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泰证券 | 陈宁玉,杨雷 | 维持 | 买入 | 24Q3单季业绩恢复,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 | 2024-11-11 |
中天科技(600522)
报告摘要
公司概要: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43.1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降低13.12%;扣非归母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降低3.21%。
24Q3单季业绩同比增长明显,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前三季度,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技术投入,打造了能源网络产业全价值链体系,短期业绩有所承压,但长期发展趋势不变。单季度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29.00亿,同比增长2.32%,环比下降2.0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同比增长20.54%,环比增长3.28%;单季度利润同比增长明显。费用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5%/1.60%/-0.02%/3.65%,分别同比下降0.50/0.10/0.25/0.65个pct,公司整体控费能力有所增强。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8.80%,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5.83%/6.71%,同比下降1.25/1.71个pct,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合同负债27.81亿元,去年同期15.03亿元,同比增长85.03%。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实施第四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已累计回购股份938.82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28%。
海风海缆景气度复苏,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近期,各地海风海缆项目迎来积极变化。广东省管7GW全部核准,帆石一取得用海变更批复并首回500kV海缆招标完成;阳江青洲五、七海缆集中送出工程项目(海域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送。江苏国信、三峡大丰项目预计12月开工,射阳项目机位点问题已解决。随着各地陆续开启相关项目招标及海风建设,海风海缆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新能源方面,公司深度布局光储氢,推动多项“新能源+”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并高标准完成国电投(江苏)利港、国电投(江苏)海力等光伏项目,按进度成功并网投运。海外拓展方面,公司布局高端市场、定位尖端客户,上半年取得西班牙、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系列工程项目。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
DCI带来光互联新机遇,800G光模块推进中。AI算力发展带来数据中心内外光互连业务需求。数据中心互联领域,公司空分复用光纤光缆、高带宽多模光纤光缆、超高密度光缆等产品均适用。光模块领域,公司成功推出低功耗400G DR4硅光模块,其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功耗、小尺寸等优点;公司800G光模块的研发工作亦有序推进中。骨干网升级方面,三大运营商骨干网络升级换代或将趋近。以中国联通为例,其骨干网建于1990年代,且超过70%的光缆已经工作20年,部分光缆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目前国内长途干线G.654.E光缆的部署大概在10万公里左右,规模较小。未来随着云计算和算力网络的发展,G.654.E应用有望打开新空间。海外,公司通过参与欧洲英国、希腊、非洲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通信干线建设,继续提升市场份额;位于印尼、摩洛哥等国的生产基地经营稳健,满负荷运转。未来AI集群对DCI网络需求有望提升,光通信景气度有望复苏。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光电海缆巨头,海缆与光纤光缆业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海缆景气度复苏及AI带来数据中心内外高价值量光缆需求提升,公司有望受益。基于前三季度业绩及海缆业务复苏不及年初预期,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3.31/42.48/48.32亿元(原预测值为35.53/43.25/49.24亿元),EPS分别为0.98元/1.24元/1.4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缆与特高压电缆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唐海清,王奕红,袁昊 | 维持 | 买入 | 季度拐点显现,合同负债高增积极期待未来加速增长 | 2024-11-05 |
中天科技(600522)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3.1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下滑13.12%,实现扣非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下滑3.21%。
季度利润拐点显现
公司单Q3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20.67%,季度利润拐点显现。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同时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对比去年同期合计下降1.49pct,单季度净利率6.55%,对比去年同期提升0.75pct,我们期待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中有升,利润持续快速增长。
合同负债高增,订单充沛赋能未来加速增长
合同负债方面,公司三季报合同负债27.8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85%,业务需求饱满。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注入后续持续增长动能。
近期海风进展不断
近期广东海风1400MW项目招标风机(江门川岛一、三山岛五、红海湾三),帆石一海缆招标落地,同时10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启动实施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等,整体海上风电行业不断迎来进展,我们认为,海上风电行业持续景气向上趋势值得期待。
