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高增,看好公司打造国产测试设备龙头 | 2025-05-05 |
长川科技(300604)
投资要点
2024业绩持续高增,测试设备大幅贡献营收: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4亿元,同比+105%,其中测试设备营收20.6亿元,同比+205%,分选设备营收11.9亿元,同比+45%。期间归母净利润为4.6亿元,同比+9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641%。2025Q1单季公司营收8.2亿元,同比+46%,环比-26%。Q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2624%,环比+10%;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2710%,环比-34%。
期间费用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毛利率为54.9%,同比-2.2pct;净利率为12.8%,同比+9.4pct;期间费用率为40.9%,同比-21.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5.6/8.5/26.6/0.2%,同比-3.2/-4.1/-13.8/-0.7pct;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9.67亿元,同比+35%。25Q1单季毛利率为52.8%,同比-1.84pct,环比+0.66pct;销售净利率为13.4%,同比+12.77pct,环比+5.37pct。
合同负债&存货同比增长,24年公司产销&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截至2024Q4末,公司合同负债0.32亿元,同比+210%;存货为22.34亿元,同比+3.5%;2024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销售规模达1690台,同比+67%。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达96%,同比+34%;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6.26亿元,同比+184%。
产品线与市场布局清晰,看好国产SoC测试机实现进口替代:(1)产品布局方面:保持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公司重点开拓了覆盖Soc、逻辑等多种高端应用场景的数字测试设备、三温探针台、三温分选机、AOI光学检测设备等相关封测设备,不断拓宽产品线,并积极开拓中高端市场;(2)测试设备方面:包括大功率测试机、模拟测试机、数字测试机等,其中D9000系列SoC测试机可适应于芯片CP测试和FT测试,适用于数字逻辑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微处理器、系统级SoC及其射频类芯片,可适配各家Handler或Prober。SoC测试机是爱德万和泰瑞达等海外龙头的主要垄断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公司实现高端测试机国产突围;(3)探针台方面:CP12-S0C/CIS/Discrete等项目己达到量产状态,CP12-Memory项目当前正处于客户端认证和小批量推广阶段;(4)竞争力方面:公司测试机和分选机在核心性能指标上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同时公司产品售价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提高产品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研发进度,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49/11.21亿元(原值为8.0/10.7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1/24/18倍,我们看好公司在高端测试机领域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投资下滑,新品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等。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多业务线持续放量 | 2024-10-27 |
长川科技(300604)
投资要点
Q3业绩亮眼,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25.35亿元,同比+109.72%,主要系市场回暖带来的销售需求提升;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26858.78%,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大幅降低;扣非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422.25%。Q3单季营收为10.07亿元,同比+125.51%,环比+3.98%;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844.11%,相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环比-32.22%,主要系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环比大幅增加所致。
Q3净利率同比改善,期间费用率大幅降低:2024Q1-Q3毛利率为56.1%,同比-1.4pct;销售净利率为14.9%,同比+13.9pct;期间费用率为42.2%,同比-26.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6.1%,同比-4.8pct,管理费用率为8.3%,同比-5.9pct,研发费用率为26.5%,同比-17pct,财务费用率为1.3%,同比+1.5pct。Q3单季毛利率为57.7%,同环比-3.4pct/+2.6pct;销售净利率为15.1%,同环比+17.4pct/-7.8pct。
存货&合同负债同比高增,现金流回款良好:截至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0.2亿元,同比+42%;存货为23.71亿元,同比+20%。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3.46亿元,同比+8%,主要系本期销售规模增长从而回款增加、成本费用支出控制有效所致。
半导体测试设备平台型企业,内生外延成长空间持续打开:相较爱德万&泰瑞达,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拓展业务面,成长空间持续打开:①测试机:模拟测试机已达领先水平,具备市占率提升、持续扩张的条件;数字测试机市场规模约为模拟测试机6-7倍,国产化率较低,公司前瞻性布局多年,持续放量彻底打开成长空间。②分选机:公司是本土稀缺供应商,2023年收购长奕科技(核心资产为EXIS)过会,实现重力式、平移式和转塔式分选机全覆盖,夯实核心竞争力。③探针台:已成功开发一代产品CP12,募投项目重点加码探针台,2024年有望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④AOI:公司并购新加坡STI,STI可为公司探针台等产品在光学领域技术难题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持,STI与德州仪器、安靠、三星、日月光、美光、力成等多家国际IDM和封测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进入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的供应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3(原值4.7)/8.0(原值7.7)/10.7(原值9.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53/35/26X,基于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3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游凡 | 维持 | 买入 | 长川科技:市场回暖带动营收增长,持续投入利润承压 | 2024-10-25 |
长川科技(300604)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24Q3】营收10.07亿,同增125.51%、环增3.98%,归母净利1.43亿,同比扭亏,23Q3为-0.19亿元,环降32.39%;扣非净利为1.36亿,同比扭亏,23Q3为-0.22亿,环降34.23%。
毛利率为57.73%,同比-3.37pcts、环比+2.57pcts;净利率14.20%,同比+18.45pcts,环比-7.57pcts。
毛利率环比改善但净利率环比下滑,主要系:1)公司持续研发投入,24Q3研发费用率达27.01%,环比+4.31pcts;2)受汇率变动和贷款利息增加影响,24Q3财务费用率达3.38%,环比+2.96pcts;3)24Q3其他收益为0.57亿元,占营收比重5.66%,环比下降1.46pcts。
市场持续回暖,大客户战略有望带动公司产品突破放量
半导体市场持续复苏,25年测试机市场有望快速增长。根据SIA,2024年1-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9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6%,其中8月半导体销售额达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2%,已实现连续10个月同增。根据SEMI,2024年,半导体测试设备销售额预计增长7.4%,达67亿美元,25年有望进一步加速增长30.3%,达87.3亿美元。同时,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带来自身成长的阿尔法属性。2019年公司即推出全新数字测试机D9000,可用于移动网络、手机基带等数字芯片以及5G芯片的测试。此外,公司还规划开发高速数字测试机、Memory测试机等一系列产品。此类产品国产化率低,长川科技依托大客户战略有望取得国产化的较快突破。除国产大客户外,目前,公司产品已获得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士兰微、华润微电子、日月光等多个一流集成电路厂商的使用和认可。
