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签署中科智易股权投资意向书,完善国防科工业务布局 | 2025-05-13 |
广电计量(002967)
事项:
中科智易公告:北京中科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9日收到股东沈增辉通知,收购人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沈增辉于2025年5月9日签署了《股权投资意向书》。
国信机械观点:广电计量自2024年以来进行战略优化,从做宽行业向做深行业转变,持续构建围绕战略性行业
打造“计量+科研+检测+认证+工具研制”等一站式服务能力,其中投资并购是完善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司第一大行业客户为国防科工,中科智易是聚焦于特殊行业的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环节,收购中科智易有利于公司的国防科工业务由摸底试验、比测试验、鉴定试验延伸至作战试验、在役考核,完善装备全寿命周期试验。双方具有较好的产业协同,有助于提升广电计量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广电计量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趋势。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0/4.59/5.35亿元,对应PE26/23/2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朱晔 | 维持 | 买入 | 24年全年业绩高增,25Q1订单双位数增长 | 2025-05-08 |
广电计量(002967)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76.59%。
点评:
2024年全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7.21%/11.21%,同比+4.93pct/+4.07pct。全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16%/6.88%/10.8%/0.7%,同比-0.07/-0.46/+0.67/+0.11pct。
24Q4:实现营收10.47亿元,同比+13.11%,环比+28.32%;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145.18%,环比+49.75%。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2.73%/16.7%,同比+10.52/+8.17pct,环比+3.82/+3.22pct。四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毛利率/净利率逐季度修复提升。
25Q1:实现营收6.18亿,同比+5.16%,环比-40.98%;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302.86%,环比-97.05%。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8.68%/0.08%,同比+0.02/+0.64pct,环比-14.05/-16.62pct。
分业务看,全年公司计量/可靠性/生命科学/电磁兼容/集成电路/EHS评价分别实现营收7.5/7.8/5.0/3.6/2.6/1.8亿元,同比+3.8%/+17.5%/+2.7%/+10.2%/+26.3%/+2.6%;各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4/+7.4/+8.8/+4.0/+4.3/-6.49pct。
公司聚焦新兴产业。公司在特殊行业、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商业航天、通信、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行业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业务来自于新兴行业的占比超过80%。对于传统行业实施内部业务整合,及时收缩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亏损实验室,调整食品检测业务结构,毛利率改善明显。
一季度订单实现增长。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全年的财务指标占比较低,公司核心下游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等行业的订单招标和验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从业务订单来看,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订单金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积极进行市值管理工作。2024年年度分红0.84亿元,中期分红1.4亿元,全年共分红2.24亿元。此外,截止2024年年末,公司累计回购3.9亿元股份。全年分红+回购金额达6.14亿元,占全年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74%。
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1/6.0亿元(25~26年前值4.1/5.0亿元),同比+20%/+20%/+18%,对应PE25/21/1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同比+5%增速稳健,战略新兴板块支持成长 | 2025-04-25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Q1为检测服务传统淡季,公司营收同比+5%增长稳健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482万,同比增长303%。Q1为检测服务传统淡季,实验室产能利用率偏低影响盈利水平,业绩增速普遍低于其他季度,且还受到土壤三普检测基数影响。公司凭借特殊行业、集成电路等战略板块的快速增长,业绩增速维持稳健。考虑到特殊行业、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等下游景气度,我们判断公司Q2起收入增速有望持续上行。
盈利水平、费控能力总体维持稳定
2025年Q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8.7%,同比持平,销售净利率0.08%,同比扭亏,盈利水平维持稳定。2025年Q1公司期间费用率43.2%,同比提升2.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3%/8.4%/13.8%/1.6%,同比分别变动-0.4/-0.8/+1.9/+1.7pct,精益管理推进,销售、管理费用率略有下降。
战略新兴板块成长性凸显,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为国有计量检验检测龙头,品牌公信力、技术水平领先。2023年末管理层换届以来,公司战略转型成果初现,看好长期成长:(1)将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深海工程、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受益下游技术迭代和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3.3亿元用于实验室技术改造(其中2.9亿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反映发展信心及转型决心。(2)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人效提升明显,2024年人均创利5.4万元,同比增长7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0/4.5/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7/24/2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竞争格局恶化等 |
4 | 太平洋 | 崔文娟,刘国清 | 维持 | 买入 | 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动力 | 2025-04-05 |
广电计量(00296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1%,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76.59%。
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1%,分业务看:1)计量服务实现收入7.45亿元,同比+3.79%;2)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现收入7.79亿元,同比+17.48%;3)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实现收入2.56亿元,同比+26.28%;4)电磁兼容检测实现收入3.62亿元,同比+10.18%;5)生命科学实现收入4.98亿元,同比+2.69%;6)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实现收入1.20亿元,同比+28.86%;7)EHS评价服务实现收入1.81亿元,同比+2.59%。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效果显著。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7.21%、11.21%,同比分别+4.93pct、+4.07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16%、6.88%、10.80%、0.70%,分别同比-0.07pct、-0.46pct、+0.67%、+0.11pct,费用率整体看维持稳定。