展望未来,各项业务发展动力强劲,业绩快速增长可期
展望未来,公司各业务持续完善布局,竞争实力突出:
①海上风电:公司23年新增订单充足,同时公司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设备+施工”两翼齐飞的局面,在区位业务上发展为以江苏为中心辐射黄海与东海,以山东、广东为两翼拓展渤海与南海的良好形势,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先后承制了我国首个三芯110kV、220kV、330kV和单芯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缆工程,产品能力行业领军。
②新能源:公司十年深耕,如东项目带来明显光伏业务增量,储能领域在手订单持续增厚,竞争实力突出,有望持续高增长。随着后续硅料、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③光通信:光通信有望保持平稳,公司竞争力强。公司光纤光缆市场份额领先。光模块领域,公司完成400G QSFP-DD封装DR4+硅光模块和400GFR4光模块研发试产,且已开始逐步向关键客户批量发货,800G硅光模块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下一代NPO、CPO和液冷光模块等技术领域研发工作也已经开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有所承压,但展望未来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我们调整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33/44/55亿元(前值为36/50/63亿元),对应当前估值为16/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行业开工进展低于预期,光通信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影响盈利能力等 |
3 | 国联证券 | 贺朝晖,陈子锐 | 维持 | 买入 | 2024Q3利润同比提升,海洋板块回暖可期 | 2024-11-03 |
中天科技(600522)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下降13.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下降3.21%。
2024Q3利润同比回暖,合同负债同比高增
2024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0亿元,同比提升2.32%,环比下降2.0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提升20.67%,环比提升3.33%;实现扣非净利润8.02亿元,同比提升8.95%,环比下降3.51%。下游需求高景气,截至2024Q3,公司合同负债达27.8亿元,同比提升85%。
江苏/广东海风建设加速,海洋板块回暖可期
随着江苏、广东等地重点海风项目有望陆续开工,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有望进入加速建设期,助推海缆需求起量,公司作为国内海缆头部企业之一,技术与产品力领先,且在江苏、广东等地均有产能布局,或核心受益。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达123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今年国内部分海风项目开工节奏滞后,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8.83/569.49/633.56亿元,同比分别+15.13%/9.77%/1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43.08/50.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6%/30.95%/16.47%。EPS分别为1.0/1.3/1.5元/股。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海缆头部企业之一,海洋板块在手订单充足,有望受益于海风需求起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需求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
4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杨东谕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24Q3归母利润同比环比均增长,Q4海风项目开工公司将迎业绩上行期 | 2024-11-01 |
中天科技(600522)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6亿元,同比+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13.12%;实现扣非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3.21%。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00亿元,同比+2.32%;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20.67%;实现扣非净利润8.02亿元,同比+8.95%。
24Q3公司归母净利环比同比正增长,费用管控与现金流回流改善:24Q3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20.67%,环比+3.3%,主要系三季度海洋项目改善,电力电缆业务增速加快。24Q3毛利率14.43%,环比减少1.41pct,同比减少2.43pct,主要系电缆产品整体业务占比提升影响,预计随着海缆出货提升,毛利率将回升。同期期间费率为7.2%,环比减少1.3pct,同比减少1.5pct,公司费用管控效率提升。公司当季投资受益0.39亿元,相比24H1以及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相关收益对于公司整体业绩贡献占比大幅降低。24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11.4亿元,同比环比转正,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与票据184.44亿元,同比+6.79%,低于营收增速,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Q4江苏/广东海风大省项目开工预计大幅带动公司24Q4/25年业绩上行:
近期江苏/广东等多地海风项目招标,江苏国信大丰850MW海上风电项目重新招标公告,其中海上升压站等开工日期为2024年11月15日,为江苏国信大丰850MW项目开工日期提供指引,预计中天中标国信850MW与三峡大丰800MW(送出+阵列海缆)24Q4-2025年初将逐步开工。此外,广东帆石二近期EPC招标公布项目开工日期2024年11月30日,江苏/广东作为公司重要市场,预计24Q4大型海风项目开工带动海缆交付与后续海风订单增长,同时公司欧洲等海外大额订单25年批量出货,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进入上行期。
