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原证券 | 顾敏豪,石临源 | 首次 | 增持 | 公司点评报告: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关注下游需求周期拐点 | 2024-09-10 |
力量钻石(301071)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滑13.95%,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滑18.03%,基本每股收益0.57元。
投资要点: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业绩表现短期承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滑18.0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2.31%/38.95%,同比-8.79/-8.82pct;期间费用率为8.05%,同比增加4.60pct。单看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滑27.52%,环比下滑40.32%;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68.13%,环比下滑73.35%;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1.32%/29.64%,同比-18.2/20.12pct,环比-17.55/-14.86pct。目前超硬材料行业处于市场调整期间,培育钻石市场热度下降叠加工业金刚石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开始以价换量,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业绩表现短期承压。
培育钻石业务稳健,金刚石微粉承压明显。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营业收入分别为1.66/1.44/0.52亿元,同比+61.63%/+38.35%/-63.44%;毛利率分别为57.89%/24.33%/52.35%,同比+3.21/-19.65/-3.77pct。随着公司之前募投项目逐渐投产,产量快速增长,培育钻石收入随之增加,业务表现稳健。工业金刚石方面,建筑石材是金刚石单晶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陶瓷砖产量为6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二年下降;根据中国石材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石材规模以上企业板材产量3.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1%。受需求调整影响,市场竞争激烈,金刚石单晶毛利率显著下降。金刚石微粉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微粉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受下游金刚线行业盈利承压需求减少所致。
细分市场领先,技术储备充足。公司是人造金刚石产业代表性公司之一,在线锯用微粉以及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八面体金刚石尖晶、超细金刚石单晶、高品级大颗粒培育钻石等特种金刚石产品细分市场具备领先优势。公司线锯用微粉在粒度粗细、分布宽度、粒度组成偏心率、颗粒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国内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6月,公司参与完成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
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技术储备充足。合理的利润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游
第1页/共5页
金刚线行业持续亏损的局面难以持续,随着金刚线行业的出清和技术迭代,公司微粉业务未来具有较大的业绩弹性。
盈利能力与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受培育钻石销售价格下降,以及建筑石材、光伏等工业金刚石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公司业绩承压。长期来看,公司在培育钻石和金刚石微粉等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优势,随着公司在培育钻石下游终端深入布局以及未来下游金刚线等领域需求出现拐点,公司业绩有望复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8.10/9.51/11.85亿元,净利润为2.85/3.39/4.14亿元,对应的EPS为1.10/1.30/1.59元,对应的PE为21.94/18.44/15.11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销售价格下滑 |
2 | 德邦证券 | 赵雅楠,张望 | 维持 | 买入 | 力量钻石:24Q1业绩高增42%,关注库存与需求周期拐点 | 2024-04-23 |
力量钻石(301071)
投资要点
24Q1净利润同增41%,业绩复苏强势。1)2023年公司业绩表现承压,实现收入7.52亿元(yoy-17.0%),归母净利3.64亿元(yoy-21.0%),扣非净利润3.08亿元(yoy-29.5%),其中Q4单季度收入1.90亿元(yoy-17.88%),归母净利1.01亿元(yoy-8.64%)。全年受培育钻与金刚石单晶价格下滑影响,整体毛利率同降11.6pcts至51.7%。期间费用管控能力优秀,研发/管理/销售费用率达5.83%/3.50%/0.86%,全年销售净利率同降2.4pcts至48.4%。公司拟以2.60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0.5元,合计派发1.3亿元,分红占比归母净利35.7%。2)24Q1业绩强势反弹:实现收入2.38亿元(yoy+45.0%),归母净利润1.06亿元(yoy+42.2%),扣非净利0.89亿元(yoy+41.1%),至24Q1货币资金达20.98亿元。
