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西南证券 | 胡光怿,杨蕊 | | | 船舶建造持续发力,柴油发电紧跟市场 | 2025-08-28 |
苏美达(600710)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2.62%;实现进出口总额61.4亿美元,其中实现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主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探索供应链业务发展新路径。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锚定中企出海核心需求,已在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等区域落地多个项目,2025年上半年实现机电设备出口2.40亿美元,同比增长41%。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加强矿产、煤炭等海外一手资源开发和流通能力建设,强化与上游核心资源和下游终端客户深度融合;聚力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等领域出口项目,打造业务新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宗商品出口7.78亿美元,同比增长6%。整体来看,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94.47亿元,同比略下降4.58%。
产业链聚焦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公司整体利润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实现营收155.36亿元,同比增长7.15%。其中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98%。同时持续提升船坞建造速度和码头生产效率,上半年交船17艘,同比增长21%;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正式进入MR成品油轮市场,实现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三款主流船型的全覆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72艘,生产排期至2028年。
国家“新基建”“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以及AI算力的提升,为配套发电机组市场提供新发展机遇。柴油发电机组业务深度融入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牢牢把握国内算力中心行业建设热潮,深耕数据中心、运营商等场景,为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高品质柴油发电机组,成功中标中国移动水冷柴油发电机产品集中采购项目部分标包、京东深圳总部备用电源项目等项目。2025年上半年,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在国内外市场实现利润总额7994万元,同比增长70.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秉持多元化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融结合发展,创新实施“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同时通过投资发展补齐现有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战略性新兴板块,此外公司造船子公司在细分船型市场领先,在手订单充裕,未来随着高价订单持续交付,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商品价格风险,宏观经济衰退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
2 | 太平洋 | 程志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苏美达年度净利润同比增11.7%,分红稳健 | 2025-05-06 |
苏美达(600710)
事件
近日,苏美达披露2024年报。本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172亿,同比减-4.75%;归母净利11.48亿,同比增+11.69%;扣非归母净利10.42亿,同比增+25.46%;基本每股收益0.88元,加权ROE为15.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7亿元。
分红政策,公司24年拟派发现金股息约4.82亿人民币,每股约0.369元(含税);全年分红1次,约占当年度净利润比例的42%。若以年报披露日A股的收盘股价计算,1次分红对应股息率约为4.07%。
2025年Q1业绩,营收256.54亿,同比增+7.99%,扣非归母净利润增2.75亿,同比增+17.95%。
点评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两大类。产业链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船舶制造与航运、柴油发电机组、户外动力设备(OPE)、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纺织服装等。供应链即供应链集成服务,指大宗商品运营与机电设备进出口。2024年业务板块分拆如下:
产业链分部,营收334.64亿,同比增+6.9%,营收占比28.6%;毛利金额63.61亿,毛利占比79.8%。
供应链分部,营收835.08亿,同比减-8.6%,营收占比71.27%;毛利金额15.75亿,毛利占比19.76%。
投资评级
连续多年的业绩稳健增长,离不开公司坚持的“供应链+产业链”双轮驱动战略。例如蓝科高新的持续布局,就符合公司“3+2”业务定位方向。我们看好公司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者和整合者”的目标,持续推荐,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宏观经济衰退风险;汇率和海外业务风险; |
3 | 天风证券 | 何富丽,陈金海,来舒楠 | 维持 | 买入 | 24年归母净利+12%,柴发及造船业务高景气 | 2025-04-22 |
苏美达(600710)
2024Q4业绩稳健增长,全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Q4:营收302亿元/yoy+12.2%,归母净利1.47亿元/yoy+9.4%,扣非归母净利1.49亿元/yoy+15.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024全年:营收1172亿/yoy-4.75%,归母净利11.48亿/yoy+11.69%,扣非归母净利10.42亿/yoy+25.46%,盈利能力提升。产业链板块主营业务收入334.64亿/yoy+6.75%,利润同比增长15.67%,利润贡献约占70%。公司毛利率为6.80%,同比提升1.11pct;归母净利率为0.98%,同比提升0.14pct。
