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李雨涵 | 维持 | 买入 | 剥离低毛利业务板块后,聚焦主业并购重启新程 | 2025-04-01 |
博雅生物(300294)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3月19日,博雅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7.35亿元,同比-34.58%,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67.18%,主要系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与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0.77%。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4.90亿元,同比+6.11,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
事件点评
剥离低毛利业务板块后,聚焦主业并购重启新程
核心业务占比达87.29%。拆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5.14亿元,同比+4.32%,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87.29%;公司于2024年11月开始将绿十字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剔除绿十字业务,母公司血制品板块营收为14.74亿元,同比+0.86%,实现净利润4.07亿元,同比-24.87%。华润博雅血制品板块收入增长主要系PCC和VIII因子销售额增长影响,其中PCC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
拆分核心产品收入:2024年,公司静丙实现营收3.91亿元,同比-12.00%,人血白蛋白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7.94%,人纤原实现营收4.08亿元,同比-2.65%。从批签发量来看,2024年,公司人白批签发量达126.83万瓶(折合10g/瓶,20%,50ml),同比+12.76%,静丙批签发量大90.46万瓶(折合2.5g/瓶,5%,50ml),同比+9.48%。核心产品批签发量依旧保持增长趋势,表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依旧稳固,公司生产供应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公司生化药业务(新百药业)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37.08%,主要受缩宫素注射液集采影响及区域联盟集采等市场综合因素影响业绩下滑。公司化学药业务(欣和药业)实现营收0.10亿元,同比-1.89%,受资产减值损失下降影响,板块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
公司业务板块结构重建,回归主业血制品业务的毛利率水平。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64.65%,同比+11.89pct,23年剥离两个低毛利率的业务板块,公司业务结构优化。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3.48%,同比+5.3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24.19%,同比+2.22pct;管理费用率10.76%,同比+3.41pct;财务费用率-1.47%,同比-0.32pct。
收购绿十字香港,进一步扩大浆站版图,采浆量再创新高
2024年7月,博雅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18.2亿元成功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公司新增1张生产牌照、4家在营单采血浆站,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进一步扩大公司浆站版图,提升公司采浆能力。
与此同时,2024年7月,公司的泰和、乐平浆站正式运营;2025年1月,公司再次刷新浆站版图,成功斩获内蒙古达拉特旗省级批文,双喜临门!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21个浆站,其中20个在营,1个在建。2024年,公司实现采浆量630.6吨,同比+10.4%,其中华润博雅采浆量为522.04吨,同比+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研发进展顺利,高浓度静丙、破免项目预计2025年上市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688.99万元,研发费用率为3.86%,同比+1.31pct。目前,公司10%静丙已通过现场核查、破免项目获得现场核查通知书,预计2个产品将于2025年实现上市;C1酯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成功入选江西省2024年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研究项目;新百药业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一致性评价获批并成功中标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此外,公司还超前部署小核酸及基因治疗等领域,项目研发驱动业绩增长的强大效能不断汇聚,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公司战略收购绿十字后,公司采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1/22.64/24.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0.4%/1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5.58/6.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4%/15.7%/15.3%,对应估值为28X/24X/21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情况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
2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陈成 | 维持 | 买入 | 因子类产品快速放量,高浓度静丙有望年内上市 | 2025-03-27 |
博雅生物(300294)
血制品收入平稳,商誉减值影响利润表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34.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7.18%),扣非净利润3.02亿元(+110.77%),经营现金流净额3亿元(-53.29%)。对应2024Q4营业收入4.9亿元(+6.11%),归母净利润-0.16亿元(+93.07%),扣非净利润-0.35亿元(+84.16%)。公司收入端同比下降主要系非血制品业务的剥离出表影响,利润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383万元,其中包括南京新百的商誉减值准备7261万。
浆站拓展和外延并购实现新突破
公司目前浆站数量达到21个,其中20家在采,1家在建(内蒙古达拉特旗浆站),2024年成功实现对绿十字的外延并购和内蒙古浆站的省级批文,内生外延共成长,华润央企赋能优势逐步显现。公司2024年采浆量达630.6吨,其中博雅生物采浆量522.04吨(+11.7%),绿十字采浆量108.6吨。
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5.14亿元(+4.32%),毛利率65.11%(-4.63%),其中母公司博雅生物血制品收入14.74亿元(+0.86%),毛利率64.27%(-2.62pct);绿十字血制品贡献收入4030万元(为2024.11-12月收入,绿十字2024年11月开始并表)。
从血制品产品结构上看,白蛋白收入4.03亿元(-7.94%),静丙收入3.91亿元(-6.60%),纤维蛋白原收入4.08亿元(-8.28%),其他血液品收入3.12亿元(+108.20%)。受行业周期及区域集采影响,白蛋白、静丙和纤原收入小幅下滑。PCC和八因子实现快速放量,PCC、Ⅷ因子纯销超目标完成,其中PCC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小因子产品营收占比快速提升,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
