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元证券 | 龚斯闻,楼珈利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好 | 2024-11-01 |
苏交科(30028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点评:
营收净利承压,不改长期向好
2024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4亿元,同比-6.4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32.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30.43%,整体营收和净利有所承压,主要系公司汇兑收益较上年较少。单季度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8.56亿,同比-22.96%;实现归母净利润-463.61万,同比-108.06%;扣非归母净利-1232.75万元,同比-122.69%。
毛利率有所改善,费用率有所上升
2024Q1-3公司实现毛利率31.64%,同比提升0.81pct,其中2024Q3毛利率为35.75%,同比提升3.66pct,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37%,同比提升1.3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5%/11.86%/0.56%/5.5%,分别同比提升0.04/0.30/0.65/0.35pct,对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公司紧跟积极布局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未来民航局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完善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者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公司紧跟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积极承接低空经济项目,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及牡丹江市的多项机场研究及测量等;积极参加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与深圳联合飞机集团设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开拓低空经济新场景、构建新体系,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通过合资成立低空经济公司,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低空交通运输两大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有望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充分受益。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0.94/51.60/53.11亿元,归母净利2.77/2.93/3.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2/0.23/0.26元/股,对应PE分别65/62/5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基础设施投资、环保方面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投资并购整合的风险;低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任嘉禹 | 维持 | 增持 | 扣非业绩稳步提升,看好低空经济行情催化 | 2024-07-31 |
苏交科(300284)
扣非业绩稳步提升,低空经济打造新增长点
公司发布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业收入20.59亿元,同比+2.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7.75%,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9.87%,收入维持正增长,归母净利润承压,我们认为主要由于23年同期非流动资产处置、委托投资损益较多,扣非后利润仍保持了较好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或继续严控项目承接标准,保障项目盈利与回款,后续报表质量有望延续改善。新业务方面,公司围绕低空经济持续探索,中长期来看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工程咨询主业盈利能力小幅改善
分业务看,24H1公司工程咨询业务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2.01%,毛利率为33.13%,同比+0.86pct,反映公司项目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分区域来看,24H1国内、海外收入分别为17.18、3.41亿元,同比分别+2.56%、+2.65%,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3.5%、16.5%,毛利率分别为32.5%、17.2%。24H1,公司业务承接额保持稳定,广东省实现大幅增长,江苏省小幅增长。
盈利能力小幅度承压,费用控制能力增强
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9%,同比-0.2pct,期间费用率为17.75%,同比-1.3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8%、10.71%、4.95%、-0.2%,同比分别-0.09、-0.67、-0.24、-0.31pct,各项费用均在收入小幅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摊薄,同时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主要由于汇兑损益、利息净收支的影响所致。24H1公司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0.76亿元,同比少损失0.03亿元,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7.76%,同比-0.58pct。现金流方面,24H1公司CFO净额为-7.23亿元,同比多流出0.28亿元。
看好低空经济的持续催化,维持“增持”评级
23年以来,公司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业务,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等地区密集布局低空应用飞行服务、无人机设备检测与鉴定、低空飞行培训、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及监管体系建设、各类应用场景策划与开发等六大业务方向,中长期来看,有望给公司业绩及估值带来较好的提升空间。我们维持此前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9、4.5、5.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基建投资景气度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3 | 国元证券 | 龚斯闻,楼珈利 | 首次 | 增持 | 首次覆盖报告:聚焦工程业务,低空经济打开新增长曲线 | 2024-06-24 |
苏交科(300284)
公司是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公司,在科研水平、业务技术、企业资质、品牌和行业地位等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两大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为工程建设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提供全过程以及专业化服务。
顶层设计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国家力推低空经济,打造万亿市场。“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江苏全省加速布局。江苏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提出《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通航整机及无人机,重点发展水陆两栖飞机、固定翼多用途飞机、10座以上中大机型通航飞机、中轻型直升机、旋翼机、新一代垂直起降点飞行器,推动通航飞机在市政管理、应急救援、低空旅游、商务出行、飞行驾驶培训等方面的运用。“7+3”投资助力南京“低空经济”发展提速,总投资超20亿,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引导和布局,聚焦产业集聚、资源整合、基础配套、应用场景等维度,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南京跻身低空经济全国第一方阵,形成超500亿元产业规模;苏州市政府提出《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主要围绕“2026年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的总目标,确定了打造低空产业生态、完善飞行保障体系、培育低空应用场景、争创低空领域示范等4大重点任务。