公司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力。公司瞄准战略新兴行业加速布局:1)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联合大学院校突破高端算力芯片工业缺陷智能化检测技术瓶颈、携手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创新中心等;2)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成功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3)数字经济领域,公司通过数据资源入表构建了“DCMM+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咨询评估”的全链条服务,参编国家标准及行业专著;4)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打造面向空天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技术及创新成果验证和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5)高端装备领域,公司牵头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面向高端工程机械的数字液压技术创新及试验检测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验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95亿元、40.41亿元和44.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4.80亿元和5.63亿元,6个月目标价24.09元,对应2025年35倍PE,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兴产业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5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年报点评:业绩同比增长77%,加速布局战略新兴行业 | 2025-04-01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59%。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76.59%,扣非归母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82.89%;四季度实现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13.11%,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45.18%。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快速布局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产业,突破优势技术领域的战略性客户,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同期,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7.21%/11.21%,同比变动+4.93/+4.07个pct,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公司收缩薄弱业务,高利润率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另实施精细化管理,费用率有序下降。
聚焦新质生产能力,创新驱动业绩提升。分业务看,1)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17.48%,受益国家科技自立战略,突破卫星互联网、热管理等多个领域,进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高端领域;2)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6.28%,公司成功开发4纳米先进制程芯片解剖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投入使用;3)电磁兼容检测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0.18%,新建并形成具备系统级的NG eCall测试能力,为整车厂、系统供应商等客户提供服务;4)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8.86%,夯实软测业务,全面布局网络安全,抢抓特殊行业、汽车等网络安全测试需求。
瞄准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领域,加速技术研发与布局。公司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1)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联合大学院校突破高端算力芯片工业缺陷智能化检测技术瓶颈,参与发布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化发展倡议,构建“人工智能+检验检测”新生态;2)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成功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发起成立国际低空飞行器检测标准联盟,基本构建形成低空经济“1+3+5”科研创新服务体系;3)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打造面向空天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技术及创新成果验证和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布局卫星互联网市场业务。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趋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0/4.59/5.35亿元(2025年-2026年原值为3.69/4.57亿元),对应PE31/27/2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6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张艺蝶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点评:精细化管理成效凸显,业绩高增长超预期 | 2025-03-31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76.6%;2024Q4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13.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45.2%。精细化管理成效凸显,业绩高增长超预期。
业务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策略成效显著,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2%,同比+4.9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高毛利率的集成电路检测、电磁兼容检测等细分板块营收快速增长,叠加精细化管理和经营降本增效策略成效凸显,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净利率为11.2%,同比+4.1pp;期间费用率为32.6%,同比+0.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2%、6.9%、10.8%、0.7%,分别同比-0.1、-0.5、+0.7、+0.1pp。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并举,检测服务主业稳健增长。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电磁兼容检测、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等细分板块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7.8、2.6、3.6、1.2亿元,同比+17.4%、+26.3%、+10.2%、+28.9%;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将化学分析、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业务整合为生命科学业务,将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从其他业务中拆分,计量服务、生命科学、EHS评价服务等板块分别实现营收7.5、5.0、1.8亿元,同比+3.8%、+2.7%、+2.6%,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公司在特殊行业、新能源汽车、光通信、民用航空、卫星互联网等下游多行业拓展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等新型产业领域,培育增长新动力。