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邓思平 | 维持 | 买入 | Q2业绩符合预期,看好业绩中枢上移与估值修复 | 2024-08-30 |
湖北能源(00088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8.21亿元,同比增长8.05%;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8.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增长61.55%。单二季度实现营收46.15亿元,同比下滑7.63%;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9.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6.85%。公司二季度业绩处于业绩预告中值。
上半年来水偏丰,煤价下降+新增产能,水火共振业绩大增。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5.24亿元,其中水电业务净利润新增4.96亿元,主要系上半年湖北境内来水偏丰,水电收入同比增加10.03亿元;火电业务净利润新增3.33亿元,主要系2023年下半年宜城2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投产,2024年上半年宜城电厂铁路专用线(浩吉铁路第九条铁路专用线)投入运行,实现常态化运煤,长协比例或有所提升,叠加市场煤价下跌,公司上半年入炉煤价同比下滑;新能源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1.27亿元,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新增约5亿千瓦时,但营收仅增加0.95亿元,对应电价远低于湖北省燃煤标杆电价,预计新能源板块利润下滑或系风电电量下滑以及新能源进入市场化交易电价下滑影响。
经营数据方面,装机上,截止2024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1632.73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65.73/663/121.5/382.5万千瓦,上半年新增65.55万千瓦装机,均为光伏装机,且主要为陕武直流特高压外送项目。目前公司江陵电厂(2*66万千瓦)开工,预计2026年投产;陕西榆林大基地一期光伏项目(210万千瓦陕武直流)新增并网48万千瓦装机;三个抽蓄项目持续推进。电量上,上半年公司合计完成发电量20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51%;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完成69.3/112.43/9.67/18.34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变动67.19%/16.54%/-6.66%/47.43%。电价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平价售电价格0.48元/千瓦时(含税),同比下降0.01元/千瓦时。
绿电板块稳健发展,外送项目为主,受政策冲击或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近日印发《2024年降低全省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涉及电力系统多个领域,并多次提及新能源入市;结合4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工商业分时电价新政(5月1日起执行),预计将对光伏电价进一步造成冲击。但我们强调,公司近年发展新能源非常克制,当前新能源占公司装机、业绩体量仍为小部分,并且未来新能源装机增量以特高压外送机组为主,我们认为湖北电价方案、新能源新政或对公司冲击或有限。
水火共振业绩中枢上移,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公司为三峡集团旗下区域性综合能源平台,短期来水偏丰业绩大增;中期看浩吉铁路运力提升改变湖北省内江海联运外来煤结构,火电扭亏为盈享受新增装机增益,特高压外送新能源装机贡献增益;远期看抽水蓄能项目贡献稳定增益,公司业绩中枢或持续上移。从估值角度,水电部分,多元化电源结构导致公司水电资产充沛的现金流被淹没在公司报表中,市场对此尚未有充分认识;火电部分,浩吉铁路运力提升或改变省内电厂来煤结构,在市场化交易下,公司优秀的机组质量、稳健的省内电价、长协比例提升以及翻倍的装机成长,都为火电业务涅槃成长奠定基础;新能源部分,公司新能源发展非常克制,精选项目盈利稳定。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5月收到国资委对于其转让长江证券股权的批复,考虑到交易的不确定性,我们暂时维持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34、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9、8倍,对应PB仅0.9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电价政策不确定性。 |
2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 | 维持 | 增持 | 水电、煤电业绩显著改善,24H1归母净利润增幅较大 | 2024-08-28 |
湖北能源(000883)
核心观点
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显著改善。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1亿元(+8.05%),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58.14%)。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一是年初起调水位较高,且水电来水同比显著改善,水电发电量增加,致水电收入同比增加10.03亿元;二是因火电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致火电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77亿元;三是因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致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加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水电年初起调水位较高及来水较好,水电发电量增加,水电业务净利润增加4.96亿元;二是火电装机容量增加致发电量增加,且煤价下降使得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火电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3.33亿元。