产业链利润结构优化,多业务协同高增,“双链”能力显优势
产业链板块利润总额占公司利润总额比例逐年提升,2024年增长到70%。其中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积极拓展行业领先客户,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0%;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大力优化客户结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服装业务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实现高位增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
供应链板块坚定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引进关键矿产,助力国家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同时,发挥公司特有的供应链与产业链“双链”协同能力,成功打通几内亚铁矿业务采购、仓储、报关、运输全流程,推动大宗商品业务转型升级。
清洁能源与机电设备双轮发力,海外业务加速拓展
清洁能源业务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扎实推动项目落地和已签约项目生效。2024年,清洁能源业务新签海外工程项目2.8亿美元;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积极为中企出海及海外客户提供设备采购的一揽子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出口出运3.24亿美元,同比增长87%。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拓展高端制造新赛道
户外动力设备业务成功开发AI视觉导航四驱动力割草机器人,推动产品体系“油转电”“人转智”升级,新增发明授权20件;船舶制造业业务与行业领先客户签署四艘MR油轮订单,正式进入MR成品油轮建造领域。
投资建议:当前产业链利润占比持续提升,“双链”协同能力持续释放,造船、航运等处于景气周期,清洁能源与机电设备出口高增,AI智能产品研发展现创新活力。我们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119/1139/1166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1179/124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4/13.6/14.9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12.3/13.3亿元),对应PE为9/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波动风险、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造船行业景气回落、原材料价格波动。 |
4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归母净利润+11.7%,产业链板块带动业绩增长 | 2025-04-17 |
苏美达(60071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171.7亿元,同比-4.75%;归母净利润为11.48亿元,同比+11.69%;扣非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25.46%。公司业绩基本符合业绩快报。公司计划每10股分红3.69元,现金分红率达42.0%,股息率达4.2%。
对应2024Q4,公司实现收入302.3亿元,同比+12.2%;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9.4%;扣非净利润1.49亿元,同比+15.64%。
产业链板块带动公司业绩成长:公司业务可分为供应链和产业链两大板块。①供应链板块主要包括大宗商品运营和机电设备出口,2024年实现收入835.1亿元,同比-8.6%,毛利率为1.89%,同比-0.07pct,供应链板块下滑主要受下游总量需求波动影响。②产业链板块包括现金制造、大环保、纺织服装等领域,2024年实现收入334.6亿元,同比+6.75%,毛利率为19.0%,同比+3.2pct。整体上看,公司产业链板块表现更好,带动公司利润率和整体业绩增长。产业链分业务看:
造船板块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2024年实现收入73亿元,同比+63%,利润总额7.79亿元,同比+90%。依托“新大洋”造船厂,聚焦中性船舶研发制造,具备“皇冠63系列”等明星船型。截至报告期末,船舶制造业务在手订单达到85艘,生产排期已排至2028年。
柴发业务利润高增:2024年实现收入11.8亿元,同比+5%,利润总额同比+40%。柴发业务深耕通信运营商、算力中心、油天矿山、公共服务等领域,受益于算力和一带一路建设。
纺织服装业务聚焦优质客户,实现平稳发展:2024年实现收入124.9亿元,同比+12.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纺织服装业务不断深化数字化建设和绿色发展,长期聚焦优质客户,得以实现持续增长。
苏美达是低估值+高分红+具备一定成长性的央企:①2021~24年分红率均超40%。②公司是商贸领域员工持股激励的央企改革标杆,通过工会代核心员工持有核心子公司65%的股份绑定利益,此外通过市场化考核机制能激发员工活力,有助于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发展。③产业链板块布局广泛增速较高,具备一定的逆周期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产业链业务表现出色,我们将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12.3/13.0亿元,上调至12.4/13.3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为14.1亿元,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8%/7%/6%,对应4月16日收盘价为9/9/8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周期,汇率波动,造船业务交付周期,地缘和海外经营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