围绕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等,公司已在人工智能领域突破高端算力芯片工业缺陷智能化检测技术瓶颈,携手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创新中心等;在低空经济领域成功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客户获颁全球首个载人eVTOL型号合格证等;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打造面向空天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技术及创新成果验证和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等,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1、5.8亿元,对应PE为27、22、19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新建实验室产能不达预期风险。 |
7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战略新兴业务增速亮眼 | 2025-03-28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聚焦战略新兴行业增长稳健
公司披露2024年报,业绩于预告中值偏上,符合市场预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77%,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83%。公司精益管理推进、战略新兴业务放量,利润增速强于营收。分业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检测分析增速亮眼,聚焦新质生产力,战略转型卓有成效:(1)计量服务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4%,维持稳健增长,(2)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17%,(3)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26%,(4)电磁兼容检测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10%,(5)生命科学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3%,(6)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29%。
毛利率提升明显,费用率维持稳定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7.2%,同比提升4.9pct,销售净利率11.2%,同比提升4.1pct,且盈利水平呈逐季提升趋势;分业务,受益于精益管理推进,除EHS评价服务阶段性受外需影响,各板块毛利率均提升明显:计量服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生命科学/数据科学/EHS评价毛利率分别为50.5%/50.9%/45.2%/54.9%/39.8%/55.9%/38.0%,同比分别变动2.4/7.4/4.3/4.0/8.8/12.2/-6.5pct。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32.5%,同比提升0.3pct,基本维持稳定,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2%/6.9%/10.8%/0.7%,同比分别变动-0.1/-0.5/+0.7/+0.1pct。
下游需求稳健+经营水平提升,看好业绩增长持续性
公司为国有计量检验检测龙头,品牌公信力、技术水平领先。2023年末管理层换届以来,公司战略转型成果初现,看好长期成长:(1)将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深海工程、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受益下游技术迭代和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3.3亿元用于实验室技术改造(其中2.9亿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反映发展信心及转型决心。(2)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人效提升明显,2024年人均创利5.4万元,同比增长71%。(3)多举措推进市值管理,①2024年7月完成股权激励授予绑定核心员工,②10月披露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2~4亿元,③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2亿元(含中期现金分红1.4亿元),股利支付率64%,提升幅度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近预告上限,且出于谨慎性考虑,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原值3.8)/4.5(原值4.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0/27/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
8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技改投入同比增长10%,拟收购曼哈格完善标准物质业务布局 | 2025-01-26 |
广电计量(002967)
事项:
2024年1月23日,公司公告:1)为提升和完善各业务板块的技术能力,保障公司2025年度经营指标的达成,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公司2025年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投资3.27亿元,其中2.89亿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0.23亿元用于实验室场地装修和改造,0.15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为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巩固综合竞争优势,深化标准物质业务布局,落实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拟投资0.44
亿元以增资和股权受让的方式收购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国信机械观点:1)公司技改投入3.27亿元,同比增长9.85%,2023-2025年技改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从13.21%降至不到9%,一方面反映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滚动投入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重点产业布局,做好未来产能和技术创新储备,另一方面反映公司投入产出比稳中有升,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2)公司收购曼哈格生物科技51%股权,一方面是在做好无机标准物质业务基础上,布局有机类标准物质领域,将进一步完善标准物质产品线,可以实现食品、环境、临床、保健品、化妆品和工业品等领域的标准物质全覆盖,极大提升公司标准物质覆盖度,提高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是此次收购评估未形成商誉,是公司自2022年收购博林达之后的第1起收购,反映公司管理层换届后在总结历史并购经验基础上,已重新回归适度外延式扩展且保持审慎的收购策略。整体看,并购布局新业务是国际检测龙头公司发展的通行做法,广电计量开启适度收购有望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更快成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特别是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带动公司下游各行业需求增长,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大额分红注重股东回报,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当前开启适度收购有望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更快成长。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02/5.02亿元,对应PE33/27/2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9 | 天风证券 | 朱晔 | 首次 | 买入 | 精细管理轻装上阵,积极投身新兴产业 | 2025-01-20 |
