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调低 | 增持 | 公司动态研究:光伏板块拖累业绩,看好电子胶持续发力 | 2024-11-07 |
回天新材(300041)
投资要点:
光伏板块拖累,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0.87%,环比-2.71%;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63.67%,环比-54.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72.76%,环比-47.0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6
亿元。销售毛利率为16.72%,同比下降3.81个pct,环比下降2.00个pct。销售净利率为2.68%,同比下降4.48个pct,环比下降2.85个pct。
受到有机硅上游原材料价格下滑,光伏产业链竞争激烈、价格低位徘徊以及海外政策影响,公司主营光伏业务板块毛利率同比下滑。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努力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地位,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光伏胶、电子胶、汽车胶等销量均实现稳健增长,整体胶粘剂销量同比增长约20%。但受光伏业务拖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8亿元,同比-1.91%;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44.86%。据百川盈孚,2024Q3,有机硅DMC市场均价13618.18元/吨,同比-13.07元/吨,环比-88.27元/吨。受到上游原料价格低位徘徊,叠加销量增长带来的运费增长、主营业务新产品开发带来的研发投入增加、新产能折旧费用等费用增加等因素,2024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63.67%,环比-54.20%。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4334.43/+4854.98/+4881.60/1881.52万元,同比+44.76/+154.15/+169.52/+1288.28万元,环比+23.71/-68.71/+1061.76/+834.78万元。
广州基地产能爬坡,电子胶有望持续发力
电子电器领域是公司近几年重点资源投入的主要赛道之一。广州回天新基地目前年产能达3.93万吨,新厂区产线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能更好地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电子、电源及半导体封装等电子电器客户保供。前三季度,公司抢抓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快速上量机会,实现多系列产品在头部客户导入和上量,销量和收入增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持续推进电子各项业务和客户的拓展,随着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电子胶有望持续发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39.45、46.84、54.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87、2.59、3.4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8、20和15倍。考虑到公司光伏板块竞争仍较激烈,但电子胶有望持续增长,下调公司评级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的产品需求下降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
|
2 | 财信证券 | 周策 | 维持 | 买入 | 光伏竞争加剧拖累利润,产能投放保收入增长 | 2024-04-25 |
回天新材(300041)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9.02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2.41%。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1.8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4.61%,主要围绕战略规划,聚焦光伏新能源、芯片封装、消费电子、锂电负极等主要业务领域持续研发投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明显改善,2023年实现经营净现金流6.69亿元,同比增加410%。
业务销售持续高增。2023年公司实现胶粘剂销售量20.22万吨,同比增长46.05%。销量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光伏领域需求同比大幅提升,但受原材料价格疲软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降低。公司有机硅胶业务收入20.62亿元,同比增长6.61%,毛利率水平下滑1.21个百分点。其中光伏硅胶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销售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约16.07%。高端电子胶方面,受部分下游细分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部分传统电子胶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但公司积极培育高质高值产品,布局手机、智能穿戴、汽车电子等增量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电器用胶实现销售收入5.6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2.39%。大交通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拓展新市场和新客户,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等细化业务领域市占率实现稳步提升,保持了聚氨酯结构胶和导热胶在头部客户的稳健上量和供货,锂电负极胶PAA和SBR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试通过和中标。报告期内,公司在大交通领域胶粘剂产品销售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28.03%。
产能进入释放高峰期。2023年,公司年产3万吨光伏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年产1万吨锂电池用聚氨酯胶生产线、年产1.5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生产线、年产3,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年产3.93万吨电子胶粘剂智能化生产线等陆续建成投产,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化制造水平,有效提升公司对光伏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客户的供货能力,保障业务稳健快速发展。目前公司仍在建设年产2600万平米光伏背板建设项目,开启海外产能布局的第一步;在襄阳继续投建年产约4.4万吨光伏单组分有机硅密封胶项目;启动收购安庆华兰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事项,加速推进锂电负极胶(SBR)战略业务产能布局。
盈利预测。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6.69、54.99、64.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50、4.24、5.39亿元,对应现价PE12.46、10.29、8.08倍。考虑到公司多业务布局,成长确定性高,给予公司2024年13-15倍的PE估值,对应股价区间为8.06-9.3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利润水平;行业竞争加剧。 |
3 | 海通国际 | Wei Liu,Huaichao Zhuang | 维持 | 增持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布局优化国内外产能 | 2024-04-24 |
回天新材(300041)[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9.02亿元,同比+5.05%;实现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2.41%。实现扣非净利润2.55亿元,同比-6.75%。2023Q4,公司实现营收8.14亿元,同比-1.95%,环比-19.10%;实现归母净利润296.44万元,同比-90.56%,环比-95.91%;实现扣非净利润亏损2543.67万元,同比-208.06%,环比-136.73%。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397.22万元。
