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海通国际 | 骆雅丽,虞楠 | | | 提高24年分红率,高分红高股息投资价值凸显 | 2025-03-16 |
厦门象屿(600057)
事件
厦门象屿拟提升24年度分红率。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将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永续债利息)的比例提升至不低于65%。公司施行积极且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近五年的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永续债利息)的比例维持均在50%以上,其中2023年度公司现金分红率(归母净利润扣除永续债利息)比例为50%,此次分红率较前一年度提升至少15%。
点评
重视股东回报,高分红率进一步提升。现金分红方面,公司在2011年重组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超51亿元,且2019年后,公司分红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按照归母净利润扣除永续债利息口径则分红率保持在50%以上,加上此次公司将24年度分红率从50%进一步提升至65%,彰显长期以来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根据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公司将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将探索一年多次分红机制,持续丰富投资者回报形式及市值管理途径,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定且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主业基本盘依旧稳固,预期25-26年业绩上扬。近两年,在大宗商品市场下行压力下公司业绩增长表现乏力。但是,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货量维持稳定反映市占率稳中有增,此外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扩大客户规模,主业基本盘依旧稳固,我们认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占率提升成长逻辑没有改变。未来25-26年外部经营环境有望改善:1)国内宏观政策落地支撑需求,黑色系价格有望止跌企稳;2)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模式转型,盈利结构和利润率有望优化;3)造船板块处于景气周期,有望增厚利润。我们认为在内部外部合力下,公司25-26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公司分红稳定可持续,且进一步提升分红率,高分红高股息具备投资吸引力。且作为大宗供应链领军企业,公司基本盘稳固,长期市占率提升+模式升级逻辑不变,看好公司长期价值。
风险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发生变动等。 |
2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维持 | 买入 | 定增落地,优化资本结构利好未来发展 | 2025-03-06 |
厦门象屿(60005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月27日公司定增股份已在中登公司完成股份登记。本次增发股份数为57.3万股(相当于发行前总股本的25.7%),发行价格为5.61元/股。本次定募集资金总额为32.2亿元,净额为31.8亿元。
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有望实现协同:本次定增引入了招商局集团、山东港口作为战略投资者。结合战略投资者拥有的差异化战略资源,未来或有望和公司业务行成有效协同,并从资本、资源两个纬度进一步充实公司大宗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
本次定增的目的是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大宗供应链业务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公司补充流动资金之后,有望优化资本建构,减少财务成本开支,而更多的资本金也有利于满足公司未来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之资金需求。
看好中长期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的成长逻辑:随我国B2B供应链提质增效不断推进,效率更高的龙头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据公司2023年年报,以货量口径测算,我国大宗供应链CR5市占率从2021年的4.81%快速提升至2023H1的5.46%。未来公司有望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进一步提升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估值低、分红率股息率高、业绩有望随制造业需求触底修复,长期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微调了模型以反映公司定增的影响,将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3.6/15.0/16.2亿元,微调至13.6/15.0/16.3亿元,同比-14%/+10%/+9%,3月5日收盘价对应P/E为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佳,坏账风险、德龙事件处理进度等 |
3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维持 | 买入 | 定增获交易所审批通过,集团公司受让江苏德龙债权关联交易稳步推进 | 2024-12-02 |
厦门象屿(600057)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11月29日,公司公告:①定增事项获上交所批准,此后尚需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②象屿集团受让上市公司体内的江苏德龙债权事项收到评估报告,公司拟以该债权7月31日的账面余额作为债权的转让价格。
定增有利于公司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本结构,利好未来进一步展业:
厦门象屿拟向招商局、山东港口集团、象屿集团定增募资32.2亿元,对价为5.61元/股。
定增所获资金将用于补偿经营所需资金及偿还债务,有望加速成长。定增也将引入招商局、山东港口集团作为公司战略股东,未来有望实现业务协同。
江苏德龙债权关联交易不断推进,预计德龙重整将不会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江苏德龙此前已申请破产重整,象屿集团公司计划以关联交易形式,整体受让上市公司体内的德龙及其子公司的债券,在集团公司体内进行统筹重整。
根据公司公告,由于该等债权对应的担保物截至2024年7月31日市场总价值大于债权账面价值,故以账面值(89.7亿元)作为债权评估值。公司也拟以89.7亿元作为转让价格。因此关联交易落地后,将不会产生资产处置损益,也不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显著负面一个内向。
本交易未来仍需报股东大会核准。若通过,集团公司将在协议生效日30日内支付30%,生效一年30日内支付40%,生效二年30日内支付30%转让款。转让资金的回笼有望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补充经营资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估值低、分红率股息率高、业绩有望随制造业需求触底修复,长期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6/15.0/16.2亿元,同比增速为-14%/+11%/+8%,11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估值为10/9/8倍。考虑公司估值较低,以及定增、关联交易等事项顺利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佳,坏账风险、德龙事件处理进度等 |