广电计量(002967)
公司简介:
公司是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高科技上市企业,构建了全产业链“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设计分析+认证服务”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公司全国布局,涉及下游广泛,其中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电磁兼容检测业务、集成电路的经营规模和服务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营收增速近几年放缓,利润2021-2023年处于低迷期,24年出现拐点。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1~33亿,实现归母净利润3~3.6亿,同比+50.46%~80.55%。检测行业:
检测行业具有明显的”GDP+”特征,行业增速高于国内GDP增速。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检验检测市场。下游来看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新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可靠性试验及电磁兼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与服务市场同步增长,服务市场增速更高。随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通用性较强、技术难度较低的环境与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试验越来越多交给民营企业来做。
半导体检测:半导体实验室检测贯穿于半导体全产业链,芯片设计行业稳定发展也将为芯片检测行业带来稳定的市场空间。综合性检测机构通过自主投资、外延并购等方式积极布局集成电路检测。
四点优势筑成公司护城河:
全国化布局,一站式平台: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全国化布局,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30多个综合检测基地、60多家分子公司。公司持续构建综合服务能力,可向诸多行业客户,提供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等“一站式”技术服务。
国企优势显现:通过国企背景,公司与国企及地方政府展开合作,推进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实现了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保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提升管理层经营信心,业绩考核目标全面。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灵活运营金融工具进行股份回购,提升投资价值。
战略转型,利润导向:2023年公司确定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思路,进一步强化了对利润指标的考核。2023年起公司加强短板业务的整改和优化,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经过全年整改,公司环保及食品检测毛利率得以提升。公司打造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国“一体化”管控模式,发挥规模效应。
稳固传统行业,眼光放向新兴行业:从下游布局来看,特殊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行业客户。公司积极拓展新型产业领域,围绕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技术引领战略,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计量、卫星互联网等行业。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4.10/4.98亿元,同比+64%/26%/22%,对应PE33/26/22X。给予公司2025年32X估值,对应股价22.4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10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预告点评:业绩超预期,战略转型+精细化管理兑现 | 2025-01-16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81%超预期
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3亿元,同比增长7%-14%,归母净利润3.0-3.6亿元,同比增长50%-81%,扣非归母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增长67%-89%。单Q4公司实现营收9.4-11.4亿元,同比增长1.5%-23.1%,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66%-155%。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系:(1)公司将经营重心转向战略新兴下游,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和大客户战略,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订单增长,(2)主动收缩食品、环境等薄弱业务及亏损实验室,(3)精细化管理推进,利润率持续修复。
管理层换届激发新动力,经营水平提升可持续
23年年底广电计量管理层进行了换届调整,新管理团队更加年轻、专业,带领公司(1)将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2)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2024年战略转型效果初现,我们看好公司经营水平提升的持续性。
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彰显成长信心
2024年7月2日,广电计量完成了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其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各862.5万股,合计数量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的3%。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共覆盖董事、高管8人和核心骨干615人(合计占公司员工总数约10%),高管获授权益占比7.6%,有望全面调动积极性。本次股权激励的利润考核目标为2024至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3/2.92/3.5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23%,彰显增长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原值2.7)/3.8(原值3.7)/4.7(原值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2/27/2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竞争格局恶化等。 |
11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81%,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 2025-01-15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31%-14.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46%-80.55%。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31.00-33.00亿元,同比增长7.31%-14.23%,归母净利润3.00-3.60亿元,同比增长50.46%-80.55%,扣非归母利润2.90-3.30亿元,同比增长66.52%-89.49%。单季度看,2024年四季度预计实现收入9.40-11.40亿元,同比增长1.57%-23.17%,归母净利润1.11-1.71亿元,同比增长66.96%-157.02%,扣非归母利润1.25-1.65亿元,同比增长103.65%-168.60%。业绩增长主要系:1)加快创新业务能力建设,实施区域协同和大客户战略,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订单实现较快增长;2)推行精细化管理,调整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推进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减亏工作取得成效,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大幅提升分红比例,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公司自2024年10月获得回购专项贷款以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3.92%,使用资金总额3.9亿元。