煤电盈利趋于稳健,煤电装机仍有增长。电改持续推进,未来火电将逐步成为调节、支撑电源,收入来源包括电量电价、容量电价、辅助服务收入等,有助于实现盈利稳定;预计未来电价、煤价趋稳,点火价差保持稳定,公司煤电业务板块度电利润水平将维持合理水平。公司目前在建的煤电项目为江陵二期火电扩建项目,装机容量为132万千瓦,未来项目投运后将使得公司煤电装机规模和利润体量进一步增加。
新能源和抽水蓄能发展持续推进,利润规模有望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可控发电装机容量65.55万千瓦,均为新能源装机;截至2024年6月,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632.7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21.5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82.50万千瓦。公司将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预计新能源装机容量将不断增加,项目投运驱动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同时,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未来项目投运可为公司带来增量业绩。
风险提示:电量下降;电价下滑;煤价上涨;项目投运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由于电价下降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9/29.26/33.22亿元(原预测值为27.95/31.55/35.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9%/13.9%/13.6%;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9/0.45/0.5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5/11.0/9.7x。给予2024年13-14倍PE,对应公司权益价值334-360亿元,对应5.12-5.52元/股合理价格,较当前股价有4%-12%的溢价。 |
3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李依琳 | 维持 | 买入 | 24Q1业绩大幅增长,来水向好促进盈利改善 | 2024-04-29 |
湖北能源(000883)
核心观点
2023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大。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86.69亿元(-9.28%),归母净利润17.49亿元(+50.41%)。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是煤炭销售单价下降、销售量减少导致煤炭贸易收入同比减少18.8亿元;二是火电发电量及天然气销量减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73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火电燃料单价同比下降,燃料成本减少,公司火电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10.79亿元。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由于水电来水好于去年同期及火电、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致发电量增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6亿元(+27.19%);同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80亿元(+150.98%),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一是年初起调水位同比增加且来水偏好,水电发电量增加,水电业务利润增加;二是火电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且燃煤价格同比下降,火电盈利同比改善。
来水情况较好,水电业务盈利有望持续修复。2024年以来,清江流域来水情况较好,公司水布垭、隔河岩水库的水位、蓄水量处于较高水平,且来水情况较好,预计公司水电业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水电项目建设,目前水电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440万千瓦,核准水电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水电装机持续增加促进公司盈利稳健增长。
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带来增量业绩来源。2023年,公司新增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26.13万千瓦,截至2023年,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合计438.4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21.49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316.96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公司新能源在建项目装机容量257.33万千瓦,其中风电25万千瓦,光伏232.33万千瓦;同时,公司核准/备案的新能源装机容量85.63万千瓦,其中风电10万千瓦,光伏75.63万千瓦。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预计新能源装机容量将不断增加,项目投运驱动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
