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石旖瑄,王琳婧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三季报点评:成本管控带动盈利提升免税合同收入同增18% | 2025-11-01 |
上海机场(600009)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0月30日,上海机场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公司收入为97.14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为16.34亿元,同比+36.0%;扣非归母净利润16.09亿元,同比+36.3%。
成本管控带动盈利能力修复:单Q3实现营收33.61亿,yoy+7.46%;归母净利润为5.90亿,yoy+52.5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82亿元,yoy+55.15%。Q3毛利率为27.05%,同比+4.61pct,折旧摊销减少成本减少;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21%/2.70%,同比+0.59pct/-2.05pct;投资收益2.69亿元,同比+26.39%;归母净利率为17.55%,同比+5.18pct。
航空业务量稳增,免税合同收入同增18%:2025Q3浦东+虹桥机场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别为2419.49万人次/14.7万架次,同比+2.8%/+0.7%,国际+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别为1099.13万人次/6.7万架次,同比+15.1%/+9.8%。国内客流稳健增长,国际客流支持口岸免税继续恢复。25Q3公司相关广告合同收入1.7亿元,yoy-2.3%;相关免税合同收入3.14亿元,yoy+17.6%。
免税政策扩容,非航业务将受益于免税销售爬坡。10月30日,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政策内容包括: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将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我们预计国内免税市场将企稳回升,公司非航业务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口岸免税和市内免税销售爬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作为中国最大口岸,上海机场是国际通航复苏核心标的,长期受益于免税行业的繁荣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考虑免税合同补充协议后影响免税租金、免税销售仍在修复中,我们下调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26.3/30.8亿元(25/26年前值为29.4/37.2亿元),对应PE为37/30/26倍,由于上海机场有望受益于免税政策红利,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出行恢复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走弱影响居民消费意愿、进口免税商品渠道竞争风险等。 |
| 2 | 东兴证券 | 曹奕丰 | 维持 | 增持 | 成本管控卓有成效,非航收入表现偏弱 | 2025-09-05 |
上海机场(600009)
事件:2025年H1公司实现营收63.53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提升27.5%。
客流量恢复,航空性收入持续提升:25H1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41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其中国内与国际航线同比分别增长3.77%和26.25%;虹桥方面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4.75%。
上半年公司航空性收入29.16亿元,同比增长8.35%,其中架次相关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3.83%,旅客及货邮相关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11.56%。旅客及货邮相关收入增长较快,我们认为主要系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明显高于飞机起降架次增速(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1.61%,飞机起降架次增长5.71%),这说明上半年浦东机场相关航线的客座率有一定提升。
非航收入增长放缓,略低于预期:报告期公司非航收入34.3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商业餐饮收入10.91亿元,同比提升2.33%,主要系商业经营权转让收入同比增加。上半年公司免税收入6.28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48亿元,消费降级对公司的免税收入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上半年公司物流服务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0.76%;其他非航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2.29%。总体来看,在公司旅客量吞吐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公司非航收入增速偏低。
成本管控优秀,增速明显低于航空性收入增速:上半年公司人工成本、运营成
本和折旧摊销成本分别同比增长0.43%、0.76%和下降0.76%,成本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机场作为刚性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随着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股权投资稳定贡献利润: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共计4.5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0亿元同比明显提升。其中德高动量贡献投资收益0.78亿元(去年同期0.81亿元),油料公司投资收益2.17亿元(去年同期1.96亿元),日上中国和日上上海分别贡献投资收益0.20和0.49亿元;自贸基金、自贸基金三期和联一投资合计贡献投资收益0.32亿元(去年同期合计亏损0.75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随着机场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免税业务、广告等非航业务的恢复,预计公司业绩持续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1.4、25.9和2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6、1.04和1.14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航线恢复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政策变化 |