另公司于2025年1月2日发布中期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分红总额1.4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80亿元的175%,较2021-2023年年度分红0.86亿元大幅增长。公司积极回购及大额分红彰显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领导层换届叠加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落地,激发管理团队及员工积极性。2023年12月8日公司公告领导层换届,董事长/总经理分别由杨文峰/明志茂担任;2024年7月2日,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正式授予。公司激励计划授予172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股本总额的3%,其中期权和限制性各占1.5%,授予价格分别为14.56元和8.68元;激励对象合计623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87%;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值(1.28亿元)为基数,考核2024-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2%/128%/175%,分别为2.33/2.92/3.52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特别是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带动公司下游各行业需求增长,当前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大额分红注重股东回报,经营情况逐季度持续改善。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02/5.02亿元(前值2.86/3.69/4.57亿元),对应PE29/23/19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12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张艺蝶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优化经营策略成效显著,Q3业绩高增长 | 2024-10-31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10.0%;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42.2%;单2024Q3实现营收8.2亿元,同比+11.5%,环比+7.9%;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50.2%,环比+39.0%。单Q3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优化经营策略成效显著,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Q1-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5%,同比+2.2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经营责任考核体系,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各项费用管控力度,进一步改善薄弱业务板块,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净利率为8.5%,同比+2.1pp;期间费用率为35.4%,同比+0.4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9%、7.4%、11.6%、0.6%,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销售、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pp、+0.25pp、-0.1pp。单2024Q3,公司毛利率为48.9%,同比+5.4pp;净利率为13.5%,同比+3.4pp;期间费用率为34.3%,同比+3.3pp,其中,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销售、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1.1pp、+1.8pp、+0.4pp。
公司加大市场拓展,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优势主业拉动业绩增长。2024Q1-Q3,公司持续围绕“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年度经营主题,战略布局新兴产业,强化市场协同,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多引擎驱动公司成长。广电计量系诸多质量监督部门、环保部门、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企业、大型企业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在特殊行业、汽车、航空航天、通信、轨道交通、电力、船舶、石化、医药、环保、食品等行业深入布局;近年来公司聚焦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方向,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目前公司广州总部基地正式启用,多行业拓展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8、4.7亿元,对应PE为33、27、21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3%,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新建实验室产能不达预期风险。 |
1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润同比+50%,战略转型+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 | 2024-10-27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板块订单增速稳定,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2%,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46%。单Q3公司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50%,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43%。公司主动加强市场拓展,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订单增速稳健,收入增速稳定。利润增速高于营收,主要系内部考核机制改革,考核核心转向利润,且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精细化管理推进,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4年Q3公司销售毛利率48.9%,同比提升5.4pct,销售净利率13.5%,同比提升3.4pct。公司期间费用率34.3%,同比提升3.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3%/6.9%/12.1%/1.0%,同比分别增长1.1/0.1/1.8/0.4pct。公司盈利能力参考可比公司华测检测、苏试试验等,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随精细化管理推进,看好公司利润率持续提升。
股权激励落地+管理层换届,看好公司战略转型、经营水平提升
(1)管理层换届激发新动力:23年年底广电计量管理层进行了换届调整,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公司将收缩亏损检测业务,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
