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单季度业绩改善,AI应用布局持续深化 | 2025-10-27 |
千方科技(002373)
事件概述:2025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2.56亿元,同比下降2.82%;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98.97%。
单季度业绩高增,现金流明显改善。1)单季度业绩高增:2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6亿元,同比增长5.69%;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445.61%。主要由于前三季度持有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产生重大正向影响,推动盈利实现大幅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241.87%。
2)现金流明显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前三季度为170.24万元,同比增长100.31%,主要由于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AIoT与行业大模型深度融合,自身AI能力持续深化。1)大模型提供基座能力,赋能交通等行业。“梧桐”AIoT行业大模型采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场景+训练调优”架构,覆盖多模态智能技术,实现多场景任务覆盖。“梧桐”大模型事件检测和交通抓拍系列产品,在算法精度、成像质量和分析性能上显著提升,推动交通治理升级。其中,事件检测系列产品含边缘端雷视取证事件一体机等及中心端交通事件分析服务器,依托大模型提升检测精度与前端分析性能,可精准识别抛洒物、异常停车、积雪/团雾等;交通抓拍系列产品包括电警抓拍摄像机等,凭借大模型亿级参数量与泛化推理能力,能解决异常成像车牌识别、“相近”车辆特征识别等问题,还可在微光环境还原图像、精准检测交通信号灯,有效降低复杂场景下的误检漏检。2)具体场景的深度应用:以公司推出的“AI大模型公路构造物评定系统”为例,依据行业标准将评定条文、扣分标准及权重系数结构化,构建动态规则库,通过机器学习精准识别构造物的裂缝、坑槽等病害类型、程度和位置,自动匹配规范条文,实时计算技术状况评分,使评定效率提升90%,显著缩短检测周期。同时,系统可根据病害特征、桥梁等构造物的历史状态和环境条件,自动生成包含维修优先级判定的养护方案,避免过度维护,帮助客户降低20-30%养护成本。2024年,我国西南某核心城市对全市构造物(桥隧涵)包括300余座桥梁、40余座隧道进行定期检查与技术评定,传统人工需60天,应用千方“AI大模型公路构造物评定系统”进行模拟演练,仅需5天即可完成全部评定工作,效率提升90%,准确率超95%。
投资建议:公司是智慧物联、智慧交通领域的龙头,市场地位领先,看好公司在智慧交通、智慧物联等领域的发展潜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4.74/6.50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62X、38X、2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等新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 | 东吴证券 | 王紫敬 | 首次 | 买入 | 智慧交通领军,AI+全面赋能 | 2025-10-26 |
千方科技(002373)
投资要点
智慧交通+智能物联领军企业:千方科技是交通新基建的推动者和践行者、车路协同技术路线的发起者和引领者、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全球排名第四的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阿里系投资公司杭州灏月为第二大股东。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两块。其中智能物联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70%,主要包括智慧公路、智慧交管、智慧运输、智能网联、智慧轨交、智慧民航等,以及V2X、ETC、智能路口设备等智慧交通产品。智能物联产品主要由旗下宇视科技经营。2024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Q2,公司盈利质量有所修复,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0亿元,环比增长329%。
智慧交通:政策推动建设加速,数据赋能价值释放。2024年4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7月,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发布,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试点,要求建成“架构相同、标准统一”的城市级试点项目。2025年9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要求2027年落地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北京等多地已经开展智慧交通升级项目,我们测算全国城市交通路口升级带来的软硬件市场规模超600亿元。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启动,新增投资超500亿元。公司在全国车辆位置信息感知领域拥有核心卡位优势,积累大量交通数据,推动交通运输大模型深度应用。
智能物联:AI迭代加速。AI推动安防市场持续提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智能安防软硬件的市场规模达到823亿元,同比增长13.05%,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安防软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913亿元。宇视科技持续深化AI布局。2025年初升级发布「万物X」后,4月在宇视合作伙伴大会上再度发布了大模型「梧桐2025」,推动AIoT智能体生态建设,加速大模型技术全场景产业化落地。此外公司加强布局充电桩和储能产品,搭建远程智慧运维中枢等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8.29/84.71/91.83亿元,同比增长8%、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4.96/6.80亿元,同比增长129%、46%、37%。我们看好千方科技作为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领军企业,背靠阿里系,积极探索交通数据赋能、AI深度应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落地不及预期。 |
