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海通国际 | Weimin Yu,Tongxin Yang,Barney Yao | 维持 | 增持 | FWA高增巩固主业,AI端侧/机器人批量交付 | 2025-10-15 |
广和通(300638)
本报告导读:
AI端侧/机器人产品进入批量交付,公司拟香港上市募资进一步加大投入。
投资要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2.28亿元、99.72亿元、119.62亿元(原2025-26预测为89.85亿元、11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6.80亿元、8.53亿元(原2025-26预测为6.14亿元、7.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8元、0.89元、1.1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PE为37倍(原为2025年30x),对应目标价为32.89元(+37%)。
剔锐凌无线并表影响,公司业务稳健增长。公司25H1营收37.07亿元,同比-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毛利率16.42%同比-5.16pct。其中,公司25Q2营收18.51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31.25%,毛利率15.83%,同比-5.82pct。但去年上半年存在子公司锐凌无线出售前的并表影响,因此剔除后公司主体业务营收同比+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6.54%,维持稳健增长。
FWA业务高增,车载切入新客户。分业务看,FWA业务快速增长,其中公司预计印度市场今年有望实现较大增长;公司表示,当前北美、印度FWA市场5G渗透率不高,后续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车载业务继续开拓新客户,持续推进4G模组向5G升级。
高度重视AI端侧与机器人战略方向,融资加速布局。公司AI端侧布局已进入产业落地,公司自主研发并发布了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支持不同的芯片平台主流模型的高效推理,推出了相机、玩具、Tracker、MiFi等多品类解决方案。同时,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实现量产出货,新推出的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今年,公司计划于中国香港交易所IPO上市,募集资金将继续投向AI模组及机器人等方向,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
风险提示。机器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2 | 天风证券 | 王奕红,袁昊,唐海清 | 维持 | 增持 | 上半年主业稳健,布局AI高景气方向驱动未来成长! | 2025-09-23 |
广和通(300638)
事件:
广和通发布2025半年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滑9.02%,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34.66%,实现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滑36.06%。
受锐凌无线出表影响,主业稳健:
单Q2实现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下滑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滑31.25%。公司上半年受锐凌无线出表影响较大,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的影响,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期待毛利率回升:
单Q2实现毛利率15.83%,同比下降5.82pct,受到产品结构及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所致。25H1智能模组占比55%以上,原来智能模组毛利高于数传模组,今年因为存储涨价,智能模组存储占比较高,影响了毛利率。
紧抓AI机遇,布局高景气方向:
公司不止于模组企业,打造AI研究院,全面向AI端侧领域进发,端侧AI领域技术布局行业领先。
①AI玩具方面,公司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融合国内外相关AI大模型、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助力智能玩具实现AI化升级。
②机器人方面,在具身智能领域,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在机器人业务,公司有组建专门的机器人团队,主要从事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个业务方向。未来H股募集资金到位后,55%会投入端侧和机器人这两块业务,未来也会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③智能体方面,公司发布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对接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可实现ASR自动语音识别和TTS文本转语音,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和指令控制,已率先应用于车联网,成为智能驾驶的“用车伙伴”和“出行伴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24年整体经营情况及销售毛利率承压,但同时公司不断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带来未来广阔发展空间,我们调整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6.9/8.5亿元(原值为5.8/7.3/8.8亿元),对应25-27年PE估值分别为45/35/2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影响盈利能力,下游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研发投入及新产品跟进不及预期,海外宏观环境的风险 |
3 | 山西证券 | 张天,赵天宇 | 维持 | 买入 | AI stack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 2025-09-23 |
广和通(30063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9.02%;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34.66%。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2025H1,公司收入同比+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6.54%。
事件点评:
全球物联网产业持续复苏,端侧AI、智能模组成为新方向。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将达到215亿,同比+14.4%,预计2030年将达到411亿。2024年至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4年,我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
到59.7%,同比+13.89%,仍处规模化爆发期。5G产业化方面,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连接占比25%,并于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2030年将达到57%。美国5GFWA连接量达到1160万,渗透率为9%。端侧方面,智能模组作为集计算与通信功能于一体的边缘侧产品,已成为边缘计算需求新的载体,并已经应用于车联网、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AI与物联网的结合为行业需求扩容,端侧AI是重要应用终端,有望迎来飞速发展,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将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年复合增长率35%。
公司保持高投入,丰富产品线,把握行业新需求。公司不断完善在AI、边缘算力、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部署,研发创新成果不断积累。2025H1,公司研发投入2.54亿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56项。5月,公司检测中心正式通过CNAS审核,巩固在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等领域的行业标杆地位。公司持续聚焦物联网垂直行业,发布多款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丰富产品矩阵,推出覆盖1T~50T的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广通远
驰发布新一代R17车规级5G通信模组AN970系列产品;发布高算力5G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AN762S和AN782S系列产品。发布FibocomAI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发布QuickTasteAI智能解决方案;发布新一代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并率先应用于车联网。我们认为,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将AI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实践结合,通过端侧AI引用实现多种场景下的无缝AI体验,随着端侧AI兴起有望充分受益。
具身智能市场广阔,公司已取得先发优势。公司于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机器人行业的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2024年,成功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批量发货,2025年已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的导入。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将AI算法、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差分定位(RTK)等技术高度集成,为行业客户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目前,AIC产品线还推出了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已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基于高通高算力平台开发的Fibot项目已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已与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达成合作,解决了四足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定位盲区问题。我们认为,公司在具身智能核心技术上已取得先发优势,通过持续的场景落地积累验证经验,最终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剔除锐凌无线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同时AI、边缘算力、割草机器人乃至人形机器人正为公司开启新增长篇章。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6.97/8.73亿元,同比增长-17.3%/26.1%/25.3%;对应EPS为0.72/0.91/1.14元,2025年09月1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3.2/34.2/27.3倍,公司估值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考虑到端侧AI市场有望催化,机器人业务已抢占先机,维持“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集成通信的SoC方案推广替代公司主要产品无线通信模块的风险;物联网下游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AI模组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
4 | 开源证券 | 蒋颖,雷星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机器人+端侧AI发展加速 | 2025-08-29 |
广和通(300638)
大力发展解决方案及端侧AI,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减少9.02%,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营收同比增长23.49%,公司加速发展“通信+计算”的综合解决方案、端侧AI等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减少34.66%,剔除锐凌无线车载业务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8.51亿元,同比减少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机器人的加速商用落地,叠加AI浪潮下智能算力模组需求或将快速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5/7.78/8.6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7.8/33.5/30.3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持续优化升级,发布多个AI解决方案
2025H1,公司发布多款新品及AI解决方案,发布于MediaTek T930平台5G模组FG390系列;推出覆盖1T~50T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星云”系列;发布Fibocom AI 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发布QuickTaste AI智能解决方案;发布全新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公司加强与生态客户合作,推动“IP+AI应用”深度融合,加速AI玩具产业发展,将AI大模型应用引入5G和智能座舱SIP,推动智能汽车数字化发展。
积极拓展端侧AI、智能模组、机器人等领域,部分机器人产品已送样
公司持续布局智能模组,2018年开发智能模组的产品并实现量产,已推出SC151-GL、SC228、SC151、SC171等多款智能模组,有望持续受益于边缘计算终端发展。公司于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聚焦于机器人行业的AI算法+硬件解决方案的提供,2025年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导入,并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成功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外协代工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