(2)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彰显信心:2024年7月2日,广电计量完成了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其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各862.5万股,合计数量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的3%。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共覆盖董事、高管8人和核心骨干615人(合计占公司员工总数约10%),高管获授权益占比7.6%,有望全面调动积极性。本次股权激励的利润考核目标为2024至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3/2.92/3.5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23%,彰显增长信心。三季报成果已现,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3.7/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19/1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14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三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 2024-10-25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4%,业绩同比增长50.22%。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42.18%,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6.21%。单季度看,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11.45%,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50.22%,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42.63%,业绩实现较好增速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同期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4.54%/8.54%,同比提升2.23/2.0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系公司促进降本增效,提高设备利用率,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
获建设银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彰显未来发展信心。2024年10月20日公司公告,获建设银行授权为其提供不超过2.99亿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有效期为1年,为公司回购股份提供融资支持。2024年10月8日公司公告,拟集中竞价回购2-4亿元,用于转换公司计划未来发行的可转债,并于10月17日回购0.09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8元/股,回购方案彰显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积极布局北斗定位、AI、量子计算等高新技术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9月18日公司公告同意立项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验证及质量安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重点在于技术研发和储备,聚焦北斗导航高精度定位系统所需的一站式检验检测和验证评价能力建设,项目总金额2亿元。2024年10月11日公司与亦庄AI研究院共建计量检测AI大模型联合创新中心,落地人工智能领域首个项目,通过检企校紧密联动,进一步开发算力算法新产品和开拓应用场景。2024年10月22日公司与国仪量子共建量子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前瞻性布局量子精密测量领域。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领先的综合性检测公司,当前公司通过对人员薪酬及资本开支控制,叠加优势业务持续发展、薄弱业务如食品、环保检测及时收缩减亏保障收入平稳增长,同时2024年7月首次股权激励3%已正式授予,从经营战略上以转向利润考核为重,净利率拐点已至。2024年一季度业绩首次扭亏为盈,二、三季度业绩持续改善。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6/3.69/4.57亿元,对应PE24/19/1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15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公告贷款2.99亿回购股票,彰显&提振信心 | 2024-10-22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贷款回购
广电计量为参与首批回购增持贷款的企业:
10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自愿披露建信银行承诺为公司提供不超过2.99亿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股份回购。此前10月8日,公司已发布过回购股份方案,拟以2-4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用于转换计划未来发行的可转债;回购价格上限为18元/股,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回购实施期限为6个月。本贷款回购即为此前规划提供资金支持。
3000亿回购增持再贷款进入落地阶段,有望提振信心&增强流动性:证监会10月18日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增持、回购均需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政策落地提升公司回购增持积极性,有助于市值管理、稳定估值和提振信心。
股权激励落地+管理层换届,看好公司战略转型、经营水平提升:(1)管理层换届激发新动力:23年年底广电计量管理层进行了换届调整,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公司将收缩亏损检测业务,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
(2)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彰显信心:2024年7月2日,广电计量完成了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其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各862.5万股,合计数量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的3%。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共覆盖董事、高管8人和核心骨干615人(合计占公司员工总数约10%),高管获授权益占比7.6%,有望全面调动积极性。本次股权激励的利润考核目标为2024至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3/2.92/3.5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23%,彰显增长信心。中报数据已经初现成果,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3.7/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6/27/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竞争格局恶化等。 |
16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净利率有望持续修复 | 2024-08-26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增速较快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32.5%,单Q2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提升25.0%。业绩位于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分业务,2024上半年公司(1)传统板块:计量服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分别实现营收3.4/3.2/1.5亿元,同比增长3.4%/5.4%/8.0%,传统板块增速较为稳健。(2)新兴板块: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生命科学/EHS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1/2.3/0.5/1.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39.8%/7.8%/-2.4%/23.2%。集成电路需求复苏,增速亮眼。
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健,费控能力有所提升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1.9%,同比提升0.3pct,其中计量服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生命科学/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毛利率分别为46.1%/44.5%/39.5%/48.0%,同比变动-1.5/-1.2/9.6/2.7pct。销售净利率5.6%,同比增长1.2pct。精细化管理推进,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36.1%,同比下降1.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7.7%/11.3%/0.3%,同比分别变动-0.1/0/-0.7/-0.4pct。展望未来,随公司实验室产能释放,内部精细化管理推进,利润率有望持续修复。