风险提示:来水量不及预期;煤价上涨;电价下滑;行业政策不及预期。投资建议:由于来水情况改善使得水电盈利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5/31.55/35.59亿元(2024-2025年原预测值为25.26/28.17亿元),同比增速59.9%/12.9%/12.8%;EPS分别为0.43/0.48/0.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2/11.7/10.4x。给予2024年14-15倍PE,对应公司权益价值391-419亿元,对应6.00-6.43元/股合理价格,较当前股价有6-14%的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
4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煤价下降业绩高增 看好全年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 2024-04-28 |
湖北能源(000883)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50%;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71%,处于业绩预告中值。2)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188%,处于业绩预告中值。
燃料成本下降弥补境外水电亏损,2023年实现业绩高增。根据公告,公司2023年营收187亿元,同比减少19亿元,下降9.3%,营收下滑主要受煤炭销售单价下滑影响。利润方面,2023年公司水电、火电、新能源分别实现净利润7.4、1.8、5.8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3、10.8、0.4亿元。境外秘鲁水电站,受枯水期现货市场电价大幅上涨,导致外购电成本增长。火电燃料成本下降抵消境外水电不利影响。分红方面,公司2023年拟每股现金分红0.09元,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4%,与去年持平,对应股息率为1.6%。同时披露2024-2026年股东回报方案,承诺最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0%,分红比例较上一周期提升15个百分点。
经营层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1567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66、663、121、317万千瓦,分别新增0、200、18、108万千瓦。根据公司分电源营收与上网电量,倒算2023年公司水电(境内)、水电(境外)、火电、风电、光伏上网电价(不含税)分别为0.3227、0.7806、0.4314、0.5113、0.4881元/千瓦时,火电、风电、光伏不含税上网电价分别变动-0.006、0.078、0.009元/千瓦时,境内水电为批复电价,火电电价维持高位,新能源电价或主要受平价项目投产影响。
来水偏丰、火电装机与煤价共振,24Q1业绩倍增,二季度业绩值得期待。我们分析,公司一季度业绩倍增主要受益于来水偏丰与煤价下滑。1)水电累计发电量3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电量同比增长22亿千瓦时,预计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火电累计发电量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业绩增长或主要受益于现货煤价下滑与长协比例提升,考虑煤炭库存周期后一季度5500大卡现货煤价同比下滑约200元。3)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分别为5.3、7.5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19%、43%,电量增长主要受益于装机增长。展望二季度及全年,1)在4月出库流量5倍左右增长后,当前水布垭电站水位375.6米,去年同期369.2米,维持较高位置;2)4月平均现货煤价环比1-3月下滑53元/吨。
三峡系电力央企,国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从估值角度,1)水电部分,多元化电源结构导致公司水电资产充沛的现金流被淹没在公司报表中,市场对此尚未有充分认识;2)火电部分,在市场化交易下,公司优秀的机组质量、稳健的省内电价、长协比例提升以及翻倍的装机成长,都为火电业务涅盘成长奠定基础;3)新能源部分,公司新能源发展比较克制,精选陕武直流等项目。另外公司开工、拟建抽蓄项目440万千瓦预计将贡献稳定业绩增量。公司作为电力央企上市平台(控股股东三峡集团),在新一股东回报周期中表明态度,预计管理层治理或在国企改革下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3月底发布公告,拟43.4亿元现金转让长江证券9.6%股权,截至2023年底,该部分股权账面价值31.1亿元。结合公司当前来水及煤价情况,暂不考虑长江证券股权转让带来的业绩增量。我们上调2024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亿元(前值为28.9亿元),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4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8.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2、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电价政策不确定性。 |
5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Q1业绩高增超预期 看好全年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 2024-04-25 |
湖北能源(00088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1-9.2亿元,同比增长129%-1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75-8.75亿元,同比增长157%-234%,超出市场预期。
