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龙证券 | 景丹阳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报告:行业复苏收入稳增,主营业务盈利水平提升 | 2024-11-05 |
鸿日达(301285)
事件:
2024年10月30日,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加27.57%;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加21.01%。
观点:
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复苏助推主业增长,第三季度利润出现波动。前三季度,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复苏,助推公司连接器产品稳定增长,继续巩固国内可穿戴品牌头部厂商主力供应商地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27.5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3.41%。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21.01%,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34%,出现波动。
主营业务盈利水平提升,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净额330.98万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6.9%,主营业务盈利水平显著提升。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增长32.30%和85.54%,财务费用增长50.12%,主要是由于银行贷款增加。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2.05亿元,同比增长43.15%,预付款项同比增加729.03%。我们预计公司布局的半导体金属散热片业务及汽车连接器业务在市场开拓方面有望取得进展,MIM机构件与重要客户深度合作,有望维持高增速,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连接器仍为公司核心主业,上半年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二,MIM机构件在上半年重要客户旗舰产品推动下实现翻倍增长,三季度公司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出现下滑,但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营业务大幅回暖。综上,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0.5/1.27/1.76亿元(前值0.7/1.28/1.97亿元),EPS分别为0.24/0.61/0.85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96.8倍、38.2倍、27.5倍。我们选取与公司业务相近的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瑞可达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业务体量较小、半导体散热片等新业务持续开拓中,具备一定业绩弹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新投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所引用第三方数据可能存在错漏或更新不及时。 |
2 | 上海证券 | 王红兵,陈凯 | 维持 | 增持 | 三季报点评:终端复苏助力营收&净利双升,研发加码多项新品开发进展顺利 | 2024-11-05 |
鸿日达(301285)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yoy+27.57%,其中20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yoy+23.41%;2024Q1-3归母净利润0.30亿元,yoy+21.01%。分析与判断
乘复苏之风筑牢消费电子基本盘,发力产业核心客户稳固市场地位。公司长期深耕3C消费电子连接器和精密机构件,已成为众多国内可穿戴品牌头部厂商的主力供应商。我们认为,2024年消费电子板块周期性复苏有望为公司连接器营收规模持续扩大提供持久动能;同时公司响应客户需求并结合自身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自身MIM机构件产品的迭代升级,加快MIM机构件原有产品的出货及新产品的导入验证。客户拓展方面,公司部分精密连接器和机构件产品也已通过客户渠道,终端应用在华为的部分系列手机上。我们认为,随着消费电子终端的应用&形态的创新升级,公司凭借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也有望持续开发优质客户,长期助力营收规模扩张。
持续加码研发创新,新品开发及导入卓有成效。2024年以来公司加码研发,在新品开发方面持续扩大研发材料投入及研发人员的招聘,2024Q1-3已投入研发费用约0.56亿元,yoy+67.90%;截止到2024H1,公司前期布局的多种新产品开发和客户验证导入等关键阶段都已实现重要进展:其中汽车车载连接器产品已通过某些海外重要Tier1厂商的审厂、并顺利获得其供应商代码(Vendor Code),以及通过了国内某核心大客户的样品验证导入;板对板(BTB)连接器实现对核心客户的批量出货。公司布局的半导体金属散热片产品可应用于多种较为前沿、广阔的领域,包括半导体元器件如算力CPU处理器、GPU及AI等相关产品;到2024年9月,半导体金属散热片产品已完成对多家重要终端客户的送样,并已从9月开始对1-2家核心客户顺利完成小批量出货和交付,也有望在2024全年实现对部分核心客户的正式批量化供货。此外,公司也高度关注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潜力。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50/1.17/1.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4/0.57/0.93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97/41/25倍。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不及预期、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3 | 上海证券 | 马永正,陈凯 | 维持 | 增持 | 半年报点评:终端复苏带动消费类产品回暖,金属散热片顺利推进量产在即 | 2024-08-26 |
鸿日达(301285)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8月1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yoy+30.45%;归母净利润0.16亿元,yoy+283.05%;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yoy+286.16%。同时毛利率回升至26.30%,较2023年同期增长7.03个百分点。
分析与判断
