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余慧勇,薛路熹,武阿兰,陈哲晓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扩产布局高端市场抢先机:万源通(920060) | 2025-10-28 |
》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万源通(920060)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73亿元,同比增长15.39%;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7.20%;扣非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4.49%。
投资要点
业绩小步快跑,受益于PCB行业景气度上升。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6.54%;扣非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8.77%。据Prismark统计及预测,行业自2024年起逐步复苏,展望未来,全球PCB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735.7亿美元稳步提升至2029年的946.6亿美元,2024–2029年CAGR达5.17%。
PCB下游产业升级带来旺盛需求。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市场对高密度、高多层、高技术PCB产品的需求日益突出。据未来智库数据,2024-2029年,IC载板和HDI板的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7.4%和6.4%,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18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预计同期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15.7%,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下游消费电子、汽车产业、工业控制领域需求旺盛,公司PCB产品在上述各行业应用广泛,赛道宽广。
扩产布局高端市场抢先机,筹划H股上市做大做强。公司多年来围绕市场需求和前沿技术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密特殊孔形加工技术、金属基电路板加工技术等,使公司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形成差异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客户资源丰富,合作关系稳定,与台达集团、明纬集团、晨阑光电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时间均已超过10年。另外,公司现有江苏昆山及东台两大生产基地,最新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旨在新增年产50万平方米刚性线路板产能,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充电桩、车载充电器、智能驾驶系统等高端电子设备,预计2026年8月左右完工。公司推动海外市场布局,公司正在筹划H股上市,拟登陆香港联交所,以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满足海外公司融资需求。公司的泰国子公司也正在逐步建设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基本维持先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5/1.50亿元(前值为1.36/1.50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65亿元,对应PE分别38.95/34.99/31.80倍。考虑到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高,未来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升级迭代及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
| 2 | 华源证券 | 赵昊,万枭 | 维持 | 增持 | 20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yoy+19%,泰国工厂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助力全球化扩张 | 2025-10-28 |
万源通(920060)
投资要点:
事件: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8.73亿元(yoy+15%)、归母净利润10015万元(yoy+7%)、扣非归母净利润9253万元(yoy+4%);2025Q3公司实现营收3.32亿元(yoy+14%/qoq+11%)、归母净利润3537万元(yoy+7%)、扣非归母净利润3703万元(yoy+19%/qoq+31%)。公司三季度整体业务进展较为顺利,收入端同比增幅表现良好,基本符合预期。
汽车电子业务正成为增长主引擎,光通信光模块处于打样认证阶段(三阶HDI产品)。(1)汽车电子主导增长,推动高端化转型: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收入占比已达40%以上(2025年上半年数据),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增长动力源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PCB需求在数量、层数上显著增加。公司重点布局包括域控、驱动器控制等车载应用。此外,智能驾驶趋势推动高密度互联(HDI)板应用扩散,如车载DMS、雷达及中央域控,根据公司公告,HDI板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五年有望增长3~4倍,前景广阔。(2)消费电子稳健扩张,受益于换机潮与新品落地:公司消费电子多层板业务维持强劲势头,主要受笔记本电脑换机潮及Switch新品上线驱动。该领域与AI投入具有相关性(AIPC需求),确保多层板需求持续放量。(3)服务器领域突破,开辟新增长曲线:公司在服务器场景布局初见成效,BBU辅助性电源已量产交付(通过台资客户),受益于AI服务器出货趋势;光通信光模块处于打样认证阶段(三阶HDI产品),虽未量产但技术进展顺利。我们认为,公司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业务双轮驱动,汽车电子业务正成为增长主引擎,此外公司技术升级与产品优化并行,已在汽车电子领域(雷达、域控)实现二阶产品的量产,以上布局均对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强劲源动力。
