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汽车轻量化&家电以旧换新带动改性塑料市场需求,2024年度营收+19.39% | 2025-03-10 |
禾昌聚合(832089)
2024年预计实现营收16.92亿元(+19.39%),归母净利1.19亿元(+2.90%)快报显示禾昌聚合2024年预计实现营收16.92亿元,同比+19.39%,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2.90%。下游家电以旧换新不断扩围,但是由于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我们略微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39/1.60亿元(原值1.27/1.56/1.9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6/19.3/16.9倍,我们看好公司改性塑料业务释放潜力,维持“增持”评级。
汽车:轻量化优势显著,车用改性塑料市场扩张有望带动公司业务发展轻量化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方向之一。1kg塑料可代替2-3kg钢等更重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降低6-8%,在汽车中使用改性塑料可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目前我国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率仅为13%,平均用量约160kg,较德国等海外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伴随改性技术的不断提高,车用改性塑料占比将不断提高,公司汽车领域业务发展有望持续受益。根据中国粉体网数据,预计到2026年我国汽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量将增长至210千克/辆,汽车用改性塑料需求总量将在598万吨左右。公司合作汽车品牌包括吉利、上汽、一汽等,新能源品牌包括小米汽车、极氪、合众新能源、零跑等。
家电:以旧换新不断扩围&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改性塑料发展空间广阔由于改性塑料部件在强度上与部分钢材接近,同时具备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改性塑料在家电产品中应用比例逐渐升高,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我国改性塑料主要应用于家电领域,占比达37%。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消费市场显著回暖。2024年第四季度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38.1%和75.4%,显著快于第三季度增速。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持续推进,家电品类扩围至12大类,其中新增加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产品。同时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扩围至3件。公司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竞争壁垒持续巩固,公司于2025年1月成立宿迁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等业务;于2025年2月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坏账风险 |
2 | 开源证券 | 诸海滨 | 维持 | 增持 | 北交所信息更新:“汽车+家电”双轮驱动改性塑料需求,2024Q1-Q3营收+12.30% | 2024-11-04 |
禾昌聚合(832089)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14亿元(+12.3%),归母净利润9106万元(+5.7%)禾昌聚合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14亿元,同比+12.30%,归母净利润9106万元,同比+5.70%。2024Q3营收4.21亿元,同比+6.83%,环比+15.45%;归母净利润3209万元,同比-3.27%,环比+11.07%。由于老旧设备导致资产处置损失增加,我们下调2024-2025年、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56/1.93亿元(原值1.32/1.63/1.8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4/12.5/10.1倍,我们仍看好公司改性塑料业务释放潜力,维持“增持”评级。
汽车:海外进程加速,持续开发满足汽车轻量化+环保需求
新能源车领域持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目前单车平均需要用到150kg左右的改性塑料,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车用改性塑料需求有望持续扩容。公司合作汽车品牌包括吉利、上汽、一汽等,新能源品牌包括小米汽车、极氪、合众新能源、零跑等。同时,得益于马来西亚地区汽车类客户的增加,公司海外订单增长情况良好。公司正在继续开发轻便、可循环利用的复合材料,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续航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家电:以旧换新背景下,家电销量回升有望带动公司产能释放
由于改性塑料在阻燃、强度、耐候、环保等基础性能和易成型、色彩丰富、吸震消音等方面具有优势,家电塑料几乎全部需要改性。2024年3月起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2024年1-8月,我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和空调产量分别为7145.93、6781.62、13069.89、19139.12万台,同比增长7.20%、7.30%、1.90%、7.80%。伴随家电产量回暖,家电用改性塑料需求或随之回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坏账风险 |
3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陈淑娴,易申申,余慧勇,钱尧天,武阿兰,薛路熹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整体增速稳健Q3单季业绩同比下滑 | 2024-10-31 |
禾昌聚合(832089)
投资要点
2024Q1-3业绩整体增速稳健,Q3单季度同比有所下滑。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12.3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5.70%;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5.23%。单季度来看,2024Q3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6.83%,环比+15.45%;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3.27%,环比+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12.31%,环比-2.15%。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与环比增速下降,主要受到本期厂区搬迁出售老旧设备导致资产处置损失增加、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从利润率水平来看,2024Q1-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6.13%,同比-1.27pct;销售净利率8.17%,同比-0.51pct。
