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敖颖晨 | 维持 | 买入 | 光伏差异化布局开花结果,出货、业绩双高增 | 2025-10-09 |
横店东磁(002056)
事件: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119.36亿元,同比增长24.75%;实现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58.94%。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13亿元,同比增长25.87%;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94.80%。
光伏:深化差异化战略,出货量大幅增长。25H1公司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36.58%。光伏产品出货13.4GW,同比增长超65%。光伏业务毛利率16.70%,同比提升5.29pct。光伏产业稳步推进深度国际化,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内外优质市场的出货量持续提升,并积极参与提供下游应用的解决方案;各生产基地通过严控制造成本、突破产量极限、提升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和组件平均功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磁材器件:收入稳步增长,出货结构优化。2025H1磁材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增长8.06%。磁材出货10.73万吨,出货结构更优化,25H1销售均价1.81万元/吨,同比提升13.67%。磁材器件业务毛利率25.84%,同比小幅提升0.33pct。磁材器件方面,公司稳居全球铁氧体磁材龙头地位,并拥有业内最全的材料体系。公司借助材料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从材料到器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振动器件和合金顶锤规模行业领先,铜片电感已放量供应服务器、通讯电源、GPU等领域客户;EMC滤波器件、一体式贴片电感产品已切入新能源汽车、储能、AI等领域。
锂电:聚焦小动力,稼动率维持行业领先。2025H1锂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出货超3亿支,同比增长12.25%。毛利率12.90%,同比提升2.06pct。公司锂电产业稼动率持续维持业内领先,产量和收入均创新高;通过产品迭代、品质管控,制造成本优化明显,使得毛利率进一步回升;丰富产品类别,推出多款高容量的E型和P型新产品,并完成了全极耳产品的技术储备。
投资建议:公司围绕“做强磁性、发展新能源”的战略。磁材业务稳健增长,铜片电感等新产品将打造新增长点。光伏凭借海外产能差异化布局,在光伏各环节依然存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考虑到美国对公司印尼产能关税影响,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2.9、25.5亿元(前值25、26年分别21.4、2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9、14.8、13.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锂电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关税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2 | 中原证券 | 唐俊男 | 首次 | 增持 | 中报点评:磁材龙头地位稳固,光伏锂电量利齐升 | 2025-08-26 |
横店东磁(002056)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9.36亿元,同比增长24.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58.94%;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77.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01亿元,同比增加26.46%。基本每股收益0.64元。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0元(含税)。
点评:
上半年公司业绩恢复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公司主要从事磁材+器件、光伏+锂电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磁材、锂电均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其中,光伏组件出货13.4GW,同比增长65.43%,光伏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36.58%,毛利率16.70%,同比提升5.29个百分点;磁材器件出货量10.73万吨,同比下滑8.05%,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实现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4.51%,毛利率27.71%,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锂电池出货超3亿支,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毛利率12.90%,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新产品、新应用场景的开发力度。公司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各业务板块毛利率的提升和良好的费用控制。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3.14亿元,其中,汇兑损益-2.48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充裕,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高度匹配,盈利质量较高。
公司光伏业务差异化+国际化穿越周期,反内卷背景下有望继续向好。公司的产品技术路线为TOPCon电池技术,公司开发出标准化电池、组件以及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差异化组件产品。截止目前,公司具备23GW电池和21GW组件的供应能力。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经营环境较为恶劣,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迷。公司深化差异化战略和深度国际化布局,实现出货量(13.4GW,同比增长65.43%)、营业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36.58%)和毛利率(16.70%,同比提升5.29个百分点)的显著增加。公司海外产能差异化布局应对海外市场需求,研发超高功率产品取得阶段成果。2025年下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治理问题有望从前期行业自律进入政策强度更高,实际举措落实阶段。光伏行业落后产能将退出,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将趋于改善,领先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和管理优势实现长期稳健经营。
磁材业务龙头地位巩固,关注新品拓展进展。磁性材料主要用于电能和动能的转换和传递、信号处理、电源配置、数据存储等方面,应用领域既涵盖汽车、家电、医疗卫生等传统领域,也涉及智能装备、机器人、AI服务器、航空航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兴市场领域。磁材的整体市场呈现传统应用市场需求稳定,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特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磁材业务出货量10.73万吨,同比下滑8.05%,对应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4.51%,毛利率27.71%,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公司磁材业务量减价增,盈利能力提升,预计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价值量更高品类有关。公司磁材供应能力29万吨/年,是国内体系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AI产业链处于景气上行周期,公司铜片电感、EMC滤波器件等新品已切入新能源汽车、储能、AI等领域。公司持续开发新品,有望保持龙头领先地位。
锂电业务聚焦小动力,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景气复苏。公司锂电业务立足“聚焦小动力,延伸发展储能”定位,产品主要为18650和21700三元圆柱电芯。产品主要用于电动两轮车、智能家电、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等领域。公司锂电具有年产8GWh生产能力,出货量位居国内圆柱小动力电池行业前三。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出货量超过3亿只,同比增长12.25%,对应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毛利率12.90%,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公司锂电业务量利齐升,一方面,受益于电动工具产业复苏和电动二轮车、智能家居等行业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品质管控和制造成本优化,毛利率进一步回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86亿元、22.90亿元和25.31亿元,对应的全面摊薄EPS分别为1.22元、1.41元和1.56元。按照8月25日18.67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5.29、13.26和12.00倍。公司估值水平较低。公司作为磁材领域的头部企业,磁材新品向新兴市场领域拓展,光伏业务将受益于行业反内卷,锂电业务聚焦小动力。公司成长预期良好,首次覆盖,给与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产能出清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3 | 太平洋 | 钟欣材,刘强 | 维持 | 买入 | 横店东磁2025年中报点评:2025H1业绩增速亮眼,年中分红积极回报股东 | 2025-08-26 |
