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液冷双增长极【勘误版】 | 2025-08-28 |
新莱应材(300260)
投资要点
2025H1业绩小幅下降,食品业务稳托底增长。2025H1公司营收14.09亿元,同比-0.6%。食品类业务实现收入8.46亿元,同比+5.4%,受益于国内乳制品和饮料行业需求增长及公司“设备+包材”一体化模式带来的客户黏性增强,成为托底主力。医药类业务实现收入1.22亿元,同比-27.5%。泛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4.41亿元,同比-1.3%。期间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23.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19.6%。Q2单季营收7.37亿元,同比+1%,环比+9.5%。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20.7%,环比+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23.7%,环比+8.6%。
盈利能力承压,费用率小幅改善。2025H1公司毛利率为24.5%,同比-1.1pct;销售净利率为7.6%,同比-2.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7%,同比-0.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7%,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为4.9%,同比+0.9pct;研发费用率为4%,同比+0.5pct;财务费用率为1%,同比-0.4pct。Q2单季毛利率为25%,同环比-0.8pct/+1.2pct;销售净利率为7.7%,同环比-2.2pct/+0.1pct。
存货同比减少,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截至2025H1,公司合同负债1.23亿元,同比持平;存货15.08亿元,同比-5.1%。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亿元,同比+41.8%,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
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深耕多年,围绕高洁净与高纯流体系统,系统布局制程与厂务两大环节,产品涵盖真空阀门、洁净管道、高纯输送组件等,广泛应用于晶圆制造、显示面板、新能源等高端制造工艺场景。2025H1,公司半导体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持续推进头部客户认证与导入,产品通过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不断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已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高性能ALD阀、高效率离心泵、用于高洁净工艺的PVD/CVD腔体及核心零部件,以及服务超洁净特气系统的管阀件等新产品,覆盖制程高门槛环节,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
液冷系统积极布局,迈向AI基础设施新应用场景。面对AI服务器与AIDC等新型基础设施对高热密度散热方案的迫切需求,公司依托在洁净工艺、系统密封性及流体集成能力上的长期积累,前瞻性切入液冷业务,围绕核心零部件与系统交付同步推进。公司通过子公司菉康普推进液冷产品布局,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Manifold等关键组件,已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当前液冷渗透率仍处于提升初期,细分供应格局尚不稳定,公司凭借成熟的验证体系与客户基础,有望加速切入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在AI基础设施浪潮中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55/3.14/4.15(前值3.13/4.24/5.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2/50/38倍。基于公司在半导体零部件业务的长期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等。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5一季报点评: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液冷双增长极 | 2025-08-27 |
新莱应材(300260)
投资要点
2025H1业绩小幅下降,食品业务稳托底增长。2025H1公司营收14.09亿元,同比-0.6%。食品类业务实现收入8.46亿元,同比+5.4%,受益于国内乳制品和饮料行业需求增长及公司“设备+包材”一体化模式带来的客户黏性增强,成为托底主力。医药类业务实现收入1.22亿元,同比-27.5%。泛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4.41亿元,同比-1.3%。期间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23.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19.6%。Q2单季营收7.37亿元,同比+1%,环比+9.5%。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20.7%,环比+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23.7%,环比+8.6%。
盈利能力承压,费用率小幅改善。2025H1公司毛利率为24.5%,同比-1.1pct;销售净利率为7.6%,同比-2.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7%,同比-0.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7%,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为4.9%,同比+0.9pct;研发费用率为4%,同比+0.5pct;财务费用率为1%,同比-0.4pct。Q2单季毛利率为25%,同环比-0.8pct/+1.2pct;销售净利率为7.7%,同环比-2.2pct/+0.1pct。
存货同比减少,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截至2025H1,公司合同负债1.23亿元,同比持平;存货15.08亿元,同比-5.1%。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亿元,同比+41.8%,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
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深耕多年,围绕高洁净与高纯流体系统,系统布局制程与厂务两大环节,产品涵盖真空阀门、洁净管道、高纯输送组件等,广泛应用于晶圆制造、显示面板、新能源等高端制造工艺场景。2025H1,公司半导体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持续推进头部客户认证与导入,产品通过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不断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已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高性能ALD阀、高效率离心泵、用于高洁净工艺的PVD/CVD腔体及核心零部件,以及服务超洁净特气系统的管阀件等新产品,覆盖制程高门槛环节,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
液冷系统积极布局,迈向AI基础设施新应用场景。面对AI服务器与AIDC等新型基础设施对高热密度散热方案的迫切需求,公司依托在洁净工艺、系统密封性及流体集成能力上的长期积累,前瞻性切入液冷业务,围绕核心零部件与系统交付同步推进。公司通过子公司菉康普推进液冷产品布局,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Manifold等关键组件,已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当前液冷渗透率仍处于提升初期,细分供应格局尚不稳定,公司凭借成熟的验证体系与客户基础,有望加速切入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在AI基础设施浪潮中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55/3.14/4.15(前值3.13/4.24/5.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2/50/38倍。基于公司在半导体零部件业务的长期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等。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看好公司打造半导体零部件全新增长点 | 2025-05-06 |
新莱应材(300260)
投资要点
业绩稳健增长,24年泛半导体业务营收增幅亮眼: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5.1%,其中食品类营收16.8亿元,同比-2.8%;泛半导体业务/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营收8.6亿元,同比+30%;医药类营收3.1亿元,同比-3.2%。期间归母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0.9%,利润承压主因系2024年相关人员成本增加,公司各项费用支出增大,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达1.7/1.3/1.2亿元,同比增长11/18/12%;2025Q1单季公司营收6.73亿元,同比-2%,环比-2%,Q1营收下滑主因系受贸易战影响,部分海外客户出现波动。Q1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26%,环比+80%;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15%,环比+18%。
