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年报点评:业绩同比增长77%,加速布局战略新兴行业 | 2025-04-01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59%。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76.59%,扣非归母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82.89%;四季度实现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13.11%,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45.18%。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快速布局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产业,突破优势技术领域的战略性客户,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同期,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7.21%/11.21%,同比变动+4.93/+4.07个pct,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公司收缩薄弱业务,高利润率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另实施精细化管理,费用率有序下降。
聚焦新质生产能力,创新驱动业绩提升。分业务看,1)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17.48%,受益国家科技自立战略,突破卫星互联网、热管理等多个领域,进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高端领域;2)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6.28%,公司成功开发4纳米先进制程芯片解剖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投入使用;3)电磁兼容检测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0.18%,新建并形成具备系统级的NG eCall测试能力,为整车厂、系统供应商等客户提供服务;4)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8.86%,夯实软测业务,全面布局网络安全,抢抓特殊行业、汽车等网络安全测试需求。
瞄准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领域,加速技术研发与布局。公司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1)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联合大学院校突破高端算力芯片工业缺陷智能化检测技术瓶颈,参与发布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化发展倡议,构建“人工智能+检验检测”新生态;2)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成功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发起成立国际低空飞行器检测标准联盟,基本构建形成低空经济“1+3+5”科研创新服务体系;3)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打造面向空天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技术及创新成果验证和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布局卫星互联网市场业务。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趋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0/4.59/5.35亿元(2025年-2026年原值为3.69/4.57亿元),对应PE31/27/23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
2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张艺蝶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点评:精细化管理成效凸显,业绩高增长超预期 | 2025-03-31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76.6%;2024Q4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13.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45.2%。精细化管理成效凸显,业绩高增长超预期。
业务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策略成效显著,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2%,同比+4.9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高毛利率的集成电路检测、电磁兼容检测等细分板块营收快速增长,叠加精细化管理和经营降本增效策略成效凸显,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净利率为11.2%,同比+4.1pp;期间费用率为32.6%,同比+0.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2%、6.9%、10.8%、0.7%,分别同比-0.1、-0.5、+0.7、+0.1pp。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并举,检测服务主业稳健增长。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电磁兼容检测、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等细分板块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7.8、2.6、3.6、1.2亿元,同比+17.4%、+26.3%、+10.2%、+28.9%;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将化学分析、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业务整合为生命科学业务,将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从其他业务中拆分,计量服务、生命科学、EHS评价服务等板块分别实现营收7.5、5.0、1.8亿元,同比+3.8%、+2.7%、+2.6%,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公司在特殊行业、新能源汽车、光通信、民用航空、卫星互联网等下游多行业拓展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等新型产业领域,培育增长新动力。围绕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等,公司已在人工智能领域突破高端算力芯片工业缺陷智能化检测技术瓶颈,携手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创新中心等;在低空经济领域成功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客户获颁全球首个载人eVTOL型号合格证等;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打造面向空天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技术及创新成果验证和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等,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1、5.8亿元,对应PE为27、22、19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新建实验室产能不达预期风险。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战略新兴业务增速亮眼 | 2025-03-28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聚焦战略新兴行业增长稳健
公司披露2024年报,业绩于预告中值偏上,符合市场预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77%,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83%。公司精益管理推进、战略新兴业务放量,利润增速强于营收。分业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检测分析增速亮眼,聚焦新质生产力,战略转型卓有成效:(1)计量服务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4%,维持稳健增长,(2)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17%,(3)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26%,(4)电磁兼容检测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10%,(5)生命科学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3%,(6)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29%。