| 3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产品化转型效果良好,智能物联业务与AI融合潜力可期 | 2025-08-24 |
千方科技(002373)
事件概述:2025年8月2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10亿元,同比下降7.21%,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1287.12%,主要因智能物联业务增长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智慧交通:从“项目集成”向“技术产品+生态运营”转型。1)技术产品突破:发布国产大模型驱动的城市交通综合优化平台及AI大模型公路构造物评定系统,推出行业首个便携移动终端路巡及道路病害智能监测方案。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落地广东、北京、山东,构建“光伏+储能+充电微电网”系统。轨道交通领域香港机场APM车辆ODR系统改造,中标重庆地铁15号线通信系统PIS项目。
2)场景落地:中标武汉市智慧交通指挥中心集成项目、长春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巩固省会TOCC市场;北京望京动态绿波系统优化726个路口,雄安新区车路协同项目助力全域车路云一体化。城际交通领域,G109线、G212线交通强国试点推进,推出智能感知+边端融合的多功能交调站方案。
3)产品化转型:交通云及行业软件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速超90%,产品化转型成效显著。
智能物联:AIoT与行业大模型深度融合。1)技术生态构建:基于“梧桐”行业大模型,打造“云边端”协同的AIoT智能体,发布Agent Link算力链技术,配合“关山湖”边端装备,落地机场、地铁、医院等场景。推出猎光3.0摄像机(极微光场景)、AI视频直流一体机充电桩(解决油车占位、异常检测),校园智慧体育方案覆盖500余所学校,应急领域落地十余个省防汛抗旱平台。
2)行业应用拓展:园区业务方面,与临沂兰山财金合作,落地临商大集智慧物流港、数字孪生平台;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实现AR实景指挥。海外业务方面,境外收入11.90亿元,同比增长约10%。新场景业务方面,与云深处科技、小远机器人战略合作,布局城市应急、治安巡逻;“心力方”身心健康方案亮相,联合浙江体科所开展数字化体育科研。
投资建议:公司是智慧物联、智慧交通领域的龙头,市场地位领先,看好公司在智慧交通、智慧物联等领域的发展潜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4.90/6.75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61X、38X、2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等新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4 | 民生证券 | 吕伟,郭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收入稳步提升,积极战略调整下多项业务取得重要成果 | 2025-04-30 |
千方科技(002373)
事件概述:公司2025年4月27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扭亏。
龙头地位稳固,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约2%,在智慧交通和智慧物联下游需求端面临压力的趋势下,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体现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韧性。1)品牌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行业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交通、智能物联、智能网联等细分领域技术和市场领先。全资子公司宇视科技在全球AIoT领域排名靠前,具备领先的自研算法能力和市场份额。2)前瞻性的研发体系:公司基于集成产品开发模式(IPD),在算法、数据、操作系统等方面形成领先闭环,不断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智能物联和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公司利用研发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专项,获得众多科技奖项。3)全国性营销网络及全球渠道覆盖:公司深耕大交通行业多年,在全国各区域、省份和核心城市设有大区、办事处及分支机构,与重点地区的相关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为本地客户提供及时服务,客户粘性和订单连续性强。在智能物联领域,国内市场布局完善,国际市场通过多级渠道覆盖约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完备的供应链支撑和先进的柔性制造体系:公司打造全球智能制造基地,运用先进管理思想和数字化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具备敏捷柔性化生产能力。
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多项业务取得重要成果。1)战略调整:在模式上,放弃可能带来回款风险的低质量集成项目,加强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管理;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为核心能力,向产品方向推进,让集成商成为客户,同时加大出海力度。此外,积极探索高速路网干线物流领域,推动路网与新能源智能驾驶结合,打造物流科技业务,探索新运营模式。2)业务成果:2024年8月,公司与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雄安千方数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打造样板场景,形成行业新标杆;智能网联业务中标道路交通信号灯专用设备采购项目,在北京核心区部署相关设备;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融合应用体系,中标多个交通项目,推动重卡换电站落地运营;公司还推出“空地云网”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在多地实现产品落地。
投资建议:公司是智慧物联、智慧交通领域的龙头,市场地位领先,短期业绩波动不改长期预期,看好公司在智慧交通、智慧物联等领域的发展潜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4.88/6.72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45X、29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