盈利能力受期间费用拖累,2024Q4迎来改善:2024年毛利率为25.7%,同比+0.1pct;销售净利率为7.9%,同比-0.8pct,系公司医药业务竞争激烈毛利率下滑及各项费用支出大幅增加所致;期间费用率为16.1%,同比+0.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5.9/4.5/4.3/1.4%,同比0/+0.4/+0.3/-0.1pct。25Q1单季毛利率为23.8%,同比-1.51pct,环比-4.15pct;销售净利率为7.6%,同比-2.36pct,环比+3.42pct。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4年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截至2024Q4末,公司合同负债1.4亿元,同比+0.2%;存货为15.5亿元,同比-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4.26亿元,同比+94%。
泛半导体业务进展超预期,看好公司打造半导体零部件新版图:(1)新品开发节奏: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了包括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高性能ALD阀、高效率离心泵、应用于高洁净要求的PVD/CVD腔体及核心零部件及应用于超洁净行业特气系统的管阀件等新产品。公司泛半导体业务营收8.6亿元,同比+30%,增量超预期,公司有望打造半导体零部件全新增长点;(2)对外投资:公司合资设立江苏菉康普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可为我国关键行业提供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架式、机柜式、浸没式液冷设备,数据中心/服务器行业管路等,提供液冷整体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业绩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3/4.24亿元(原值为4.66/6.24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8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1/31/22倍。基于公司在半导体零部件业务的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等。 |
4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戴宗廷 | 维持 | 买入 | 国内半导体行业需求强劲,看好零部件业务增长带动业绩修复 | 2025-04-30 |
新莱应材(300260)
业绩简评
2025 年 4 月 29 日公司披露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28.49 亿元,同比+5.08%;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 亿元,同比-4.05%。 2024 年四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6.88 亿元,同比-6.44%;实现归母净利润 0.28 亿元,同比-58.09%。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3 亿元,同比-2.33%;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25.56%。
经营分析
1Q25 收入微降, 净利率承压。2024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25.72%,1Q25 单季度毛利率为 23.82%,环比有所下滑。 1Q25 公司期间费用率呈现分化, 销售费用率同比-0.8 个百分点至 5.35%,主要系市场推广支出缩减;管理费用率上升 0.7 个百分点至 4.63%,系人员成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为 4.11%。 1Q25 净利率下滑至7.56%,主要受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658.39%(计提应收坏账1,660 万元)及政府补助同比-45.86%。
聚焦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泛半导体与无菌包装材料双突破。 2024 年泛半导体实现营收 8.61 亿元,同比+29.9%, 在迎接半导体行业第三次浪潮向我国转移的关键时刻,公司积极配合泛半导体下游厂商,助力国内半导体产品的自主化、国产化。 2024 年公司食品和医药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6.80 和3.05 亿元,分别同比-2.84%和-3.16%。 无菌包装行业,子公司山东碧海有能力为下游客户同时提供从包装技术到设备集成、包装材料和售后服务支持的一体化配套方案, 能有效增强客户黏性,是国内液体食品无菌灌装机生产领军企业,主持制定了无菌纸盒灌装机国家标准。 我们看好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国产化率提升以及公司在客户端份额提升带来的业绩修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2025 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强劲, 食品和医药行业需求温和复苏,我们预测公司 25~27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28、 4.91 和6.69 亿元,分别同比+45%/+50%/+36%,对应 EPS 分别为0.80/1.20/1.64 元, 公司股票现价对应 PE 估值为 39/26/19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行; 汇率波动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
5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翟一梦 | 首次 | 买入 | 阀门、喷淋头加速国产替代,厂务和设备端齐发力 | 2025-02-14 |
新莱应材(300260)
l投资要点
半导体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食品产品国内市占不断提升。
公司预计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5-2.8亿元,同比增长3.86%-18.69%,主要系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及半导体行业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行业产品订单向好;同时在食品行业,虽然下游客户需求减少,但公司产品在国内客户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24年毛利率改善,公司不断加大在半导体行业的投入,固定资产折旧不断增加,但随着半导体行业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半导体行业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呈现拐点向上的趋势;受益于食品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下滑,食品行业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预计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600万元,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所致,公司预计24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9-2.64亿元,同比增长0.10%-15.40%。
阀门、喷淋头加速国产替代,厂务和设备端齐发力。半导体真空应用领域,公司“AdvanTorr”产品包括: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的法兰、管件、钢瓶、传输阀、铝合金与不锈钢闸阀、角阀、腔室、加热带、视窗、无氧铜垫片等。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公司在真空应用等级的管道、管件、阀门等产品被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并大量使用。根据公司经验积累,公司半导体产品使用量约占芯片厂总投入3%—5%左右,约占半导体设备厂原材料采购额的5%—10%,半导体行业产品的对标的竞争对手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外资企业为主,根据SEMI,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呈现强劲复苏、销售额有望创下历史新高纪录,其中中国的采购额将有望继续维持首位。公司将抓住半导体产业链国产转移的契机,在半导体设备及厂务端零部件市场积极布局,预期未来该业务板块将保持高速增长。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0/34.5/4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3.54/4.6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38倍、28倍、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供应链安全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应收账款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人才管理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