来水偏丰、火电装机与煤价共振,高用电需求支撑下业绩实现倍增。根据公司月度电量公告,2024年1-3月,公司累计发电量达到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需求侧看,电量增长主要受益于寒潮以及去年低基数,根据中电联,2024年1-2月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到12.37%。供给侧看,公司各电源电量在一季度均实现正增长。我们分析,公司一季度业绩倍增主要受益于来水偏丰与煤价下滑。具体看,1)水电累计发电量3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电量同比增长22亿千瓦时,预计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火电累计发电量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主要受益于需求端电量增长与装机增长,去除装机增长因素后火电利用小时有所下滑,业绩增长或主要受益于现货煤价下滑与长协比例提升,考虑煤炭库存周期后一季度5500大卡现货煤价同比下滑约200元。3)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分别为5.3、7.5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19%、43%,电量增长主要受益于装机增长。
龙头水库水位维持高位,当前低位煤价仍为Q2业绩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湖北水利局,截至4月12日,水布垭水电站库水位为380米,去年同期为368米,保持较高水位(正常蓄水位400米);4月以来平均出库流量494立方米/秒,去年同期为78立方米/秒。考虑到水布垭为清江流域龙头水库,在高水位以及高出库流量下,为二季度业绩高增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二季度现货煤价维持近年较低水平,4月现货煤价同比下滑242元。考虑到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宜城两台百万机组,控股装机同比增长43%,业绩享受煤价与装机双重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近日印发《2024年降低全省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涉及电力系统多个领域,并多次提及新能源入市;结合4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工商业分时电价新政(5月1日起执行),预计将对光伏电价进一步造成冲击。但我们强调,公司近年发展新能源非常克制,当前新能源占公司装机、业绩体量仍为小部分,并且短期业绩增量并不在于新能源,我们认为湖北电价方案、新能源新政对公司冲击或有限。
水火共振业绩大幅向好,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公司为三峡集团旗下区域性综合能源平台,截至2023年上半年,控股装机1275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66、463、112、234万千瓦。从估值角度,水电部分,多元化电源结构导致公司水电资产充沛的现金流被淹没在公司报表中,市场对此尚未有充分认识;火电部分,在市场化交易下,公司优秀的机组质量、稳健的省内电价、长协比例提升以及翻倍的装机成长,都为火电业务涅盘成长奠定基础;新能源部分,公司新能源发展非常克制,精选项目盈利稳定。从业绩角度,2024年一季度已经实现倍增,预计在来水偏丰与煤价下滑下,公司二季度与全年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3月底发布拟转让长江证券股权的公告,考虑到交易的不确定性,我们暂时维持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公告披露)、28.9、3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5年PE分别为13、11倍。分部估值法下,公司内在价值为255(水电)+74(火电)+98(新能源)+43(长江证券股权转让价格)=470亿元,公司拥有煤炭贸易、天然气销售等业务,保守测算下暂不考虑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电价政策不确定性。 |
6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首次 | 买入 | 水火共振业绩大幅向好 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 | 2024-04-25 |
湖北能源(000883)
三峡集团旗下区域性综合能源平台,湖北省能源保障核心平台。公司实控人为三峡集团,三峡系合计持有45.99%股权,第二大股东为湖北省国资委(持股27.55%)。目前公司业务覆盖电力、燃气、煤炭贸易等能源板块,其中电力业务贡献主要业绩。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合计装机1275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66、463、112、234万千瓦。同时,公司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交易平台——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以及覆盖湖北全省1/3的天然气销售体量,为湖北省能源保障核心平台。
水电:公司最核心资产,现金流价值亟待重估。公司拥有清江全流域开发权,占公司水电权益装机80%。清江流域为长江一级支流,为山溪性河流并处于鄂西暴雨区,历史来水波动较大。从短期业绩考虑,清江流域自2023年下半年起来水回归正常,2024年1-2月,公司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16%,库水位维持较高水平。然而,我们始终强调,水电公司是典型的“一次性投资、持续获得收益”商业模式。多元化电源结构导致公司水电资产充沛的现金流被淹没在公司报表中,市场对此尚未有充分认识。我们按照现金流价值对公司水电资产进行重估,年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可分配现金流达到20.4亿元,8%折现率下水电业务价值255亿元。
