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孙婷,何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一季报点评:各业务板块收入均有增长,自营及经纪表现亮眼 | 2025-04-30 |
广发证券(000776)
投资要点
事件:广发证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46.3%;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79.2%;对应EPS0.33元,ROE2.1%,同比+0.9pct。
经纪及两融市占率稳健提升:2025年一季度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50.7%,占营业收入的28.8%。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7031亿元,同比+70.3%。公司两融余额1113亿元,同比+28%,市场份额5.8%,同比+0.1pct。AI部署全面赋能经纪业务,专注开发应用场景:2025年3月20日广发证券易淘金App鸿蒙版上线“AI语音指令”功能。目前广发证券已接入了DeepSeek、清华智谱、阿里千问等多个十亿至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矩阵,其中DeepSeek-R1模型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CoT)能力被重点应用于投顾业务,赋能客服营销与运营。
投行整体稳健,一季度投行收入小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4.2%。完成股权主承销规模6.3亿元,同比-89.9%,排名第25;其中IPO1家,募资规模5亿元;再融资1家,承销规模2亿元。债券主承销规模695亿元,同比+0.4%,排名第14;其中公司债、金融债、中期票据承销规模分别为265亿元、230亿元、91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IPO储备项目6家,排名第13,其中两市主板4家,北交所2家。
资管受降费影响下滑,广发及易方达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资管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5.3%。截至2024年末,①广发资管管理规模2535亿元,同比+23.9%。其中,集合、定向和专项规模分别同比+30.1%/+1.3%/+205.3%②广发基金管理公募规模同比+20%至1.5万亿元;非货规模8404亿元,排名第3。③易方达管理公募规模同比+22%至2.1万亿元,非货规模1.4万亿元,排名第1。
自营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3.3亿元,同比+106.5%;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汇兑损益、其他综合收益)22.9亿元,同比+24.7%。权益投资方面,坚持价值投资思路,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投资收益波动;固收交易方面,较好的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较好的投资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带动市场投资热情回升;长期来看,证券行业未来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公司抓住机遇有望进一步突破。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45/17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B分别为0.91/0.84/0.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
2 | 中航证券 | 薄晓旭 | 维持 | 持有 | 2024年年报点评:自营业务表现亮眼,财富管理转型稳步推进 | 2025-04-16 |
广发证券(000776)
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71.99亿元(+16.74%),实现归母净利润96.37亿元(+38.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9.15亿元(+36.99%),基本每股收益1.15元(+38.55%)。公司2024年ROE为7.44%,较上年同期增加1.78pct。
持续财富管理改革股基交易量增长
2024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66.50亿元(+14.46%),公司股基交易量达23.95万亿元(+28.98%)。公司实现代销买卖证券业务收入48.55亿元(+27.47%),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2,6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22%,代销金融产品销售额9,558.93亿元(+7.45%)。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036.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2%,市场份额5.56%。
债券业务带动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长
2024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7.78亿元(+37.46%)。股权主承销规模86.66亿元(-47.05%),IPO(8.05亿元)和再融资(78.61亿元)规模分别同比下滑60.40%和45.15%。债券主承销规模2,963.22亿元(+21.22%),发行数量665期(+59.86%),项目规模大幅增加。其中公司债规模1,667.95亿元(+14.08%),在债承规模中占比56.29%。在中资境外债业务方面,完成60单债券发行,承销金额110.22亿美元。
资管规模整体上涨
2024年,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68.85亿元(-10.91%)。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上涨(2,535.16亿元,+23.87%),其中集合资管规模1,543.83亿元,(+30.11%),单一资管规模811.70亿元(+1.31%),专项资管规模179.62亿元(+205.32%)。截至2024年12月末,广发期货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合计41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8.44亿元。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上涨,截至2024年末,公司公募子公司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分别为14,655.07亿元和20,536.08亿元,分别较23年末上涨19.93%和22.43%。
自营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公司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77.53亿元(+117.35%)。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乾和以自有资金开展另类投资业务,目前以股权投资业务为主。报告期内,广发乾和聚焦布局硬科技、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截至2024年末,广发乾和累计投资项目323个。另一方面,公司做市业务保持在市场第一梯队,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84,691只,合计规模人民币9,007.44亿元,成为中金所股指期权主做市商。
