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罗丹 | 维持 | 增持 | 二季度业绩同比减亏,静待盈利持续修复 | 2025-09-05 |
中国东航(600115)
核心观点
中国东航2025年二季度业绩改善,亏损收窄。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去年同期为-27.68亿元)。其中单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34.16亿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去年同期为-19.65亿元)。
国内需求疲软,客座率同比提升明显,但收益水平同比仍然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RPK)、可用座公里(ASK)分别同比增长9.55%、13.61%以及8.47%;客座率恢复至85.63%,同比提升了3.87pct,相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2.88pct。其中,国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同比增长8.9%和3.8%,国内客座率恢复至87.06%,同比提升了4.11pct,相较2019年提升了3.40pct;国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14.94%和112.35%。2024年行业供给仍然过剩,导致公司收益水平表现承压,单位RPK营业收入为0.51元,同比下滑5.15%,相较2019年下滑4.25%。
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油价下跌,公司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因供需持续修复,二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实现317.89亿元,同比增长3.29%。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航油价格下降,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1元,同比下降4.71%,相较2019年提升2.56%,虽然单位RPK营业收入同比明显下滑,但得单位成本也同步优化,公司毛利率同比增加4.11pct至4.87%。
运力规模缓慢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816架飞机,上半年净增12架;根据最新披露的25-27年机队引进规划,公司计划25-27年分别净增34架、12架以及15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汇率剧烈波动,安全事故。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考虑到2025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以及消费疲软,航空客运票价表现低于预期,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0.8亿元、36.0亿元、59.7亿元(2025-2026年调整幅度分别为-76%/-53%),建议关注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边际变化,中长期看好民航复苏趋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 | 民生证券 | 黄文鹤,张骁瀚,陈佳裕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 2025-09-03 |
中国东航(600115)
2025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公司营收668亿元,同比+4.1%,归母净亏14.3亿元(24H1归母净亏27.7亿元),扣非归母净亏17.6亿元(24H1扣非归母净亏29.7亿元)。25Q2营收334亿元,同比+7.8%,归母净亏4.4亿元(24Q2归母净亏19.7亿元),扣非归母净亏6.5亿元(25Q2扣非归母净亏20.0亿元)。公司25H1同比大幅减亏,收入端受行业降价影响承压(主要体现在25Q1),但成本端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同比改善明显。
25Q2座收同比降幅有限,油价回落、成本费用控制出色推动半年减亏,汇率升值对半年度盈利影响有限。25H1行业仍受价格竞争影响,公司整体座收同比-3.1%(国内/国际港澳台同比-4.4%/+0.5%)。分季度看,25Q1收益端影响更大,我们测算25Q1整体座收同比-6.4%,25Q2整体座收同比持平,其中国内/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1.3%/+4.9%,国际港澳台座收因客座率上升同比处于改善通道。成本费用端,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和费用压降,在供应链和运营成本提升的环境下,25H1公司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3.9%。公司持续推进资本和债务结构优化,2024年公司发行50亿元永续债,上半年尽管仍亏损但资产负债率较2024年底仍控制良好,继续压降美元计价债务,截至25年中报公司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公司确认900万元汇兑亏损对盈利助力有限,显示美元债务敞口缩小。
加强上海国际枢纽地位,深化布局国际航线网络,助力公司盈利改善。公司25H1国际航线运力已达到2019年同期118%,在远程洲际航线恢复受阻的情况下公司开创国际航网新格局,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有助于让宽体机保持更高经营效益,往后看随着新开国际航线需求培育成熟,国际航线仍将会对公司盈利改善有所贡献。此外公司积极服务上海国际枢纽战略,搭建日韩中转到欧亚、欧洲中转到东南亚和澳洲的中转通道,需求端25H1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同比+25%。我们看好公司从供需两端发力国际航网建设,形成国际航线经营新格局。
公司半年报调整机队规划,调减2026、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公司半年报规划2026/2027年飞机净增12/15架,较2024年报规划下调了39/13架飞机引进数量(主要是B737和A320机型)。我们认为在上游制造商交付较慢的背景下,公司调整飞机引进目标聚焦现有机队运营,有助于公司整体效益提升。