横店东磁(002056)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36亿元,同比+24.76%,实现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59.67%;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13亿元,同比+25.87%,环比+28.55%;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96.78%,环比+22.69%。
受益于三大板块持续向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速亮眼。公司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收入约80.5亿元,出货量约13.4GW,出货同比增长约64%;公司先进产能保持行业领先,海外扩展效果明显。磁材业务收入约23.7亿元,出货约11万吨,面向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领域推出多款新品。锂电业务收入12.9亿元,出货量3.01亿支,出货同比增长约12.3%。
公司经营提质增效明显,年中分红积极回报股东。在经营提质增效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增加分红频次,加大分红力度,中期拟现金分红6.1亿元,占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的近60%。
差异化竞争策略效果明显,光伏产品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公司有效突破海外产能瓶颈,海内外优质市场的出货量持续提升,积极参与提供下游应用的解决方案;同时各生产基地通过严控制造成本、突破产量极限、提升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和组件平均功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持续聚焦小动力,产品矩阵与新技术储备丰富。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品质管控,制造成本优化明显,毛利率得到进一步回升;同时公司积极丰富产品类别,储备新技术,推出多款新产品,完成了全极耳产品的技术储备。
以旧换新政策边际影响减弱,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规模、客户结构等,磁材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受益于较为全面的产品布局,公司在以旧换新政策边际影响减弱情况下,积极完善横向、纵向布局,在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市场拓展效果明显,持续优化出货结构,保持业务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板块持续增长,光伏业务方面,受益于领先的经营质量与产能布局,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回暖,磁材与锂电业务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0.96亿元、242.17亿元、299.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亿元、22.81亿元、28.8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元、1.40元、1.7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 |
4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买入 | 三大板块稳健向好,差异化优势持续凸显 | 2025-08-21 |
横店东磁(002056)
8月20日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19.36亿元,同增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增58.9%。其中Q2实现收入67.13亿元,同增25.9%、环增28.6%;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增94.8%、环增22.7%。
经营分析
海外产能带动光伏量利齐增,差异化战略助力穿越周期。上半年公司光伏业务实现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36.58%,光伏产品出货13.4GW、同比增长超65%,实现毛利率16.7%、同比提升5.3PCT,上半年公司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在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近年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公司领先的海外产能布局彰显其前瞻性、灵活性及执行力,丰富的跨国生产经营经验和异地扩张能力有望在这一再全球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公司持续开发差异化产品,已推出5类双玻标准产品和9类特殊应用场景产品,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提升至26.85%,研发效率达到27.25%;同时积极进行产品提效,超高功率产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磁材器件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龙头地位稳固。上半年公司磁材器件业务实现收入23.71亿元、同增8%,磁材出货10.73万吨。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规模、客户等综合优势巩固龙头地位,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市场拓展成效明显,出货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上半年磁材毛利率27.7%,同比增长1.2PCT。
锂电差异化聚焦小动力,渗透率及盈利能力齐升。上半年公司锂电业务实现收入12.86亿元、同增4%,出货超3亿支,同增12.25%。上半年公司锂电产业稼动率维持行业领先,通过产品迭代、品质管控等优化制造成本,毛利率进一步回升至12.9%。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类别,推出多款高容量的E型和P型新产品,完成了全极耳产品的技术储备,有望持续提升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公司产品价格及盈利的最新判断,微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19、22、2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1倍,公司差异化战略保障光伏盈利优势,磁材及锂电业务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光伏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 |
5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三大业务持续向好,业绩稳健增长 | 2025-08-21 |
横店东磁(00205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5H1营收119.4亿元,同24.8%,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58.9%,毛利率18.1%,同3pct,归母净利率8.5%,同1.9pct;其中25Q2营收67.1亿元,同环比25.9%/28.6%,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环比96.8%/22.7%,毛利率19.3%,同环比4.7/2.7pct,归母净利率8.4%,同环比3/-0.4pct。
光伏出货同比高增、差异化保持盈利:25H1公司光伏产品收入约80.54亿;出货约13.4GW,同增超65%,毛利率约16.7%、盈利坚挺;我们测算Q2光伏出货约7.5GW,出货环比提升。东南亚双反下美国组件价格有所提升,海外电池溢价有望维持。截止25H1公司布局23GW电池和21GW组件总产能,我们预计25年光伏产品出货20GW+,海外差异性布局维持,稳健经营、持续向好。
磁材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锂电持续成长:25H1公司磁材器件收入23.71亿元,同比略增;出货约10.73万吨,出货结构更优;我们测算Q2出货约5.43万吨,环比持平略增,磁材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锂电H1收入12.86亿,同比略增、毛利率约10.8%,出货超3亿支,同增12.25%。我们测算Q2出货超1.7亿支,环增超30%。公司锂电产业稼动率持续维持业内领先,产量和收入均创新高;通过产品迭代、品质管控,制造成本优化明显,使得毛利率进一步回升。
费用率有所优化、现金流改善:公司25H1期间费用3.6亿元,同-54.1%,费用率3%,同-5.1pct,其中Q2期间费用1.6亿元,同环比-62.8%/-23%,费用率2.3%,同环比-5.5/-1.5pct、欧元汇兑收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7亿元,同26.2%,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14.4亿元,同环比65.1%/442.1%;25H1末存货41.6亿元,较年初10.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业务稳中向好,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1/22.1/25亿元,同比+5%/+16%/+1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