内生+外延并举,产品、产能上台阶
内生:公司内江基地主要用于测试机、分选机的研发制造,基地的逐步建成和产能释放为公司营收扩张奠定产能基础。外延:公司23年完成对长奕的并表。长奕核心产品为转塔式分选机,23年营收0.85亿元,公司通过收购长奕,实现在重力式、平移式、转塔式分
选机的全面布局,并且实现与长奕在销售渠道、研发技术方面的协同。
增加长川制造持股,加码高端智能制造
1)暂缓三代半探针台项目投入。CP12-SiC/GaN因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基于市场竞争态势及自身战略方向,公司拟调整研发计划,暂缓投入。2)加码高端智能制造:一方面将原计划用于三代半探针台的5000万元资金,转投加迫切的长川科技集成电路高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长川制造为实施主体);另一方面,拟收购杭州天堂硅谷杭实股权投资持有的长川制造27.78%股份,交易价格为3.57亿元,若交易完成,公司将持有长川制造66.67%股份。
投资建议
鉴于市场回暖带动公司营收持续增长,我们调整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5.5/7.5/9.4亿元(此前预测为2024-26年归母净利5.5/6.6/8.4亿元),对应PE为50/37/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景气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推向市场不及预期;大客户需求不及预期。
|
4 | 天风证券 | 朱晔 | 调低 | 中性 | 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 2024-10-24 |
长川科技(300604)
2024前三季度:
1)实现营收25.35亿元,同比+109.72%;实现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26858.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毛利率56.06%,同比-1.45pct;归母净利润率14.1%,同比+13.99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3.59%,同比+22.43pct。
3)期间费用率为42.19%,同比-26.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1%、8.29%、26.53%、1.27%,同比分别变动-4.77、-5.85、-16.95、1.5pct。
2024Q3单季度:
1)实现营收10.07亿元,同比+125.51%,环比+3.98%;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32.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34.23%。
2)Q3单季度毛利率57.73%,同比-3.36pct,环比+2.58pct;归母净利润率14.15%,同比+18.44pct,环比-7.6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3.51%,同比+18.46pct,环比-7.85pct。
客户资源丰富:
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测试机和分选机等产品已获得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士兰微、华润微电子、日月光等多个一流集成电路厂商的使用和认可;子公司STI的产品销往日月光、安靠、矽品、星科金朋、UTAC、力成、德州仪器、瑞萨、意法、美光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为公司提升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占率稳步攀升:
尽管贸易摩擦对全球产业链布局产生的影响仍然持续,但中国大陆市场集成电路行业总体温和复苏,细分领域客户需求提升显著。归功于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同时得益于公司研发项目不断加大投入,产品线不断丰富,大客户战略得到深化,小客户不断开发等多方面积极作用,公司的市场形象、品牌价值、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产品覆盖度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攀升。
盈利预测:根据公司24Q3财务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4-26年净利润分别为5.12/7.52/10.49亿元(24/25年前值为10.89/13.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4.2/36.9/26.4X,下调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受行业景气影响的风险、成长性风险等 |
5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李珏晗 | 维持 | 买入 | 24H1业绩亮眼,平台化布局未来可期 | 2024-10-22 |
长川科技(300604)
事件:长川科技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5.28亿元,同比增长100.46%;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949.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345.94%。
产品覆盖度不断拓宽,测试机业务驱动公司业绩高增长。2024H1,中国大陆市场集成电路行业总体温和复苏,细分领域客户需求提升显著。归功于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同时得益于公司研发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产品覆盖度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攀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产品来看: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选机销售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8.84%;实现测试机销售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270.31%;测试机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运营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4H1,公司共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6.34亿元,占比营收41.47%,同比显著下降28.28pcts。其中,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1-6月研发经费投入达42,649.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27.91%。。同时,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大力推进技术团队的建设,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专业互补、勇于创新的专业研发队伍。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54.07%,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半导体测试设备专业背景和丰富产业经验,为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
平台化布局拓宽盈利空间,部分领域在国内厂商率先实现突破。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在测试机、分选机等领域的中高端市场突破国外半导体设备厂商垄断,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完善战略发展布局,在将现有产品领域做专、做强,保持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了探针台、高端测试机产品、三温分选机、AOI光学检测设备等相关测试设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巩固和发展公司现有业务的同时,公司2019年完成了对STI的收购,并于2022年通过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收购长奕科技(马来西亚Exis)的审批,交易完成后,有助于公司丰富产品类型,实现分选机的产品全覆盖,通过上市公司与EXIS在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32.58、43.02、50.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31、7.98、9.96亿元,对应PE51.13、34.04、27.2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