短期销售价格下滑,培育钻与单晶盈利承压。前期募投产能逐步释放拉动销量增长,价格端受金刚石单晶与培育钻石需求影响价格有所下滑,短期盈利能力有所承压。分产品看,2023年度:1)金刚石单晶:实现收入2.05亿元(yoy+17.7%),毛利率同降9.9pcts至42.8%;2)金刚石微粉:实现收入2.96亿元(yoy-6.5%),价格上涨带动毛利率同增5.8pcts至59.8%;3)培育钻石:实现收入2.28亿元(yoy-41.5%),全球钻石消费需求疲软与销售价格下滑致毛利率同降26.6pcts至52.7%。
培育钻石需求环比改善,关注库存周期拐点。参考印度GJEPC与钻石观察数据统计,2024Q1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达3.53亿美元,同增19.77%,裸钻出口额达3.77亿美元,同增7.68%,整体需求表现明显改善,其中3月毛坯进口额达0.87亿美元(yoy-12.4%),于钻石进口渗透率达5.9%,裸钻出口额达1.24亿美元(yoy+11.0%),于钻石出口渗透率达9.6%。当前中游渠道虽仍有一定库存压力,下游消费教育持续拉动下,终端需求逐步起量,看好年内的库存拐点机遇。
量价修复进行时,工艺迭代持续升级。24Q1以来的行业需求改善刺激公司产能扩张与盈利修复,期间公司坚持强化研发精修内功,2023全年/2024Q1研发费用投入达0.44/0.1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5.8%/4.7%。当前公司已储备丰厚人造金刚石工艺与技术,获得授权专利83项,发明专利9项,其中于1)消费领域:已经可批量化生产30克拉以下大颗粒高品级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培育钻石已突破50克拉;2)工业领域:实现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形八面体金刚石尖晶批量化生产,可对400目-1000目超细金刚石进行误差范围0.3μm-0.03μm的超高精加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力量钻石为国内人造金刚石制造龙头,以金刚石单晶+微粉+培育钻石的高协调性结构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当前培育钻石行业渠道库存进入消化阶段,新一轮需求周期刺激公司业绩强势复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9.68/12.20/15.12亿元,同比增长28.8%/26.0%/23.9%,归母净利润4.49/5.67/7.27亿元,同比增长23.5%/26.2%/23.9%,当前对应2024年PE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终端需求疲软、销售价格大幅下滑 |
3 | 天风证券 | 孙海洋,刘奕町 | 维持 | 买入 | 期待全年业绩复苏 | 2024-04-23 |
力量钻石(301071)
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
公司24Q1收入2.4亿,同增45%,主要系公司产能增长;归母净利1.1亿同增42%,扣非归母0.9亿同增41%;
2023年收入7.5亿,同减17%,归母净利3.6亿,同减21%,扣非归母3.1亿同减30%;其中23Q4收入1.9亿,同减18%,归母净利1亿,同减9%。2023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发1.3亿元,分红率36%。
从2023年分拆来看:公司金刚石单晶收入2.1亿(占27%),同增17.7%,毛利率43%,同减10pct;主要系销售价格下降导致;金刚石微粉收入3亿(占39%),同减6.5%,毛利率60%,同增6pct,主要系价格上涨导致;培育钻石收入2.3亿(占30%),同减41.5%,毛利率53%,同减26pct,主要系销售价格下降导致。
人造金刚石行业是超硬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通过工艺技术革新、优质设备引进、管理水平提升、服务细节优化,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产品优势、品牌和客户资源优势以及规模效应优势,加快完成现有产品的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加速推动产能释放。
2024年公司将秉承“聚焦资源、做强主业”的发展战略,坚持“调结构、创效益、铸品牌”的经营策略。具体经营计划描述如下:
(1)目前国际市场上,培育钻石行业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公司计划2024年度,着重推动在培育钻石下游终端市场的布局,扩建公司自有品牌体系及零售旗舰店,推动培育钻石饰品行业的发展。
(2)加大研发投入,保障持续创新能力
引进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增加研发设施和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提高科研开发和产品检测能力,进一步拓宽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夯实管理基础、持续管理创新
将继续强化管理优势,抓好管理维度,探索管理深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建立更为科学、高效、合理的决策系统;信息管理上,优化IT流程,深化两化融合,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流程化,强化高端智能制造能力;成本管理上,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过程控制,提高产销协调效率,着重强调重点原辅材料的降本增效。
(4)强化技术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