在研管线丰富,高浓度静丙有望年内上市
公司具备丰富的研发管线,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完成发布资料提交,目前处于综合审批阶段,有望年内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上市的高浓度静丙。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已完成注册申请和现场检查,有望年内上市。C1酯酶抑制剂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处于临床阶段,研发进程稳步推进。未来公司将着力围绕小核酸及基因治疗等领域进行布局,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9.79、21.42、23.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5.82、6.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36、23.36和21.53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3 | 华源证券 | 刘闯,李强 | 维持 | 买入 | 采浆量稳步增长,在研产品线持续丰富 | 2025-03-24 |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同比下滑34.58%,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67.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0.77%。
采浆量稳步增长,血制品收入端保持稳定。2024Q4,实现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6.11%,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亏损大幅收窄。核心血制品业务:1)母公司华润博雅: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净利润4.1亿元,同比减少24.9%,总体看收入相对稳健,利润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收到子公司分红,2024年无分红收益影响。2)绿十字:2024年11-12月,实现营业收入4030万元,实现净利润6.1万元。采浆量方面,1)采浆量:2024年行业采浆量约13400吨,同比增长10.9%。博雅生物全年采浆量630.6吨(同比
10.4%),其中博雅本部采浆量522.04吨(同比+11.7%),绿十字采浆量108.6吨。2)采浆站数量:博雅整体在营采浆站20个(包括绿十字4个),在建采浆站1个,合计21个。
其他血制品快速增长,研发产品管线即将丰富。分产品看:1)静丙:2024年收入3.9亿元,同比-12.0%;毛利率64.27%,同比减少2.34pct;2)白蛋白:2024年收入4.0亿元,同比-7.9%;毛利率59.88%,同比减少5.51pct;3)纤维蛋白原:2024年收入4.1亿元,同比-2.7%;毛利率69.52%,同比减少6.42pct;4)其他血制品:2024年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08.2%。后续在研血制品管线情况:博雅生物本部:1)10%层析静丙:完成发补资料提交,综合评审中,预计上市时间2025年;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完成注册申请和现场核查,预计上市时间2025年;绿十字(静丙):补充申请注册申报阶段,预计上市时间2027年。
公司是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未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21年,华润医药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成为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华润近年来在新浆站申请、资源嫁接、浆站运营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考虑到血制品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以及极高的准入壁垒,属于长坡厚雪型赛道,我们认为博雅生物未来在华润大健康板块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公司新拿浆站潜力值得期待,公司目标力争十四五期间,通过相应的战略举措,力争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翻番。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0/6.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29.6%、17.4%、11.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7、23、21倍,考虑到控股股东华润医药作为国内最大的医药央企之一,未来赋能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4 | 国金证券 | 袁维 | 维持 | 买入 | 血制品业务整体稳健,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 2025-03-19 |
博雅生物(300294)
业绩简评
2025年3月18日,博雅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7.35亿元,同比-34.58%;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67.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0.77%。单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90亿元,同比+6.11%;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减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减亏。
经营分析
产品销售攻坚克难,血制品业务整体稳健。公司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纤维蛋白原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下,继续稳固其在纤维蛋白原市场领先地位,PCC、Ⅷ因子纯销超目标完成,其中PCC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2024年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除静丙、人血白蛋白、纤原以外的其他血液制品业务实现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108.20%。
浆源拓展工作稳步推进,血浆采集再攀新高。公司持续加快投资并购步伐,成功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新增1张生产牌照、4家在营单采血浆站,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阶段性实现了规模化扩张战略目标。此外,公司顺利完成全国多区域实地调研、选址及申请材料递交,成功斩获内蒙古达拉特旗省级批文,浆站数量增至21个。2024年全年实现采浆630.6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华润博雅生物本部采浆522.04吨,同比增长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在研管线。公司紧跟技术前沿,针对血液制品行业瓶颈,结合“长线”与“短线”策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完成发补资料提交,处于综合评审阶段。C1酯酶抑制剂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已进入临床阶段;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BYSW007项目)已提交IND,公司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行业客观情况,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60(+41%)、6.36(+14%)、7.03亿元(+11%)。2025-2027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1.11、1.26、1.39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6、23、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拓展不达预期,产能落地不及预期,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血液制品质量安全性风险。 |
