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钱尧天,陶泽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同比改善,25Q2国内市占率升至第一 | 2025-09-01 |
埃斯顿(002747)
投资要点
业绩持续增长,利润亏损水平已显著收窄
25H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7.50%;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4%;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分海内外看: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亏幅大幅收窄。归母净利润接近业绩预告中值,扣非归母净利润贴近业绩预告上限。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下降主要系行业波动、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主要系出海业务投入、品牌及产品宣传展览等费用增加,以及外币汇兑损失等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但亏损已显著收窄。
单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11.87%;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92.56%,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74.10%。
毛利率小幅下滑,持续维持高研发投入
25H1公司毛利率为27.64%,同比-1.7pct,25Q2单季度毛利率为27.04%,同比+0.5pct,环比-1.2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市场竞争加剧,工业机器人售价有所降低,另外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增加。分业务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毛利率分别为27.00%/30.58%,同比分别-1.1pct/-2.6pct。25H1公司销售净利率0.50%,同比+3.7pct,2025Q2单季度销售净利率为-0.07%,同比+6.6pct。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1%,同比-4.8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8.4%/8.1%/3.3%/8.4%,同比-2.0pct/-2.5pct/+0.8pct/-1.2pct。公司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全面预算管理,不断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提高人均能效;公司研发端维持高投入,聚焦高端应用领域,提高产品实力。
存货相比24年末有所下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实现增长
截至25H1末,公司存货15.78亿元,相比24年末17.21亿元有所下降,主要系库存商品有较大幅度下降,我们判断公司库存商品清理顺利逐步兑现收入。25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8.03万元,同比净流出额已大幅减少,整体经营质量与现金流情况有所改善。
工业机器人市场回暖,25Q2公司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占率升至第一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25Q2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8.6万台,同比增长19.9%,主要系汽车产业链与半导体产业链需求拉动。25Q2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首家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国产机器人品牌,市占率达10%。公司的高研发投入和积极的市场布局正逐步兑现市场影响力,市占率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54/1.17/1.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8/181/124倍,考虑到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工业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
2 | 群益证券 | 赵旭东 | | 增持 | 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公司拟申请香港上市 | 2025-06-25 |
埃斯顿(002747)
结论与建议:
公司从工业机器人向具身智能领域拓展,2025年6月埃斯顿酷卓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全身自由度可达31个(不含灵巧手),在关节、系统、场景上取得突破。同时,公司主业稳健增长,2025年Q1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占率达10.3%,成为首个市占率登顶的国产机器人品牌。我们看好公司机器人业务继续成长,对此给予公司“买进”的投资建议。
埃斯顿酷卓发布Codroid02,探索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公司参股子公司埃斯顿酷卓主攻智能机器人领域,曾引入先进制造业基金二期、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等国家及地方产业基金,技术与资源雄厚。2025年6月埃斯顿酷卓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身高170cm、体重70kg、单臂负载5公斤,全身自由度可达31个(不含灵巧手),较上一代Codroid01在关节模组、控制系统、场景落地上取得突破。Codroid02关节模组由埃斯顿酷卓自主研发,运动控制能力优秀;控制系统属于快慢系统协同的具身智能体架构,慢系统采用VLM大模型负责高层次的任务理解和语义解析,快系统则采用流匹配策略确保实时控制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任务执行成功率;Codroid02可完成抓取、搬运、锁付、巡检等工业场景作业,并可通过在线学习技能适应柔性制造需求。
25Q1公司国内市占率首次登顶,拟赴香港上市。2025年以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回暖,1-5月生产量累计YOY+32.0%,而公司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1Q市占率升至10.3%,并实现国产品牌首次登顶。期间公司录得收入12.4亿元,YOY+24.0%。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首个完成全球化业务生态布局的品牌,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股东大会通过H股股票上市议案,未来将持续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年扭亏为盈,2026-202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亿元、2.8亿元,yoy分别为+217%、+70%,EPS为0.07元、0.19元、0.32元,当前A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分别为105倍、62倍,我们看好公司机器人业务继续成长,对此给予公司“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价格战激烈、制造业恢复不佳、人形机器人进度不及预期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钱尧天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工业机器人市占率稳步提升 | 2025-04-30 |