投资建议
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仍具备较大优势,此外,公司投研实力较强,自营业绩快速提升,叠加近期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改革以及证监会多次强调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公司估值有望跟随市场回暖和政策改革实现估值抬升。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32元、1.43元、1.6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36元、16.64元、17.74元,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基金销售市场竞争加剧。 |
3 | 中原证券 | 张洋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点评:自营业绩优异,投行逆市增长 | 2025-04-16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年年报概况:广发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1.99亿元,同比+16.74%;实现归母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38.11%;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同比+38.5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4%,同比+1.78个百分点。2024年末期拟10派4.00元(含税)。
点评:1.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及资管业务净收入、利息净收入、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代理股基交易量随市增长,市场份额小幅回升,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4.46%。3.股权融资规模随市承压,债权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37.46%。4.受降低综合费率影响,公募业务规模增长但收入小幅下滑,合并口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0.91%。5.权益自营及固收自营均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99.11%。6.两融规模市占率稳步提升,股票质押规模明显下降,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25.13%。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代理股基交易量市场份额止稳回升,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稳居行业第三;境内股债承销规模均进入行业前十,境外股债融资成绩优异,投行业务净收入低基数下实现逆市增长;权益及固收自营均取得较好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高增进而提振公司整体业绩;受降费影响公募基金收入贡献略有下降,但公司大资管业务具备较为显著的品牌优势及投研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大力发展权益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政策红利。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EPS分别为1.18元、1.24元,BVPS分别为16.96元、17.91元,按4月15日收盘价15.34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0.90倍、0.86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4 | 东吴证券 | 孙婷,武欣姝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整体业绩稳健增长,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 2025-03-30 |
广发证券(000776)
投资要点
事件:广发证券发布2024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72.0亿元,同比+16.7%;归母净利润96.4亿元,同比+38.1%;对应EPS1.26元,ROE(加权)7.4%,同比+1.8pct。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52.5%,环比+9.6%;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146.0%,环比+19.6%。
经纪及两融市占率稳健提升:1)经纪业务收入66.5亿元,同比+14.5%,占营收比重25.2%。公司经纪市占率4.17%,同比+0.2pct,佣金率同比-0.004pct至0.028%。2)利息净收入同比-25.1%至23.5亿元,占营收比重8.9%。公司两融余额1,089亿元,较年初+20%,市场份额5.8%,较年初+0.3pct,全市场两融余额18,646亿元,较年初+12.9%。
投行整体稳健,境外股权融资表现突出:投行业务收入同比+37.4%至7.8亿元,占营收比重3.0%。①股权业务承销规模同比-41.5%,债券业务承销规模同比+27.4%。②股权主承销规模106.7亿元,排名第8;其中IPO3家,募资规模8亿元;再融资5家,承销规模78.6亿元。③债券主承销规模3,349亿元,排名第14;其中金融债、公司债、中期票据承销规模分别为1,371亿元、1,023亿元、424亿元。④IPO储备项目6家,排名第11,其中两市主板2家,北交所2家,创业板1家,科创板1家。⑤境外股权融资方面,完成14单境外股权融资项目,其中包括12单港股IPO项目,发行规模68亿美元;1单美股IPO项目,发行规模2,189万美元;1单再融资项目,发行规模25亿美元。
资管受降费影响下滑,广发及易方达规模持续增长:资管业务收入68.9亿元,同比-10.9%,占营收比重26.1%。资产管理规模2535亿元,同比+23.9%。截至2024年12月末,①广发资管管理规模2535亿元,同比+23.9%。其中,集合、定向和专项规模分别同比+30.1%/+1.3%/+205.3%②广发基金管理公募规模同比+20%至1.5万亿元;非货规模8404亿元,排名第3。③易方达管理公募规模同比+22%至2.1万亿元,非货规模1.4万亿元,排名第1。
自营业务表现亮眼: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77.5亿元,同比+117.4%;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18.2亿元,同比+134.8%。权益投资方面,坚持价值投资思路,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投资收益波动;固收交易方面,较好的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较好的投资业绩。
