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熊莉 | 维持 | 增持 | 业绩维持健康稳定,深化端侧AI战略布局 | 2025-05-08 |
中科创达(300496)
核心观点
24年业绩总体稳定,25Q1实现改善。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公司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2025年Q1公司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销售、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研发费用维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但其增速较23年也有所放缓。25Q1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分业务来看,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公司通过操作系统层融合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技术,构建“端-边-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3年的30.34%大幅放缓,主要由于2024年智能汽车行业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重构的深度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项目验收周期,叠加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致使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增速阶段性承压。
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技术融合+生态协同”差异化竞争力。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自主研发的滴水OS凭借跨芯片平台兼容性及端云协同AI架构,成为车企向中央计算演进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消费电子领域,基于边缘AI引擎打造智能眼镜、MR头显等创新终端,以离线多模态交互技术突破穿戴设备算力瓶颈,并联合高通、微软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进程;机器人方向则依托RSP操作系统与AMR硬件系统的深度耦合,形成从仓储调度到末端执行的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三大业务线的技术卡位与生态协同,有效强化了公司在端侧智能时代的产业链话语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迭代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测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5-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考虑到核心业务营收整体稳定,AIPC、整车操作系统前景可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 | 民生证券 | 吕伟,金郁欣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改善,全面布局端侧智能生态 | 2025-04-29 |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2025年4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9亿元(yoy+24.69%),0.93亿元(yoy+2.00%),0.88亿元(yoy+2.48%)。经营现金流1.22亿元,同比下降25.44%。
研发销售投入拖累利润增速,但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中科创达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显示主营业务持续扩张。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营业收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从研发费用2.82亿元,同比增长12.0%这一数据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证明。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业务,导致了销售费用有所增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亿元,虽同比下降25.44%,但仍保持净流入状态。随着研发成果逐步转化和市场拓展见效,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三大重磅产品发布,全面布局端侧智能生态。中科创达在Thunder World2025端侧智能技术大会暨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发布了三大重磅产品。滴水OS1.0Evo借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实现座舱系统重构,具备超真实、超智能特性及超融合生态;TurboX AI眼镜从硬件、系统和AI能力进行全链路创新,以解决行业现存痛点,预计2025年底量产;AMR领域推出两款叉车新品和TurboX C8X智能模组,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化变革。这些产品共同构建了从底层操作系统到智能硬件的完整技术生态,充分展现了中科创达在智能汽车、XR设备和工业自动化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实力。
深化战略合作,加速技术创新。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科创达与现代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联合实验室,推进智能座舱平台研发;与ETAS合作打造融合功能安全与SoC功能的解决方案;与面壁智能共同打造下一代AI座舱交互体验;携手瑞萨电子推出轻量级ZCU虚拟化平台。在智能物联网领域,旗下创通联达与Consult Red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布局。通过多维度协同创新,中科创达不仅强化了在智能汽车及出行领域的技术领导力,更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助力全球化战略加速实施。
投资建议:积极看待中科创达“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下的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通过创新研发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以及智能终端的全面发展,预计将加速端侧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这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优势,构筑更为坚实的竞争壁垒,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3、9.67亿元,对应市盈率45X、31X、2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行业竞争加剧。 |
3 | 东兴证券 | 张永嘉,刘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业绩点评:业绩持续改善,端侧智能逐步构筑新增长极 | 2025-04-27 |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
中科创达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85(同比+2.72%)、4.07(同比-12.60%)、1.75(同比-48.49%)亿元,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0(同比+23.76%,环比+30.67%)、2.55(同比+282.76%,环比+436.76%)、0.48(同比+125.73%,环比+25.31%)亿元。
点评:
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端侧智能研发投入持续。24年公司手机、汽车、物联网业务线分别实现收入14.23(同比+0.49%)、24.16(同比+3.42%)、15.45(同比+3.73%)亿元,汽车业务已稳健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分别为34.67%(同比-8.42pct)、44.30%(同比-1.32pct)、18.27%(同比+0.76pct)。受下游车企竞争加剧影响,汽车厂商验收周期加长,部分厂商车型出货不及预期,创达智能汽车业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维持相对较高的毛利水平。费用方面公司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1%(同比-0.08pct)、8.88%(同比-0.51pct)、19.09(同比+0.96pct),公司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对机器人等端侧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从边际趋势上来看,公司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大幅提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2.88亿元(同比+37.46%,环比+63.35%),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环比改善明显。