股权激励落地+管理层换届,战略转型驱动经营水平提升
(1)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2024年7月2日,广电计量完成了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本次股权激励的利润考核目标如下为以2020至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均值1.28亿元为基准,2024至2026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目标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2%、128%和175%,对应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3亿元、2.92亿元和3.52亿元。(2)管理层换届激发新动力:23年年底广电计量管理层进行了换届调整,战略重点转向通过技术引领行业标准制定。公司将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和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同时加强数据科学领域的布局,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高端客户一站式服务战略,将收缩亏损检测业务,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中报数据已经初现成果,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行业竞争压力凸显,基于审慎性考虑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7(原值4.2)/3.7(原值5.4)亿元,预测2026年净利润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19/1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17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半年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净利率持续改善 | 2024-08-25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7%。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44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32.47%。单季度看,一/二季度收入5.88/7.56亿元,同比增长7.82%/10.23%,归母净利润0.01/0.78亿元,同比增长145.74%/25.04%,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同期,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1.89%/5.55%,同比变动+0.30/+1.20个pct,盈利能力稳中有升,主要系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经营降本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食品检测、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减亏工作取得成效。各核心业务均保持增长态势,新兴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分业务看,1)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实现较好增长,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9.80%,大客户开发成效显著,北斗卫星导航产品供应链安全专项服务持续突破,实现北斗导航SOC芯片的全能力覆盖;2)计量业务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3.35%,百万级大客户开发取得突破,新培育航空航天真空罐计量、太阳能光伏等项目较快增长;3)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5.38%,特殊行业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合同执行周期相对较长影响部分产值滞后;4)电磁兼容检测业务/生命科学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48/2.30亿元,同比增长7.95%/7.79%,保持业务量稳定增长。
领导层换届叠加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落地,激发管理团队及员工积极性。2023年12月8日公司公告领导层换届,董事长/总经理分别由杨文峰/明志茂担任;2024年7月2日,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正式授予。公司激励计划授予172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股本总额的3%,其中期权和限制性各占1.5%,授予价格分别为14.56元和8.68元;激励对象合计623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87%;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值(1.28亿元)为基数,考核2024-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2%/128%/175%。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领先的综合性检测公司,当前公司通过对人员薪酬及资本开支控制,叠加优势业务持续发展、薄弱业务如食品、环保检测及时收缩减亏保障收入平稳增长,净利率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6/3.69/4.57亿元,对应PE24/19/1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18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张艺蝶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4-08-23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13.4亿,同比+9.2%;归母净利润0.8亿,同比+32.4%;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同比+51.9%。单24Q2,实现营收7.6亿,同比+10.2%;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同比+25.0%;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同比+35.3%。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业务结构优化、加强经营管理,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H1,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综合毛利率为41.9%,同比+0.3pp;净利率为5.6%,同比+1.2pp;期间管理费用率为36.1%,同比-1.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7.7%、11.3%、0.3%,分别同比-0.12pp、-0.04pp、-0.68pp、-0.43pp,财务费用下降主要系公司综合融资贷利率同比下降、广州总部基地及华东检测基地相继投入使用后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减少。单2024Q2来看,公司毛利率为44.4%,同比-1.9pp,环比+5.7pp;净利率为10.3%,同比+1.2pp,环比+10.9pp;期间费用率为32.5%,同比-1.9pp,环比+5.8pp。
公司加大市场拓展,集成电路检测、计量服务、生命科学等优势主业稳健增长,拉动公司业绩提升。2024H1,公司面对检测行业下游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多业务稳步增长:计量业务持续强化市场开发,大客户开发持续突破,实现营收3.4亿,同比+3.4%,其中新培育的航空航天真空罐计量、太阳能光伏、计量管理软件等项目较快增长;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实现营收3.2亿,同比+5.4%,其中,特殊行业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订单开发取得突破,但合同执行周期相对较长影响部分产值滞后;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实现营收1.1亿,同比+39.8%,其中,北斗卫星导航产品供应链安全专项服务持续突破,实现北斗导航SOC芯片从晶圆分析、量产测试、应用验证、到认证取证的全能力覆盖;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实现营收1.5亿,同比+8.0%;生命科学业务板块,公司加强短板业务的整改和优化,关闭部分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实验室,大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业务经营效益逐步改善,总体实现营收2.3亿,同比+7.8%。
