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扭亏为盈,主业业绩修复&机器人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2025-10-31 |
高测股份(688556)
投资要点
25Q3扭亏为盈,切片代工逻辑持续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31亿元,同比-29.2%。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139.8%;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185.8%。Q3单季公司营收9.79亿元,同比+24.7%,环比+28.0%;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环比扭亏为盈,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切片代工逻辑持续兑现。
Q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5Q1-Q3公司毛利率为12.5%,同比-10.49pct;销售净利率为-3.4%,同比-9.34pct;期间费用率为18.4%,同+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1%,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为8.5%,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为2.3%,同比+1.5pct;研发费用率为5.4%,同比-0.4pct。2025Q3单季毛利率为13.6%,同比+1.4pct,环比-2.5pct;销售净利率为0.71%,同比+9.3pct,环比+2.6pct。
存货小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迎来转正。截至2025Q3末,公司存货为10.45亿元,同比+2.4%;公司合同负债2.71亿元,同比-33.5%。2025Q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0.9亿元,2024年以来首次转正。
行业格局优化,切片龙头优势强化。光伏制造端“反内卷”趋势确立,随着政策端强化对无序竞争的治理,光伏硅片价格已开启回升通道。在此背景下,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凸显:(1)切片代工业务占比近50%,深度受益于行业复苏。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85%,有效摊薄了设备折旧并增强规模效应,边际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随着硅片环节进入买方市场,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明确,公司有望凭借在单一环节的深度研发与规模效应建立低成本壁垒,在行业出清中持续受益。(2)“设备+耗材+代工”闭环强化核心优势。公司在切片设备与金刚线耗材环节保持行业领先,产品紧扣自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三大业务环节形成的产业闭环持续沉淀工艺know-how、增强客户粘性,构筑了难以复制的综合竞争力。
切入机器人蓝海,核心技术打开新空间。公司依托在磨削设备及钨丝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蓝海市场,有望开辟第二成长曲线。(1)从磨削技术到丝杠磨床: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的核心部件,而磨床是其生产制造的关键设备。随着2025年特斯拉Optimus进入小批量量产,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上游设备需求有望先行释放。公司依托深厚的磨削技术基础,场景迁移至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有望在产业链爆发初期抢占先机。(2)从金刚线钨丝到灵巧手腱绳:腱绳驱动是实现机器人灵巧手精细操作的主流技术方案之一。公司利用其在钨丝金刚线领域的母线技术优势,创新性研发出钨丝灵巧手腱绳。该产品相比传统聚乙烯材料,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和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能赋予灵巧手更稳定、灵巧的操作能力。目前,公司已完成产品研发,并正积极向下游客户进行送样与验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53/1.27/2.4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172/71/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新业务产业化不及预期。 |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环比改善,主业业绩修复&机器人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2025-09-02 |
高测股份(688556)
投资要点
Q2亏损大幅收窄,光伏业务拐点或至: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4.51亿元,同比-45.16%,主要系受光伏行业产业链整体下行影响,其中光伏切割设备收入1.08亿元,同比-91.99%,占比7.45%,切片代工收入7.11亿元,同比-5.19%,占比48.98%,金刚线收入3.40亿元,同比+1.90%,占比23.42%,创新与其他业务收入2.93亿元,同比+41.41%,占比20.15%;期间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132.4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151.26%。2025Q2单季营收7.66亿元,同比-37.57%,环比11.63%;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123.61%,环比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181.98%,环比亏损收窄。
Q2盈利能力触底反弹,H2有望恢复盈利:2025H1毛利率为11.75%,同比-14.44pct,其中光伏切割设备的毛利率为7.00%,同比-17.03pct;切片代工的毛利率为-6.63%,同比-26.66pct;金刚线的毛利率为1.55%,同比-22.57pct;创新与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为70.41%,同比+5.80pct;销售净利率为-6.10%,同比-16.4pct;期间费用率为21.19%,同比+4.9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50%,同比+0.54pct,管理费用率为9.72%,同比+1.59pct,研发费用率为6.16%,同比+0.70pct,财务费用率为2.81%,同比+2.16pct。2025Q2单季毛利率为16.11%,同比-2.89pct,环比+9.22pct,销售净利率为-1.88%,同比-6.86pct,环比+8.93pct。
合同负债/存货同比下滑,现金流出环比收窄:截至2025H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87亿元,同比-47.58%,存货为7.65亿元,同比-30.48%。20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30亿元,环比+73.83%,主要系公司强化回款管理,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薪酬流出减少。
行业格局优化,切片龙头优势强化:光伏制造端“反内卷”趋势确立,随着政策端强化对无序竞争的治理,光伏硅片价格已开启回升通道。在此背景下,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凸显:(1)切片代工业务占比近50%,深度受益于行业复苏。随着硅片环节进入买方市场,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明确,公司有望凭借在单一环节的深度研发与规模效应建立低成本壁垒,在行业出清中持续受益。(2)“设备+耗材+代工”闭环强化核心优势。公司在切片设备与金刚线耗材环节保持行业领先,产品紧扣自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三大业务环节形成的产业闭环持续沉淀工艺know-how、增强客户粘性,构筑了难以复制的综合竞争力。