| 3 | 国金证券 | 郑树明,王凯婕 | 维持 | 买入 | 业务量驱动利润增长,中期分红率提升 | 2025-09-01 |
上海机场(600009)
2025年8月29日,上海机场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22%。
经营分析
2025H1业务量持续恢复,推动营收增长。2025H1航空客货市场持续恢复,上半年浦东机场飞机起降次同比增长5.71%,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1.61%,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4.91%;虹桥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3.06%,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4.75%,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3.27%。伴随流量恢复,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8%,其中航空性收入为29.2元,同比增长8%;非航收入为34.4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免税合同收入6.28亿元,同比下降3%。
2025H1营业成本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025H1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3%,主要系折旧等摊销成本同比减少,同期毛利率同比增长3.8pct至26.4%。费用率方面,20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5%,同比增加0.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为5%,同比+0.1pct,财务费用率为3.5%,同比+0.4pct,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025H1公司录得投资收益4.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德高动量贡献投资收益0.8亿元,油料公司贡献2.2亿元,日上上海贡献0.5亿元,日上中国贡献0.2亿元。毛利率增长下,2025H1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8%,净利率为16.4%,同比增长3pct。发布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分红率同比大幅提升。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截至2025H1,公司总股本为24.88亿股,以此计算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2亿元(含税),2025年度中期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50.05%,同比大幅增加约20pct。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维持2025-2027年净利预测至23亿元、27亿元、3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免税业务经营风险,扩建影响超预期风险,收费价格管制风险,航油政策风险。 |
| 4 | 民生证券 | 黄文鹤,张骁瀚,陈佳裕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25H1成本控制良好,中期分红提升股东回报 | 2025-08-31 |
上海机场(600009)
2025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营收63.5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10.4亿元,同比+28%,扣非归母净利10.3亿元,同比+28%;25Q2公司营收31.8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5.3亿元,同比+22%,扣非归母净利5.1亿元,同比+22%。公司25H1归母净利同比改善,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生产经营同比恢复,增加对固定成本覆盖;以及国际旅客量占比提高,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上半年成本控制良好,25H1营业成本同比-0.3%。
飞机起降和旅客吞吐延续同比增长带动航空性收入增长,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90%以上带动单价上涨。虹浦两场客流、飞机起降延续同比增长带动航空收入增长:
25H1两场飞机起降41.2万架次,同比+4.7%,旅客吞吐量0.66亿人次,同比+8.9%,公司航空性收入同比+8.4%(吞吐相关收入同比+11.6%)。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90%以上带动航空性收入单价提升:25H1浦东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93.6%,国际客流持续恢复,上海两场单位吞吐量收入同比+3.4%,单架次收入同比-0.9%。
免税租金同比仍承压,25H1商业餐饮收入同比增长或主要由有税商业贡献。免税收入同比下滑:2023年12月公司公告与日上上海签订补充协议,重回保底租金与提成取高模式,但提成和保底租金水平较此前大幅下调,仍根据销售额确认租金。25H1公司确认免税租金6.3亿元,同比-3.1%,考虑到国际客流量增长,我们认为短期看触底企稳仍是免税商业主基调,同时免税对公司盈利拖累逐渐减弱。有税商业呈现明显改善:25H1
公司商业餐饮收入10.9亿元,同比+2.3%,考虑到公司25H1广告和免税收入均同比下滑,我们认为有税商业收入增长是上半年公司商业收入的主要驱动。机场商业板块,建议关注本轮免税合约到期后的新协议签订情况,以及有税商业招商进度及潜在增量收入。
25H1公司营业成本控制良好,货站资产和股权投资收益稳健。25H1公司管理费用3.2亿元,同比+8.0%,仍然受到限制性股票费用影响,但上半年公司成本控制良好,25H1营业成本同比-0.3%,人工/摊销/运营维护成本同比+0.4%/-0.8%/+0.8%,业务量同比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同比基本持平。物流等其他非航业务具备韧性:25H1虹浦两场货量同比+5.1%、国际货量同比+5.5%,物流收入8.3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股权投资收益稳健:浦东油料、免税股权25H1分别贡献投资收益2.2、1.6亿元,同比+11%、+95%,我们预计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优质股权资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际航线复苏核心标的,受益于外国人员往来开放扩大,尽管短期免税销售承压,但浦东机场国际客流体量在中长期仍对免税商有着重要渠道价值,同时股权激励业绩考核下,收入端有望受益有税商业优化、成本端关注成本控制。此外公司宣派中期分红含税5.23亿元(对应中期盈利50.1%),优化股东回报。我们维持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5.6、29.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31、27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免税消费持续承压;基建投产增量成本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