4 | 中银证券 | 王靖添,刘国强 | 维持 | 买入 | 信用减值拖累公司盈利,静待大宗商品市场企稳回升 | 2024-11-19 |
厦门象屿(600057)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942.18亿元,同比-30.25%,归母净利1.11亿元,同比-61.8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76.99亿元,同比-19.24,归母净利实现8.90亿元,同比-24.67%。前三季度,公司下游制造业客户采购需求疲弱,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公司大宗商品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在国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限制下,营收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大宗商品市场逐步企稳叠加减值风险出清后,公司业绩有望回暖,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前三季度大宗商品采购需求疲软价格承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4Q3公司实现营收942.18亿元,同比-30.25%,归母净利1.11亿元,同比-61.8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76.99亿元,同比-19.24,归母净利实现8.90亿元,同比-24.67%。前三季度,公司下游制造业客户采购需求疲弱,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公司大宗商品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在国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限制下,营收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德龙系债权转让事宜有序展开,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41亿元拖累当期盈利。公司于2024年7月29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象屿集团拟整体受让公司对德龙系的债权。截至三季度末,德龙系债权转让事项正在有序开展,公司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正在对债权评估报告进一步夯实和完善。目前德龙系工厂在管理人的监督下生产经营,根据评估初步结果和公司的会计政策,2024年7-9月,公司对德龙系相关债权计提坏账准备2.11亿元,减少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1.58亿元。2024Q3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41亿元,减少当期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展望未来,静待大宗商品市场逐步企稳,公司减值风险出清后业绩有望修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在大宗商品市场下行压力下表现乏力。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自身优势,优化自身业务模式、积极扩大客户规模。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大宗商品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暖。今年前三季度,行业需求疲软下公司部分存货及债权计提减值,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减值风险逐步出清后公司业绩有望回暖。
估值
考虑公司信用减值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拖累,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18/22.19/24.48亿元,同比-22.6%/+82.1%/+10.3%,EPS为
0.54/0.98/1.08元/股,对应PE分别11.5/6.3/5.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全球经济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
5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维持 | 买入 | 2024三季报点评:收入-19%,静待下游需求及大宗品价格修复 | 2024-11-02 |
厦门象屿(60005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公司实现收入2976亿元,同比-19.24%;实现归母净利润8.90亿元,同比-24.7%;实现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42.6%。公司非经常损益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套保损益等项目,因此归母净利润更能反应公司经营情况。
2024Q3单季度,下游需求较弱影响公司收入,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利润:2024Q3,公司实现收入942亿元,同比-30.3%,主要因下游制造业客户采购需求疲弱,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公司大宗商品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1/0.30亿元,同比-62%/-54%。主要是Q3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同比增长。
调整经营策略,降低风险敞口:公司农产品供应链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流量经营和滚仓操作,2024H1亏损幅度已有明显收窄。
德龙债券相关事项有序推进,但短期或可能产生减值损失影响业绩:公司控股股东象屿集团整体受让德龙镍业债权事项正在有序开展,截至三季报,公司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正在对债权评估报告进一步夯实和完善。集团公司受让德龙债权之后,我们预计上市公司将不会产生亏损,但根据会计准则,在德龙相关债券转让交付给集团公司之前,上市公司仍需计提减值准备,短期内会影响业绩。
公司大宗品经营份额稳中有增,静待行业需求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M1-9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3.5%,反映制造业整体仍承压。而公司市场份额在下行周期中持续提升,2024H1公司经营货量同比-0.6%仍保持总体稳定。期待下游需求改善后公司业绩实现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估值低、分红率股息率高、业绩有望随制造业需求触底修复,长期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考虑短期行业景气度和公司Q3计提的减值准备,我们将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从17.9/21.8/26.3亿元下调至13.6/15.0/16.2亿元,同比增速为-14%/+11%/+8%,11月1日收盘价对应P/E估值为10/9/8倍。考虑公司估值较低,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佳,坏账风险、德龙事件处理进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