5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阮帅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采浆量较快增长,高浓度静丙及破免有望获批上市 | 2025-03-19 |
博雅生物(300294)
2024年业绩有所波动,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35亿元(同比-34.58%,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7.18%),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110.77%),扣非净利率17.38%(+11.98pct)。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4.9亿元(+6.11%),归母净利润-0.16亿元(+93.07%),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84.16%)。我们维持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1/6.53/7.5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4/22.3/19.2倍,维持“买入”评级。
华润博雅母公司收入略有增长,各产品收入有所下滑
2024年母公司华润博雅实现收入14.74亿元(+0.86%),净利润4.07亿元(-24.87%),绿十字从2024年11月开始并表,实现收入0.4亿元,净利润6.11万元。生化药等其他业务有所下滑。分产品看,2024年静丙贡献收入3.91亿元(-12%),毛利率64.27%(-2.34pct),人血白蛋白收入4.03亿元(-7.94%),毛利率59.88%(-5.51pct),人纤维蛋白原收入4.08亿元(-2.65%),毛利率69.52%(-6.42pct),其他血液制品收入3.12亿元(+108.2%)。2024年血液制品销量增长9.14%,库存量下滑24.21%。
公司采浆量实现较快增长,高浓度静丙及破免有望获批上市
我国血液制品企业持续推进新浆站拓展与已获批浆站建设,2024年,我国新获批浆站3个,新增在营浆站17个,持续推动浆量稳步增长。根据统计,2024年行业采浆量13,400吨,同比增长10.9%。公司持续聚焦血液制品主业,在营浆站20个,在建浆站1个,合计21个。公司2024年采浆量630.6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为522.04吨,同比增长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0.97亿元,占营收比例5.59%。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已完成上市申请,在研项目C1酯酶、vWF因子以及微量蛋白类等产品进展顺利。
风险提示:采浆量增长不及预期、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 |
6 | 开源证券 | 余汝意,阮帅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华润赋能,公司内生及外延并购有望加速发展 | 2025-01-10 |
博雅生物(300294)
华润赋能,公司内生浆站拓展及外延并购有望加速发展
供给端,血制品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新设浆站要求严格,生产牌照数持续减少。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及鼓励行业并购整合,国内血制品企业浆站及采浆量集中度持续提升。需求端,受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临床对血制品需求持续增长,此外,中国静丙等产品适应症较国外偏少,患者及医生认知度较低,市场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博雅生物作为国内血制品龙头企业,进入华润体系后,浆站拓展、产品研发、并购整合方面有望大大加速,未来有望跻身全球一线血制品企业层次。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24/5.51/6.5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9/26.5/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血制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凝血因子类产品渗透率远低于国外水平,凝血因子Ⅷ及人纤维蛋白原与国外使用差距在3倍以上,销售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以及血液制品临床适用症及医保目录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中国居民对血制品需求逐步提升。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5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544.30亿元,CAGR为11.67%,整体呈较快增长态势,未来有望维持较快增长趋势。
高纯度静丙有望提交上市申请,采浆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公司持续聚焦血制品业务,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血制品营收从2019年的9.88亿元增长至2023年14.52亿元,其中人血白蛋白、静丙及纤原占比较均衡。近些年公司采浆量维持增长,从2019年的372吨增长至2023年的467.3吨,随着绿十字的加入及未来可能的外延并购,公司采浆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吨浆收入从2020年的236.24万元/吨增长至2023年的310.72万元/吨,吨浆利润从2020年的45.13万元/吨增长至2023年的116.04万元/吨,处于行业前列水平。高纯度静丙完成临床总结报告,有望提交上市申请。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医药政策风险等。 |
7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陈成 | 维持 | 买入 | 采浆量持续稳健增长,血制品业务维持平稳发展 | 2024-11-01 |
博雅生物(300294)
去年同期子公司出表影响表观业绩: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11.07%),扣非净利润3.36亿元(-6.96%)。对应2024Q3营业收入3.49亿元(-46.2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29.98%),扣非净利润0.77亿元(-25.62%)。公司表观收入和利润下滑主要系去年三季度公司陆续转让复大医药75%股权和天安药业89.68%股权,转让后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血制品业务维持平稳,因子类实现快速增长
2024年1-9月,公司血制品板块实现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增长0.39%,主要系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及人凝血因子Ⅷ增加所致。结合历史收入分析,公司血制品单三季度实现收入2.99亿元,同比下降7.28%,公司2024Q3毛利率为65.74%,环比下降0.52pct。三季度收入端的短期放缓及毛利率的小幅下降预计受行业周期波动及公司纤维蛋白原集采价格陆续在各个省份联动影响。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因子类产品的快速上量,因子类产品对收入和利润贡献将逐步加大,对公司毛利率和吨浆净利润的提升也将逐步显现。绿十字在八因子领域具备良好竞争优势,有望在并表后与博雅因子类产品在推广和销售上实现协同增效。