期间费用率水平保持稳定,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0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为0.96%,较去年同期持平,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0%/0.11%,同比+0.19/+0.05pct。其中,财务费用127.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61%,主要系本期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增加所致。在现金流方面,2024Q1-3公司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88/-0.20/1.12亿元,同比-8.03%/-30.91%/+81.11%。其中,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本期银行借款、应收票据贴现金额较大增加所致。
改性塑料行业小巨头,“汽车+家电”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1)公司专注改性塑料生产二十余年,在汽车零部件、家电零部件等领域积累了众多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同时拓展生物基纺织物和聚乳酸类等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2)下游需求:①汽车:目前我国单车改性塑料用量约150kg,随着国内汽车产量回暖+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轻量化需求提升,车用塑料需求有望持续扩容;②家电塑料几乎全部需要改性,伴随地产后周期企稳及家电换新需求,家电用塑料需求亦有望边际回升。3)产能释放:公司占据华东优势区位,新建年产能5.6万吨宿迁工厂于2023年8月投产运营;同时立足全国发展,靠近西北汽车产业新建年产2.5万吨的陕西宝鸡生产基地已于2022年12月投产运营。随着改性塑料产能持续释放,公司行业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汽车+家电”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考虑到公司目前短期业绩同比下滑,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5/1.58/1.97亿元(前值为1.49/1.69/1.98亿元),对应最新PE为18.01/14.26/1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能爬坡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波动。 |
4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陈淑娴,易申申,余慧勇,钱尧天,武阿兰,薛路熹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前三季度整体增速稳健,Q3单季业绩同比下滑 | 2024-10-31 |
禾昌聚合(832089)
投资要点
2024Q1-3业绩整体增速稳健,Q3单季度同比有所下滑。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12.3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5.70%;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5.23%。单季度来看,2024Q3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6.83%,环比+15.45%;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3.27%,环比+11.07%;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12.31%,环比-2.15%。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与环比增速下降,主要受到本期厂区搬迁出售老旧设备导致资产处置损失增加、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从利润率水平来看,2024Q1-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6.13%,同比-1.27pct;销售净利率8.17%,同比-0.51pct。
期间费用率水平保持稳定,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0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为0.96%,较去年同期持平,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0%/0.11%,同比+0.19/+0.05pct。其中,财务费用127.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61%,主要系本期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增加所致。在现金流方面,2024Q1-3公司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88/-0.20/1.12亿元,同比-8.03%/-30.91%/+81.11%。其中,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本期银行借款、应收票据贴现金额较大增加所致。
改性塑料行业小巨头,“汽车+家电”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1)公司专注改性塑料生产二十余年,在汽车零部件、家电零部件等领域积累了众多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同时拓展生物基纺织物和聚乳酸类等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2)下游需求:①汽车:目前我国单车改性塑料用量约150kg,随着国内汽车产量回暖+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轻量化需求提升,车用塑料需求有望持续扩容;②家电塑料几乎全部需要改性,伴随地产后周期企稳及家电换新需求,家电用塑料需求亦有望边际回升。3)产能释放:公司占据华东优势区位,新建年产能5.6万吨宿迁工厂于2023年8月投产运营;同时立足全国发展,靠近西北汽车产业新建年产2.5万吨的陕西宝鸡生产基地已于2022年12月投产运营。随着改性塑料产能持续释放,公司行业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汽车+家电”需求驱动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考虑到公司目前短期业绩同比下滑,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5/1.58/1.97亿元(前值为1.49/1.69/1.98亿元),对应最新PE为18.01/14.26/1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能爬坡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