AI部署全面赋能经纪业务,专注开发应用场景:2025年3月20日广发证券易淘金App鸿蒙版上线“AI语音指令”功能。目前广发证券已接入了DeepSeek、清华智谱、阿里千问等多个十亿至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矩阵,其中DeepSeek-R1模型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CoT)能力被重点应用于投顾业务,赋能客服营销与运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带动市场投资热情回升;长期来看,证券行业未来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公司抓住机遇有望进一步突破。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45/170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98/11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B分别为0.95/0.88/0.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经营管理风险。 |
5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维持 | 买入 | 广发证券点评:DeepSeek部署进度快,全面赋能经纪业务 | 2025-02-20 |
广发证券(000776)
事件:2月10日广发证券宣布其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成为业内首家推出此创新服务的券商。
DeepSeek接入和融合进度居前,率先用于对客服务。春节前,广发证券已完成DeepSeek-V3和DeepSeek-R1的接入,并上线基于DeepSeek的微信小程序,赋能投顾和全公司员工开展春节拜年等客户服务。2月10日,广发证券继续宣布“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率先将DeepSeek融合进机构客户业务中。对比业内其他券商,广发证券接入DeepSeek的进度更快,且应用的业务场景更加深入。
业绩表现保持稳健,投行业务逆势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额法)、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17、67.64亿元,同比分别+6.31%、+16.43%,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分条线来看,经纪业务、信用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净收入分别为39.89、13.74、5.31、50.81、59.34亿元,同比分别-10.70%、-44.59%、+33.07%、-15.71%、+112.54%,投行业务逆势增长,自营投资驱动业绩增速转正。
投研+投顾核心优势稳固,财富管理转型卓有成效。公司率先提出财富管理转型,并通过优秀的投研能力+领先的投顾团队构建护城河。公司研究能力长期保持行业领先,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金牛研究机构”等行业权威奖项;截至目前,公司共有超过4600人获得投资顾问资格(母公司口径),行业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2200亿元,行业排名第三,较2023年末+4.00%;2024年11月1日,公司入选首批券商“跨境理财通”试点名单,全面服务大湾区居民全球化配置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财富管理转型先行者,投研+投顾优势稳固,我们预计25年经纪业务提升较高的券商有望体现更高弹性,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则有望进一步加速转型步伐。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249.10、274.36、309.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2.12、93.01、107.70亿元,摊薄EPS为1.08、1.22、1.41元,对应2月18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14.40、12.72、10.98倍。考虑广发证券24年前三季度展现的逆周期增长以及近期大语言模型迅速应用带来的先发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财富管理转型进度放缓、大模型应用效果不及预期 |
6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 | 变革与机遇:踏并购重组浪潮,广发证券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资本桥梁 | 2024-12-09 |
广发证券(000776)
2024 年 11 月 29 日,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成立大会暨新质并购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广州市隆重举行
此次大会旨在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区域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并购重组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优质企业和丰富的资本市场资源
为了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内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在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指导下,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该联盟由广东上市公司协会、广发证券(000776.SZ)、广东恒健控股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构建一个促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支持广东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倪全宏、广东证监局二级巡视员刘杰、恒健控股公司董事长唐军,以及广发证券董事长林传辉分别在会上致辞。
作为联盟的发起方之一,广发证券表示将通过举办各类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主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和市场工具,促进并购重组项目的顺利实施。
林传辉表示:“广东上市公司应该抓住政策机遇期,通过‘上市公司+关键产业’模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培育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打造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关键产业集群。”
“联盟要充分发挥对接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桥梁作用,做实政策宣贯、资源整合和交易促进三大功能,帮助有效解决并购重组的共性难题。作为扎根岭南沃土的券商,广发证券将通过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积极助力省内企业开展并购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