采浆端实现良好增长,智能工厂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优化属地献浆环境、提升浆站服务质量成功实现了原料血浆的良好增长,前三季度共计采浆387.44吨,同比增长12.39%。产能方面,截至目前血液制品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已完成制造中心、创新孵化中心、包装仓储中心等主要主体结构的封顶,预计2025年底启动试生产与工艺验证,2027年7月正式投产。公司积极回报股东,2024年10月公司实施2024年半年度分红,以504,248,73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8067.98万元,占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5.5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暂不考虑绿十字并表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7/6.27/6.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2/1.24/1.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53/24.89/22.61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8 | 万联证券 | 黄婧婧 | 维持 | 买入 | 点评报告:采浆量双位数同比增长,盈利水平同比提升明显 | 2024-10-31 |
博雅生物(300294)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2024年10月24日发布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6.96%);单看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46.21%,环比-21.89%),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29.98%,环比-41.00%),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25.62%,环比-41.28%),主要系公司分别于2023年9月、10月转让所持有的复大医药75%股权、天安药业89.681%股权,转让后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投资要点:
采浆量双位数同比增长,血制品收入稳健:2024年1-9月,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属地献浆环境、提升浆站服务质量等实现原料血浆显著增长,共计采集387.4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2024年1-9月,血液制品业务收入10.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9%,主要系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及人凝血因子Ⅷ增加所致。
采浆量预计稳步提升,产能和研发管线持续推进中。2024年7月,公司通过并购绿十字(香港)间接控制绿十字(中国),显著增强了原料血浆规模。基于存量成熟浆站的稳定增长与新设的乐平、泰和浆站爬坡期的良好预期,预期后续公司采浆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工厂的建设,已完成主要主体结构封顶。高浓度静丙等在研管线持续推进,预计获批后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水平同比提升明显: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6.67%(同比增加16.63个百分点)和33.12%(同比增加11.48个百分点),主要是高毛利产品结构优化;单看2024Q3,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5.74%(同比增加15.36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52个百分点)和27.69%(同比增加5.91个百分点,环比减少8.96个百分点);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财务费用/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99%、10.26%、-1.89%,合计占比31.62%,同比增加4.64个百分点。随着公司对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对新产品(如PCC、Ⅷ因子)市场推广的加大投入,预计整体费用率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暂不考虑并购绿十字(香港)对业绩的影响,结合公司三季报数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亿元/5.76亿元/6.30亿元(调整前为5.33亿元/5.54亿元/5.95亿元),对应EPS1.05元/股、1.14元/股、1.25元/股,对应PE为29.96/27.53/25.17(对应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31.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 |
9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吴景欢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血制品保持稳健增长,内生外延助力浆站拓展 | 2024-10-30 |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
博雅生物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45亿元,同比下降43.16%;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6.9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2亿元,同比下降50.08%。
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49亿元,同比下降46.21%;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下降29.98%;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25.62%。
投资要点
股权转让影响表观利润,血制品保持稳健增长
2024年1-9月,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43.16%和11.07%,主要是公司分别于2023年9月和10月转让所持有的复大医药75%股权、天安药业89.681%股权,转让后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公司主营业务血制品板块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1-9月,血液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0.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9%,主要是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及人凝血因子Ⅷ增加所致。
采浆量持续提升,内生加外延助力浆站拓展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方式加快拓展浆站数量。博雅现有单采血浆站16家,其中在营浆站14家,2023年新获批2个浆站。2024年1-9月,公司原料血浆显著增长,共计采集387.4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
此外,2024年7月17日,公司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成功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绿十字(中国)。绿十字(中国)是血液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拥有4个浆站,白蛋白、静丙等6个品种,2023年采浆量104吨,2017-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绿十字(中国)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浆站拓展、采浆量提升和血制品产品的丰富。