投资建议:看好行业价格触底回升以及公司深化改革的盈利释放红利,考虑2025暑期价格偏弱,我们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至-10.7亿元,维持公司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51.8亿元,当前东航A股价对应2026-2027年26/17倍市盈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商务需求恢复不佳;油价大幅上涨;飞机故障造成大面积停飞。 |
3 | 民生证券 | 黄文鹤,张骁瀚 | 首次 | 买入 | 2024年报点评:归母同比减亏,单位扣油成本控制出色 | 2025-04-02 |
中国东航(60011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321亿元,同比+16.2%,归母净亏42.3亿元(2023年归母净亏81.7亿元),扣非归母净亏49.8亿元(2023年扣非归母净亏89.4亿元)。4Q24公司营收295亿元,同比+4.7%,归母净亏40.9亿元(4Q23归母净亏55.6亿元),扣非归母净亏44.5亿(4Q23扣非归母净亏57.4亿元)。
油价同比回落但座收同比降幅有限、单位扣油成本控制出色推动全年减亏,汇率贬值拖累盈利。2024年公司整体座收同比-4.2%,拆分看:国际座收同比-13.9%,客公里收益同比-23%,客座率同比+8.8pcts;国内座收同比-0.5%,客公里收益同比-11.2%,客座率同比+9.0pcts、同比2019年下降1.2pcts,全年油价同比回落下公司单位燃油成本同比-8.7%、成本控制能力出色公司单位扣油成本同比-6.7%,与2019年基本持平,座收降幅低于成本推动扭亏。全年公司确认汇兑损失7.6亿元,对归母净利有一定拖累。
公司未来三年机队年净增速4.5%,引进数量变化或是交付节奏调整。公司年报指引2025-2027年飞机数净增34、51、28架,2025年净增少或受制于上游交付能力,2027年净增数不高或与订单能见度低有关,年度交付数波动或是交付节奏调整。主力引进机型仍以A320为主,由2022年空客订单构成;公司指引B737max2025-2027年交付节奏为6、15、18架,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有限,或为租赁订单。考虑到上游空客、波音等厂商交付能力不足,仍需关注供应商月度交付恢复情况,我们认为年报单年引进飞机数变化主要为交付节奏调整。
负债结构优化降低财务费用压力,看好收入侧筑底、强成本控制下,需求复苏、油价中枢下移的潜在盈利提升。2024年公司再发50亿元永续债,资产负债率同降0.35pct至85.03%,叠加带息债务占总负债比重下降,年利息支出同降约10亿元。成本端,更高的国际航线运力恢复度意味着宽体机利用率较高,2024年公司单位扣油成本降至与2019年水平基本持平,我们认为体现了公司更强的成本管理能力。1Q25油价同比降幅达10%,若油价维持当前水平有助于盈利中枢上移,看好宏观经济复苏和洲际航线复航对公司盈利水平的拉动。
投资建议:继续看好行业性盈利修复传导至盈利弹性的投资机会。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4/34.7/51.8亿元,当前东航A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42/24/16倍市盈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数据回落;油价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飞机故障造成大面积停飞。 |
4 | 国信证券 | 罗丹,高晟 | 维持 | 增持 | 客公里收益下滑拖累净利,静待盈利修复 | 2024-11-01 |
中国东航(600115)
核心观点
中国东航2024年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25.85亿元,同比增长19.78%,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去年同期为-25.96亿元)。其中单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83.86亿元,同比增长6.23%,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28.2%。
国内需求修复,客座率同比提升明显,但收益水平同比下滑显著。2024年三季度,公司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RPK)、可用座公里(ASK)分别同比增长15.66%、26.12%以及14.3%,且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72%、116.62%以及113.69%;客座率恢复至84.52%,同比提升了7.92pct,相较2019年提升了2.12pct。其中,国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24.45%和121.07%,国内客座率恢复至85.94%,相较2019年提升了2.33pct;国际航线的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01.84%和100.69%。2024年行业供给仍然过剩,导致公司收益水平表现承压,单位RPK营业收入为0.57元,同比下滑15.72%,相较2019年下滑4.91%。
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油价下跌,公司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因供需持续修复,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实现336.43亿元,同比增长11.32%。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以及航油价格下降(航空煤油出厂价均价同比下降3.6%),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2元,同比下降2.61%,相较2019年提升7.43%,由于单位RPK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从而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3.96pct至12.36%。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汇率剧烈波动,安全事故。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考虑到 2024 年宏观经济承压、 消费疲软以及国际航线恢复较慢, 我们下调了客公里收益的预测, 因此导致公司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1.58 亿元、 45.77 亿元、 76.85 亿元(2024-2026 年调整幅度分别为-97%/-55%/-43%) , 随着一揽子经济政策陆续出炉, 建议关注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边际变化, 中长期看好民航复苏趋势,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