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群益证券 | 王睿哲 | 调高 | 增持 | 集中计提减值业绩基本触底,AI生态建设版图逐步形成 | 2025-02-14 |
迪安诊断(300244)
结论与建议:
集中计提减值,业绩基本触底: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亏损2.7亿元至3.7亿元,扣非后亏损3亿元至4亿元。主要是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计提信誉减值损失4.5亿至5亿元,并且对于部分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5亿元至4.2亿元。而回看公司业务,行业在新冠疫情后产能逐步出清、医疗反腐影响以及DRG/DIP推广后,边际影响已经趋弱,集中减值后公司业绩估计已基本触底。
AI赋能诊断治疗,公司AI生态建设版图逐步形成:公司目前已搭建了基于自有算力及云算力资源(华为、阿里)的算力平台,并结合自身医检数据资源,构建数据底座,通过利用通义千问及DeepSeek,在以下几个场景进行AI赋能:(1)将AI产品作为辅助诊断与原有的检测产品相结合,提供给医院或客户;(2)独立或与客户合作开发基于AI模型的辅助诊断或伴随治疗的软件产品进行推广;(3)通过AI助力实验室自动化,并形成产品推广到迪安的实验室以及合作实验室中;(4)依托X-MedExplorer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向医疗机构提供AI和大数据服务。2024年,公司子公司医策科技与湖北70余家医院签约,当地病理AI市占率约70%,自有实验室已提供300万分以上AI病例诊断报告。在治疗领域,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慢性白血病药物治疗的停药预测模型,预测是否可以停药或减量服药。目前该模型已逐步推广到武汉多家医联体医院。此外,公司2024年公司与华为云正式签署AI健康管理合作协议,基于盘古大模型,共同开发基于健康管理领域的垂类模型。我们看好AI赋能的建设与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分别为-3.4亿元、6.5亿元、7.2亿元,2026年YOY+11%,EPS分别为-0.55元、1.03元、1.15元,2025/2026年PE分别为15倍、13倍,考虑到AI赋能,上调至“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坏账减值,商誉减值 |
2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 | 维持 | 买入 | 现金流改善,ICL出海打开新局面 | 2024-10-31 |
迪安诊断(300244)
主要观点: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58亿元,同比-10.1%;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7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72.2%。
点评:
业绩略承压,行业环境仍较为复杂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同比-11.89%;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23.81%;实现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60.76%。
从盈利能力看,24Q1~Q3公司销售毛利率28.05%,同比-4.76pct;销售净利率3.27%,同比-4.42pct;销售费用率9.47%,同比+0.85pct;管理费用率5.91%,同比-0.41pct;研发费用率2.43%,同比-0.68pct。公司单三季度收入以及今年前三季度毛净利率略有承压,我们认为主要系去年同期基数较高、DRG/DIP政策全国推广、反腐常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业务造成的扰动。
现金流表现初步改善,应收风险持续降低
截至24Q3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00万,环比24H1实现扭亏(2024中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9亿元)。后续随着公司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深化、应收回款的加快,公司现金流状况有望持续向好。
坚持精细化运营与精准中心建设,海外业务打开新空间拆分业务结构,24Q3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55亿元,其中ICL业务实现收入10.48亿元。24Q3公司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9.12亿元;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86亿元。
公司坚持拓展精准中心业务,第三季度新增4家精准中心,累计84家,已有52家实现当年盈利,经营管理实力持续夯实。
公司持续探索海外业务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越南检验实验室正式开业运营,海外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开启。
投资建议
公司是第三方检测领域领军企业,诊断服务+诊断产品共同发展。考虑行业竞争加剧、回款进度或将变慢、ICL业务恢复增速不及预期,我们适度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126.70/133.22/142.51亿元(前值126.70/134.24/143.74亿元),同比-5.5%/+5.1%/+7.0%(前值-5.5%/+6.0%/+7.1%);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27/6.13/8.10亿元(前值4.31/6.85/7.86亿元),同比+6.5%/87.3%/32.0%(前值+40.2%/58.9%/14.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
3 | 中国银河 | 程培,孟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医检业务持续承压,精益管理助益未来成长 | 2024-10-25 |
迪安诊断(300244)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2.58亿元(-10.05%),归母净利润1.31亿元(-75.35%),扣非净利润1.34亿元(-72.18%),经营性现金流0.54亿元(-85.22%)。2024Q3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11.89%),归母净利润0.59亿元(-23.81%),扣非净利润0.59亿元(-60.76%)。
医检业务持续承压,减值计提影响表观业绩。2024Q3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55亿元,其中ICL业务实现收入10.48亿元,预计院端检验量及外送意愿仍受到行业整顿、DRG快速推进、行业竞争等因素带来的持续性影响;此外,公司渠道产品实现收入19.12亿元,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86亿元。2024Q3公司产生信用减值损失约1.0亿元,对表观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预计主要是部分账款账龄延长引起整体减值计提比例提升所致,随着应收账款回款力度加大,未来公司现金流表现有望进一步改善,信用减值计提对表观业绩的影响亦或将逐季钝化。