以OS为核心把握汽车“中央集中式架构”与“端云混合架构”机会。中科创达发布的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深度聚焦中央计算架构与车端AI应用两大产业前沿,将座舱、智驾、舱驾融合等全部打通,向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全开放、全白盒的选项。开放层面,滴水OS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灵活的AI中间件与系统框架,能够无缝对接各类主流芯片与大模型,同时通过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展开合作,打造出一套强大的AI中间件,降低大模型部署难度,此外借助多Agent联合技术,实现对多个复杂场景的深度赋能。业务模式层面,我们认为白盒的交付方式有望提升客户接受度加快合作落地。目前,滴水OS已与瑞典数字音频先驱Dirac、全球领先的地图数据服务公司HERE Technologies等数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态合作。
端侧智能领域多点开花,深化合作有望构筑新增长极。除了整车操作系统外,中科创达的“端侧智能”主要布局在机器人、AI眼镜与MR、AIPC、AI手机、创新AI硬件等领域,当前产品实现逐步落地。机器人产品主要是面向工业领域的移动机器人(AMR、无人叉车、多关节复合机器人),当前在汽车及零部件、锂电、3C、食品及饮料等行业形成落地应用;AI眼镜与MR方面创达子公司创通联达推出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的轻量化AI眼镜Smart Glasses和混合现实MR HMD Pro;AI PC方面创通联达推出四款AI Mini PC参考设计,同时中科创达与微软、高通保持紧密合作,并且在AIPC生态上与主流PC厂商建立合作,帮助厂商端侧模型落地。我们认为多年积累的操作系统技术与广泛且深入的生态合作是创达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中科创达进一步扩大与深化生态合作,例如与字节火山引擎共建联合实验室赋能端侧智能,与火山引擎的扣子、豆包大模型、火山方舟、火山云等云端服务实现深度整合,同时创达与Arm合作成立Arm SystemReady Devicetree合规实验室,助力芯片厂商、OEM等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设备开发。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受汽车行业阶段性竞争加剧影响,叠加公司在端侧智能方向的持续研发投入,中科创达业绩当前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对终端设备的改造是大方向,同时创达的软件能力与开放生态能帮助其分散风险、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软硬件一体化趋势及软件价值量的提升实现份额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5.53/6.6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55/44/3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推进不及预期、端侧智能业务成长性及盈利释放不及预期、公司与字节、高通等的合作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
4 | 民生证券 | 吕伟,金郁欣 | 维持 | 买入 | 事件点评:“滴水”亮相:大模型重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 2025-04-27 |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车展2025上,中科创达正式面向全球媒体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1.0Evo。作为继ThunderWorld2025端侧智能技术大会闭门发布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历经一年迭代升级的产品,标志着中科创达在汽车智能化赛道的再次突破,推动整车操作系统迈入全面AI化新时代。
AI大模型重构智能汽车,三大突破定义未来座舱。中科创达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1.0Evo,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赋予汽车自主交互决策能力。采用舱驾融合+ZCU虚拟化平台,支持多域融合与算力高效调度。以端边云协同AI原生架构为核心,重构智能座舱系统,释放芯片算力潜能。在用户体验方面,滴水OS1.0Evo有三大突破:一是超真实,通过高精度渲染、光影效果、首创技术及多种音效系统打造沉浸式座舱;二是超智能,借助端边云协同AI框架,融合多种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意图识别准确率,提供全场景智能服务;三是超融合生态,整合全球生态资源,构建全链条融合生态,为全球主机厂提供量产级开发平台,加速车企智能战略落地。滴水OS1.0Evo展现了中科创达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综合实力,随着中央计算架构和大模型上车趋势发展,有望成为推动全球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核心引擎。
进一步深化布局AI与侧端智能领域。公司持续深化AI与侧端智能领域的布局,通过发布基于“端云混合架构”的滴水OS,推动AI大模型与智能汽车行业的融合,并扩展移动机器人业务、AI眼镜、MR、AIPC等端侧智能应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了在智能硬件、汽车及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公司依托聚合赋能的平台生态,与火山引擎合作加速汽车大模型落地,整合芯片、操作系统与AI技术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并参与OpenHarmony生态扩展智能设备应用边界,通过合规实验室保障技术研发与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借助Dirac优化音频体验,与HERE合作引入高精度地图,公司完善了智能终端功能,推出AI眼镜、MR HMD Pro等物联网产品,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已在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持续强化全球竞争力。
投资建议:积极看待中科创达“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下的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通过创新研发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以及智能终端的全面发展,预计将加速端侧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这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优势,构筑更为坚实的竞争壁垒,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4、9.68亿元,对应市盈率44X、30X、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行业竞争加剧。 |
5 | 平安证券 | 闫磊,黄韦涵,王佳一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四季度业绩改善,端侧智能创新赛道开辟新增长点 | 2025-04-24 |
中科创达(300496)
事项:
公司公告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5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公司发布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拟以总股本460,012,019股为基数,剔除已回购股份575,300股后的459,436,71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58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26,647,329.70元(含税)。
平安观点:
公司营收实现稳步增长,四季度业绩呈现较为明显的改善趋势。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5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稳健增长。利润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0%,主要由于:一方面,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66个百分点,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减少9,063.20万元;另一方面,研发投入增加。2024年,公司重点布局机器人等端侧智能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16%。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呈现较为明显的改善趋势。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23.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由负转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亿元,同比增长37.14%。
