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信证券 | 陈曦炳,彭思宇 | 维持 | 增持 | 呼吸治疗业务企稳回升,血糖管理业务表现亮眼 | 2025-08-26 |
鱼跃医疗(002223)
核心观点
公司2025H1收入及利润重回增长轨道。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9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7.4%。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23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25.4%。受益于公司CGM、家用呼吸机等产品的快速放量,公司营收与利润端重回稳健增长状态。
销售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利润端保持同比稳定。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17.4%(+3.1pp),主要因CGM等新品市场费用投入较多,导致销售人员费用、电商平台费以及业务宣传费有较大提升;管理费用率4.7%(-0.1pp)财务费用率-2.2%(+0.2pp);研发费用率6.3%,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目前正处于市场投入扩张及产品迭代的加速期,预计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规模将持续提升。公司2025H1毛利率50.4%(+0.3pp),净利率25.7%(-0.4pp),后续随着高毛利产品的放量,公司利润端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呼吸治疗业务恢复增长,血糖管理及急救业务增速亮眼。2025H1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收入16.74亿元(+1.9%),其中家用呼吸机同比增速超40%,制氧机业务恢复增长;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收入6.74亿元(+20.0%),CGM新产品Anytime4系列和Anytime5系列陆续推向市场,带动板块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收入10.14亿元(+15.2%),其中电子血压计实现双位数增长;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收入11.34亿元(+3.3%);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1.36亿元(+30.5%),多款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全球销售渠道稳步拓展。各版块2025H1毛利率同比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毛利率53.7%(+1.7pp),主要受益于新款家用呼吸机及制氧机产品的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产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核心业务重点聚焦,积极孵育高潜力业务,CGM等热门新产品短期放量空间较大,中长期看海内外成长空间广阔。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86.31/97.72/110.55亿元,同比增速14.1%/13.2%/13.1%;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13/23.72/27.75亿元,同比增速11.5%/17.9%/17.0%,当前股价对应PE=18.8/15.9/13.6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2 | 华源证券 | 刘闯 | 维持 | 买入 | 各业务稳步增长,海外布局持续推进 | 2025-08-25 |
鱼跃医疗(002223)
投资要点:
事件:鱼跃医疗公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收入46.6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5.2%。25Q2单季度实现收入22.2亿元,同比+7.1%;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2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3%。
呼吸板块恢复增长,血糖、急救业务继续高增。25H1呼吸治疗收入16.7亿元,同比+1.9%,制氧机收入恢复增长,家用呼吸机收入同比+40%,雾化器由于同期高基数影响,收入同比有所下滑;血糖管理及POCT收入6.7亿元,同比+20%,BGM收入稳步增长,CGM收入实现高增;家用健康检测收入10.1亿元,同比+15.2%,电子血压计收入双位数增长,红外体温计等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良好;临床器械及康复收入11.3亿元,同比+3.3%,针灸针、轮椅收入稳步增长;急救及其他收入1.4亿元,同比+30.5%,HeartSaveY|YA系列、myPAD系列等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
海外保持高增,属地化布局持续推进。25H1海外实现收入6.1亿元,同比+26.6%,收入占比由24H1的11%提升至13%。其中呼吸治疗类产品营收均实现快速增长,为BGM、CGM以及电子血压计等产品的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地区方面,以泰国子公司为标杆,属地化模式稳步推进,欧洲地区团队逐步完善。
毛利率略有提升,销售投入力度增加。25H1毛利率为50.4%,同比+0.4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4%、4.7%、6.3%,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3.2pct,主要是由于费用投入力度增加所致,其他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23.1/26.6亿元,同比增长11.3%、15.1%、15.0%,对应PE分别为19X、16X、14X。公司为国内平台型家用器械龙头,具备较强品牌力,出海布局稳步推进,天花板有望打开,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
3 | 中国银河 | 程培,孟熙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25H1经营保持稳健,新兴业务驱动成长 | 2025-08-25 |
鱼跃医疗(00222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59亿元(+8.16%),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7.37%),扣非净利润9.14亿元(-5.22%),经营性现金流11.67亿元(+15.13%)。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2.23亿元(+7.06%),归母净利润5.78亿元(+25.43%),扣非净利润4.01亿元(-2.98%),经营性现金流5.09亿元(+50.67%)。