核心战略业务稳步推进,精益管理助益未来成长。公司持续深化精准中心、合作共建、学科建设、集团级客户开拓等战略业务,其中Q3新增4家精准中心,累计84家,已有52家实现当年盈利,2024Q3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8%。此外,公司加快国际化探索步伐,越南检验实验室正式开业运营,为拓展海外增量业务提供新抓手。在提升数智化实验室流程效率方面,公司通过AI手段驱动检测愈发高效与精准化,例如irisLIMS第四代产品,能够使病原体检测的宏基因报告效率提升10倍,染色体自动所识别及结果判读模型识别率达到99%。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头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随着全国布局完善、运营效率持续增高、特检占比持续提升,核心业务有望长期稳健成长。基于年初以来院端检验量恢复不及预期、行业格局有待进一步出清,以及公司应收账款回款进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下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9/6.12/8.61亿元,同比+0.53%、+98.01%、+40.69%,EPS分别为0.49/0.98/1.3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26/13/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中泰证券 | 祝嘉琦,谢木青,于佳喜 | 维持 | 买入 | ICL基本面底部确立,盈利能力、经营性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 | 2024-10-25 |
迪安诊断(300244)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58亿元,同比下降10.1%;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75.4%;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72.2%。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同比下降11.9%,环比下降6.3%;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23.8%,环比增长2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60.8%,环比增长13.8%。受到同期新冠基数、医疗反腐、DRG/DIP推广等因素影响,公司单季度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伴随价格战趋稳、外部环境政策的逐渐改善,我们预计行业基本面基本触底,未来有望边际向好,利润端受应收账款减值计提、资产处置等因素影响,表观继续承压。
医疗整顿、收费调整、市场竞争、减值计提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利润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9.47%,同比提升0.85pp,管理费用率5.91%,同比下降0.41pp,财务费用率1.64%,同比下降0.01pp,研发费用率2.43%,同比下降0.68pp,各项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05%,同比下降4.76pp,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3.27%,同比下降4.42pp,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主要与多重外部因素,以及此前新冠相关的资产处理有关,我们预计伴随公司常规业务的逐步恢复,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应收回款持续顺利。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33亿元,环比2024Q2显著提升(2024Q2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0.12亿元)。公司持续紧抓应收账款管理,全面强化回款工作,控制坏账发生,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应收款及票据约85.0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减少约1.84亿元,我们预计2024Q4公司新冠相关应收款有望持续收回,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
阶段性价格竞争接近尾声,特检业务有望持续恢复。2024年三季度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55亿元,同比下降14.63%,其中ICL业务实现收入10.48亿元,同比下降14.94%。新冠疫情后,ICL行业格局迎来优化重塑,经过几个季度的产能出清,2024下半年ICL市场竞争有望逐渐稳定,同时叠加诊疗需求的持续修复,我们预计刚需特检需求度有望持续提升,驱动公司常规检验业务迎来较快增长。公司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9.12亿元,同比下降9.26%,2024年三季度公司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86亿元,同比下降14.0%,受同期基数、行业政策等影响,产品业务保持相对稳定。
精准中心战略业务持续开拓,海外检验业务加速运营。公司持续深化精准中心、合作共建、学科建设、集团级客户开拓等战略业务,2024Q3新增4家精准中心,累计84家精准中心中已有52家实现当年盈利,2024Q3精准中心业务收入实现27.8%的增长。此外,公司加快国际化探索步伐,越南检验实验室正式开业运营,为拓展海外增量业务提供了新的抓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告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医疗反腐、应收减值等因素可能造成短期影响,2024-2026年公司收入126.71、129.65、133.85亿元,同比增长-5%、2%、3%,调整前126.36、136.15、147.93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5、6.20、8.85亿元,同比增长9%、85%、43%,调整前4.29、7.51、9.74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2026年24、13、9倍PE,考虑公司常规ICL业务有望快速恢复,自产产品持续高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实验室盈利时间不达预期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