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海证券 | 商俭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航天军工与民用端多场景开花,产能扩建进入收尾 | 2025-08-26 |
科德数控(68830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5半年报发布,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24%,主要系公司自动化生产线订单需求显著增长;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达0.49亿元,同比增长1.27%,幅度不62.39及营收,主要系摊销股份支付费用、员工薪酬增加、研发费用增长所致;实现毛利率和净13,291利率分别为38.67%和16.64%,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系产线业务占比高达53.66%所致。
深耕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公司与航天体系用户合作再获突破性进展,开拓航天体系多家新4.46用户,采购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用于加工铝合金和钛合金材质关键部件,技术获得行业头部2.65企业认可。公司机床产品已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航工业、航发集团四大集团项下近50家用户单位广泛应用。同时,公司与沈阳航空、中航沈飞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在沈阳共同组建“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聚焦C919/C929等国产民用大飞机、大型无人机的复杂结构件精密加工,着力破解核心部件“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转化瓶颈。
民用端多应用场景开花。民用领域对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增加,公司产品加工性价比得到民用航空、低空经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能源、船舶、刀具等领域客户的认可。德创系列整机产品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显著,数量约占整机产品的20%。
重视研发投入,推进自主创新。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0.98亿元,同比增长27.10%,营收占比33.34%。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4项,新增申请中专利25项,新增注册商标5项,新增主持及承担省市级项目3项。同时,公司推出了新机型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KMU180T。并且,公司实现DeepSeek-R132B推理模型的本地流畅运行,利用AI应用验证工作,可显著缩短加工节拍,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并有效降低刀具损耗。
募投产能进入收尾期。公司大连厂生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于2025年启动试运行。另外银川厂区和沈阳厂区均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内部装修环节,预计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扩产将逐步释放公司产能,快速消化在手订单,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增长动能。
投资建议:公司是高端数控机床龙头具有稀缺性,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数控系统和机床性能比肩国外龙头,机床产品毛利率维持高位,项目投产逐步释放产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销售费用和研发投入增加,以及产线业务占比提升,我们调整公司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7/1.84/2.30亿元(原预测为1.80/2.42/3.13亿元),EPS对应PE分别为60.63/45.18/35.9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技术迭代升级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钱尧天,陶泽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营收稳健增长,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利润水平 | 2025-08-22 |
科德数控(688305)
投资要点
营收稳健增长,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利润水平
25H1公司实现营收2.95亿元,同比+15.24%;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1.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7.43%。营收稳健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自动化生产线订单需求显著增长,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25H1利润同比+13.85%,与收入增速相当。单Q2公司实现营收1.64亿元,同比+5.97%;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16.25%,扣非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28.20%。
分产品看:高端数控机床实现营收1.19亿元,占收入比重40.41%;自动化生产线实现营收1.58亿元,占收入比重53.66%。
毛利率受会计准则变更影响下滑,期间费用率管控优秀
25H1公司毛利率为38.67%,同比-4.73pct,25Q2单季度毛利率为37.72%,同比-5.62pct,环比-2.13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一方面系会计政策变更,销售费用计入营业成本,影响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系毛利率偏低的自动化生产线收入占比提升。25H1公司销售净利率16.60%,同比-2.30pct,2025Q2单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7.07%,同比-4.49pct,环比+0.96pct。
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4%,同比-0.7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7.8%/6.4%/-0.3%/6.5%,同比-1.8pct/+0.7pct/+0.2pct/+0.1pct。销售费用率降低部分系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技术人员占比同比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有所改善
截至2025H1末公司技术人员占比31%,同比+6.90%,主要系在产能扩张,表明市场需求增加。2025H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65亿元,从-0.2增长至1.65,同比改善,现金流有所改善,主要系报告期销售收入现金回款和收到国拨研发经费增加所致
市场拓展稳步推进,产品赢得高度认可
1)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公司深耕航空航天领域,与航天体系多家新用户建立合作,与多方共建“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驱动国产机床突破。同时积极拓展民用领域,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实现突破,德创系列等产品订单增长显著。
2)产品赢得高度认可:流量型及新主力军五轴加工中心订单占比高,获新老客户青睐,新品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首单告捷,德创系列新品受民营客户青睐,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订单稳步提升,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制造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原值1.70)/1.87(原值2.15)/2.43(原值2.7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1/45/34倍,考虑到公司在五轴机床领域龙头地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机床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
3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李嘉伦 | 维持 | 买入 | 大飞机领域合作深化,新品开拓顺利 | 2025-08-22 |
科德数控(688305)
事件
公司2025年8月21日发布25年中报,1H25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24%;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2Q25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97%,环比增长25.19%;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减少16.25%,环比增长33.33%。
经营分析
上半年收入稳健增长,受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随着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上半年收入稳健增长,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不匹配部分受到了1H25新增股份支付费用716.83万元影响。
大飞机领域合作深化,有望持续受益国产大飞机放量。25年6月公司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在沈阳共同组建国内首个完全基于国产高端五轴数控机床构建的“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该项目基于规划配置公司数十台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聚焦C919/C929等国产民用大飞机、大型无人机的复杂结构件精密加工,有望持续受益国产大飞机放量。
新品开拓顺利,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了新品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KTBM1200、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KMU180T首次签单,其中KTBM1200打破进口替代,产品结构及理论测算加工效率均为“世界首创”,已在航发领域实现多台销售;KMU180T对标德马吉森精机,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完成发动机机匣、整体叶盘等复杂零件的高效加工,实现了能源领域客户销售完成进口替代。公司高附加值新品不断获得客户认可,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至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1.97/2.59亿元,对应当前PE46X/33X/25X。考虑公司航空航天领域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提升不及预期、存货余额较大。 |
4 | 群益证券 | 赵旭东 | 维持 | 增持 | 五轴机床市场景气度高,公司未来成长性佳 | 2025-07-24 |
科德数控(688305)
结论与建议:
得益于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国内五轴机床市场迎来成长良机。而公司是国内五轴机床领军企业,不断扩建产能满足订单增长,未来业绩可期。我们看好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五轴机床市场持续升温,内资市占率超50%:得益于中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五轴机床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根据MIR数据,2024年中国五轴机床市场规模达103.5亿元,YOY+13.4%,5年CAGR超10%。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刺激下,2025年1-6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累计生产40.0万台,YOY+13.5%,而五轴机床作为其中的高端品类,我们估计其市场景气度依旧。而从竞争格局看,国产替代持续推进,2024年国产五轴机床市占率首次超过了50%(按销售额)。目前部分内资产品性能已接近海外领先水平,我们预计后续内资市占率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用户生态完善而进一步提高。
公司市场地位领先,产能扩建满足订单增长:公司是国内五轴机床领军企业,2024年实现收入6.1亿元,YOY+33.9%,其中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实现收入5.1亿元,YOY+20.7%,据MIR数据,公司五轴机床销售收入已位列内资厂商第三。从订单情况看,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YOY+24%,机床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新签订单复购率约41%。得益于在手订单饱满,2025Q1公司延续增长势头,期间实现收入1.3亿元,YOY+2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录得0.16亿元,YOY+48.2%。面对下游的旺盛需求,公司积极扩产,2025Q2银川和沈阳厂区将陆续投产,预计2025全年公司产能达500-550台(2024年产能约450台),远期产能将达到1100台左右,充分保障未来收入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6亿元、2.1亿元、2.8亿元,yoy分别为+26%、+30%、+32%,EPS为1.2元、1.6元、2.1元,当前A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倍、36倍、28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对此给予“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替代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制造业景气回落 |