光伏硅胶领域稳居龙头。公司聚焦光伏TOP客户点上发力,稳存量、抓增量,借助新增产能稳健保供,在头部客户继续高份额领跑,实现销量和销售额的稳定增长,坚守行业龙头地位。阻水胶、丁基胶、UV胶等新产品布局和推广多点开花,多家客户测试认证通过,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
高端电子领域进口替代加速。公司深耕电源、智能电器等传统存量市场,维护重点客户份额稳健;培育高质高值产品,布局手机、智能穿戴、汽车电子等增量业务,PUR热熔胶、环氧底部填充胶、三防漆、UV胶等产品在消费电子、芯片封装、汽车电子等领域标杆客户处快速上量,产品毛利率提升。
大交通领域业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保持了聚氨酯结构胶和导热胶在头部客户的稳健上量和供货,锂电负极胶PAA和SBR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试通过和中标,部分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后续上量可期;储能电池用胶在多家电池厂商、光储及集成商实现供货。
海外市场稳健增长。公司持续加大对东南亚、印度、土耳其等领域的标杆客户开发;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领域,汽车用胶、电子用胶等产品进一步突破,多家标杆客户测试通过,实现批量供货。2023年,出口业务销量和销售额均实现稳健增长,销量同比增长超50%。
布局优化国内外产能。2023年,公司年产3万吨光伏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年产1万吨锂电池用聚氨酯胶生产线、年产1.5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生产线、年产3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年产3.93万吨电子胶粘剂智能化生产线等陆续建成投产。2023H2,公司在越南启动建设年产2600万平米光伏背板建设项目;公司在襄阳继续投建年产约4.4万吨光伏单组分有机硅密封胶项目;启动收购安庆华兰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事项,加速推进锂电负极胶(SBR)战略业务产能布局。
盈利预测。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我们下调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3.62和4.21亿元(原2024-25预测为4.63亿元和5.77亿元)。参考同行业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9倍PE(原为2023年23x),对应目标价11.02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财务数据及预测宏观经济周期;安全生产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
4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陈云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报告:原料降价拖累业绩,电子胶有望放量 | 2024-04-18 |
回天新材(300041)
事件:
2024年4月16日,回天新材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2亿元,同比增加5.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加2.4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3%,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2.82%,同比减少0.6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7.64%,同比减少0.18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3Q4实现营收8.14亿元,同比-1.95%,环比-19.10%;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90.56%,环比-95.91%;ROE为0.10%,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8.78%,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0.37%,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79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原料降价拖累,公司业绩环比微增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2亿元,同比增加5.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加2.41%。随着下游光伏、新能源车、电子电器等终端需求的增长及产能释放,公司产品销量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销售胶粘剂20.22万吨,同比+46.05%。优势产品光伏硅胶继续维持龙头地位,但受上游原料价格下行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光伏硅胶在销量大增的背景下仅实现销售收入
15.86亿元,同比+16.07%。同时,可再生能源板块整体毛利率下滑2.7%至19.1%。随着新市场和新客户的持续拓展,公司在大交通领域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8.03%的大幅增长,达7.24亿元。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6%/9.75%/0.76%,同比-0.09/-0.15/+0.88pct。其中,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据百川盈孚,2024Q1,有机硅胶上游有机硅DMC均价15593.33元/吨,环比+8.32%。展望一季度,随着有机硅DMC企稳回升,公司利润或得到一定修复。
下游多点开花,电子胶有望放量
公司作为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的龙头企业,持续深耕行业头部客户,同时优化国内外产能布局,在多领域取得亮眼表现。2023年,公司年产3万吨光伏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年产1万吨锂电池用聚氨酯胶生产线、年产1.5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生产线、年产3,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年产3.93万吨电子胶粘剂智能化生产线等陆续建成投产。随着产能释放和持续的市场拓展,公司下游实现多点开花。尤其电子电器领域,作为公司近几年重点资源投入的主要赛道之一,在广州回天通信电子新材料扩建项目建成后,该板块产能将由1.7万吨大幅增至3.93万吨。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智能封装等领域回暖,该板块有望实现较大增长。
顶额完成回购,彰显公司长远发展信心
2023年3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
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至2024年3月2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1970.07万股,成交金额2.00亿元,顶额完成回购计划。回购计划的实施,彰显出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同时,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有效地将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基于2023年表现,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46.37、52.14、62.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3.77、4.17、5.54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3.81、12.46和9.39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工程胶粘剂龙头,且随着产能持续释放,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的产品需求下降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