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同增40%-57%,机组投产利润加速 | 2025-01-24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4年业绩预告。
电量提升成本下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增40%-57%。公司公告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0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40%-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19.8亿元-22.3亿元,同比增长54%-74%。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6.7亿元,环比24年第三季度变动-18.5%至30.3%,中值5.4亿元,环比增长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6.6亿元,环比24年第三季度变动-18.8%至30.5%,中值5.4亿元,环比增长5.8%。2024年业绩高增,主要系2024年发电量上涨,煤炭价格下跌,控股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所致。
安徽优质火电机组加速投产,“疆电入皖”战略布局新疆。截至2023/12/31,公司控股在运装机1138万千瓦,随着2024/4/19安徽省内2×45万千瓦天然气调峰项目投运,截至2024/6/30,公司控股在运装机提升至1228万千瓦,在建项目来看,安徽省内钱营孜二期(控股)1×100万千瓦煤电项目与中煤新集板集二期(参股)2×66万千瓦项目,新疆英格玛电厂(控股)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均有望在2025年贡献显著增量。利用“疆电入皖”通道优势,公司在吉泉线上布局新疆江布电厂、英格玛电厂,均为坑口电厂,利用当地优质低廉的煤炭资源,盈利能力强。此外,配套新疆8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建设,新疆成为公司重要业绩增长点。
安徽电力需求旺盛,优质区域电量电价有支撑。2024年前11个月,安徽省全社会累计用电量327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同期全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7.1%,安徽用电量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为安徽省未来用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电力需求充裕,优质区域电力运营商电量、电价有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公告2024年业绩预告,考虑机组投运节奏与2025年电价形势,我们下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22.0/23.7/25.6亿元至20.8/21.6/22.0亿元,2024-2026年PE7.7/7.4/7.3倍(估值日2025/1/2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用电量增速放缓、煤价波动、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等。 |
2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邓思平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超预期 EPS仍有增长 | 2025-01-24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22.5亿元,同比增长39.91%-57.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19.77-22.27亿元,同比增长54.09%-73.57%。预计单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7-6.67亿元,2023年同期为1.25亿元;单四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4.11-6.61亿元,2023年同期为0.31亿元。公司2024年四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四季度轻装上阵,业绩超预期或与非经常性项目有关。公司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92-5.42亿元,或受益于2023年低基数,1)公司2023年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1.22亿元,2024年在三季度已经计提约1亿减值,预计为四季度减少不小压力;2)公司在2023年单四季度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现金7.96亿元,2022年同期为5.16亿元,同比增加2.8亿元。而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并无较大变动,预计2023年单四季度员工费用上有一次性提升,影响利润,造成2023年低基数。2024年四季度业绩或未受到过多一次性冲击,再次为公司资产质量正名。
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落地,省内电力供需格局仍然紧张,现货市场或提供超额收益。国网安徽电力预计2025年全省电力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而安徽省已于2024年12月31日开启电力现货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尽管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不及预期,但我们认为已然反映到股价上,展望未来,安徽省现货市场带来的超额收益或成为公司2025年业绩及股价催化。
更重要的是,即便不考虑现货市场超额收益,公司2025年业绩仍然有望增长。公司新疆英格玛电厂(2*66万千瓦)已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双投,英格玛电厂与江布电厂同为特高压外送机组,更加靠近煤矿,其度电盈利值得期待。公司在安徽省内参与的板集电厂二期(2*66万千瓦)已于2024年实现双投;钱营孜二期、神皖池州二期、国安二期、中煤六安电厂、安庆三期,预计2025-2027年陆续投产,持续贡献装机增量,预计公司2025年EPS仍有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5/23.04/24.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8%/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7/7/6倍,公司股价自2024年12月18日以来回调约18%,主要系安徽省内长协电价签约低于预期,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打击。尽管公司短期资产回报率受到冲击,但中期维度以量补价,预计业绩层面仍有增长,当前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量需求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 |
3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黎静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增,新投产机组贡献增量 | 2025-01-23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公司1月22日发布业绩预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20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39.91%~57.4%;基本每股收益约0.8823元~0.992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约19.77亿元~22.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9%~73.57%;基本每股收益盈利约0.8823元~0.9926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发电量上涨,煤炭价格下跌,控股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安徽省24年用电量高达12%增速,电力需求充裕。2024年,安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增速位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安徽用电需求在不断上涨。2024年全省发电总装机约1.23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4%。华东区域首家实现电力中长期交易按工作日连续开市,全年成交电量20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新能源发展动能充沛,安徽省内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全年新增1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4%。