战略布局新兴产业,多引擎驱动公司成长。公司系诸多质量监督部门、环保部门、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企业、大型企业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在特殊行业、汽车、航空航天、通信、轨道交通、电力、船舶、石化、医药、环保、食品等行业深入布局;近年来公司聚焦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方向,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目前公司广州总部基地正式启用,多行业拓展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1、5.1亿元,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7%,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新建实验室产能不达预期风险。 |
19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服务科技创新的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 | 2024-08-16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逻辑
公司概况:受益科技创新驱动的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近10年收入CAGR超30%
公司以计量服务业务起家,充分受益国内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趋势,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综合性检测机构,在计量校准、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国内领先,在特殊装备和汽车行业占据优势地位,新兴业务已领先拓展至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航天(含低空经济)等,公司近10年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达30.34%/36.71%,疫情背景下经营仍保持韧性,近4年收入CAGR达16.13%。
行业逻辑:市场空间大、增长稳,第三方检测发展和新兴行业成长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核心动力:全社会对QHSE重视度持续提高,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及政策推动市场监管从严、准入放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的整合开放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
市场大、增长稳、格局分散:2023年全球/中国市场规模超21000/4670亿元,10年CAGR达9.13%/12.81%,全球/中国Top3市占率不到8%/6%;
发展趋势:在整体需求相对放缓、监管从严背景下,优秀检测公司具备结构性成长机遇:1、通过精细化/专业化夯实经营质量实现分层竞争,提升份额;2、把握新兴产业成长机遇: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材料测试/软件及信息化等成长赛道实现更好成长。
公司看点:管理层换届+首次股权激励授予,经营转向利润考核为重,净利率拐点已至
差异化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国资背景市场化运营)+物理类检测国内领先+新兴行业占据先机(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战略转型:2023年底管理层换届,战略方向加强以技术引领行业标准制定,聚焦发展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和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增强数据科学业务布局,打造软硬件一体的高端客户一站式服务战略,收缩亏损的食品、环保等检测业务,考核重心从收入转向以利润为主,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叠加3%股权激励落地激发管理团队及员工积极性,公司净利率有望拐点向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当前管理层换届+首次股权激励,公司有望迎来经营拐点,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6/3.69/4.57亿元,对应PE25/19/15倍,给予公司一年期合理估值为13.99-17.51元(对应2024年PE值为28-35倍,PS值为2.1-2.6倍,PB值为2.4-3.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2 |
20 | 国投证券 | 郭倩倩,辛泽熙 | 调高 | 买入 | 中报业绩稳健增长,激励落地激发管理活力 | 2024-07-10 |
广电计量(002967)
事件:广电计量披露中报业绩预告,2024年H1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24.66%至41.29%。
公司预计2024年H1公司实现收入13至1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5-0.85亿元;以中枢预计,单Q2公司预计实现营收7.62亿元,同比增长11.08%;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25.4%,Q2净利润率修复至10.37%。
展业控费同步推进,持续构建协同能力
据公司披露,2024年H1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1)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2)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不断控制人员规模,加强各项费用管控力度,进一步收缩亏损业务板块。3)完善成熟业务的区域覆盖和能力覆盖,利用成熟业务板块的领先优势,赋能培育业务的协同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广电计量的各项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业绩确定性。
股权激励完成授予,绑定核心人才激发长期活力
2024年7月,公司完成了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共授予股票期权862.50万份,限制性股票862.50万股,其中股票期权行权价格14.56元/份,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8.68元/股。该激励计划覆盖面较广,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直接影响的其他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合计623人。随着本次股权激励完成授予后,激励产生的费用也随之确定,据公司披露,本次激励预计共产生费用4091.62万元,其中在2024-2028年进行分摊,分别分摊736.49、1472.98、1135.42、572.83、173.9万元,2025年待分摊费用总额最高。我们认为该股权激励有助于激发公司管理层活力,提升公司业务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助推订单稳步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检测行业中少有的兼具计量校准、可靠性及环试业务、电磁兼容性测试以及消费板块检测能力的一站式服务型企业,公司龙头效应或将逐步凸显。当前广电计量在华南地区品牌优势明显,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特种行业、新能源、轨交以及集成电路等板块的快速发展,实现市占率的稳步提升。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16、39.58、45.60亿元,同比增长18.2%/15.9%/15.2%;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2.82、3.74、4.73亿元,同比增长41.2%/32.8%/26.3%,6个月目标价为17.15元,对应2024年35XPE。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实验室检测产能达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