将继续抓好产品技术升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厘清技术升级目标及思路、创新产品。第一、进一步扩大培育钻石产品整体营收占比;第二、保障金刚石单晶产品核心客户供应;第三、扩大金刚石微粉产品技术优势,保持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中的领先优势。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结构丰富,协同效应明显,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一方面,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同时具备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可以领用部分自产金刚石单晶经过破碎、球磨、提纯、分选等深加工工序制作成为金刚石微粉后对外销售。公司的产品协同优势不仅增加金刚石单晶附加值,还提高金刚石单晶产品周转率。另一方面,公司新设计装配的新型设备和智能生产线,通过使用不同原材料配方、设定不同的合成工艺参数既可以用来生产金刚石单晶又可以用来生产培育钻石,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适时调整产能在金刚石单晶和培育钻石产品之间的配置,充分把握市场动向和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考虑到公司23年业绩不及预期,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分别为11.00/13.98/17.06亿元(24-25年前值分别为15.26/19.52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5.20/6.52/8.03亿元(24-25年前值分别为5.91/7.31亿元),EPS分别为2.0/2.5/3.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6/13/10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波动,技术更新,汇率波动风险等。 |
4 | 信达证券 | 刘嘉仁,蔡昕妤 | | | 2023&24Q1点评:23年受制于培育钻价格跌幅较大业绩承压,24Q1业绩显著改善 | 2024-04-22 |
力量钻石(301071)
事件:公司发布2023&24Q1业绩,2023年受培育钻石价格下跌影响业绩承压,24Q1受益扩产&行业景气回暖,收入利润均有显著改善。2023年实现营收7.52亿元,同降17%,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降21%,扣非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降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1亿元,同降14%。24Q1实现营收2.38亿元,同增45%,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增42%,扣非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增41%。2023年度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点评:
毛利率变动主要受销售价格变动影响,2023年金刚石单晶及培育钻石价格下跌,金刚石微粉价格有所上涨。分产品,2023年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分别实现营收2.05/2.96/2.28亿元,同比+18%/-7%/-41%,毛利率分别为42.82%/59.81%/52.67%,同比-9.88/+5.81/-26.58PCT,收入占比分别为27%/39%/30%,培育钻石收入占比下降13PCT。目前公司已经批量化生产30克拉以下大颗粒高品级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的大颗粒培育钻石已突破50克拉。
2023年公司进一步扩产,产销量均有明显增长。2023年生产、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35.8亿克拉、30.0亿克拉,同比增长79%、56%。2022年公司培育钻石销售数量为83.44万克拉,我们预估2023年培育钻石和金刚石单晶销量有望随产能扩张实现较快增长。
2023年由于培育钻石收入占比下降及毛利率下降,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降。2023年综合毛利率51.67%,同比下降11.6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86%/3.50%/-4.32%/5.83%,分别同比+0.19/+2.63/-2.59/+0.97PCT,销售净利率48.37%,同比下降2.41PCT。其中管理费用率提升较多,2023年管理费用0.26亿元,同增58%,主要由于新厂区全面投产带来的人员、折旧摊销、差旅及办公等各项费用增加,2023年管理费用分项中职工薪酬/办公费等其他/差旅及业务招待费/中介机构费/资产折旧与摊销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4%/53%/96%/32%/83%,占比36%/35%/12%/8%/8%;财务费用率的进一步优化主要来自利息收入增长。2024Q1综合毛利率48.87%,同比下降4.1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75%/2.42%/-0.42%/4.74%,同比+0.21/-0.3/+1.76/-0.71PCT,销售净利率44.5%,同比下降0.89PCT。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1.9/14.8/16.6亿元,同增58%/25%/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6.36/7.22亿元,同增38%/27%/14%,EPS分别为1.93/2.44/2.78元,对应4月19日收盘价PE分别为17/14/12X。
风险因素: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价格下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