新投运贡献增量,明后年装机规模增长确定。截至2024年6月,公司总权益装机容量超过1900万千瓦,控股在役在建装机容量达到1495万千瓦,参股在运机组权益装机约730万千瓦。1)控股方面,新疆英格玛2台66万千瓦机组已分别于2024年11月17日和2024年12月31日投运,钱营孜二期100万千瓦项目拟于2025年3月投产;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2台45万千瓦机组已分别于2024年2月8日和4月19日投运。参股方面,中煤新集板集二期项目已于2024年实现“双机双投”,在运装机容量达到332万千瓦,国能神皖池州二期预计今年中投产,淮北聚能国安电厂拟于2025年底投产,中煤新集六安电厂、国能安徽安庆三期拟在2026年投产。公司充分利用“疆电入皖”机遇,在吉泉线上布局新疆江布电厂、英格玛电厂两座坑口电厂,英格玛电厂投运后,每年可向安徽、江苏、浙江三省输送70亿千瓦时电量,发挥当地煤炭资源优质、低价优势,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在建新能源机组中,新疆英格玛电厂配套80万千瓦光伏项目、安徽宿州30万千瓦风电项目均已开工,分别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和今年内投运。
电价预期落地,成本端持续维持低位增厚利润。安徽2025年度双边协商交易成交电量达到1067.04亿千瓦时,成交加权均价为412.97元/兆瓦时,估算2025年电价同比下降5.3%。2025年1月22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5500K现货价在762元/吨,短期内煤价将维持弱稳运行,为公司煤电盈利带来弹性。
投资建议:新增机组逐步投运进一步贡献装机增量,叠加煤价位于低位,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强劲。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4/21.51/21.76亿元,EPS分别为0.90/0.95/0.96元,对应2025年01月22日收盘价PE分别8/7/7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用电需求下降;煤价波动影响火电盈利;上网电价竞争激烈。 |
4 | 西南证券 | 韩晨,巢语欢 | 维持 | 买入 | 安徽火电龙头,机组投产放量可期 | 2025-01-17 |
皖能电力(00054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 1、动力煤价低位运行, 成本端延续改善。 预计明年动力煤供需有望延续宽松格局, 秦皇岛动力煤价有望维持在 760 元/吨, 有望带动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修复。 2、 公司在建装机持续扩张。 公司控股在建新疆西黑山英格玛电厂与钱营孜电厂合计232万千瓦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产, 截至目前参股在建机组664万千瓦,公司装机持续扩张带来业绩提升。 3、省内电力供需偏紧,对电价形成支撑。 安徽省内电力需求旺盛,火力发电为省内主要发电电源, 对电量电价形成支撑。
安徽龙头火电企业, 参股优质火电资产。 公司为皖能集团下电力主业资产的整体运营平台。 截至 2023 年底,安徽省省调火电装机容量为 4178 万千瓦,其中皖能电力控股在运的省调机组装机容量占据了 22.8%,位居省内第一。此外, 2019年公司参股神皖能源,增加权益装机容量约 500万千瓦, 另参股淮北涣城发电有限公司、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等优质煤电资产。
安徽省内电力需求不断,煤价下行改善火电成本。 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省内电力需求的持续攀升, 2020-2023 年,省内用电量 CAGR达 8.7%, 充裕的电力需求对电量电价形成较强的支撑。 11月中旬至今秦皇岛动力煤价维持在 760元/吨, 24Q1-Q3公司毛利率达 12.3%, 较 2023年提升 5.4pp, 伴随动力煤价低位运行和公司长协煤覆盖率的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修复。
电改加速, 公司盈利稳定性提升。 长期来看火电作为可调节性能源有望享受溢价,伴随现货市场交易运行的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定价有望逐渐理清。截至 2024年11 月,安徽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实现调峰费用/调峰电量分别为 7.5亿元/17.2亿千瓦时, 同比分别+145%/+94%, 据测算,我们预计公司全年有望实现辅助服务收入 1 亿元, 公司盈利有望多元化带动稳定性提升。
火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张,新能源项目增添新动力。 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张火电装机容量, 2020-2024上半年,公司火电装机由 821万千瓦增长至 1175万千瓦, 公司当前控股在建机组新疆西黑山英格玛电厂( 132 万千瓦)与钱营孜电厂(100万千瓦)预计将于 2024年底投产,约占当前火电装机容量的 19.7%。 此外, 公司还通过收购环保发电和抽水蓄能资产,推动火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19.2%,基于公司未来在建装机落地投产,叠加煤价低位运行、火电溢价等因素,给予 2025年 1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0.30 元,给予“买入”评级。 |
5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维持 | 增持 | 短期业绩波动,长期成长可期 | 2024-11-05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41亿,同比+11.52%;归母净利润15.83亿,同比+21.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66亿,同比+25.07%;基本EPS为0.6982元/股,同比+21.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6%,同比+1.64个百分点。24Q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40亿元,同比+7.07%,环比+21.72%;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28.88%,环比-17.15%;扣非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29.41%,环比-16.80%。
事件点评
省内电量高增及新投产能释放驱动公司发电量应维持较高增速。24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发电量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23年9
月公司新疆江布电厂2*66万千瓦煤电机组建成投产;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两台45万千瓦9F燃气机组。考虑到公司新增产能贡献及省内电量高增,24Q3公司发电量增速应维持高水平从而带动营收增加。
24Q3业绩短期同比增速下滑,主因计提减值、投资收益减少及所得税增加影响。公司24Q3计提资产减值9737万元,或因平衡四季度减值压力。公司24Q3投资收益实现2.78亿元,同比-48.58%,一方面23Q3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另一方面或因参股煤电公司同期业绩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此外,公司24年1-9月Q3所得税为3.60亿元,同比+356%,Q3为1.25亿元,同比+251%,所得税显著提升或受到公司递延所得税政策影响。