植根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力头部供应商,连接器业务乘复苏之风持续回暖。公司长期深耕3C消费电子连接器,2024H2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周期性复苏带动营收实现2.66亿元,yoy+10.17%。2024H1公司内外发力,对外进一步稳固在国内可穿戴品牌头部厂商主力供应商地位,对内持续推进加工工艺、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步优化新品开发,降本增效成果斐然。综合推进相关产品毛利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2024H2公司连接器产品综合毛利率为23.23%,较2023年同期增长7.19个百分点。公司新品板对板连接器顺应手机轻薄化趋势需求渐起,基于前期的积极布局,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长。
响应重点客户迭代需求,MIM机构件业务创新高。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研发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自身MIM机构件产品的迭代升级,单品价值量提升的同时业务营收实现半年度的新高,2024H1实现营收超0.92亿元,yoy+107.37%。公司应用于其他品类领域的MIM机构件部分新产品也已开始在其他客户处进行送样及验证导入,2024H2有望在其他客户的1至2项应用品类上批量化应用。受益于与重要客户的深度合作,MIM机构件等相关产品有望在2024H2维持较高增速。高端新产品顺利推进,有望于2024H2开启量产。随着AI算力、高端存储芯片等产业驱动全球芯片产业快速向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先进制程等方向演进,新技术和新应用对热管理解决方案及散热材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更高的性能要求。公司持续聚焦金属散热片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基于前期数年的研发经验积累和团队搭建,逐步实现了从原材料端的配方和生产加工层面的工艺技术突破,相关产品陆续在个别核心客户处得到验证导入通过。当前公司正根据市场拓展进度加速启动金属散热片新产线扩建,并有望在2024年末完成第三条产线的量产通线,客户端也已取得部分核心客户的供应商代码(VendorCode)并开始小批量出货,有望在2024Q3开启小批量量产。汽车连接器端公司也已通过海外重要Tier1厂商的审厂、海内外供应商代码获取顺利推进,有望在2024年内实现小批量供货。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57/1.25/2.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06%/+119.17%/+68.83%,对应EPS分别为0.28/0.61/1.02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80/37/22倍。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不及预期、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4 | 华龙证券 | 景丹阳 | 首次 | 增持 | 点评报告:行业复苏支撑主业增长,新业务稳步拓展 | 2024-08-15 |
鸿日达(301285)
事件:
2024年8月1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3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607.74万元,同比增长28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6.92万元,同比增长286.16%。
观点:
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复苏助推连接器主业增长,机构件表现亮眼。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复苏,助推公司连接器产品稳定增长,继续巩固国内可穿戴品牌头部厂商助理供应商地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连接器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0.17%,占营收比重降至66%,仍为核心主业。同时,公司改善工艺、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显现,连接器产品毛利率提升7.19pct至23.23%。报告期内,MIM机构件下游重要客户发布新一代旗舰产品,公司机构件业务营收达9203.24万元,创半年度新高,同比增长107.36%,毛利率36.63%,小幅下降3.02pct。
新业务、新产品稳步拓展,规模效应或持续显现。上半年,一方面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复苏,一方面公司在新产品研发、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加大管控力度,营收增幅(30.45%)显著高于营业成本增幅(19.09%),主要产品连接器业务的毛利率明显提升,带动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拓新业务,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237.11万元、3316.2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2.87%、89.22%,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2.48%,主要系货币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增加。整体带动下,公司上半年ROE为1.55%,较2023年同期提高1.15pct。研发投入持续高增,达3666.61万元,同比增长74.85%。
公司新业务、新产品稳步推进,2024年下半年或提供新增量。据公司公告,公司新近布局的半导体金属散热片业务及汽车连接器业务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进展,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出货。MIM机构件与重要客户深度合作,有望维持高增速,部分新产品正导入新客户,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批量化应用,预计与2025年完成新增年产8000万件精密机构件扩产项目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连接器仍为公司核心主业,上半年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二,随着消费电子下游需求稳步复苏,预计下半年收入增速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全年增速10.4%,毛利率约20.77%;MIM机构件在上半年重要客户旗舰产品推动下实现翻倍增长,下半年预计有1-2项新产品应用于新客户,预计全年收入增速115%,略快于上半年,毛利率为36.53%,与上半年基本持平。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0万元、1.28亿元、1.97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64.7倍、35.6倍、23倍。我们选取与公司业务相近的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瑞可达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业务体量较小、半导体散热片等新业务持续开拓中,具备一定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新投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所引用第三方数据可能存在错漏或更新不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