在研品种丰富,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公司重视新品种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血制品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上市后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新增量;C1酯酶抑制剂是国内首家获得临床批件的企业,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9.30、20.79、22.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5.99、6.55亿元,EPS分别为1.09、1.19、1.3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8、26.5、24.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和浆站拓展不及预期;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10 | 华源证券 | 刘闯,李强 | 维持 | 买入 | 采浆量稳步增长,期待华润长期赋能想象空间 | 2024-10-30 |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下滑43.16%,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滑11.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滑6.96%。
短期业绩承压,但采浆量稳步增长。2024Q3,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滑46.2%(主要有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出表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下滑3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滑25.6%。核心血制品业务方面,24Q1-3,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0.39%,24Q3,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下滑7.3%;采浆量方面,24Q1-3,公司实现采浆量387.44吨,同比增长12.39%。整体来看,公司采浆量实现了较为稳健的增长,为未来业绩增长打下基础。
公司经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绿十字采浆量和吨浆利润未来均有较大弹性。博雅近期收购了绿十字,考虑到上市公司在经营能力方面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在上市品种方面,产品涵盖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等9个品种,纤原等品种处于行业前列水平。绿十字目前平均单站采浆量在26吨,离行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判断依托博雅较为优秀的管理水平,绿十字未来的采浆量和吨浆利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本次收购博雅生物获得新的生产牌照(安徽省),考虑到新的牌照对当地新拿采浆站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大股东华润医药在外延方面的施展空间更大。
公司是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未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21年,华润医药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成为华润旗下唯一血制品平台,华润近年来在新浆站申请、资源嫁接、浆站运营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考虑到血制品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以及极高的准入壁垒,属于长坡厚雪型赛道,我们认为博雅生物未来在华润大健康板块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公司新拿浆站潜力值得期待,公司目标力争十四五期间,通过相应的战略举措,力争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翻番。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短期季度业绩承压,我们下调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6/6.3亿元(前值分别为5.5、5.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112.6%、11.4%、12.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2、29、26倍,考虑到控股股东华润医药作为国内最大的医药央企之一,未来赋能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
11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维持 | 买入 | 2024三季报点评:血液品业务稳健增长,浆站拓展逐步落地 | 2024-10-29 |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下降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6.96%,EPS为0.82元。
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收入端下降主要与公司分别于2023年9月、10月转让所持有的复大医药75%股权、天安药业89.681%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有关。2024Q1-3公司血液制品实现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0.39%,公司血制品业务整体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新产品PCC与VIII因子加速放量,预计未来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华润赋能作用凸显,浆站拓展逐步落地
截至2024年8月公司共有浆站16家,其中江西泰和、乐平浆站在2024年7月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采浆量处于爬坡阶段,公司Q1-3原料血浆采集量为387.44吨,同比增长12.39%。2024年,公司收购绿十字,新增4家单采血浆站,包括桃江浆站、砀山浆站、寿县浆站和宁国浆站,2023年四家浆站采浆量为104吨,2024H1采浆量为52.1吨,收购绿十字使公司的采浆能力大幅提升。整体来看,华润入主后,公司持续加速通过内生和外延的方式拓展浆站,采浆量获得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研发持续加速,智能工厂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公司在研项目C1酯酶、vWF因子、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产品进展顺利,未来有望形成良好的产品梯队。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血液制品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未来血制品处理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内生和外延方式加速拓展浆站,血制品业务实力持续加强,有望继续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04亿元、20.13亿元和21.