和14.95%。负债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总负债33.36亿元,同比增长0.35%,其中流动负债29.49亿元,同比增长5.93%,非流动负债3.87亿元,同比减少28.35%。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表明公司财务结构稳健,偿债能力较强。整体来看,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出公司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负债控制得当,财务状况良好,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基本维持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为3.20/4.37/5.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69/51/4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风险;2)生产经营风险;3)财务费用增长风险。 |
4 | 国联证券 | 吴爽 | 维持 | 买入 | 合同负债前瞻下半年需求,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 2024-09-11 |
中国海防(600764)
事件
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11.58亿元,同比-14.57%,单Q2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12.95%;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16.47%,单Q2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4.32%。
上半年收入同比继续略微下滑,但利润端降幅显著收窄
公司上半年由于军品承压收入利润继续下滑,但降幅相较一季度显著收窄;营收端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小幅走阔,继续下滑6.24pct,但利润端相较上年同期已有所收窄,降幅收窄20.79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降本显著,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56%,营业毛利率为36.46%,同比+3.95pct,在军品价格承压的大环境下,公司可有效向上游转移价格压力,展现了较为优秀的行业地位和议价能力。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三季度或为业绩拐点
分业务看,上半年公司防务业务收入5.3亿元,其中水声业务/特装电子各3.2/2.1亿元,同比-21.82%/-25.32%,民品业务收入6亿元,同比-7.29%。;合同负债1.6亿元,同比增加33%。水声业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增加,或与军品确收节奏有关,合同负债的增加证明后续业绩有望持续增加。
降本控费+货款回收力度增加,经营明显改善
在降本的同时,上半年加大费用控制。2024H1公司期间费用3.3亿元,同比-5.68%,期间费用率同比2.7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4.28%/-3.14%/-8.87%,控费良好,研发费用有所下滑但整体占比仍有12%。24H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5.17亿元,同比+29.59%,显示回款显著好转;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41亿元,同比+83.02%,显示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好转,业绩拐点可期。
投资建议
由于军品承压价格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10/33.78/37.16亿元,同比分别-13.40%/+8.61%/+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4.49/5.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24%/25.06%/23.40%。EPS分别为0.50/0.63/0.78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5倍,鉴于公司为海军信息化装备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下降风险;订单推迟下发风险;军品毛利率下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