布局低空经济业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等地区密集布局低空应用飞行服务、无人机设备检测与鉴定、低空飞行培训、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及监管体系建设、各类应用场景策划与开发等六大业务方向,针对政府主体、投资平台主体及市场应用主体,开拓低空飞行服务新场景、构建低空交通运输新体系、孵化低空经济产业新业态,立足低空产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致力打造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型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承接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的《江苏省民航统计服务及民航专项统计调查(2023-2024年)》、《江苏省民航发展蓝皮书(2023年)暨年度发展分析报告》,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的《苏州市通用机场发展战略研究》、牡丹江市重大项目建设保障中心的《牡丹江海浪机场改扩建项目可研阶段净空障碍物测量》等低空经济项目,积极开拓低空经济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合资成立低空经济公司,整合核心优势资源
2024年4月,公司与深圳联合飞机集团新设低空经济合资公司,双方股权各占40%。合资公司作为公司发展低空经济战略业务的重要载体,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低空交通运输两大体系的构建,通过整合双方核心优势资源,聚力打造低空咨询服务能力、低空飞行服务能力与低空产业服务能
力,提供包括低空经济领域政策与产业发展全过程咨询、低空飞行运营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低空基础设施与飞行管理平台投建管运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建设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型科技企业。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布局海外业务助力国际化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科研水平、业务技术、企业资质、品牌和行业地位等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创新开发了梁体偏位报警、一体化车船撞击报警等新技术。公司坚持自主科技创新,先后申请并获准成立了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06年及2008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术企业”。公司加快布局海外市场,2016年投资了西班牙EPTISA公司,标志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西班牙EPTISA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程咨询公司,公司业务包括水利、环境、交通、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工业建筑和能源等,在西亚、东欧、南亚地区运营多年,在“一带一路”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布局。
公司业绩分析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2.78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44.47%。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70.30亿元降至52.78亿元,五年CAGR为-5.57%,归母净利润从6.23亿元降至3.30亿元,五年CAGR为-11.93%,主要系国内短期需求下行叠加全球通货膨胀、地缘政治所带来的需求不足。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5.99%,同比-1.04pct;净利率为5.81%,同比-6.34pct。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2%,同比+3.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78%,同比-0.11pct,主要系业务招待费的下降。管理费用率10.41%,同比+0.51pct,主要系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咨询会务费的增加。研发费用率5.51%,同比-0.07pct,主要系材料费、工程委外费的下降。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是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公司,专注于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通过合资成立低空经济公司,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低空交通运输两大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有望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充分受益。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72、5.54、5.92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37、0.44、0.47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58、16.67、15.60倍,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基础设施投资、环保方面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投资并购整合的风险;低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
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王雯 | 调低 | 增持 | 减值计提拖累业绩,有望受益于低空经济行情催化 | 2024-04-17 |
苏交科(300284)
减值计提拖累业绩,发力低空经济促成长
公司发布23年报,23年实现营业收入52.78亿元,同比+0.98%,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44.5%,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48.4%,收入维持正增长而利润显著承压,我们判断主要由于公司计提了较多的减值损失所致。展望24年,我们认为公司或继续严控项目承接标准,保障项目盈利与回款,后续报表质量有望延续改善。新业务方面,公司围绕低空经济持续探索,4月11日,公司与深圳联合飞机集团签约低空经济合资项目,中长期来看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检测业务快速增长,省外/国外拓展步伐持续加快
分业务看,23年公司工程咨询、工程承包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8.9、3.7亿元,同比分别+1.36%、+13.54%,细分来看,23年勘察设计及其他咨询服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1.3、14.9、5.5亿元,同比分别-6.95%、+27.85%、+4.9%,毛利率分别为37.59%、41.84%、12.62%,同比分别-2.56、+1.12、-0.86pct。分区域来看,23年公司在江苏省内、省外、国外分别实现收入18.8、26.9、7.1亿元,占比分别为35.6%、50.9%、13.5%,较22年同期分别-2.4、+1.4、+1.0pct,反映出公司在省外拓展力度持续加大,同时海外业务亦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盈利能力小幅度承压,现金流有所改善
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0%,同比-1.04pct,我们判断主要由于收入体量较大的勘察设计主业毛利率有所下降所致。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09%,同比+2.4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8%、10.41%、5.51%、0.4%,同比分别-0.11、+0.5、-0.08、+2.11pct,财务费用率有明显提升,主要是利息支出增长、利息收入下降、汇兑损失增加所致。23年公司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6.5亿元,同比多损失2.29亿元,侵蚀了较多利润,综合影响下净利率为5.81%,同比-6.34pct。现金流方面,23年CFO净额为3.07亿元,同比多流入0.45亿元。
看好低空经济的持续催化,给予“增持”评级
23年公司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业务,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等地区密集布局低空应用飞行服务、无人机设备检测与鉴定、低空飞行培训、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及监管体系建设、各类应用场景策划与开发等六大业务方向,中长期来看有望给公司业绩及估值带来较好的提升空间。考虑到23年受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9、4.5、5.1亿元(24-25年前值为8.0/9.2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基建投资景气度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