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亿元、6.07亿元和6.3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0元/股、1.20元/股和1.26元/股,对应PE分别为29倍、27倍和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产品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外延式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12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伍可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采浆量增长良好,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 2024-10-29 |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 -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 -6.96%); 其中, 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 -46.2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 -29.98%)、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 -25.62%); 2024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6.67%( +16.63pp),销售净利率33.12%( +11.48pp)。公司实施2024年半年度分红回报投资者, 现金分红总额为0.81亿元,占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5.53%。 公司业绩波动主要是公司2023年9月、 10月先后转让天安药业和复大医药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所致。
采浆量增长良好, 内生外延拓展浆站资源。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血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0.89亿元( +0.39%), Q3单季度实现营收3亿元左右,其中PCC和VIII因子销量持续增加。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不断优化属地献浆环境、提升浆站服务质量等实现了原料血浆的增长, 采集量387.44吨,同比增长12.39%。 2024年7月,泰和浆站、乐平浆站获得《单采血许可证》,进一步提升公司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 公司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 预计2024年11月份并表, 从而新增1张生产牌照,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 显著增强了原料血浆规模, 加速提升公司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公司2024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738万元, 研发管线持续进展, 高浓度静丙补充申请获受理, 预计2025年正式上市;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C1酯酶抑制剂临床试验顺利推进, BYSW006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公司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投资建议: 暂不考虑收购绿十字的影响,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实现营收为21.08/23.87/26.79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6.61/7.78/9.08亿元(原预测6.61/7.80/9.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1.54/1.80元,对应PE分别为24.68/20.96/17.96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浆站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
13 | 国海证券 | 年庆功 | 首次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内生外延齐头并进,未来稳健增长可期 | 2024-10-27 |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
2024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45亿元(yoy-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yoy-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yoy-6.96%)。20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3.49亿元(yoy-46.2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yoy-29.98%),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yoy-25.62%)。
投资要点:
业务剥离导致2024Q3业绩同比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45亿元(yoy-43.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yoy-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yoy-6.96%)。20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3.49亿元(yoy-46.2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yoy-29.98%),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yoy-25.62%)。公司2023年下半年转让复大医药、天安药业,导致业绩同比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采浆量稳健增长,血制品业务收入平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属地献浆环境、提升浆站服务质量等成功实现了原料血浆的显著增长,共计采集387.4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2024年前三季度,血液制品业务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0.39%。
内生外延齐头并进,新获《单采血浆许可证》,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2024年7月,公司泰和浆站和乐平浆站获得江西省卫生健康委
颁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同月,公司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即间接收购绿十字(中国)。绿十字(中国)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通过内生外延同步推进,有望推动公司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收入为17.89亿元/19.70亿元/21.7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5.37亿元/5.99亿元/6.62亿元,对应PE为30.24X/27.11X/24.52X。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进聚焦血制品业务,血制品业务稳健发展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浆站获批进展不及预期,新产能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产品质量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