毛利率提升明显,费用率维持稳定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7.2%,同比提升4.9pct,销售净利率11.2%,同比提升4.1pct,且盈利水平呈逐季提升趋势;分业务,受益于精益管理推进,除EHS评价服务阶段性受外需影响,各板块毛利率均提升明显:计量服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生命科学/数据科学/EHS评价毛利率分别为50.5%/50.9%/45.2%/54.9%/39.8%/55.9%/38.0%,同比分别变动2.4/7.4/4.3/4.0/8.8/12.2/-6.5pct。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32.5%,同比提升0.3pct,基本维持稳定,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2%/6.9%/10.8%/0.7%,同比分别变动-0.1/-0.5/+0.7/+0.1pct。
下游需求稳健+经营水平提升,看好业绩增长持续性
公司为国有计量检验检测龙头,品牌公信力、技术水平领先。2023年末管理层换届以来,公司战略转型成果初现,看好长期成长:(1)将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深海工程、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受益下游技术迭代和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3.3亿元用于实验室技术改造(其中2.9亿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反映发展信心及转型决心。(2)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人效提升明显,2024年人均创利5.4万元,同比增长71%。(3)多举措推进市值管理,①2024年7月完成股权激励授予绑定核心员工,②10月披露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2~4亿元,③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2亿元(含中期现金分红1.4亿元),股利支付率64%,提升幅度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近预告上限,且出于谨慎性考虑,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原值3.8)/4.5(原值4.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0/27/2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
4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技改投入同比增长10%,拟收购曼哈格完善标准物质业务布局 | 2025-01-26 |
广电计量(002967)
事项:
2024年1月23日,公司公告:1)为提升和完善各业务板块的技术能力,保障公司2025年度经营指标的达成,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公司2025年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投资3.27亿元,其中2.89亿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0.23亿元用于实验室场地装修和改造,0.15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为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巩固综合竞争优势,深化标准物质业务布局,落实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拟投资0.44
亿元以增资和股权受让的方式收购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国信机械观点:1)公司技改投入3.27亿元,同比增长9.85%,2023-2025年技改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从13.21%降至不到9%,一方面反映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滚动投入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重点产业布局,做好未来产能和技术创新储备,另一方面反映公司投入产出比稳中有升,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2)公司收购曼哈格生物科技51%股权,一方面是在做好无机标准物质业务基础上,布局有机类标准物质领域,将进一步完善标准物质产品线,可以实现食品、环境、临床、保健品、化妆品和工业品等领域的标准物质全覆盖,极大提升公司标准物质覆盖度,提高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是此次收购评估未形成商誉,是公司自2022年收购博林达之后的第1起收购,反映公司管理层换届后在总结历史并购经验基础上,已重新回归适度外延式扩展且保持审慎的收购策略。整体看,并购布局新业务是国际检测龙头公司发展的通行做法,广电计量开启适度收购有望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更快成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特别是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带动公司下游各行业需求增长,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大额分红注重股东回报,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当前开启适度收购有望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更快成长。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02/5.02亿元,对应PE33/27/2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5 | 天风证券 | 朱晔 | 首次 | 买入 | 精细管理轻装上阵,积极投身新兴产业 | 2025-01-20 |
广电计量(002967)
公司简介:
公司是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高科技上市企业,构建了全产业链“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设计分析+认证服务”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公司全国布局,涉及下游广泛,其中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电磁兼容检测业务、集成电路的经营规模和服务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营收增速近几年放缓,利润2021-2023年处于低迷期,24年出现拐点。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1~33亿,实现归母净利润3~3.6亿,同比+50.46%~80.55%。检测行业:
检测行业具有明显的”GDP+”特征,行业增速高于国内GDP增速。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检验检测市场。下游来看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新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可靠性试验及电磁兼容: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与服务市场同步增长,服务市场增速更高。随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通用性较强、技术难度较低的环境与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试验越来越多交给民营企业来做。
半导体检测:半导体实验室检测贯穿于半导体全产业链,芯片设计行业稳定发展也将为芯片检测行业带来稳定的市场空间。综合性检测机构通过自主投资、外延并购等方式积极布局集成电路检测。
四点优势筑成公司护城河:
全国化布局,一站式平台: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全国化布局,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30多个综合检测基地、60多家分子公司。公司持续构建综合服务能力,可向诸多行业客户,提供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等“一站式”技术服务。