埃斯顿(002747)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4月28日,公司披露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业绩短期承压,资产减值损失拖累利润水平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0.09亿元,同比-13.83%;实现归母净利润-8.10亿元,同比-700.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36亿元,同比-1083.08%。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主要系①工业机器人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毛利率有所下滑;②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③计提子公司普莱克斯、扬州曙光、英国翠欧、德国克鲁斯共3.45亿商誉减值。
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实现营收30.32亿元,同比-16.04%,自动化部件及运控系统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6.13%。分海内外看:国内实现营收26.39亿元,同比-13.68%。海外实现营收13.70亿元,同比-14.10%。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比+24.03%;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93.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132.20%。
毛利率小幅下滑,持续维持高研发投入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9.57%,同比-2.36pct,2025Q1单季度毛利率为28.27%,同比-4.35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市场竞争加剧,工业机器人售价有所降低,另外产能提升使得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增加。分业务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毛利率分别为28.94%/31.52%,同比分别-2.34pct/-2.67pct。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20.38%,同比-23.23pct,2025Q1单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09%,同比+0.23pct。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8.73%,同比+9.29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11.12%/13.18%/3.40%/11.03%,同比+2.46pct/+3.61pct/+0.54pct/+2.68pct。公司研发端维持高投入,聚焦高端应用领域,提高工业机器人产品实力。
存货&合同负债同比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承压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5.05亿元,同比+69.75%,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存货17.21亿元,同比+28.41%,主要系在产品增加。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74亿元,同比-346.29%,现金流周转有所承压。
2025Q1公司登顶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市占率持续提升据MIR DATABANK最新数据统计,2025Q1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6%,国产机器人渗透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埃斯顿实现近20%的同比增长,占比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10.3%(注:含埃斯顿酷卓的市场份额),成为首个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国产机器人品牌。公司的高研发投入和积极的市场布局正逐步兑现市场影响力,市占率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充分计提减值轻装上阵,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54(原值0.28)/1.17(原值0.45)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5/143/98倍,考虑到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工业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
4 | 中原证券 | 刘智 | 首次 | 增持 | 三季报点评:通用设备三季度有边际改善,静待行业复苏带动业绩增长 | 2024-12-09 |
埃斯顿(002747)
投资要点:
埃斯顿(002747)公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4.4%;完成归母净利润-6670万元,同比下降147.6%;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222.8%。
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增长21.7%,亏损小幅收窄
公司2024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6,669.98万元,同比下降147.55%;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71.62万元,同比下降84.33%。2024年1-9月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5,254.32万元,同比下降41.38%;第三季度EBITDA为8,628.19万元,同比增长10.45%。
公司发生亏损主要是因为2024年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机器人需求大幅下滑,投资放缓及市场竞争加剧,收入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人员费用增长、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费用增加,公司为构建长期发展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了高研发投入,在全球研发体系、销售网络、生产能力及人才储备等方面投入较大,拖累业绩。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1.7%,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转正增长,公司经营情况出现明显的边际改善,但仍需要持续降本增效,促进业绩增长。
光伏行业需求下滑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承压明显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9.67%,同比下降3.45pct;净利率-1.83%,同比下降7.33pct。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0.27%,同比下降2.91pct,环比上升3.77pct。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光伏行业需求的严重下滑及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造成毛利率有所下滑。2024年中报披露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为28.13%,同比下降5.31个百分点;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毛利率为33.17%,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
工业机器人国产龙头,全面布局产业链及人形机器人,静待花开
公司是一家拥有30年积淀的中国智能制造领军品牌,聚焦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为新能源、五金、3C电子、汽车工业、包装物流、建材家具、金属加工、工程机械、焊接等细分行业提供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转型发展。