火电:湖北供需格局偏紧,盈利企稳装机大幅增长。公司目前拥有煤电626万千瓦(2023年底投产2*100万千瓦),燃机37万千瓦,几乎均在湖北省内。1)质量方面,公司煤电机组在装机结构、交通运输以及负荷端三个维度均在省内占优。2)电价方面,湖北省内供需紧平衡,发电主体集中于央企,上网电价稳定性较强。3)煤价方面,公司于2023年底将鄂州电厂四期项目控股权转让给中煤集团,并参股40%共同经营,预计实际长协煤占比有望再次提升。4)装机方面,公司在建火电3.3GW,预计2026年权益装机较2022年底翻倍以上增长。量化测算,预计5500大卡秦皇岛港口煤现货价格下滑100元/吨,将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2.1亿元;限价内长协煤占比从60%提升到90%,将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绿电板块稳健发展,抽蓄项目提供业绩增量。作为三峡集团湖北省内新能源唯一开发平台,公司计划2025年新能源装机超10GW,截至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346万千瓦,2023H2-2025年有望新增6GW新能源装机。目前公司存量项目以湖北省内为主,增量项目以湖北省内以及陕西外送湖北(陕鄂特高压)为主,2022年新能源板块贡献净利润超5亿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53%。另外,公司已开工在建三个抽蓄项目合计440万千瓦,预计分别贡献2027-2029年0.33、2.41、3.92亿元归母净利润,贡献中期业绩成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水火共振业绩大幅向好,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结合公司最新电量数据、湖北省内电力市场环境、煤炭供需情况以及公司在建储备项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公告披露)、28.9、3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5年PE分别为11、10倍。分部估值法下,公司内在价值为255(水电)+74(火电)+98(新能源)=427亿元,公司拥有煤炭贸易、天然气销售等业务,保守测算下暂不考虑估值,则公司合理价值较当前市值约有31%向上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 |
7 | 华源证券 | 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转让长江证券股权深度聚焦主业 水火共振业绩向上 | 2024-04-25 |
湖北能源(000883)
事件:公司3月29日发布关于协议转让长江证券股份的公告,拟以8.2元/股价格将持有的5.3亿股股份转让给长江产投,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长江证券股份。
拟转让长江证券9.58%股权深度聚焦主业,或得一次性投资收益。为优化产业布局,聚焦主业,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以8.2元/股的价格将持有的长江证券5.3亿股股份(长江证券9.58%股权)转让给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产投”,湖北省国资委全资控股)。本次交易为现金交易,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长江证券股份,获得现金43.43亿元。从股价看,当前长江证券股价5.13元(3月29日收盘价),溢价约60%;从资产价值看,公司当前所持长江证券资产账面价值31.66亿元(未经审计,公告披露),溢价37%。
我们认为,湖北省国资委作为湖北能源第二大股东,此次交易以现金方式支持湖北能源发展。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56%,无永续债,处于电力行业优秀水平。本次交易将为公司后续能源主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一次性投资收益下湖北能源全年业绩值得期待。
优质资产不止于电力,煤炭贸易与天然气销售极具战略价值。我们在3月27日发布的深度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电力资产情况,并对其电力资产进行分部估值,保守考虑下其他资产打包暂不给估值,本次拟交易的长江证券的溢价足以说明我们此前估值的保守性。具体而言,公司非电力资产还有煤炭贸易与天然气业务,其中煤炭贸易经营主体为煤投公司(公司持股50%并控股,陕西煤化工持股50%),经营华中最大煤炭铁水联运项目——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正在开展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天然气业务经营主体为天然气发展(公司持股51%,中石化持有49%),为湖北省天然气资源调控平台,配合国家“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投产,负责统一建设湖北省内接收站工程及其配套天然气支线项目。
水火共振业绩大幅向好,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提振。公司为三峡集团旗下区域性综合能源平台,截至2023年上半年,控股装机1275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66、463、112、234万千瓦。从估值角度,水电部分,多元化电源结构导致公司水电资产充沛的现金流被淹没在公司报表中,市场对此尚未有充分认识;火电部分,在市场化交易下,公司优秀的机组质量、稳健的省内电价、长协比例提升以及翻倍的装机成长,都为火电业务涅盘成长奠定基础;新能源部分,公司新能源发展非常克制,精选项目盈利稳定。从业绩角度,2024年一季度湖北来水偏丰,水布垭电站水位维持高位,1-2月公司水电电量翻倍以上增长,绝对值增加16.51亿千瓦时;市场煤价下滑叠加长协比例提升享受双倍弹性,同时省内用电量维持高位,1-2月公司火电电量增长20%,公司一季度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交易的不确定性,我们暂时维持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公告披露)、28.9、3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5年PE分别为13、11倍。分部估值法下,公司内在价值为255(水电)+74(火电)+98(新能源)=427亿元,公司拥有煤炭贸易、天然气销售等业务,持有长江证券9.58%股权、三峡财务10%股权,保守测算下暂不考虑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