国企优势显现:通过国企背景,公司与国企及地方政府展开合作,推进业务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实现了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保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提升管理层经营信心,业绩考核目标全面。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灵活运营金融工具进行股份回购,提升投资价值。
战略转型,利润导向:2023年公司确定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思路,进一步强化了对利润指标的考核。2023年起公司加强短板业务的整改和优化,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经过全年整改,公司环保及食品检测毛利率得以提升。公司打造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国“一体化”管控模式,发挥规模效应。
稳固传统行业,眼光放向新兴行业:从下游布局来看,特殊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行业客户。公司积极拓展新型产业领域,围绕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技术引领战略,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计量、卫星互联网等行业。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4.10/4.98亿元,同比+64%/26%/22%,对应PE33/26/22X。给予公司2025年32X估值,对应股价22.4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6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韦译捷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预告点评:业绩超预期,战略转型+精细化管理兑现 | 2025-01-16 |
广电计量(002967)
投资要点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81%超预期
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3亿元,同比增长7%-14%,归母净利润3.0-3.6亿元,同比增长50%-81%,扣非归母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增长67%-89%。单Q4公司实现营收9.4-11.4亿元,同比增长1.5%-23.1%,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66%-155%。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系:(1)公司将经营重心转向战略新兴下游,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和大客户战略,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订单增长,(2)主动收缩食品、环境等薄弱业务及亏损实验室,(3)精细化管理推进,利润率持续修复。
管理层换届激发新动力,经营水平提升可持续
23年年底广电计量管理层进行了换届调整,新管理团队更加年轻、专业,带领公司(1)将战略重点从综合性检测机构转向聚焦于服务国家产业战略、科技创新的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积极布局包括低空经济、民用航空、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等前沿业务领域,培育未来发展动力,(2)将考核重点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推动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策略。2024年战略转型效果初现,我们看好公司经营水平提升的持续性。
股权激励落地,绑定核心员工、彰显成长信心
2024年7月2日,广电计量完成了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其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各862.5万股,合计数量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的3%。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共覆盖董事、高管8人和核心骨干615人(合计占公司员工总数约10%),高管获授权益占比7.6%,有望全面调动积极性。本次股权激励的利润考核目标为2024至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3/2.92/3.5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23%,彰显增长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原值2.7)/3.8(原值3.7)/4.7(原值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2/27/2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竞争格局恶化等。 |
7 | 国信证券 | 吴双,王鼎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81%,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 2025-01-15 |
广电计量(002967)
核心观点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31%-14.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46%-80.55%。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31.00-33.00亿元,同比增长7.31%-14.23%,归母净利润3.00-3.60亿元,同比增长50.46%-80.55%,扣非归母利润2.90-3.30亿元,同比增长66.52%-89.49%。单季度看,2024年四季度预计实现收入9.40-11.40亿元,同比增长1.57%-23.17%,归母净利润1.11-1.71亿元,同比增长66.96%-157.02%,扣非归母利润1.25-1.65亿元,同比增长103.65%-168.60%。业绩增长主要系:1)加快创新业务能力建设,实施区域协同和大客户战略,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订单实现较快增长;2)推行精细化管理,调整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推进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减亏工作取得成效,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大幅提升分红比例,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公司自2024年10月获得回购专项贷款以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3.92%,使用资金总额3.9亿元。另公司于2025年1月2日发布中期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分红总额1.4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80亿元的175%,较2021-2023年年度分红0.86亿元大幅增长。公司积极回购及大额分红彰显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领导层换届叠加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落地,激发管理团队及员工积极性。2023年12月8日公司公告领导层换届,董事长/总经理分别由杨文峰/明志茂担任;2024年7月2日,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正式授予。公司激励计划授予172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股本总额的3%,其中期权和限制性各占1.5%,授予价格分别为14.56元和8.68元;激励对象合计623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87%;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值(1.28亿元)为基数,考核2024-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2%/128%/175%,分别为2.33/2.92/3.52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进行产业布局,特别是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等居于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科技创新及国产替代带动公司下游各行业需求增长,当前积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大额分红注重股东回报,经营情况逐季度持续改善。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02/5.02亿元(前值2.86/3.69/4.57亿元),对应PE29/23/19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