切入机器人蓝海,核心技术打开新空间:公司依托在磨削设备及钨丝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蓝海市场,有望开辟第二成长曲线。(1)从磨削技术到丝杠磨床: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的核心部件,而磨床是其生产制造的关键设备。随着2025年特斯拉Optimus进入小批量量产,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上游设备需求有望先行释放。公司依托深厚的磨削技术基础,场景迁移至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有望在产业链爆发初期抢占先机。(2)从金刚线钨丝到灵巧手腱绳:腱绳驱动是实现机器人灵巧手精细操作的主流技术方案之一。公司利用其在钨丝金刚线领域的母线技术优势,创新性研发出钨丝灵巧手腱绳。该产品相比传统聚乙烯材料,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和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能赋予灵巧手更稳定、灵巧的操作能力。目前,公司已完成产品研发,并正积极向下游客户进行送样与验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53/1.27/2.4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161/67/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新业务产业化不及预期。 |
| 3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王一如,朱碧野,林誉韬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钨丝金刚线放量加速,布局机器人赛道打开成长天花板 | 2025-09-02 |
高测股份(688556)
事件
2025年8月,高测股份2025年半年报,公司25H1实现营收14.51亿元,同比-45.16%,归母净利润-0.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分季度看,25Q2公司实现营收7.66亿元,同比-37.57%,环比+11.63%,归母净利润-0.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41亿元,亏损幅度环比25Q1有所收窄。
钨丝金刚线快速放量,切片代工渗透率提升
公司冷拉钨丝母线产能快速扩充,凭借钨丝金刚线细线化领先及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钨丝金刚线持续快速放量,出货规模稳步增长,市占率快速提升,盈利能力逐步修复。2025年H1公司实现金刚线销量(含自用)约3,030万千米,其中钨丝金刚线约2,342万千米,钨丝金刚线占比约77.29%。25H1公司光伏切割耗材实现收入3.40亿元。
切片代工方面,公司发挥设备+工艺的技术闭环优势,给客户提供更高的出片数、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产品质量,25H1订单稳步提升,渗透率达到8.23%,与24年相比上升3.25Pcts。25H1公司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实现收入7.11亿元。
切入机器人赛道,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公司在持续拓展核心技术在泛半导体切割场景应用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应用场景。结合公司自有研发能力,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等相关业务。报告期内,依托高精密磨削设备研发积累,公司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顺利推进;受益钨丝和钢丝材料研发能力快速迁移,成功推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及其他部位的复合金属腱绳,并已进入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试用,目前已形成小批量订单;此外,公司积极配合客户推进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的定制产品研发工作。公司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积极布局,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28.96/34.57/40.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1.57/2.69亿元,对应9月2日收盘价,26-27年PE为55x/32x,公司是硅片切割、设备与耗材领先企业,切入机器人赛道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等。 |
| 4 | 国金证券 | 姚遥 | 维持 | 买入 | 盈利逐步修复,机器人品类拓展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 2025-08-29 |
高测股份(688556)
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45.16%;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132.47%;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环比-11.66%;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环比减亏,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公司盈利逐步修复,经营情况向好: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16.11%,环比+9.22PCT,实现净利率-1.88%,环比+8.93PCT,公司充分发挥“设备+工具+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持续降本;二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0.31亿元,环比+89.60%,回款方面公司强化管理,Q2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03亿元,较Q1环比转正。
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光伏业务底部回暖:公司积极拓展与光伏下游客户间的战略合作,持续开发新客户、优化客户结构,上半年光伏设备海外整线交付落地,海外硅片环节设备订单公司基本覆盖,市占率稳居第一;切割耗材方面,公司引领行业加速推进钨丝金刚线对碳丝金刚线的替代,出货规模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金刚线销量(含自用)约3030万千米,其中钨丝金刚线占比约77.29%;切片业务克服行业整体开工率低迷等不利因素,凭借更高的出片数、更低的切割成本和更优的产品质量实现订单稳步增长,2025上半年公司硅片产量约26GW,跃居行业前五,渗透率快速提升至8.23%。
创新业务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机器人业务有序推进:公司依托在精密切割、精密磨削及电镀化学领域构建的平台化技术体系支撑,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加工设备等相关业务,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顺利推进,灵巧手及其他部位的复合金属腱绳进入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试用,目前已形成小批量订单;此外公司正积极配合客户推进人形机器人用减速器等产品定制研发工作,机器人业务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在手订单及最新业务进展,预计公司2025-2027年盈利分别至-0.42/2.07/4.17亿元,对应2026-2027年EPS为0.27/0.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硅片价格下行过快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