滴水OS持续推进全球生态合作,与火山引擎共建联合实验室赋能车端智能发展。公司滴水OS与瑞典数字音频先驱Dirac达成战略合作,将Dirac的专利音频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滴水OS软件生态中。目前,滴水OS已经与数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态合作关系。同时,公司在持续拓展全球客户市场,和全球车厂客户的合作会不断深入;公司与大众旗下CARIAD成立的合资公司CARThunder,专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互联系统领域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集成及测试,整合了双方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将在推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中国本土化进程、开拓国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公司与火山引擎达成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有望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加速大模型科研成果在车端和智能硬件端的转化和应用,为产业创新发展赋能。智能汽车业务线实现营业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主要受汽车厂商验收周期加长、部分厂商车型出货不及预期影响,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增速暂时有所放缓。未来随着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在技术及生态持续发力,智能汽车业务有望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公司发力端侧智能创新赛道,开辟新增长点。1)AI眼镜与MR:公司旗下创通联达推出的轻量化AI眼镜SmartGlasses和混合现实MRHMDPro,标志着智能穿戴设备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的又一次飞跃,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SmartGlasses搭载了高通骁龙AR1Gen1芯片平台,展现出卓越的运算能力和处理速度。MRHMDPro搭载了高通骁龙XR2+Gen2平台,融合了多项革新的创新功能。2)AIPC:高通技术公司在MicrosoftBuild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面向Windows的骁龙开发套件,旨在支持开发者面向下一代AIPC创建或优化应用程序和体验,公司为其提供了从设计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此外,2025年1月3日,公司旗下创通联达宣布推出四款AIMiniPC参考设计,旨在助力行业客户快速打造面向个人AIPC消费市场和工业场景的创新性产品。3)机器人:公司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业务版图正在加速扩张。2024年,晓悟智能的子公司西安龙行智巡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正式揭牌成立。另外,公司多款智能机器人新品亮相CeMATASIA。公司的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在汽车及零部件、锂电、3C、食品及饮料等行业形成落地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亿元(原值为4.57亿元)、5.40亿元(原值为5.91亿元)、6.57亿元(新增);EPS分别为0.98元、1.17元和1.43元,对应2025年4月23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54.5x、45.3x和37.2x。当前,公司“滴水OS”不断深化与汽车产业链客户的战略合作,为智能汽车业务发展蓄力。另外,公司面向端侧智能创新赛持续发力,有望构建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已呈现较为明显的改善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智能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当前,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的全球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滴水OS已经与数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态合作关系。但如果公司操作系统的落地进度低于预期,则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2)智能物联网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智能物联网是公司大力拓展的战略业务,但仍属于导入期,热点分散,不确定性较大。如果公司不能把握行业特点,客户拓展进度和订单数量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智能软件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若公司在AI手机、鸿蒙生态等市场的拓展成效不佳,或智能手机产业复苏不达预期,则公司智能软件业务发展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
6 | 民生证券 | 吕伟,金郁欣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深化布局AI智能领域,展拓智能业务图谱 | 2025-04-23 |
中科创达(300496)
事件:2025年4月22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85亿元(yoy+2.72%),4.07亿元,1.75亿元。经营现金流7.53亿元,同比下降0.22%。
研发投入致业绩承压,下半年经营情况持续改善。中科创达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的增加以及毛利率的下降。公司在既定的"操作系统+端侧智能"的战略方向下,持续加大对端侧智能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赛道等领域的投入。2024年下半年,研发投入成果显现,公司实现了毛利率回升、智能汽车及全球市场业务增长、战略合作深化以及经营效率提升,推动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回暖,实现了稳步增长。下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半年增长24.29%,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90.4%,经营现金流环比增长61.16%。尤其是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2.76%,环比增长436.76%。
进一步深化布局AI与侧端智能领域。公司发布的滴水OS基于“端云混合架构”,推动了AI大模型与智能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异构技术壁垒,提升了整车智能化能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扩展了移动机器人业务,尤其在汽车、锂电和食品等行业,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凭借在AI眼镜、MR、AIPC、AI手机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公司加速了端侧智能应用,推动其成为全场景智能终端发展的核心基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了在智能硬件、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确保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依托聚合赋能的平台生态,不断展拓智能业务图谱。中科创达通过与火山引擎合作,加速汽车大模型在滴水OS等操作系统的应用落地,整合芯片、操作系统与AI技术,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支持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业务拓展。公司积极参与OpenHarmony生态,扩展智能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边界,并通过合规实验室保障技术研发与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吸引智能设备制造商和开发者加入生态体系,为智能物联网业务提供应用基础。借助Dirac优化音频体验,与HERE合作引入高精度地图,完善智能终端功能,并推动智能物联网产品如AI眼镜、MR HMD Pro的推出,进一步拓展机器人与AIPC等新兴领域。继续大力开拓全球市场,目前已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
投资建议:积极看待中科创达“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下的三大智能板块业务发展,通过创新研发推动智能汽车、机器人以及智能终端的全面发展,预计将加速端侧智能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这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优势,构筑更为坚实的竞争壁垒,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中科创达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8.04、9.68亿元,对应市盈率44X、30X、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大模型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