业绩长期增长动能强劲,有望受益于投产持续落地、省内用电增长及战略布局新疆。安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用电量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供需格局偏紧;随着安徽省经济体量的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为安徽省未来用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截至23年底公司控股在运省调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22.8%,位居省内第一。公司参股利辛电厂二期2×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转入商业化运营。此外,公司煤电方面在建的2*66万千瓦新疆英格玛电厂、钱营孜二期电厂预计今年年底前可投产,新能源方面公司积极推进宿州30万千瓦风电,新疆80万千瓦光伏大基地项目,未来产能持续落地预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公司战略布局疆电在吉泉线上布局了新疆江布电厂、英格玛电厂,总装机容量264万千瓦,均为坑口电厂,可利用当地优质、低廉的煤炭资源,具备较强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3\0.99\1.06元,对应公司11月4日收盘价7.75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9.4\7.9\7.3倍,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电价市场波动风险;参股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投产不及预期风险;煤价超预期波动风险等。 |
6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邓思平 | 维持 | 买入 | 业绩低于预期 关注安徽偏紧用电格局与增量机组 | 2024-11-05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5.41亿元,同比增长11.52%;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21.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增长25.07%。单三季度实现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7.07%;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下降28.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下降29.41%。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低于我们此前预期的5.5亿元。
多个非经常因素致使业绩低于预期,预计四季度轻装上阵。公司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8亿元,低于预期系多方面因素影响,1)单季度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2.3亿元,考虑到公司投资收益主要系安徽省内火电优质机组,在省内电价煤价稳定、电量增长因素下,预计投资收益下滑与非经常因素相关;2)单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97亿元,三季度减值或为四季度减负;3)2023年7月转让淮南洛能发电46%股权。多因素扰动下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但季度扰动或对全年影响不大。省内电力供给偏紧,电价具备韧性,关注四季度中长期电力交易。国网安徽电力预计2025年全省电力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在皖内供电紧张趋势下,预计疆电入皖享受受端优势,公司在吉泉线布局新疆江布电厂(已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英格玛电厂(预计2024年年底投产,配套80万千瓦光伏),总装机264万千瓦,均为坑口电厂,度电盈利值得期待。安徽省国网代理购电价近年年内多月保持稳定,在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与偏紧的用电格局下电价韧性十足。但近期面临2025年中长期电力交易,考虑到中长期交易方案尚未出台,明年电价中枢尚存不确定性。
十四五期间煤电联营享受装机成长,新能源稳健发展。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控股在运装机1228万千瓦,几乎均为火电机组。公司参与的钱营孜二期1*100万千瓦、板集电厂二期2*66万千瓦预计均在2024年投产,均为煤电联营机组。另外公司参与神皖池州二期、国安二期、中煤六安电厂、安庆三期在建,预计2025-2027年陆续投产,持续贡献装机增量。新能源方面,公司规划十四五内完成400万千瓦指标落地,但从装机结果看,公司新能源装机进展较为缓慢,或侧面体现其谨慎态度。
盈利预测与评级:结合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23.8/2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29%/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9/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量需求不及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7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王钰舒 | 维持 | 买入 | 减值扰动Q3业绩,火电在建机组有望年内投产 | 2024-11-04 |
皖能电力(00054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41亿元,同比增长11.52%;实现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21.29%。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下降28.88%。
点评:
控股:Q3控股机组盈利或同比改善,毛利率同比提高1.7pct
收入端,公司预计今年迎峰度夏形势较为严峻,公司控股发电量预计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应该不会有上半年的高增速;电价将保持平稳。量增而价稳,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7.07%。成本端,公司总体长协煤占比70%-75%,其余煤炭均纳入市场煤统计考核,其中包括纯现货及市场协议煤。综合来看,三季度公司控股机组盈利能力或同比改善,公司毛利率为12.41%,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参股:Q3投资收益约2.8亿元,增厚业绩
公司参股发电企业主要是安徽省火电企业,其中国能神皖所属发电公司和中煤新集板集发电公司均为煤炭企业控股发电公司,长协煤占比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2.78亿元,其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约2.61亿元,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火电和新能源均有在建项目,投产后有望助增业绩
火电方面,公司控股的省内2×45万千瓦天然气调峰项目已于今年4月19日双机投运,目前尚有省内1×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和新疆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处于在建状态,均计划年底前投产。此外,公司参股在建的中煤新集板集二期2×66万千瓦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新能源方面,公司已开工建设新疆80万千瓦光伏和安徽宿州30万千瓦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从十四五来看,公司共规划落地400万千瓦新能源指标,其中光伏占比略高于风电。
投资建议:
考虑到前三季度业绩及经营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6、21.9、23.8亿元(前值为20、23、25亿元),对应PE9.4、8、7.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上升、电价下调的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的进度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