中长期持续受益于海外海风建设的出海需求以及国内深远海发展趋势:在近期的CWP2024(北京风能展会),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展出了海上风电施工船——5000吨浮式起重船“中天39”、1600T自升式平台“中天31”及“中天5”海缆敷设船,其中“中天39”是国内海上风电综合能力超强的大型起重船,可以实现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大型模块吊装,“中天31”具备深远海25MW+风电机组吊装能力,“中天5”海缆敷设船具备国内外超高压、大截面、长距离的深远海、浅海海缆敷设作业要求。作为国内海缆龙头,公司在深远海海上风电完整施工能力上确保公司提升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36.1/45.8/54.5亿元,对应PE15/12/1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2024年第四季度江苏海风装机不及预期,海风设备出口欧洲受制约。 |
5 | 开源证券 | 蒋颖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实现亮眼增长,充分受益于通信能源长期成长 | 2024-10-30 |
中天科技(600522)
业绩符合预期,通信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3.1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减少13.12%,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29.00亿元,同比增长2.32%,环比减少2.08%,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20.67%,环比增长3.33%,我们认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持续深耕“通信+能源”两大领域,在多板块具备领先地位,有望深度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长期成长,以及AI高速发展带来的光通信行业持续复苏。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0、43.02、49.6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4.6/12.3/10.6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深度布局能源产业,在手订单充沛
能源网络领域,公司不断拓展风光储氢产品种类,产业链布局完善。2024年上半年,中天科技海缆相继中标中东电力总承包项目、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等,新增中标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通信行业地位领先
2024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4.46亿元,同比增长8.79%,研发费用率达4.21%。通信网络领域,公司积极拓展海洋通信、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矿井通信等领域业务,提升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创新基础平台,服务AI、5G、“东数西算”、“信号升格”建设,打造四大解决方案。主要围绕特种预制棒、光纤、光缆、ODN、高速率光模块技术,打造智能承载网解决方案;基于特种漏缆、绿色天线、光电混合缆等技术,打造先进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聚焦数据中心、智慧能源、5G物联网技术,打造绿色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专注石英套管、线缆材料及高纯四氯化硅等产品。
风险提示: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海洋板块分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风险 |
6 | 开源证券 | 蒋颖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AI+新能源时代,“通信+新能源”双轮成长 | 2024-10-21 |
中天科技(600522)
“通信+能源”双主业布局,盈利能力呈增强趋势,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持续深耕“通信+能源”两大领域,形成光通信、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装备、新材料等多元化产业格局,在多板块具备领先地位。公司作为国内海风龙头,有望深度受益于海上风电行业长期成长,同时AI高速发展驱动光通信行业持续复苏,公司成长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0、43.02、49.66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为14.2倍、12.0倍、10.4倍,维持“买入”评级。
深度布局能源产业,致力提供能源网络解决方案
公司不断拓展风光储氢产品种类,海洋产业业务涵盖了风电基础安装、风机主体安装、超高压交直流海缆及特种海缆供应以及海上风电场全寿命周期运维服务;新能源产业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光、储、氢多元及其融合发展;电力产业围绕“输配融合持续创新”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输配电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正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024年上半年,中天科技海缆相继中标中东电力总承包项目、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等,新增中标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
聚焦AI通信网络研发创新,通信行业地位领先
公司积极拓展海洋通信、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矿井通信等领域业务,提升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创新基础平台,服务AI、5G、“东数西算”、“信号升格”建设,打造四大解决方案。主要围绕特种预制棒、光纤、光缆、ODN、高速率光模块技术,打造智能承载网解决方案;基于特种漏缆、绿色天线、光电混合缆等技术,打造先进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聚焦数据中心、智慧能源、5G物联网技术,打造绿色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专注石英套管、线缆材料及高纯四氯化硅等产品。
风险提示: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海洋板块分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