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核心技术优势持续巩固,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支撑新产品放量 | 2025-08-20 |
光威复材(30069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去年+3.87%;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去年-26.85%。
投资要点
巩固高端装备优势的同时,正加快民用及新能源领域布局:光威复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26.85%。业绩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高毛利碳纤维及织物板块营收6.36亿元,同比下降6.85%,其毛利率虽达60.32%但需求阶段性放缓;而低毛利风电碳梁业务受益于下游风电行业需求复苏,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47.95%,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此外,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等)营收1.11亿元,同比下降5.17%;复材科技板块因项目周期影响营收0.35亿元,同比下降46.20%;精密机械和光晟科技板块则分别增长7.88%和44.79%,但整体规模较小。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风电碳梁等规模化产品放量,但高附加值领域需求短期承压,导致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
盈利能力方面,综合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44.6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7%:其中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仍保持60.32%,但碳梁毛利率仅24.93%,产品结构变化拉低整体水平。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1.82亿元,费用率15.17%,较上年同期的14.03%略有上升,主要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7.11%至1.13亿元。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净流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5.76%,主要受回款节奏及备货增加影响;合同负债0.17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显示在手订单稳定;存货7.68亿元,较年初增加7.59%,主要为应对下半年交付高峰而提前储备的原材料及产成品。
2025年上半年,光威复材核心竞争力保持稳定,依托全系列碳纤维产品研发能力和国产化替代优势:巩固航空航天、风电等领域的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端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如航空航天、地勤装备等方向的新产品开发持续推进。资本运作方面,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工作,增强核心团队稳定性;审议通过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涉及与控股股东光威集团的采购和销售;为子公司光威能源新材料提供1亿元担保额度,实际担保金额0.37亿元,风险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考虑到工业用纤维价格的下降和包头产能投放的推迟,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75/12.86亿元,前值9.13/10.84/13.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24/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业绩波动的风险;2)新产品开发的风险;3)安全生产管理风险;4)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
2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冯鑫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2Q25营收环比增加12%;43亿大合同履约进程稳健 | 2025-08-19 |
光威复材(300699)
事件:8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2.0亿元,YOY+3.9%;归母净利润2.7亿元,YOY-26.9%;扣非净利润2.5亿元,YOY-24.2%。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碳纤维板块受行业供需失衡等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但风电碳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我们点评如下:
2Q25利润率压力较大;大合同持续履约中。1)单季度看:公司2Q25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减少1.4%,环比增加12.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少45.7%,环比减少26.0%;2)利润率:1H25,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2.1ppt至42.5%;净利率同比下滑8.1ppt至22.1%,其中,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4.8ppt至38.0%;净利率同比下滑13.5ppt至17.5%。3)合同:2024年12月,公司公告总金额36.6亿元的合同;2025年6月,补充签订6.6亿元的合同。合同履约周期跨越2025~2027年,未来的需求确定性和稳定性较强。
价格等因素影响碳纤维板块表现;风电碳梁恢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1)碳纤维:包括拓展纤维和内蒙古光威在内,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工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传统型号产品需求节奏因素等影响,营收6.36亿,YOY-6.85%。2)能源新材料:随着新客户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及传统客户订单增加,风电碳梁业务快速增长,营收3.69亿元,YOY+47.95%。3)通用新材料:预浸料主要受部分应用领域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营收1.11亿元,YOY-5.17%。4)复材科技:营收0.35亿元,YOY-46.20%。5)精密机械:营收0.37亿元,YOY+7.88%。6)光晟科技:营收753.65万元,YOY+44.79%。
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净流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3.2ppt至15.7%,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03ppt至0.7%;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0.2ppt至5.0%;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3ppt至9.4%,系新项目新产品投入增加所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1.7亿元,较年初增加15.8%;2)存货7.7亿元,较年初增加7.6%;3)合同负债0.2亿元,较年初减少2.4%。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亿元,去年同期为3.6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特种碳纤维龙头,2025年随着千吨级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验收通过,公司将打破多款产品有效产能制约。2024年两项PCD的正式获批也使得公司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民机及低空领域中,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99亿元、8.52亿元、10.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38x/31x/26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及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等。 |
3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刘奕町,赵博轩 | 首次 | 买入 | 大飞机自主可控持续加速,航空装备无人化拉动需求增长 | 2025-06-05 |
光威复材(300699)
高性能碳纤维龙头,军民双轮驱动发展
光威复材作为国内碳纤维国产化先驱,自1992年成立以来构建了从原丝到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军工与民用双领域,掌握湿喷湿纺、干喷湿纺等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能源等高精尖场景。公司通过股权架构优化平衡战略定力与资本弹性,依托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形成技术突破、产能升级与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多维协同筑牢增长基本盘,技术升级驱动抗周期韧性
公司2019-2024年营收规模由17.15亿元增至24.50亿元(CAGR7.38%),归母净利润从5.22亿元增至7.41亿元(CAGR7.25%),在行业产能过剩与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下业绩有所波动,但公司研发聚焦T1100级碳纤维等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新一代武器装备、低空经济、民机配套等新兴场景布局,其整体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我们认为,公司依托纵向产业链协同优势、分散化客户结构及高端装备技术壁垒,有望在行业洗牌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未来新能源场景放量叠加航空装备国产替代加速,有望驱动新一轮增长曲线。
大飞机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核心材料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地缘政治格局当前正加速演变,有关国家对大飞机产业链的影响不确定性在增加。碳纤维作为大飞机机身、机翼等关键结构件的核心材料,自主可控亟待重视。另一方面,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应用比例跃升的轻量化趋势,客观推升单机碳纤维用量,共同驱动民机用高性能国产碳纤维需求进入战略扩容期。光威复材作为行业龙头,已实现T800级产品高速增长,其产品GW300作为中国商飞直签的首个碳纤维PCD供应商,深度绑定国产大飞机供应链,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5%。我们认为海外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下,以C919,C929为牵引,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高端民品应用破局在即。
碳纤维无人化装备结构占比实现跃升,无人化&轻量化牵引军品稳增长
性能要求持续提升带来军机碳纤维占比持续提升,碳纤维占飞机结构重量的比例从个位数逐步增长到30%-50%左右。碳纤维材料在无人机领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如翼龙-10无人机的机身蒙皮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就超过了50%,我们认为,由于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特殊优势,近年来其需求量增长迅猛,在装备无人化趋势下,无人装备或带来航空碳纤维数倍级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或受益于军机有人/无人体系升级带来碳纤维迭代+新能源业务国内外共振+民机及通航等民用领域加速渗透,有望重新进入成长快车道,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8/10.73/12.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61/23.97/20.16倍,对应EPS分别为1.08元/股、1.29元/股、1.53元/股,对应目标价格为32.4-48.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波动风险,新产品开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风险,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