泰国工厂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满载生产的年化产能约400万㎡,助力业务的全球化扩张。2024年PCB行业复苏,Prismark预测2023-2028年全球PCB市场规模从695亿美元增至904亿美元,CAGR达5.4%;中国大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470亿美元。整体来看,AI服务器持续拉升PCB行业需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智能驾驶升级双重驱动行业增长,公司多层板业务适配多元场景(包括工业控制、通信等),确保在旺盛周期中抢占份额,增长势头有望持续。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泰国子公司建设,泰国子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与中材国际邯郸(泰国)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满载生产的年化产能约400万㎡。我们认为,公司在泰国设厂有望匹配全球供应链需求,通过就近配合客户交付、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有望顺利进行业务的全球化扩张。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1.93/2.2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5.6/27.3/23.0倍。我们看好公司在AI服务器、光通信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业务增量,且海外市场业务开拓与产能建设并行有望带动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需求下滑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
| 3 | 华源证券 | 赵昊,万枭 | 维持 | 增持 | 2025H1营收yoy+16%,光模块、AI服务器BBU、HDI板有望打开增长潜力 | 2025-09-09 |
万源通(920060)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实现营收5.41亿元(yoy+16%),归母净利润6477万元(yoy+8%),扣非归母净利润555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851万元,销售费用率1.31%(yoy-0.01pcts),管理费用率3.10%(yoy-0.14pcts)。2025Q2实现营收2.99亿元(yoy+20%/QoQ+23%),归母净利润3635万元(yoy+20%/QoQ+28%),扣非归母净利润283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15万元,销售费用率1.27%(yoy+0.06pcts),管理费用率2.77%(yoy-0.29pcts)。公司2025H1收入及盈利均稳步增长,管理费用率进一步控制,且Q2业绩增长进一步加速。
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AI服务器带动双面板与多层板需求持续景气,海外业务取得显著突破。
公司2025H1单面板收入有所下滑(yoy-15%),双面板收入(yoy+28%)和多层板收入(yoy+25%)明显增长。从下游来看,公司多层板的增长动力来源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服务器应用的扩张:1)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趋势下,随着公司在汽车的域控、驱动器控制等方面应用占比逐渐增加,汽车电子产品收入2025H1占比已超过40%,成为收入占比最大的应用领域,且公司已经基本覆盖了全部的主流汽车品牌;2)受益于笔电换机潮以及Switch新品上线,消费电子产品保持增长;3)全球大型科技公司持续加大AI投入,增加了PCB应用需求,故公司在服务器等多层板应用持续放量。2025H1境外收入明显增长(yoy+100%),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海外订单,主要得益于两点:1)汽车电子,受益于业务团队的持续开发和跟进,公司在欧洲和墨西哥等区域出货量增长迅速;2)消费电子,公司开始配合主要客户的东南亚工厂,需求不断增加。
聚焦光模块、服务器BBU、HDI板等高潜力增量应用,新设泰国子公司预计增加400万平米产能。2025H1公司研发费用达2093万元(yoy+10%),重点投入光模块产品生产技术、6oz厚铜防焊印刷技术、铝基热电分离板技术项目研发;同时,积极布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低空飞行器、光模块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为人工智能时代做准备。增量布局方面,一是瞄准高端服务器的BBU辅助性电源应用,预测未来高端服务器BBU使用率有望大幅提升,公司已有产品量产交付(主要通过中国台湾客户交付终端);二是瞄准光通信光模块,公司已打样交付客户(三阶HDI产品)。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聚焦HDI板(主要为二阶HDI),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预计其市场份额未来五年将有望增长3~4倍,主要应用在智能驾驶DMS、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音波雷达和中央域控等。产能方面,2025年4月公司募投项目3#厂房及1#、2#宿舍楼已启动开工建设;2025年5月设立泰国子公司,泰国工厂预计2025Q3开工建设,2026Q3投产,土地面积约为68亩,满载年化产能约400万㎡,有望进一步实现海外订单供给保障。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1.93/2.2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9.4/30.2/25.5倍。我们看好公司在AI服务器、光通信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业务增量,且海外市场业务开拓与产能建设并行有望带动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需求下滑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