公司业务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和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公司机器人在钣金折弯、冲压、光伏排版、弧焊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按照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1-9月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73%,高于行业市场增速,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二,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
公司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TRIO、Cloos、M.A.i等全球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的加入,分布全球多地的研发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地持续提升提供了保证。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75个服务网点,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主要制造业及经济发达区域,重点打造“国际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三位一体能力。
公司参股的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人形机器人的部件及算法的研发。酷卓第一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1也于2024年9月在上海工博会正式发布,各项指标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已进行下一轮设计与小批量工业场景验证,配合工业机器人在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中应用。
设备更新叠加国产替代,工业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2024年上半年受制造业企业扩张预期下降、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工业机器人处于去库存阶段、行业周期性影响,自动化行业市场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规划落地,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支持设备改造和消费升级,制造业投资需求回暖,自动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2024年6月-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4%、19.7%、20.0%、22.8%、33.4%,增速环比不断上升。2024年1-10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6.57万台,同比增长13.3%,扭转了连续几年持续下行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厂商保持着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在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一般工业等领域,与外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随着国产头部厂商持续放量,加速新应用场景的拓展,国产替代进程进一步加速。按照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同比增速达21.1%,高于整体市场增速。2024年前三季度国产厂商市场份额提升至51.6%,较2023年同期增长4.5个百分点,国产厂商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增强。公司作为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充分受益国产替代趋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50.35亿、58.24亿、70.15亿,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08亿、1.7亿、3.12亿,对应的PE分别为2096X、101.47X、55.07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不及预期;2:工业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3: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4:海外业务拓展风险。 |
5 | 群益证券 | 赵旭东 | | 增持 | 3Q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回升,公司将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11-19 |
埃斯顿(002747)
结论与建议:
公司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亏损0.67亿元,主要是因为光伏等下游需求不振。但随着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逐月提高,公司营收也同比转增。此外,11月12日公司子公司埃斯顿酷卓引入先进制造业基金二期、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注资,有望在政府背景加持下迎来加速成长,对此我们给予公司“买进”的投资建议。
3Q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逐月提高,公司营收同比转增: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不佳,但是上半年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着重推动包含工业机器人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同时国内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并采用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再次贴息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为制造业复苏注入强心剂。从效果看,2023Q3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逐月提高,6/7/8/9月同比分别增长12.4%/19.7%/20.0%/22.8%。而公司年初以来紧抓船舶、纺织、包装等传统行业的更新机会,以及电子、汽车的增量需求,我们估计3Q公司出货量好于行业,带动业绩好转。公司3Q实现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1.7%(2Q下降7.1%),环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为0.1亿元,2Q亏损0.8亿元。
参股子公司引入国资注资,公司将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参股子公司埃斯顿酷卓引入先进制造业基金二期、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合计注资1.3亿元,增资后公司股权比例由20%降至13.95%,公司大股东派雷斯特持股由56%降至39.07%,埃斯顿酷卓仍受派雷斯特控制。埃斯顿酷卓成立于2022年7月,主攻智能机器人领域,目前产品开发进展迅速,协作机器人已经实现销售,人形机器人CODROID01也亮相于2024年工博会。我们认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助推和引导作用,埃斯顿酷卓有望加速成长。考虑到此前公司控股子公司埃斯顿智能科技也引入了通用技术集团及国家制造业大基金,我们认为公司受政府支持的力度加大,有望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24年公司亏损0.6亿元,2025、202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3.5亿元,2025年扭亏为盈,2026年yoy+111%,2025、2026年EPS分为0.19元、0.40元,2025、2026对应当前A股价PE分别为92倍、44倍,我们看好公司机器人业务继续成长,给予“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价格战激烈、器件供货紧张、制造业恢复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