常规业务稳健增长,新兴业务表现亮眼。2025H1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分业务来看,①呼吸治疗业务实现收入16.74亿元(+1.93%),其中制氧机业务恢复同比增长,家用呼吸机产品增速超40%;②血糖管理及POCT业务实现收入6.74亿元(+20.00%),CGM业务在新品带动下高速增长;③家用健康检测业务实现收入10.14亿元(+15.22%),电子血压计等核心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④临床器械及康复业务实现收入11.34亿元(+3.32%),针灸针、轮椅等产品稳步增长;⑤急救业务实现收入1.36亿元(+30.54%),延续高增长态势。2025H1公司毛利率为50.37%(+0.37pct)9,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44%、4.71%、6.33%,同比+4.45pct、-0.12pct、+0.07pct。
战略聚焦血糖管理,CGM新品上市驱动高速增长。公司血糖管理及POCT业务板块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陆续推出并上市新一代CGM产品Anytime4系列与Anytime5系列,其中Anytime5Pro产品在MARD值(8.58%)、佩戴寿命(16天)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行业领先水平。相较于传统BGM,CGM在舒适性、便捷性与数据全面性上优势显著,我国CGM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潜力巨大。依托公司强大的品牌力、渠道优势以及持续迭代的研发能力,CGM业务有望持续高速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AI生态赋能长期成长。1)全球化:2025H1公司外销收入达6.07亿元,同比增长26.63%,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量的重要来源。公司通过战略入股美国便携式制氧机龙头Inogen,有望加速呼吸类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拓展;同时,公司自研AED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全球竞争力。2)智能化:公司积极推进“硬件+软件+数据”的AI生态战略,2025H1推出“鱼跃AI Agent”健康管家应用,并积极研发AI智能穿戴医疗设备,有望通过AI技术赋能,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此外,公司拟进行半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彰显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及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是家用医疗器械龙头,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构建AI生态打造差异化壁垒,国内外品牌优势持续增强。考虑到医疗消费环境恢复节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我们调整并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20.35/23.36/26.88亿元,同比+12.71%、+14.78%、+15.07%,EPS分别为2.03、2.33、2.6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18/16/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及注册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国金证券 | 甘坛焕,何冠洲 | 维持 | 买入 | 呼吸治疗重回增长,营销投入显著提升 | 2025-08-24 |
鱼跃医疗(002223)
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46.59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7%;扣非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5%。
从单Q2情况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2.23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25%;扣非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3%。
经营分析
呼吸治疗业务重回增长趋势,CGM带动血糖业务快速拓展。从公司各业务板块来看,上半年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6.74亿元,同比+1.93%,重回增长趋势,其中制氧机业务规模恢复同比增长,公司家用呼吸机产品同比增速超40%。血糖管理与POCT解决方案实现收入6.74亿元,同比+20%,CGM新产品Anytime4系列、Anytime5系列陆续推向市场,带动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0.14亿元,同比+15.22%,其中电子血压计实现双位数增长。临床器械及康复业务实现收入11.34亿元,同比+3.32%,其中针灸针、轮椅产品实现稳步增长,手术器械、感染控制产品业务发展稳定。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30.54%。
销售费用显著提升,国内外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投入销售费用8.12亿元,同比+32.99%,主要是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在电商平台、广告投放力度,人工投入等也相应增加,短期对利润增速产生一定压力,但预计将对公司国内外市场份额拓展产生正向影响,推动公司长期收入端实现较快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迅速,产品渠道均取得成果。上半年公司实现外销收入6.07亿元,同比+26.63%,占总收入比例达到13.03%。急救领域HeartSave Y|YA系列、myPAD系列等产品顺利获得欧盟MDR认证。2025年1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Inogen发行的股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望推动公司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9、22.69、26.00亿元,同比+10%、+14%、+15%,现价对应PE为18、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商誉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cgm新品放量 | 2025-08-23 |
鱼跃医疗(002223)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6.59亿元(+8.16%,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7.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4亿元(-5.22%),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11.67亿元(+15.13%)。2025单Q2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2.23亿元(+7.06%),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25.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1亿元(-2.9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主业稳中有升,种子业务推广顺利。2025年上半年,分业务看,呼吸制氧收入16.74亿元,同比增长1.93%;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收入11.34亿元,其中针灸针、轮椅产品实现稳步增长,手术器械、感染控制产品业务发展稳定;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收入10.14亿元,其中电子血压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红外体温计等产品亦呈现同比良好增长;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收入6.74亿元,公司BGM产品实现稳步增长,公司CGM新产品Anytime4系列、Anytime5系列陆续推向市场,凭借优异性能获得用户广泛好评,带动公司CGM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费用控制良好,毛利率稳中有升。2025H1公司期间费用12.22亿元,同比增加23.85%,其中研发费用2.95亿元,同比增长9.44%,管理费用2.20亿元,销售费用8.12亿元;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与日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持续精益生产,25H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50.37%,同比上升0.37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未来出海费用投入可能增加,我们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54亿,调整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由22.11/25.40亿为22.05/25.3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19/17/14倍,考虑到公司CGM有望带来第二曲线,出海布局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6 | 国信证券 | 陈曦炳,彭思宇 | 维持 | 增持 | 国产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沉淀聚焦高成长赛道 | 2025-08-22 |
鱼跃医疗(002223)
核心观点
公司历经二十余年深耕已成长为国内家用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公司最初以轮椅、制氧机、血压计等产品起家,业务现已覆盖呼吸治疗、糖尿病管理、感染控制、急救等十多个医疗健康领域。多年来公司通过持续的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线版图,先后涉足消毒感控、眼科、急救等新业务领域。公司在全球布局9个研发中心和7个生产基地,服务超过30万家医疗机构,覆盖国内90%以上三甲医院,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约3亿家庭。依托稳健的基本盘以及对核心高成长赛道的聚焦,公司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聚焦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家用健康检测三大核心赛道,打造高壁垒产品矩阵。公司已构建涵盖制氧机、无创呼吸机、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仪(CGM)、电子血压计等在内的多元产品体系,形成深度覆盖家庭慢病管理的核心业务布局。在国内多个细分领域实现市场占有率领先,其中制氧机市占率稳居第一梯队,呼吸机性能比肩进口品牌。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提升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认知加深,呼吸治疗需求持续扩大;血糖管理板块中,传统BGM业务稳健增长,CGM产品持续放量,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健康检测领域则凭借电子血压计等成熟产品稳定支撑营收,新品拓展亦在稳步推进。三大赛道协同发力,助力公司打开成长天花板。
积极孵化高潜力业务,全球化与AI智能化进程加快释放新动能。在稳固主业的基础上,公司不断拓展新兴业务边界,急救设备(AED)、眼科医疗器械等高潜力板块已显现成效,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借助收购Inogen等路径加快出海步伐,外销收入快速增长,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面向未来,公司积极推进AI与硬件产品的融合,打造智能化家用医疗生态圈,抢占“AI+医疗”新蓝海。
盈利预测与估值:国产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核心业务重点聚焦,积极孵育高潜力业务,海内外成长空间广阔。短期看,公司部分产品需求逐步恢复正常,CGM等热门新产品短期放量空间较大;中长期看,公司品牌深入人心,产品布局完整,随着老龄化加重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成长空间充足。海外业务布局正在加速完善,有望凭借产品力及运营能力打开海外市场。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86.31/97.72/110.55亿元,同比+14.1%/13.2%/13.1%;归母净利润20.13/23.72/27.75亿元,同比+11.5%/17.9%/17.0%。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472.98~493.11亿元,对应股价为47.18~49.19元,较当前有32%~38%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迭代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